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初中田径队的意见、建议。 家长写的。
在本学期的训练中,以基本训练为主同时提高专项也是本阶段训练的目标之一。针对个人的基本功进行适当安排。队员平常训练能根据教练制定的计划合理地完成,训练期间,学生能服从安排,及时地反馈信息。本学期的训练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认真拟定训练计划,从组织、思想、技术、身体素质等具体环节上从严、从难地进行训练。
二、加强训练工作
对运动队的训练,管理严格,不断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强素质训练。提倡在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的前提下,着重“三抓”的训练。
“三抓”为:
1、抓身体。抓好身体素质基础(快速跑,快速起动、弹跳力、力量和观察能力,反应与应变能力等)
2、抓技术。抓好技术基础
2、抓比赛。训练中常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比赛,如特定规则的比赛,友谊比赛,适应性比赛等。
三、有计划的认真选材
随着五年级的队员即将升入毕业班,田径队面临新老交替。因此,在四年级中挑选了一批身材较高、体能条件优良、弹跳力好,对田径运动有浓厚兴趣,意志顽强,能吃苦耐劳而且文化学习认真,成绩较好的学生补充入队。由于近期天气比较热,所以队员们都一个个练的很苦,但他们不怕累,有时我们要结束训练了,可他们还要对我说让他们再练会。他们的这种精神让我们的心里也特别的高兴。所以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一直保持下去。
本学期的训练工作已告一段落,希望能通过明年一年的认真、踏实训练,能够在来年的比赛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B. 教师招聘中,足球方向是什么意思
一、考试性质
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属选拔性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考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二者合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教法技能”的题型为简答题、简述题、教学设计题等。
三、考试内容
专业知识
以现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小学教材知识块,突出师范类(中师以上)体育教育方向(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以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求为重点而确定考试内容。
(一)专业理论
1.运动解剖学: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及结构;人体生长、发育规律,青少年的解剖结构特点;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2.运动生理学: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或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影响下,人体功能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青少年生理功能的年龄、性别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判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依据人体功能变化的特点,分析体育教学和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3.运动训练学: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的概念;运动员选材的生物学基础;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体能及训练;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技术、战术训练常用方法;课、周、年度及多年运动的训练计划与组织。
4.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概述;营养保健;卫生保健;健康检查;体育运动的保健指导;运动性病症;运动损伤;按摩和常见病的体育康复。
5.学校体育学:学校体育的目标;体育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及设计;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研究。
6.体育心理学:体育与心理的关系;体育动机,兴趣和态度;体育教学心理,课外体育活动心理,体育竞赛心理,运动技能心理,体育心理训练,体育品德心理,体育活动群体心理;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体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7.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的概念、特点与作用;体育游戏的创编与教学;对发展学生身体具有实效性的实践性游戏。
8.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评价的基本形式和评价标准的类型;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及情感和个性的测量与评价;体质测量的内容及综合评价;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
9.运动竞赛学:运动竞赛定义及构成要素;运动竞赛的价值;运动竞赛发展简史;田径、球类运动竞赛的编排和竞赛方法。
(二)技术理论
1.田径:田径运动基本知识;田径运动技术原理;田径教学与训练;田径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中学体育教材中田径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2.篮球: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教学的原则和技、战术基本理论;篮球运动的裁判工作、组织竞赛和篮球运动场地器材及设备。
3.排球:排球运动的发展简史;排球技术分析,排球技、战术的教学与训练的手段与方法;规则裁判法与组织编排等。
4.足球:足球运动概述;足球技术,足球战术,足球教学与训练,技、战术训练方法;足球竞赛的组织与规则裁判法;足球运动场地器材和设备。
5.体操:体操基本理论知识;体操教学基本能力;队列队形练习;基本体操;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基本动作;群众性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6.武术:武术运动基本知识;长拳、太极拳技术分析;武术教学法,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法;武术图解知识;武术主要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小学武术教学内容,武术初级套路。
7.健美操:健美操的特点、教学方法及裁判法;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基本姿势和健身健美操1—2套。
8.游泳:游泳运动基本知识;教学方法及裁判法;游泳的基本技术动作;游泳竞赛组织与裁判方法;游泳池场地设备与管理。
教法技能(体育教学)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2.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分类目标。
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
(1)运动参与: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
(2)运动技能:获得运动基础知识(说出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观看比赛);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
(3)身体健康: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描述身体特征,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了解从事体育活动时的营养卫生常识)。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
(5)社会适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在体育运动中尊重他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表现出与社区活动的联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健康知识的方法(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
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1)正确认识与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课程实施方案;针对各校实际编制学校课程教学方案。
(2)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结合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注意教学内容的组合和搭配。
(3)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注意班级教学与分组教学,注意组织教学的灵活性;在教学方法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建议:
(1)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评价所选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既评价最终成绩,又重视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相结合。
(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
5.小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教学的目的、内容、任务、过程、特点、原则、组织、方法以及体育课的类型、结构、密度、运动量、准备、进行和分析等。
6.体育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体育教学设计原则和程序;体育教学目标、策略、过程的设计;体育课结构概述;体育课类型的设计。
四、考试要求
专业知识
1.考核考生掌握师范类(中师以上)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和技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结合实际对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的了解情况。
2.考核考生灵活和综合运用师范类(中师以上)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和技术理论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图书目录
前言
上篇 体育健康知识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概述
第一节 体育概论
第二节 健康概论
第三节 高等学校体育
第四节 体育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意义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的科学理论
第二节 体育锻炼的健康益处
第三节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第四节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第五节 体育锻炼前、后应了解的事宜
第三章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与卫生保健常识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实施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
第三节 体育运动保健常识
第四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第五节 运动处方
第四章 运动竞赛
第一节 校园运动竞赛的意义和形式
第二节 校园运动竞赛的组织工作
第三节 校园运动竞赛常用赛制
第四节 奥林匹克运动
下篇 体育运动实践
第五章 田径
第一节 田径运动概述
第二节 田径运动技术原理
第三节 田径运动锻炼
第六章 球类运动
第一节 篮球
第二节 排球
第三节 足球
第四节 乒乓球
第五节 羽毛球运动
第七章 健身健美操与形体运动
第一节 健身健美操
第二节 形体运动
第三节 体育舞蹈
第八章 武术
第一节 武术的概述
第二节 武术基本动作和基本功
第三节 初级长拳
第四节 太极拳
第九章 跆拳道
第一节 跆拳道概述
第二节 跆拳道的礼节 和基本动作
第三节 跆拳道规则简介
第十章 休闲体育
第一节 体育游戏
第二节 跳绳
第三节 软式排球
第四节 郊游野营
参考文献
……
D. 田径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意义是什么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的项目之一,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包括男女竟走、跑跃、投掷四十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竟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经常地、科学地参加田径运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器官的机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与工作能力。通过田径运动教学和训练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 速度、力量、耐力等),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成绩,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坚韧、果断的意志品质。所以,其它运动项目把田径运动作为发展身体素质的手段与提高技术、战术的基础。
田径运动项目较多,一般都为个人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大,竞争性强,锻炼形式多样,不受人数、年龄、性别、季节、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便于广泛开展。
田径运动历史悠久,有广泛群众基础。田径运动在国际体坛影响较大,在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其它大型比赛中,田径比赛都在中心运动场举行,也是设奖牌最多的竞赛项目,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发展田径运动,并把它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总体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