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幼儿中班教案音乐15篇

幼儿中班教案音乐15篇

发布时间:2020-12-31 17:01:31

① 幼儿园中班艺术幼儿发声练习曲教案

教学提示:这首歌节奏活泼、偷快,让幼儿更喜欢参加到歌曲中。 课堂游戏:拍手谣 活动目标: 通过小朋友观察,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音乐《拍手谣》 活动过程: 与小朋友进行沟通,培养感情。“小朋友谁最喜欢老师可 以来抱抱老师,谁愿意做老师的大树桩?” 老师伸出手,说:“这是我的手,小朋友你们的手呢?”(小朋友伸出手。) 老师提问:“你的手可以干什么?(小朋友用手做造型)。 “老师的手可以变好多东西,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用手变造型。 “我用小手变小伞。”边拍手边做,老师演示完后,小朋友用手来做动作,老师与幼儿一同跟音乐变换手形.比一比谁的小手变的东西最多。 音乐小知识: 音乐名言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倾听。——舒曼

② 音乐中班春天在哪里教案

引导幼儿边座优美的动作编进活动室、与歌曲内容相应的“春天景象”的图片。
3、在感受春天的基础上组织幼儿有节奏的朗诵诗歌《嘀哩嘀哩》:春天在哪里
教师。
5:
1、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二)基本部分。
(三)教师组织幼儿伴随着《嘀哩嘀里》的歌曲,演唱时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楚,表现春天的美好,引导幼儿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今天、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幼儿园音乐教案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师放音乐《嘀哩哩》:引导幼儿理解歌词,边唱边扮演小蝴蝶或小蜜蜂走出教室:“小朋友们。
(更多教案尽在、小鸟的春景图,体验与教师同伴合唱的乐趣,好吗,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理解歌词的内容:教师指导幼儿反复练习,演唱时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
清除、活泼的情趣。
解决方法。
2,并用不同的合唱方式的表现歌曲的欢快、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演唱,并创编动作表演歌曲,一边进活动室里寻找春天的足迹。
4:
1,请小朋友们一边做出优美的动作、引导幼儿用自然:
(一)开始部分,将歌曲的内容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过程。
难点,节奏要准确、教师利用图片享有二展示有花、节奏要准确、美好的声音唱歌、教师引导幼儿寻找春天的足迹
2,表现歌曲内容、有绿草。
重点:
教师组织幼儿在区角活动时,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2:鼓励幼儿大胆的创编动作?”“那你们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阿。
活动准备:屈老师
活动目标:
1。
3,抒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充分感受到春天的变化

③ 幼儿园音乐课教案中班 小二郎

教学内容: 《读书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 2、培养自身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 教材分析: 《读书郎》是一首极富童趣的,具有鲜明西南民歌特点的创作歌曲,羽调式,2/4拍,中速,结构为带再现的一段体。歌曲采用了教密集的节奏,富有 动感的旋律进行,下滑音和倚音的应用,生动地刻画了读书郎天真活泼的形象,口语化的歌词又表现出他知书达理、坚强自尊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唱好这首歌的同 时,应该更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 1、掌握本课较密集的节奏。 2、正确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衬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考大学。 生:为了孝敬爸爸妈妈。…… 2、师:今天我们少年儿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在旧社会,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 3、师: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他们用短小的铅笔写字,买不起纸,甚至在地上书写。 生: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4、师: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生欣赏mtv《读书郎》。 5、师:旧社会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自己能够翻身,有出息。 生:为了不受地主欺负。 三、学唱歌曲。 1、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读书郎。 2、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 3、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随琴唱第一段歌词, 4、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5、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生:天真,活泼的情绪唱。 6、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读书郎》。 跟着音乐伴奏唱《读书郎》。 五、展示与拓展。 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 2.学生按小组展示:a小组边唱边动作表演,b小组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师:现在我们这些读书郎可真幸福哦,我们读书郎的歌声也更欢了,听! 多媒体出示,学生欣赏高峰演唱的现代版的《读书郎》,跟唱。 学生欣赏合唱版的《读书郎》。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④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这是什么乐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 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6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八只小狗抬花轿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做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初步了解我国民间婚礼习俗--坐花轿。 3,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红纱巾、红盖头、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马兰开花"的游戏。 二、导入课题: 出示纱巾盖头上提问,我成什么了?你从哪里看见新娘子是这样的?新娘子结婚要坐什么? 三、学习游戏"抬花轿"。 (一)分段练习动作。 1、抬轿子一步一蹲稳稳地走。 2、往前冲(碎步向前快走3步)、往后退(碎步向后快退3步)。 3、颠轿(走两步,扭一扭)。 4、看新娘子(快跑4步,做两个开心的动作)。 5、下轿(做邀请的动作)。 (二)、配音乐进行游戏。 1、完整听音乐。 2、随音乐做动作。 3、听音乐完整游戏。 四、分组游戏。 1、老师扮新娘子,幼儿集体抬花轿。 2、请个别幼儿扮新娘子,集体抬花轿。 五、幼儿自主游戏。 三人一组,幼儿自由组合,一人扮新娘,两人一前一后抬花轿。 7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动目标: 1、 能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较形象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2、 把积累的生活动作变做律动动作时,需要夸张。 3、 做较大动作时,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响别人。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 2、 事先玩国泡泡糖,对泡泡糖有感性的认识。 活动过程: 1、 听故事,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老师讲小老鼠的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的溜出去玩。他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赶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到受上手上了,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象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大猫冲了过来,小老鼠象个雪球似的飞快的滚回家。 (2)按故事情节做玩泡泡糖的动作2、幼儿听音乐,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教师:"现在我请你们听音乐,这段音乐就是告诉我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请你们用动作在位置上按故事情节作动作。 (2)幼儿在座位上做动作,教师用小幅度的动作提示。在b段音乐开始处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提示。 (3)玩游戏第一遍游戏:幼儿与教师一同听音乐做动作第一遍游戏: 用教师的律动动作与幼儿生活动作相比较来提示幼儿注意夸张。 第二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一同听音乐做动作。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各个不同的部位! (4)听音乐,按故事的情节完整的做小老鼠很泡泡糖的游戏。

⑤ 中班教案音乐《铃铛舞》的活动主题是什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韵律游戏《铃铛舞》,这是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课程《我的身体会唱歌》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铃铛舞》是一首富有特色的儿童抒情歌曲,歌词生动,旋律流畅,朗朗上口。中间插入“叮当”响的铃声,表现了丰收的日子里,苗族姑娘身挂铃铛,在木鼓、芦笙伴奏下翩翩起舞的情景。从而让幼儿感受了解三拍子的强弱弱特性,并对少数名族(苗族)音乐有兴趣,热爱民族舞蹈。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导向作用。根据3——6岁幼儿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表现欲望,根据中班幼儿艺术活动的目标,结合《指南》和《纲要》中艺术活动的目标,从而确立了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掌握三拍子的强弱弱特性。
2.技能目标:学跳《铃铛舞》。
3.情感目标:对少数名族(苗族)音乐有兴趣,并热爱民族舞蹈。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引导幼儿对少数名族(苗族)音乐产生兴趣,并喜爱少数名族音乐。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性质。
三、说教法:
根据新《纲要》提出的:“幼儿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进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主动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因此,我对幼儿作了知识和经验的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对这次音乐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针对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尝试法为主,同时在各个不同的环节中还穿插运用发现法、问题法、开放法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韵律游戏。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提示,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创编动作,创编队形,并指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用有节奏的语言和动作,帮助自己表演。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部分: 体态预备
首先,我播放音乐CD《魔术国的节奏》,幼儿随音乐跳律动热身,接着就是情境导入。嗨,我是“快乐旅行团”的导游吉米,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走进苗寨,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然后出示PPT欣赏苗寨的风土人情。
第二部分:听辨旋律
1.引导幼儿聆听音乐,初步感受歌曲《铃铛舞》活泼欢快的情绪。
2.教师引导幼儿感受了解三拍子的强弱弱特性(还可以拍肩、点指等方式来感知三拍的强弱弱性质)。

⑥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我的家有几个人

中班音乐:我的家有几口人 中班音乐:我的家有几口人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大意。 2、结合自己的一家,尝试用演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准备:幼儿已了解并能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活动过程: 一、节奏练习: 1、说一说,自己的家里有些谁呢? 教师:你的 家有 几个 人...? 幼儿:有爸爸 有妈妈 还有我这个 小宝宝(或介绍爷爷奶奶) 2、数一数,他的家有几个人?(请其他幼儿根据他的回答来数数、猜猜他家有几个人。) 二、欣赏: 1、教师清唱歌曲:听一听,老师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掌握节奏××× ×× × ×× ××× ×× × |) 2、说说歌里还唱了什么。 三、熟悉歌曲: 1、再次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2、请幼儿尝试演唱歌曲。(主要唱三口之家)

⑦ 幼儿音乐教案《蚂蚁》中班重难点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欣赏、动作表演的基础上,理解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熟悉歌曲的旋律。 2、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萌发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反映歌词内容的图谱、小蚂蚁、蘑菇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集体演唱歌曲。 2、幼儿边表演边唱歌曲。 二:理解歌词,动作体验情感 1、师边演示图片,边根据歌曲内容讲故事。 (一天,一群小蚂蚁正在搬东西的时候,沙沙沙,沙沙沙,天上突然下起了雨。怎么办呢?小蚂蚁真着急呀!正在这时候,两个小蘑菇看见了,他们一起呼唤小蚂蚁:“小蚂蚁,快快到我的伞下来避一避吧。”小蚂蚁高兴地来到小蘑菇的伞下。在小蘑菇的伞下一点雨也淋不到了,小蚂蚁心里很感激。他们给小蘑菇唱歌,围着小蘑菇跳舞,他们和小蘑菇玩得可开心了。小蚂蚁和小蘑菇成了好朋友。不一会,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回去了。小蚂蚁对小蘑菇说:“谢谢你,好朋友谢谢你。”小蘑菇说:“不客气,不客气。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更美丽。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更美丽。”) 2、提问: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引导幼儿用动作体验小蘑菇热心帮助小蚂蚁以及小蚂蚁在蘑菇伞下快乐的情感: (1)小蘑菇是怎么呼唤小蚂蚁的?一起说说小蘑菇的话。 (2)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一点雨也淋不到,心里怎么样?它们是怎么做的? (3)老师做小蘑菇,小朋友做小蚂蚁。表演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快乐地跳舞唱歌。(音乐介入) (4)小蘑菇除了象老师一样张开小伞,还会怎样张开小伞让小蚂蚁来避雨呢?请幼儿在自己的位置上试着做一做,师表扬做出不同动作的小朋友。 (5)请几个幼儿做小蘑菇,其余幼儿做小蚂蚁表演。师观察指导幼儿的表演。(音乐) 4、通过语言关心别人的情感 (1)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避雨,他们玩的非常快乐。不一会,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离去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呢?

⑧ 中班音乐我几岁教案结束部分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体会儿歌段落停顿与压韵的感觉。
2、知道一年中有12个月的含版义,初步获得年与权月的概念。

3、知道自己的年龄,并能用相似的数来表征。
活动准备: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幼儿看挂图,提问:

(1) 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2) 有没有看见这些小朋友有共同的动作?
小结:这些小朋友的五根指头排排站。

2、师用轻快的语调念“儿歌:《我几岁》” 听一听,你在儿歌中听见了什么?
3、问问幼儿几岁。请幼儿学念时,根据各自的年龄做出手势。

4、大家一起念儿歌,把手举高,看看大家是几岁(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内容)。
5、请幼儿上来朗诵。

⑨ 中班音乐菜场里的歌教案

教材分析:
《买菜》这首歌曲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很多菜名连在一起说,幼儿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这些菜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要每个幼儿清楚地按规定的节奏来唱,却存在困难。于是我把这些菜名按照节奏分别画出,如萝卜就画两个并列的萝卜,西红柿就画3个并列的西红柿,这种图形具体形象地表达了歌曲的节奏,使幼儿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视觉的参与帮助了幼儿清晰地分解了节奏,
活动目标:
1、幼儿学唱歌曲《买菜》。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让幼儿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体验到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图片若干(与歌词内容相匹配)
2、幼儿操作的卡片若干张,每人一支水彩笔。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律动,带领幼儿来到课前准备好的菜场场景内。
只见活动室里布置成农贸市场,里面有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肉类、家禽类等,各种菜都分类放好,给孩子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学反思:本环节是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做铺垫的,幼儿通过愉快的参观活动,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歌曲内容。
2、学习歌曲《买菜》。
教师说到:"我是谁呀?妈妈今天带你们去个好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孩子们一下子乐开了,他们有的跟在妈妈的后面,有的的拉着小伙伴的手,更有的孩子跑过来高高兴兴地拉着妈妈的手一起去买菜。
教学反思:
教师利用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通过扮演妈妈的形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情趣,引发他们的生活体验。
幼儿参观过菜场以后都抢着回答看到的瓜果蔬菜:有的说:“我看到了花菜、萝卜、青菜、鱼、鸡、还有虾” ;有的说:“看到了茄子、西红柿、辣椒、青菜和带鱼” ;有的说:“ 看到了草莓、香蕉、包菜、鸡蛋。” ……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妈妈在菜场里买了什么?
(1)完整欣赏歌曲,
(2)通过律动学唱歌曲,
(3)两人一组角色表演学唱歌曲。

阅读全文

与幼儿中班教案音乐15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