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幼儿健康有关爬行教案

幼儿健康有关爬行教案

发布时间:2021-01-05 06:25:24

⑴ 幼儿六到九个月亲子爬行游戏教案

请预备大量的海绵软垫,放在一起,让幼儿在软垫上面爬行。 因为幼儿的皮肤比较幼嫩,在粗糙的地面上爬容易受伤。必须在柔软、光滑的海绵软垫上爬行,才能够让他们安全的爬。 幼儿要脱掉鞋子,才能够在海绵软垫上爬行。 这是因为鞋子比较脏,踩在海绵软垫的话,其他幼儿摸到,不卫生,容易生病。

⑵ 小班体育兔式爬行的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和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幼儿挖掘塑料圈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欲望。
3.通过多种游戏形式,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帮互组、乐于动脑等良好的品质。
4.可在游戏活动中向幼儿渗透知识教育,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灵活选定。
活动准备:准备与幼儿数量相同的塑料圈、兔宝宝头饰、兔妈妈兔爸爸大灰狼头饰各一个、胡萝卜及胡萝卜种子道具若干,背景音乐若干。
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大灰狼来了
幼儿扮演兔宝宝,教师扮演兔妈妈和大灰狼,播放音乐《小兔乖乖》,全体以塑料圈为道具按音乐情节表演舞蹈和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塑料圈的喜爱,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等教育。
第二部分——播种和收获
组织幼儿将塑料圈摆成“羊肠小道”,带领兔宝宝跳过“羊肠小道”到山上播种胡萝卜、浇水、施肥及收获,可以走、跳过圈,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了解作物的生长与收获,体味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如《春雨沙沙响》、《劳动最光荣》等节奏欢快的儿童歌曲)
第三部分——自由玩圈
教师鼓励和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创新,挖掘塑料圈的多种玩法,可自己玩,也可以多人合作玩,可以拼图,可以用身体绕圈......这一部分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人这一现代教育理念。
第四部分——组织幼儿结束游戏
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幼儿“开汽车”回教室等等,可以看情况而定。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游戏体会和心得,教师从中抓住和发掘有价值的教育契机。

⑶ 中班美术教案小动物爬行馆

设计意图:
幼儿活泼好动,摸、爬、滚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爬能使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各种器官能够得到协调、灵活的发展。因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活动《爬行动物运动会》,意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掌握动作要领,积极动脑,探索爬的多种技能,并能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手脚着地;手膝着地向前爬向侧面爬。
2、引导幼儿探索新动作,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垫子、手垫、小动物头饰(小蚂蚁、小乌龟、小刺猬、螃蟹)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基本动作训练
①教师以亲切的语言召集幼儿,提醒他们整理服装、鞋带。
②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幼儿进行走、跳(双脚跳、单脚跳)、抖抖手
2、 情景导入:我们的小脚,小手累了,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幼儿自由的在教师的身边坐下。
3、问题交流:刚才我们都做了哪些动作?小脚做了什么动作?小手做了什么动作?
4、教师小结:讲评、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讲述。
二、学习爬的基本动作,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练习爬的基本动作
1、设计情景,让幼儿探讨爬的基本动作
①出示“山洞”让幼儿试一试:如何能穿过山洞? (爬)
②教师正确示范讲解爬的动作要领,并教会幼儿活动时自我保护的防范措施。
③幼儿自由练习手膝着地爬
2、探索爬的多种方法
①出示高矮不同的“山洞”,让幼儿自由练习,说说是怎样过山洞的(手脚着地爬、向侧面爬)
②个别幼儿讲述、示范动作
③组织幼儿集体练习
三、游戏活动
《爬行动物运动会》
1、教师语言引导:森林里举行爬行动物运动会,许多爬的小动物都来参加,大家看,谁来了?
2、 出示教具,让幼儿来练习小动物是怎样爬行的(小蚂蚁、小乌龟、小刺猬、螃蟹)
3、讲解游戏规则
4、游戏开展 (玩两遍游戏,活动中可根据幼儿游戏的兴趣及幼儿的活动量情况随时调整)
5、评选爬行冠军,选出爬得最快的“小动物”
四、放松活动
1、与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善于发现: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爬?它们是怎样爬得?
2、“小动物们都累了,要休息了”在音乐声中组织幼儿回到活动室

⑷ 幼儿园仰面手脚着地爬行游戏教案

设计意图 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对于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促进幼儿以体能为主的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智力的发展,而且对幼儿情感、社会性及自我概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在游戏中完成走、跑、跳、攀爬、平衡等基本动作。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基本动作教育。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幼儿手脚着地及负重着地爬的能力,锻炼四肢力量。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协调性。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遵守纪律,在排队中互相谦让、等待的良好行为品质,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 1、“乌龟壳”每人一个。 2、长、短部隧道各两个。 3、球及放置纸球的筐两个。 活动过程 1、师生一起做海洋世界操。 2、教师介绍活动内容:可爱的小海龟。(提出要求:手脚着地爬)。 3、在教师引导下幼儿动脑筋在场地中用各种方式爬行。(往前爬,往后爬,往左爬,往右爬,曲线爬,旋转爬) 4、听信号各种方式爬。 5、教师引导:想一想,小海龟还缺了什么?(龟壳) 6、幼儿背着龟壳听信号以各种方式爬行。 7、游戏:"爱助人的小海龟"。 “海龟妈妈把海龟蛋下在了外面,海水涨潮要把蛋淹没。小海龟们一起帮海龟妈妈 把蛋拣回来。” “海水退潮后再把蛋送回去。” 规则: (1)从各自的龟壳下钻出,爬过地道拿蛋,每次拿得越多越好,再从旁边爬回,将蛋放在自己的龟壳下。 (2)从各自的龟壳下拿出蛋,爬过地道将蛋送回原处,再从旁边爬回。 8、放松活动:小海龟长大变老了。 活动延伸: 在孩子熟练掌握手脚着地爬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手脚爬和匍匐爬。

⑸ 幼儿园体育俯卧爬行教案

活动内容:
第二次龟兔赛跑
活动目标:
1.知道从不同的角度想象,会创编出不同的故事情版节和结果权。
2.乐意大胆的讲述自己和爸爸妈妈创遍的故事。
活动准备:
乌龟胜利、兔子胜利、一起到达终点三幅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龟兔赛跑》。
1.上次谢老师给你们讲过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对不对?谁赢了呀?(乌龟赢了)
2.乌龟爬的这么慢,它怎么会赢了呢?(交流)乌龟这么爬的这么慢怎么会赢呢?(它做是有毅力,坚持到底所以赢了。那兔子为什么输了呢?(因为它骄傲了)
3.兔子见乌龟赢了心里可不服气了,它们约定再来一次比赛。
二、讨论龟兔第二次赛跑的结果。
1.兔子和乌龟第二次赛跑,谁会赢?(幼儿讲述)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
2.启发幼儿选择不同的比赛结果,创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
3.根据幼儿的选择分三组进行创编。老师巡回倾听幼儿创编的故事。

⑹ 家长阻止幼儿爬行期爬行,对幼儿及今后有何影响

爬行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科学研究表明,幼儿阶段不会爬或者爬行阶段比较短的孩子长大后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家长千万不要阻止孩子爬行!

⑺ 幼儿园小班的关于《蚕宝宝爬爬》的教案

设计意图: 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的国家,蚕茧和生丝产量一直居世界各国之首。绚丽多彩的中国丝绸,一直为古今中外人们所赞颂。蚕丝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渗透到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形成浩瀚多彩的丝绸文化。我们设计《可爱的蚕宝宝》以体育方式开展,把蚕宝宝生长蜕变的整个过程趣味性的渗透到体育活动中。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走跑跳动作,让幼儿模仿蚕宝宝爬行的动作能很好地锻炼幼儿肢体的柔韧性,了解绚丽璀璨的丝绸织物的由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学习模仿蚕宝宝爬行的各种动作,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跳袋与幼儿人数相同、小树、树叶、箩筐。 2、知识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蚕蜕变的过程。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听音乐做准备运动。 2、自由探索活动。 ①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蚕宝宝有哪些本领?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爬行的?”。 ②幼儿自由探索蚕宝宝爬行动作,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 ①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动作,全体幼儿相互交流学习。 ②师模仿个别幼儿爬行动作。 ③再次分散练习爬行动作。 4、游戏《可爱的蚕宝宝》 ①介绍游戏场地及玩法:“学蚕宝宝爬行的动作到树林里吃桑叶。”。 ②提出游戏要求。 5、活动结束。 ①引导幼儿学蚕吐丝,变蛹成蚕蛾。 ②在音乐中,师幼学飞蛾起舞愉快地离开场地。 活动延伸: 幼儿带着蚕卵回家饲养。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进一步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整个活动的效果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就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的活动中来。幼儿不仅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发展了身体动作及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了合作意识。 设计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第一考虑幼儿身体柔韧性的发展。我们注意到平时的体育活动较注重幼儿走跑跳的动作发展,对肢体柔韧性锻炼较少,所以通过模仿蚕宝宝爬行的动作能很好地锻炼幼儿肢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 第二是学习内容趣味性的整合。《纲要》中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本次活动我结合了开展的主题,将孩子在自然角喂养蚕宝宝的生活经验结合到主题当中,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蚕宝宝生长蜕变的整个过程趣味性地渗透到体育活动中,通过各个环节逐一展现出来,同时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力和对小动物小昆虫的喜爱。 第三是幼儿个体差异性的考虑。《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所以活动不仅只注重发展幼儿肢体动作,还考虑幼儿个体差异性。我在游戏场地的设计中,将小树摆放地有近有远,幼儿在游戏时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远的小树或近的小树。能力强的幼儿在整个路程中模仿蚕宝宝爬到小树吃桑叶。而能力差的幼儿如果不能坚持爬行,或者在爬行过程中感到困难,我们允许他们跳着去吃桑叶。总之,这三种组织形式既符合活动内容的需要,又符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而合理科学的调节了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实效性。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不足之处: 活动的时间上没掌握好,有点前紧后松。 总之从实践效果来说,本次活动,幼儿始终处于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幼儿活动积极,情绪高涨,活动目标较好的完成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从我自身来说,我非常投入,也很有亲和力;整个过程,我用自己的表现来感染孩子,鼓舞孩子。

⑻ 摘桃子爬山中班健康教案

一 、目标理解:

1、目标选取:学习手脚着地屈膝向前爬行5米以上,动作较为协调。这一目标是《太原市幼儿课程标准》健康领域中班第二学期三月份第六条目标,属于身体锻炼类目标。

2、目标分析:爬行是四肢支撑、协同用力的人体移动方式。爬行能促进四肢和躯干主要大肌肉群的均衡发育,增强力量、协调和灵敏素质,有利于脑血的供应,有利于脑组织的发育,有利于儿童智力发展。爬行是儿童最早掌握的身体移动方式,会直立行走后幼儿仍然喜欢爬行。爬行是幼儿喜爱的体育活动,因此、幼儿幼儿园应多开展和丰富爬行活动,中班下学期(4岁—5岁)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已有一定发展,但还不完善,通过一个活动完成手、脚着地屈膝向前爬行5米以上,动作较为协调。这一目标定位较容易,且一个活动只练习一个动作技能比较单调,因此可以跑、跳、爬结合练习。增加活动的情趣,幼儿的积极性会更高。

3、目标定位:(1)练习手脚着地屈膝爬行及跑、跳等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2)探索爬的不同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 内容选择:

爬行动作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双手双膝着地爬行、手脚着地屈膝爬、匍匐爬。小班已学习过双手双膝着地爬,在此基础上进行手脚着地屈膝爬,幼儿会不习惯爬行动作的变化,因此选取了身体灵活爬行速度快的“猴子”为模仿对象,让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于猴子宝宝的角色中来练习爬行动作。《纲要》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础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幼儿时期主要活动就是在游戏中学习,根据中班幼儿特点,设计了《小猴摘桃》的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猴宝宝和猴妈妈一起游戏玩耍,自然轻松而富有亲情的游戏氛围中重点练习爬的动作技能,使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的无穷乐趣。

三、 设计思路:

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对游戏中的情节、角色、动作过程容易发生兴趣。我们班幼儿非常喜欢小动物,在小班练习手膝着地爬时是模仿的小乌龟,活动中就充满了趣味性。手脚着地屈膝爬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活动的难点。为区别手脚着地爬的动作,本次活动将调皮的小猴子作为模仿对象,老师和幼儿化身为猴子妈妈和猴子宝宝,以小猴和妈妈一起游戏玩耍为主线,展开活动。

四 、活动目标

1、练习手脚着地屈膝爬行及跑、跳等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探索爬的不同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五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手脚着地爬和纵跳的动作基础

2、物质准备:小猴子胸贴,红黄蓝绿彩色贴片,垫子,悬挂幼儿自制纸制桃子,音乐碟,场地布置如图:

六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播放音乐,猴妈妈带领小猴做运动。教师:猴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太阳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和妈妈一起去做运动吧。(上肢,下肢,肩,腰、膝,脚部都要锻炼到位,为下面的活动做好身体准备。)

(二)、探索不同的爬行方法

1、自由探索多种爬行方法

师:哇,这里有好多漂亮的垫子呀,猴宝宝们会在垫子上爬吗?你会怎么怕呢?看哪个宝宝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爬行方法。

2、请几只小猴示范,引导幼儿比一比那种爬行方法最快。

3、请几名手脚着地屈膝爬行的小猴再次示范,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爬的。

4、播放音乐,猴宝宝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垫子练习手脚着地屈膝爬行,然后从垫子旁的小路跑回来,找妈妈贴彩色贴片。

(场地中各色垫子长度不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长度不同的垫子爬行,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回来后按自己所选垫子的颜色找妈妈贴彩色贴片,这一设计巧妙的利用幼儿每种色彩的贴片都想得到的心理,来让幼儿不断地挑战自己,增强克服困难的品质。)
5、宝宝们本领可真大,累了吧,坐在垫子上休息一会儿吧。共同小结爬行动作要领,表扬爬行速度快,动作准确的小猴。

(三)、游戏:小猴摘桃

1、师:孩子们,你们看前面是一片桃林,你们想不想去摘桃吃呀?(采用激趣法,引起幼儿摘桃的愿望。)

2、讲解示范去摘桃的路线:宝宝们腰一个跟一个出发,爬过垫子,跑到桃林纵跳摘下桃子,再从垫子旁的小路跑步返回,把桃子放进筐子里,直到桃子摘完为止。

3、教师根据活动情况进行小结,表扬鼓励按要求游戏,爬行速度快,大胆摘挂在高处的桃子的幼儿。

(此环节运用情境体验法,教师的引导语:宝宝们要一个跟一个出发,隐含着游戏规则:依次前进,不争不抢。提供高低不同的桃子,使材料具有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促使每个幼儿的活动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

(四)、放松结束活动

1、猴宝宝和妈妈一同分享又大又甜的桃子。

2、听音乐,坐在垫子上放松身体,互拍肩、背、胳膊、腰、腿,结束活动。(爬行时上肢负荷较大,在爬行完后要做一些放松上肢的活动。)

⑼ 幼儿最佳爬行时期

许多家长认为“爬来”没有“走”重自要,忽视了宝宝爬的权利和培养,而过早的让宝宝站着、行走。实际上爬行对宝宝来说至关重要,宝宝的一生爬够800小时,对宝宝的感统发育特别有好处。我的小女儿早8个月的时候,特别喜欢爬行,为此我给她准备了足够的空间来爬,我们在宝宝爬行大赛中,还取得了第一名。而到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发现她的平衡能力非常好,奔跑、跳跃方面能力强。我的大女儿,在会爬的年龄段几乎没怎么爬过,直接就会走路了,因而平衡能力相对较差,虽然我在她长大后让她学习了一段时间舞蹈来改善,但是摔跤,碰撞的机率还是大过妹妹。
宝宝爬行好处多
提醒大家,宝宝爬行的时间特别短暂,只有几个月热衷于爬,一旦宝宝学会走路,你再想看到他在地板上pia、pia的、笨拙爬行的样子就很难了。专家指出,宝宝一生应该爬行800小时,至少也要保证500小时的爬行,而绝大部分的爬行时间都是发生在1岁前的几个月里。
宝宝爬行的时间一般从6、7个月开始,到9、10月开始学习站立。如果每天爬行三四个小时,差不多可以达到400-500小时的爬行时间。
不要怕宝宝弄脏了衣服和小手,硌疼了膝盖,放手让他们爬吧。

阅读全文

与幼儿健康有关爬行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