『壹』 中班音乐教案看看我是谁的重点难点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感受乐曲温馨舒缓、轻松愉快的情绪。
2.通过听教师口令、观察模仿,学习有节奏的随音乐做“打招呼”、“找新朋友”、“请你看看我是谁”的动作3.在游戏中体验猜出新朋友时的惊喜,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创编较丰富的打招呼动作。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站双圈的经验,熟悉里圈、外圈。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事先熟悉幼儿歌曲。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坐在椅子上,看教师表演游戏“请你看看我是谁”。
1. 教师:今天,我要教你们玩个游戏。仔细听、仔细看,我唱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2. 教师唱:朋友,你好你好!朋友,你好吗?赶快进去,找个朋友,把手放肩上。教师说:请你看看我是谁,转身面对面。
(二) 幼儿坐在椅子上与同伴玩游戏。
1. 教师随音乐边唱边示范动作。
2. 幼儿听音乐,跟随老师做打招呼动作,跟说“请你看看我是谁”。
3. 听音乐循环玩游戏。
(三) 幼儿站双圈玩游戏。
1. 教师:这个游戏还可以站双圈玩,你们想不想玩一玩。
2.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在交换位置的音乐段落停下,请幼儿讲解动作的顺序,帮助幼儿理清游戏规则。
3. 教师示范“请你看看我是谁”动作:边拍朋友的肩膀边说“请你看看我是谁”,同时将其推到外圈上。
4. 教师示范“转身面对面”动作:刚才蒙眼睛的幼儿放下双手,转身和推自己的幼儿面对面,看看和谁做了朋友。
(四)站双圈听教师慢速唱谱玩游戏。
(五)跟随音乐磁带玩游戏。
1. 教师:这次游戏难度要增加了,我们要跟随音乐连续玩这个游戏。
2. 讨论:怎么可以快速的找到朋友?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编各种“打招呼”的动作。
『贰』 中班美术《夏日歌手——蝉》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桥的主题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它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任何一个城市、村庄都有桥梁,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快捷和方便;它有着丰富的形态,有的柔美,有的庄严,有的轻巧,有的沉重,那流畅的线条、多变的构型,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它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孩子,每一种形状都蕴含着科学的原理,不论是材料的性质,还是造型里所运用的力学的道理,都可以用具体的形象来展示;同时,它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那些关于桥的美好传说,更深刻地揭示了隐藏的意义—跨域障碍,连接沟渠,抵达彼此的心灵。结合中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创设了轻松的活动情境,让幼儿自由画弯曲的物体,体验美术创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感受拱桥美的行态和趣味。
2、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准备:
1、各种各样桥的图片、音乐CD。
2、《美工》第10页。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声中欣赏作品。
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师:欣赏这是什么样的桥?它像什么?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2、画面细节再回到画面整体。
师:画面中还有什么?树长在什么地方?水面上有什么?船都停靠在岸边吗?有一艘船经过哪里了?
3、回到画面整体。
师:你喜欢这幅画吗?
师:你觉得它哪个地方最美?它让你想起了什么?
4、在音乐声中,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画面。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这幅作品。
二、拱桥的特点及和其他桥的不同之处
1、出示各种桥的图片,请幼儿比较拱桥和其他桥的不同之处。
教师找来各种各样的桥问: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里不一样?(拱桥是弯的别的桥是直的,拱桥有洞洞别的桥有的没有洞洞等)
2、引导幼儿猜想:为什么要把桥造成这个样子?造成这样有什么好处?(因为好看,船可以从下面的洞那里穿过去,还可以走路)
2、引导幼儿才想、抒发心情。
师:要是你去了这个地方,你愿意在哪里看风景?为什么?
师: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心里会想起些什么呢?
三、“弯弯的桥“添画活动,画一画弯弯的桥。
教师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拥有一座弯弯的桥应该会是什么样的?请幼儿来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一座你自己的桥。
『叁』 中班音乐花园舞会教案
活动设计:
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事都想尝试一下,服装上美丽、新异的纽扣常常会吸引他们。有时衣服上的纽扣会松脱,由于纽扣的 “小”与“巧”,特别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往往不自觉地会把小纽扣看一看、咬一咬,甚至无意中吞下,其焉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利用日常生活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有初步的积极自我保护意识正是本次活动的主旨所在。
『肆』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在桥上》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园“快乐成长课程”中班春暖花开的这一主题,让幼儿乐意用各种感官感知春季的气候特点,特设计了《雨点叮叮咚》活动,幼儿用各种感官感受大雨和小雨,并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来描述大雨和小雨,让幼儿了解春天的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好处,知道下雨时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活动目标】
1、幼儿用各种感官感受大雨和小雨,并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来描述大雨和小雨,在游戏中学习儿歌。
2、让幼儿了解春天的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好处,知道下雨时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
下雨的胶片,幼儿用书,三角铁、鼓,视频投影仪,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小小雨点》带幼儿进入活动室,教师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幼儿模仿,进入活动室后,音乐停,幼儿就地围成半圆坐下。
1、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我现在请你们和我一起边听歌曲边做动作。
2、向幼儿提出要求:那我们站成两队,当我们走进活动室后音乐一停,请你们坐成半圆,我相信你们会坐的很好的。
3、放音乐,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
二、请幼儿猜谜,引出课题:
1、我知道小朋友们都是最棒的!最聪明的!我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请你们猜一猜?
2、“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雨)
三、出示课件,让幼儿看雨,播放下雨的声音。
1、你们太棒了。看!老师这下雨了。播放课件。
2、慢慢抽动胶片,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大雨和小雨。
四、引导幼儿讨论大雨点、小雨点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1、下雨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雨点,还可以(听到什么?)在耳边作动作。
2、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一样吗?你们来说一说。可以用一些什么词来说大雨和小雨呢?
3、老师这里有几种乐器,你们听一听什么像大雨的声音,什么像小雨的声音?小雨点:叮叮叮(敲三角铁)大雨点咚咚咚(敲鼓)
五、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带领幼儿边做游戏《大雨和小雨》,边念儿歌《雨打小伞》。
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呢?
"小雨"——手指互相敲击,"大雨"——大力鼓掌
"小雨"——两手轮拍大腿,"大雨"——跺脚
六、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雨对人们、对大自然的好处
1、看,下雨了小朋友可以在雨里手抓雨滴,脚踩水,多好玩,老师知道你们和电视里的小朋友一样都很喜欢下雨,那你们知道还有谁喜欢下雨呢?
2、引导幼儿回忆开始听的歌曲,讲述。
下雨了,花儿乐的张嘴巴,鱼儿乐的摇尾巴,苗儿乐的向上拔。它们为什么高兴呀?(幼儿想一想讲述)
因为花儿、雨儿、苗儿生长都离不开水,下雨会给他们充足的水分,就象小朋友口渴了要喝水一样。
“看,上面有什么?下雨了,小朋友都打着伞,小动物们呢?”
七、放视频投影仪,让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电视里下雨时小动物在干什么?让幼儿讲述淋雨的害处,学会如何保护身体。
八、课后延伸:放《小小雨点》的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到小兔家做客。
1、看,老师这有一把伞,你们告诉我伞像什么?(蘑菇),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它就住在像伞一样的蘑菇房子里,现在请你们跟着我一起到小兔家去吧。
2、音乐响起,幼儿和老师边做动作边出活动室。(幼儿教育)
『伍』 幼儿园音乐教案夏季用品小店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拍子的旋律,用愉快的情绪学唱三拍子歌曲,注意唱出强拍。 2.借助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 3.能创编歌词,通过问答接唱的形式体验夏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一张,歌词图片若干。 2.多媒体课件、歌曲磁带。 3.已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幼儿已初步解了夏天的主要特征。 4.幼儿事先有对唱的经验。 活动重点: 能看图谱,理解歌词内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通过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谈话。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儿:看到了荷花、荷叶、桃子、西瓜、青蛙、知了……)(幼儿:听到青蛙的叫声,下雨打雷的声音,还有知了的叫声……) 2.教师:什么季节到了?(幼儿:夏天到了。) 二.学唱新歌。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2.出示相应的歌词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幼儿在琴声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念歌词。 4.幼儿熟悉旋律和歌词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唱歌曲。 三.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1.鼓励幼儿用拍一下手和两下腿的动作来表现三拍子的节奏,感受强弱。 2.随歌曲旋律创编三拍子节奏动作。(提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如:拍一下手拍两下肩膀、拍一下手耸两下肩、拍一下手转两下手腕……) 3.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大家共同学习。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内容,扩展幼儿的经验。 教学反思: 《夏天到》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适合小班幼儿演唱。想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我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用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
『陆』 中班音乐八月十五是中秋教案
一、活动背景: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节的习俗也很多, 中华民族的节日有很多,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儿对其有深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时值中秋节的来临之际,为了提高孩子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2、通过讨论和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3、让幼儿体验和伙伴老师一起过节日的快乐并学会分享;4、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反映中秋节的环境,如张贴有关中秋节的挂图;2.家长帮助孩子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为孩子准备一块月饼;3.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及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四、活动过程:
(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课题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探寻中秋节的来历,鼓励小朋友自己介绍,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
(4)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请小组派代表讲述。
(5)"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让小朋友分享、品尝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6)最后环节:听故事《常娥奔月》。
相传,远古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离开自己的妻子,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有一个心术不正,名叫逢蒙的人听说后,就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广寒宫。
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后花园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
『柒』 中班音乐月亮光光教案
红月亮
小弟弟,画月亮,画好月亮拍手唱;
我的月亮红又红,好像太阳一个样!
月儿弯弯挂树梢
月儿弯弯挂树梢,好像一把小镰刀,
我要借它用一用,割把青草喂羊羔。
月亮
月亮,月亮,干净,明亮。
谁给月亮洗脸?一朵一朵白云!
月光光
月亮光光,装满筐筐,
抬进屋去,全都漏光。
月亮对我笑
月亮越爬越高,老对着我笑。
问她笑什么,她说该睡觉,
哎,不急,
还早哩,再看会儿电视多好。
月亮生气了,拈进云里,
把天灯关掉。我说:好,
听你的话,她开了灯又对着我照。
上船玩玩
月亮弯弯,像只小船,宝宝骑竿,
当做火箭,你要干啥,上船玩玩。
月光堂堂
月光堂堂,照见汪洋。汪洋水漫过方塘,
方塘莲子香。
月亮走
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交朋友。
袋里装着两只蛋,送给月亮当早饭。
太阳地球和月亮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月亮弯弯
月亮弯弯弯上天,牛角弯弯弯两边,
镰刀弯弯好割草,犁头弯弯好耕田。
月亮婆婆
月亮婆婆,杀只雄鹅。雄鹅脚,分我爹。
雄鹅肠,分我娘。雄鹅头,分我哥。
雄鹅瓜,分我嫂。雄鹅腿,分我妹。
大月亮
大月亮,黑咕呼,树叶儿不动刮大风。
水泡儿沉,沉底儿上,石头水上漂。
都来看,都来瞧,老鼠咬个大狸猫。
月亮和我好
每一棵树梢,挂一颗月亮,
小鸟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湾池塘,漂主颗月亮,
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只脸盆,盛一个月亮,
宝宝说:"月亮和我好!"
月姥娘
月姥娘圆圆,里头盛着神仙;
神仙来磕头,里头盛着松猴;
松猴来作揖,里头盛着花鸡;
花鸡出来咯嗒,里头盛着黄瓜;
黄瓜有刺,扎着淘气;
淘气要跑;砖头绊倒,
爬起来往西,听见黄鼬拉鸡。
看花灯
正月十五月儿明,妈妈领我去看灯。
大宫灯,红彤彤,走马灯,转不停,
金鱼灯,摇尾巴,孔雀灯,开彩屏,
金灯银灯五彩灯,一盏一盏数不清。
『捌』 中班音乐 春天在哪里教案
一、组织教学:
游戏
二、综合训练
(一)、解决难点: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请看:屏幕显示风景,两只小黄鹂飞入,向学生问好并作自我介绍。
2、师:小黄鹂不仅有礼貌,它还会唱歌呢,你听:(屏幕显示两只小黄鹂唱歌,并随唱在小黄鹂的一侧出现节奏和歌词。即歌曲的第五句和第六句。)
3、教师引导学生学唱这两句。要求声音轻巧、有弹性,咬字吐字清晰,两句在力度上形成对比。
(二)、发声练习:
用歌曲的五、六句做发声练习。
三、学习歌曲
师:小黄鹂教会了大家唱歌,它还有问题要问大家呢?你听:(屏幕显示:小黄鹂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发现的?”)
1、欣赏范唱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小草变绿了,花儿开了,说明春天来到了。春天还有哪些景色呢?春天还在哪里呢?请认真看看,仔细听。(多媒体展示歌曲《春天在哪里》的MTV)
2、演唱第一段
师: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映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刚才我们在欣赏范唱的时候,老师就发现一些同学忍不住唱了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教师出示大歌片)。
3、提出要求,进一步巩固。
师:歌曲的速度是怎么的?歌曲的情绪呢?那么应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呢?对,应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就像小黄鹂的歌声一样。师范唱后,学生演唱。(设计说明:在第一遍演唱的时候,依然有几个学生把前十六分音符唱成了后十六分音符。所以在这里教师再进一步的范唱提示,同时也通过此句范唱来引导学生如何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4、揭示歌名
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你能为它起个名字吗?
学生讨论:(在这里教师应尽量的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我们经常在一些光盘和磁带上看到如:《嘀哩哩》《嘀里嘀哩》《春天在哪里》这样的歌名,它们都是指的同一首歌曲,还有刚才同学们起的一些很好听的名字都可以作为这首歌曲的名字,我们课本上把这首歌的名字定为《春天在哪里》。(教师把“花形”的歌名贴在大歌片上)
5、学习歌谱
师:这首歌曲的歌谱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不太一样,区别在哪里?对,高音谱号后面多了一个降记号,这首歌曲的调号就成了F大调,do在第一间,请同学们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其他的各音。(学生找出F大调各音的位置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并唱一唱。)
师:请同学们自己在心里默唱前四句歌谱,同时找出哪两句是完全一样的呀?
学生分小组自己学唱前四句歌谱。
师:老师来唱后面这一部分,请你找出哪一句刚才我们已经唱过了?学生找出后,分组学唱后半部分歌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谱。
6、完整演唱歌曲
请同学打开课本第25页,自读第二、三段歌词,找找哪些地方和第一段不同。教师提问后,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背过这几句歌词。
完整演唱歌曲。老师提两个小小的要求:①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②用什么样的表情?
四、教学延伸:创编歌词
1、师:春天在……,下面让我们走进春天,找一找还有哪些景色是歌曲里没有描绘到的?(多媒体演示春天的配乐风光片)
2、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或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色,编成歌词唱一唱。下面我们分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创编的歌词最动听。
3、分组表演,展示成果。
请部分同学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4、学生讨论,选出三组比较好的歌词,用他们创编的歌词替换下原来的三段歌词。请三个同学分别来演唱创编的部分,其它部分由同学们齐唱。
五、教师小结
春天里处处有美景,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你会在春天里发现更多更多更美好的东西。下面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到校园、到田野、到大自然去寻找更美的景色吧!随音乐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