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篇大班美术活动的教案+范画
卡通画
课题名称∥卡通画(大班美术欣赏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粗浅了解动画片知识,知道卡通画形象夸张、色
彩鲜艳的特征。
2.启发幼儿用动作、绘画表达自己对夸张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影碟机、碟片、一组连续的画面。
2.卡通图片和其他图片若干,纸、水彩笔、油画棒若干。
3.活动室内布置一个卡通城,内有各式卡通画。
活动过程
1.导人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放碟片,提问:刚才放的是什么?它是一部什么片子?
(动画片)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卡通片)卡通片是怎样拍出来
的?
2.引导幼儿粗浅了解动画片知识。
教师:大家看一看一组画里的人在干什么?(跑步)你是怎
么知道的?(幼儿讨论,我是看到大头儿子的手和脚在来回摆动。)
小结:动画片是由一个一个连续的画面组合起来的,它还有一
个名字叫卡通片。卡通可以分为人物卡通和动物卡通,一幅一幅
的画就是卡通画。
3.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知道卡通画的主要特征:形象夸张、
色彩鲜艳。
(1)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看卡通片?为什么?
(因为卡通片很好笑,色彩很美,上面的形象很滑稽……)
(2)师幼共同分析一幅画: 现在老师画一幅画给大家看一
下,你们告诉我画的是谁? 他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不同?(头大
大的,眼睛很大,身体一点点小等。) 我们有没有这么大的头?
这儿就是运用了夸张的方法画出来的。夸张就是指把某个特点夸
大了。 小朋友再找一找,这个小孩还有哪儿运用夸张的方法?
(鼻子太小,手很小,鞋子太大。) 刚才大家看到画就笑了,为什么
会觉得好笑? (幼儿讨论他的脸都变形了,眼睛都凸出来了。)
这幅画中的表情和动作是运用了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夸张)用
夸张的方法来画卡通画,是卡通画的一大特点。
(3)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夸张的动作,下面老师说
一个词,请小朋友做出夸张的动作。(痒、辣、哈哈大笑)
(4)刚才小朋友说动画片中的色彩很美,因此,色彩鲜艳也是
卡通画的一个特点,老师这里有几幅画,请小朋友找一找哪些是卡
通画?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结:人物卡通画和动物卡通画都一样,形象很夸张,而且
304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色彩鲜艳,是我们喜爱的一种画。
活动延伸
教师:我们的卡通城快要开放了,但卡通画还太少,让我们大
家一起来画卡通画吧!(根据幼儿的能力将活动分成两部分,一部
分是直接画卡通画,第二部分是给画好的卡通形象上色。)
(金坛市建委幼儿园 汤雪雁韦旭芳)
课题评价
效果分析
1.能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卡通画题材,让幼儿了解有关卡通画
的简单知识,这对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好的途径,能激发幼
儿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2.教师在活动中始终能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从具体事物
(卡通画的主要特征)的感知中获得经验,再加上幼儿自己的模仿,
进一步加深对卡通画的了解。
3.整个活动设计较新颖,幼儿很感兴趣。
专家点评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美术欣赏的素
材来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美术欣赏的方法应该让幼儿通过看一
看、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即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体验和
感受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幼儿对美的欣赏、感悟和表现需
要教师进行点拨。因此,教师首先应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且
应从幼儿的角度去体验美,并逐步探索适合幼儿特点的欣赏方法.
提高美术欣赏活动的实效。
反思与讨论
教师自身的哪些素质会直接影响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效果?
㈡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以黄色为背景
㈢ 绘画日记是什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通常意义上的“日记”,是语文学科的专利。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量文字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它是学生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幼儿园的幼儿还没有书写记录的能力,无法用文字进行日记,但他们会画画,可以通过图画把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感想记录下来。虽然,幼儿的这种记录还不成形,很“粗糙”,但它却是幼儿“另一种语言”
的表达。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幼儿独特的语言,熟知幼儿的心声,它如同文字语言,架起了幼儿与他人沟通的桥梁。我们把幼儿这种以绘画形式进行的日记,谓之“幼儿绘画日记”。
目前,个别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因为学生写字量等各方面的积累有限,把“绘画日记”做为写作教学的一种渠道,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因此,幼儿园开展绘画日记活动是幼小衔接的良好途径。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记“绘画日记”的良好习惯,即为今后上小学写“日记”打下基础,又可为幼儿留下美好童年的回忆。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并指出这种艺术表达是“自由表达”,是“创造性表达”等。幼儿绘画日记是幼儿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生活、学习的独特感受;是幼儿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它所表现的内容广泛,是以“幼儿的方式表达幼儿的心灵”,可以是幼儿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所思所想,没有局限性;对幼儿的绘画技能要求不高,鼓励幼儿“原生态”的绘画,表达方式自由,无拘无束,幼儿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因此,“幼儿绘画日记”是幼儿“自由表达”、“创造性表达”的最好途径。幼儿绘画源于生活,我们要利用“绘画日记”这一途径,培养幼儿学会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和物,养成幼儿勤观察、勤思考、勤记录的良好习惯,积累幼儿绘画创作素材,锻炼幼儿绘画能力,使幼儿逐渐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潜能。
课程改革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关键。当前幼教改革正探索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创新课程模式:变固定性计划为弹性计划: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构建课程。这种课程打破了过去教师想当然地教,幼儿被动学的方式,关注幼儿的实际需要远比关注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和有序性重要的多。课程的构建应追随幼儿,把握机会、创造条件,确保幼儿的完全主体地位。
建构式课程也提出:“课程不再只是教育情境之外的文本,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生成和建构的一系列事件;学习不只是记忆,更是理解和创造的过程;师生关系不再只是“授”与“受”的关系,而是交互主体关系。……从课程内容讲,教育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要将幼儿的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课程活动过程看,教师不因预先的设计和限定儿童,而是正在交互主体的互动中,引导自由、积极的生成,根据教育情境和生成不断调整预设活动。”绘画日记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关注,通过师幼互动,引导幼儿自由、积极生成,因此,幼儿绘画日记活动课程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美术教育观念对广大教师和家长影响深厚而久远,已经形成了习惯势力。幼教实践工作者从“更新教育观念”到“观念如何向实践转化”的探索过程中,受重重矛盾所困扰:幼儿园理念的先进性与家长观点的滞后性;注重过程的认识与目标导向的评价;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掌握技能与发展能力……许多教师在困扰中被一种惰性——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行为所牵拉着,视幼儿绘画教学为一般意义上的绘画学科教学,对绘画教育蕴涵的特殊功用和外延视而不见;注重表层“教”与“学”的立竿见影,以迎合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心态,形成了重美术内容的实现,轻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对内心世界的表达等。因此,幼儿的主体性难以真正实现,扼杀了幼儿个性的发展,削弱了幼儿能力的培养。结果出现幼儿只会临摹,不会创作,绘画作品程式化,无个性,千人一面,毫无生机。
综上所述,加强对幼儿绘画日记的实践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思考,结合我园实际,确定对绘画日记活动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企图通过实践与研究,努力转变教师和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有效提高我园教育教学质量,为幼儿创新教育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二、幼儿绘画日记的概念界定
所谓幼儿绘画日记,是指幼儿用自己的图式语言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生活、学习的独特感受,教师或家长可根据幼儿对绘画内容的口述,在画面上配上文字记录。它是“以幼儿的方式表达幼儿心灵”,是幼儿以图画形式呈现的日记,谱写着孩子们成长的历程。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香港著名幼教专家陆赵钧鸿在《不会读写,就让他们画出来》一文中说:“在幼儿尚不能充分利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绘画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最自然的表达。他们不仅会用画表现其所见,更会用画表现其所思、所想、所说,如他们的喜好、痛苦等等。因此,幼儿的绘画活动,很需要懂得儿童心理的成人去鼓励和指导”。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卜维勤在培养儿子卜镝的过程中,认为:“让孩子记绘画日记的方式非常好。一来这种日记是孩子们的一种形象语言,它不仅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生活记录,同时也是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别人的一种传达方式。透过绘画日记,可以了解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绘画内容是否丰富,表达能力是否充实;二来可以启发他们的观察,培养他们的兴趣;三来可以培养他们用心去画,用感情去画。培养他们真诚的作风,为将来能成为艺术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李文馥专家认为:“语言和图画是两个重要符号,语言是会话语符,图画是形象语符,他们所传递的都是意义,既知识、情感和语意。可见,从符号的角度看,两者也是相通的。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两种符号的发展有一定的同步性,也是有互动性。”
“讲述图画实际上是将形象语符转化为绘画语符,目的在于培养儿童运用符号的转换能力。对于图画本身而言,就是将绘画形式所承载的内容转换成言语表达”。
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概括地指出:“绘画是语言的先导,表示美感之良器,要知儿童的心理,不可不研究儿童的绘画。”他主张的“活教育”原则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㈣ 幼儿园大班美术彩笔的狂欢教案怎么写有谁能指导一下的。谢谢
一、活动目标: 一、知道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过版年的风俗习惯及权待人接物的礼仪,感受和家人过春节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 二、能连贯、清楚的讲述一件过年趣事,会使用幸福、滑稽等常见形容词。 三、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创造性的表达所见所闻。 二、活动准备: 一、教学资源《春节习俗》、《压岁钱的传说》;教学挂图《压岁钱的传说》;喜庆的背景音乐,如《恭喜恭喜》。 二、有条件的可悬挂对鱼,装饰鞭炮等,增加春节气氛。 三、绘画纸,彩笔人手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