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小学防震的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作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知道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录象或图片,让幼儿感知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提问:“如果遇到地震时该怎么办?”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反思:
通过观看本次汶川大地震灾后的图片,孩子们对地震造成的严重后果都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参与讨论,倾听防震减灾的常识,并认真的参与室内避震和紧急撤离的演习。在演习中能够根据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活动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