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什么乐器可以加分
钢琴,小提琴,中提取,大提琴,手风琴,芭蕾舞,美术等都可以给中考加分。这个要和当地政策做比较 有些地方没有这些的 。钢琴6级以上才可以加分,其余的要八级才能加分。加分最多只能加20分。这只是对考艺术特长生的考生才会有用的。
艺术特长生是指在艺术的某个领域(舞蹈、声乐、器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才能比较突出的考生,不管是小学升初中,还是初中升高中,还是升大学,都是允许有艺术特长生招生的。
中考加分乐器有很多,如钢琴、小提琴,二胡,吉他等乐器,但是乐器具体获得几级证书可以加中考分,这些问题是需要各位初中生自己进行了解的。
(1)高中音乐民族乐器教案扩展阅读:
报考流程
1、报名:关注省市及各校发布的招生办法和招生简章。
2、专业测试:分为省统考和院校校考两大类。各省市会有不同规定。
3、签订协议:测试合格的考生要同学校签订协议,录取时享受相应优惠。
4、名单公示:测试合格的考生名单集中在阳光高考平台上公示。
5、填报志愿:一般要选择签订协议的高校作为第一志愿学校。
6、高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进行文化课测试。
7、录取:对艺术特长测试合格、经报考学校确认的考生,有关省级招办可在学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但不低于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特别优秀者,经省级招办批准可以降分到所在省份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
2. 高中音乐鉴赏课后题17单元的民族管弦乐队演出时的各种乐器位置(最好带图)
今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音乐教学录像活动,上了一节全国级的音乐录像课《北京喜讯到边寨》。虽然接受任务只有短短数天,但受专家指点以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让我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探索上有了突破和飞跃,现将点滴感悟总结如下,愿与大家共探讨。人教版的《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欣赏内容,这首管弦乐曲由郑路、马宏业作曲,创作于1976年,作曲家用苗族、彝族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当时粉碎“四人帮”的“喜讯”从北京传到西南边寨,各族人民载歌载舞、万众欢腾的情景。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深受人们喜爱,已经成为音乐会经常上演的曲目之一。这首乐曲我把它分为引子和三个主体部分,其中重点欣赏三个主体部分,而小小的引子在最后轻轻带过。教学的重点我放在了管弦乐的乐器音色听辨和乐曲的风格元素上,用敲、唱、说、跳、找等丰富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一开始,我先不揭题,带学生一起复习管弦乐知识,回忆管弦乐的组成,并在电子琴上模拟各种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听辨是管弦乐中哪种乐器的音色。这样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就抓住了学生的听觉,为欣赏乐曲作充分的准备。在欣赏全曲时我用了总---分---总的形式,先整体欣赏全曲,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再分段欣赏,曾曾剖析,最后再完整地欣赏乐曲,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感受和回顾。在每次欣赏前我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吸引学生听赏的注意力。在第一次欣赏全曲时,我提了三个问题:1.乐曲的情绪如何?2.你认为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如何分?3.听完乐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你能哼唱一下吗?让学生先感受全曲的风格和情绪,借此老师用多媒体介绍苗族和彝族,让学生了解音乐元素的来由及其特点。在听赏三个主体部分时,我也用了不同的问题,针对第一部分我提出:乐曲的速度、情绪如何?用了哪些主奏乐器?通过学生的回答我重点介绍了单簧管、小号和弦乐,并一起哼唱了主旋律。在这样欢快的主题下,同学们想到了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于是,在同学们的创意和老师的指导下,教室里成了打击乐合奏的欢乐海洋。听第二部分时我提出:听了这一段你联想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一段乐曲的特点吗?这一段让人联想到了大家一领众和,载歌载舞的感觉,在学生说出感受后,我让他们用舞蹈表现当时的情景,在几个活跃份子的带动下,教室里又洋溢着轻柔的舞步。其实,这一段的主旋律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组成,这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个特点,同学们还唱起了具有相同特点的《乃哟乃》、《跳圆圈》等曲子,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结合了起来。听赏第三部分时我又提出:这一部分和第一部分相比较有什么异同?增加了什么音色?同学们回答后,我重点介绍了定音鼓和长号,并与第一部分做了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了越来越热闹的场面。细听三部分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乐曲取个名字,大家七嘴八舌,有的取名“喜洋洋”,有的说是“快乐的节日”……虽然与《北京喜讯到边寨》的原名有出入,但从学生们取的名字上看出,同学们都抓对了乐曲的情绪,都理解了乐曲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揭题之后,我简单介绍了作曲者和这首乐曲的背景,并给学生欣赏了乐曲的的引子部分,让学生充分想象与结尾部分交相辉映的用圆号吹奏的长音,他们都说:象喜讯传来的声音。是啊,主题如此鲜明、如此好听的乐曲加上这么特别的引子,多么形象,多么美妙呀!最后,我总结本课,再让学生完整听赏全曲,并用打击乐器模拟曲中管弦乐器的配器来演奏,经过前面的分析和演唱,学生轻松完成了合奏,也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任务。整堂课在轻松热闹的气氛中结束。课后,我作了回顾和反思,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利用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了进行欣赏的兴趣。有多媒体课件,有电子琴模拟实物音色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其在介绍苗族和彝族时,多媒体起了很大作用,给了学生全面、直观的感受。二、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富于想象的思维特点,用音乐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力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在学生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乐曲时,我不直接揭题,在每次听赏时都用问题的形式让每个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
3. 学什么乐器能给高考加分
钢琴,古筝,萨克斯,长笛等等都可以加分,但是以往盛行的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回被大多数省(区、市答)所抛弃,截至目前只有湖南和上海仍保留。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湖南省9月底出台的最新政策,从2013年秋季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将不再享受省教育厅举办的“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获奖的加分。
(3)高中音乐民族乐器教案扩展阅读
针对高考加分政策,在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曾印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根据意见,从2015年1月1日起,各省(区、市)取消“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科技竞赛获奖者”等全国性加分项目。
同时,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而对于保留的加分项目,要加强加分考生资格审核,加强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