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保护自己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并会拨打119.120.110等急救电话,知道在什么危险时拨打什么号码。
2、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认识并牢记119.120.110等急救电话。知道并学会在危险面前保护自己,学会逃生。
难点: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19、120、110号码片、玩具电话、小动物头饰,小手绢人手一份。
2、警笛声录音、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逃生录像及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听警笛声,激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1、出示警车警笛声。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早上来幼儿园的路上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你们想不想听听。(出示警笛声)
2、让幼儿讨论这是一种什么声音,是什么发出的这种声音。
3、依次出示消防车、救护车的声音。提问:这三种声音一样吗?引导幼儿仔细听一听每种声音的不同并进行讨论。
4、鼓励幼儿大胆进行猜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代表了什么
5、出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警笛声代表了什么?让幼儿了解每种车发出的警笛声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老师进行小结:每种不同的警笛声代表的急救方法是不同的',它们的车型也是不同的。
第二个环节:认识110.119.120急救号码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车上的号码。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注意在不同的车上有三种不同的数字。(出示图片)
2、鼓励幼儿说一说这些数字,了解这些数字的意义。
3、出示号码片加深幼儿的认识。
4、出示图片,让幼儿进行连线
师:小朋友,咱们刚才认识了110.119.120三种不同的急救号码,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谁记清楚了哪种车上是哪种号码,哪种号码代表了哪种救护方法。(出示图片,让幼儿进行连线)
5、请幼儿做评判看一看连线对不对,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三个环节:加深印象,幼儿分组进行场景表演
1、设置场景,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并一名幼儿回答讨论的结果。
(1)、小熊妮妮发现小兔家失火了,妮妮应该做些什么?
(策略)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清楚发生火灾的位置,请消防员帮忙。
(2)、小猪噜噜发现小狐狸偷了母鸡家的两个鸡蛋,该怎么办?
(策略)拨打报警电话110,请公安叔叔来抓坏人。
(3)、小松鼠在路上发现了受伤的山羊公公,应该怎么做呢?
(策略)拨打急救电话120,请医生来救护山羊公公,并在医生来之前先陪伴山羊公公。
2、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头饰,进行场景表演。
3、请几组幼儿为大家进行表演
在进行情景表演时老师可提醒幼儿如何正确拨打求救电话,叙述事情时尽量要完整,准确。
第四个环节:观看自然灾害图片及逃生录像,学会逃生。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已经学会了发生危险时的求救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应对危险,知道发生危险时该如何撤离危险地带、如何保护自己,现在咱们来观看一些自然灾害图片(出示幻灯片)。
1、引导幼儿观看并说出这是什么危险。
2、鼓励幼儿说出遇到这种危险时该怎么做。(幼儿集体讨论)
3、观看逃生录像,在观看中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小朋友的动作。
4、让幼儿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做,请幼儿进行模仿。
5、全体师生开展游戏:逃生。拉响警笛,幼儿进行逃生演练。在演练中要提醒幼儿听到警笛后,立刻停止一切活动,按照老师的要求(抱头或用小手绢捂住口鼻)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在跑的过程中不要推挤,防止摔倒。可多练习几次
第五个环节:活动结束,到户外进行演练
小朋友咱们今天不仅认识了不同的求救电话,还在室内进行了火灾、地震逃离方法,现在咱们去户外练习一下吧。
Ⅱ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家中的安全》
《家庭生活的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态度:懂得家庭安全的重要性;形成对家庭安全负责的意识,树立家庭安全防范意识 和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初步具有家庭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知识:知道家庭生活中普遍会发生的安全问题、事故及原因,了解有关家庭安全方面的 常识;知道自救自护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家庭生活中普遍会发生的安全问题、事故及原因,并知道如何预防知道自救自护的方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谈话:家给你什么感觉?请用一个词来形容。 学生自由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探究新知 一、安全做家务 (一)防止烫伤 1、燕燕遇到的危险是什么? 2、谁也被烫伤过?以你的亲身经历告诉燕燕烫伤后应该怎么办。 3、讨论:你帮燕燕出个主意,怎样做能避免烫伤。 4、烫伤是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极易发生的危险,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还容易被烫伤呢?怎样避免? (二)防止煤气泄漏 1、首先请看张明睡着了,他碰到了一个无形杀手。 2、提问:无形的杀手是谁?它真的能杀死张明吗? 3、讨论:如果你这时来到了张明家里,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4、幸亏你们及时赶到,关上了煤气,才使张明幸免于难,有惊无险。如果时间能够倒退,你告诉张明怎样做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危险了。 5、你会安全使用煤气吗? 课件出示:安全使用煤气的注意事项。 (三)小结安全做家务 1、张明和燕燕的历险都和做家务有关,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什么家务? 2、你在做家务时有过类似的历险吗?怎样做能预防危险的发生?(联系生活实际) 二、居家自我保护 1、谈话引入:张明记住了安全做家务,你们猜他的经历是不是就此结束了呢?课本五十六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捕蝶、爬树、玩灭鼠药、修理电灯……)。 2、用一个词来形容张明的做法。 用你们的语气表达出来有多危险。 3、那我们就快来制止张明吧! 4、讨论:为了让历险不再继续,请以你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告诉他们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5、此时亭亭也有一件为难事,要请教你们呢。 6、讨论:亭亭的做法对不对。遇到这种情况应怎样处理。我们来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总之我们遇到事情要学会自护自救。 课堂小结: 1、谈话:如果他们早些认识你们,就一定不会发生这一连串的家庭历险了。 2、他们今天从你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家庭安全常识,收获可不小呢! 3、回家和爸爸妈妈进行一次家庭安全隐患大探险。将自己家里的安全隐患调查清楚,并采取行动消除这些隐患。让我们的家更安全,更幸福!
Ⅲ 幼儿园大班教案身体的秘密怎么写
大班下学期健康活动:身体的秘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人体的兴趣,初步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名称及其主要的功能。 2、引导幼儿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人体模型图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教学挂图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观察挂图,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关于什么的挂图?(人体模型的挂图) 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了解主要器官的位置,并相应地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它的位置。教师:我们来看看这幅挂图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教师小结:这张挂图是指我们身体内的各部分器官,我们的身体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器官。有肺、心脏、胃、肝、小肠、大肠、肾等。(边说指向相应的部位) 二、 教师逐一介绍身体各部分器官。 1、认识人体器官——肺。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就是人体的肺,你们知道肺有什么作用。(让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小结:肺是人们气体的交换站,它位于人体胸腔左右各一片。如果没有它人就无法呼吸了。(教师将模型中的两片肺取下让幼儿观察并加深印象。 2、认识器官——心脏。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形状怎么样?(心脏就像桃子,我们的心脏就只有我们自己的拳头那么大,位于我们的胸腔中部偏左)(出示心脏)你们知道心脏都有什么功能吗?(让幼儿讲述)教师小结:心脏能维持血液循环,它把人体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吃饱喝足。 3、认识器官——-胃教师: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进去的东西都跑哪里去了吗?我们每天吃的东西都通过肠道运到了胃里。你们知道胃有什么功能吗?(教师出示胃)教师小结:我们吃的食物都是在胃里被磨碎的。磨碎的食物的事物就更容易被小肠吸收。大肠不能吸收营养,人体的大便是在大肠内形成的。
Ⅳ 大班健康教案“保持安静”怎么写
分以下三个环节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大声吵闹的危害,了解保护嗓子的一些方法。
2.养成轻声讲话和安静聆听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一段幼儿平时大声吵闹的录音磁带。
三、活动过程:讨论导入--实验体验--聆听体会--游戏再现
Ⅳ 幼儿大班活动保护耳朵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保护耳朵
活动设计背景
耳朵是我们的五官之一,我们通过耳朵的听,可以辨别出声音的来源,并且可以分辨出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悦音还是噪音。因此耳朵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很好奇,很容易做一些危险的尝试,比如说把一些小的东西放进自己的耳朵或是鼻孔里,导致受到伤害。如果小朋友们不爱惜自己的耳朵,让他生了病或是受到伤害,那就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在本节活动中只要是让幼儿知道耳朵的功能以及对人的重要性,简单的了解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活动目标
1、 了解耳朵的功能。
2、了解哪些行为会危害耳朵的健康。
3、 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保健和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耳朵的功能及对人的重要性,养成好习惯,注意保护耳朵的健康。难点:
1、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能用汉语表达出三种以上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常见的打击乐器、录音机、音乐磁带、噪音录音、课件等。
2、课前幼儿经验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有关耳朵的小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通过猜谜语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李老师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课,现在我要和你们一起分享一个谜语,看看那个小朋友脑筋转的最快,能第一个猜出来。
出示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中间隔山看不见。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谜底:耳朵。
二、基本部分
1、看一看耳朵的样子
教师:现在就请小朋友跟我一起说:耳朵、耳朵、我有一对小耳朵。摸一摸你们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小耳朵长的什么样?
2、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
(1)你知道我们耳朵的基本构造吗?请说一说。
(2)播放ppt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3、发现耳朵的作用
教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它并不像以前我们知道的那么简单,那么我们这双不简单的小耳朵有什么用途呢?老师带小朋友做一个“小耳朵真有用”的游戏,等做完了这个游戏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的小耳朵到底有什么用?
(1)游戏 :“小耳朵真有用”
教师 :现在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在干什么了?
教师将准备好的录音机、打击乐器、噪音,使它们发出声音,让幼儿说一说都听到什么声音,初步了解耳朵的用处。
教师:
·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用手把耳朵捂住,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在干什么? ·咦,奇怪,你们不是把眼睛都闭上了吗,怎么知道的?(听声)
·继续把闭眼睛,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吗?
·哇,你们又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辨声)
(2)教师小结: 我们的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还可以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耳朵的两大基本作用)。有了小耳朵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很多的声音。那小朋友想想我们的耳朵喜欢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小朋友自由回答)
(3)出示《小耳朵》儿歌,一起说儿歌
小耳朵
两只小耳朵,最爱听什么。
小鸟来唱歌,美妙音乐多。
两只小耳朵,最怕听什么?
燥音若太多,掩耳躲一躲。
教师:小耳朵最爱听什么声音?
你的耳朵最爱听什么声音?
小耳朵最怕听什么声音?
3、如何保护耳朵
教师:我们的小耳朵除了怕听到噪音还害怕什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小耳朵?
幼儿说一说,教师利用课件系统总结。
三、结束部分:音乐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规则:请一名幼儿上来用布蒙住眼睛,其他人围成一个圆圈,边听音乐边走,当音乐停之后就不许再动,让蒙眼睛的幼儿来摸,被摸到的小朋友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被蒙眼睛的幼儿要说出该幼儿的名字。
活动自然结束。
Ⅵ 大班健康教案保持安静
学习目标
1、知道在公众场所要保持安静,建立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
2、学习遵守集体游戏规则回,发展自我管理答能力。
活动准备
“请保持安静”词句卡。
形式:集体/小组
活动过程
1、出示“请保持安静”词句卡,请幼儿认读,向幼儿提问:在什么场合或什么时候需要保持安静。
2、请幼儿练习轻声说话,然后与他们玩“轻声传话”游戏。请幼儿分组列队,老师告诉每队第一名幼儿一句话,请该名幼儿轻声告诉下一名幼儿,活动依次类推,注意不能让其他幼儿听见。
3、请每队最后那名幼儿向老师汇报传话内容,看看哪队最快完成,而且内容最准确。
4、根据幼儿兴趣,可重复玩游戏。
活动评价
1、能知道在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
2、能积极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建议:
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平时在自由活动时的情况,录下当时活动室的声音,引导幼儿在自选游戏时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说话的声音,尽量不打扰其他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