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园大班教案怎样不滑倒教学反思
一、设计意图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运用了呢?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许多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奥秘,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翁。 二、活动目标: 1、感知不倒翁的秘密,制...作不倒翁的玩具。 2、激发探究,体验物体平衡现象的兴趣。 3、提高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 2、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 四、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人主题。 2、让幼儿自由探索。 (1)师: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倒和不倒。 (2)教师让幼儿自由玩。 (3)提问:你们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让幼儿从中发现玩具有的不会倒,有的会倒,而且这些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4、尝试制作不倒玩具。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5、演示对比实验。引导幼儿发现:不倒翁里面装有不同轻重的物体,重的东西滚到哪边玩具就倒向重的那一边。把橡皮泥放在玩具的中间,玩具就不倒了,不倒翁就做成了。 6、幼儿完成制作,自由的玩一玩,体验乐趣和成就感。 7、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的科学秘密,还自己动手制作的不倒翁。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弟弟妹妹看一看,好不好?
②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滑倒了该怎么办》
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感受水(或油)可以减少摩擦力。 2、积极主动地参加实验操作活动,了解正确的实验方法。 准备:毛绒玩具——小熊一只;“小心滑倒”标记图一张。 操作材料——水、每组两个空牛奶盒(大小相同,贴上红、绿标记)、抹布; 光滑的桌面(1米长左右)每组一件。 过程: 一、出示“小熊”,引出课题。 1、师:有只小熊挺调皮,下雨天哪里有水他往哪里走,结果脚底一滑摔了一跤。厨房的地上倒了一滩油,他故意踩上去,“啪嗒”又摔了一跤。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踩在有水、有油的地方会摔跤呢? 3、小熊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们做个实验,让小熊明白做个道理,好吗? 二、教师示范操作——有水特别滑。 1、教师将桌面从中间分成两条路,一侧干燥,一侧有水(均匀布满)。猜猜哪一条路更滑? 2、分别在两条路的起点推动牛奶盒,并在牛奶盒终止处放上小积木作为标记物。可反复演示几次。 3、引导幼儿观察小结——干的“路”滑,还是有水的“路”滑? 4、教师归纳总结:有水的路会更滑。因为有了水,摩擦力就会减少,牛奶盒就可以滑得更远。有水的地方走路容易滑倒,要特别小心。 三、幼儿分组实验。 1、提醒幼儿先在干的一侧实验,后在有水的一侧实验;用力要尽量一样。 2、幼儿自由交流实验体会。 四、生活中要“小心滑倒”。 1、出示“小心滑倒”的标记图,理解标志图的含义。 2、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容易滑倒,需要贴上小心滑倒的标志。 延伸活动:在美工区制作“小心滑倒”的标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