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儿园小班
快乐的皮球
㈡ 小班说课稿《小蚂蚁去旅行》
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小蚂蚁旅游记》
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 李玲
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歌曲,能唱出歌曲里的跳音和连音。
2、尝试运用不同的体态动作来学习“×××·× |×××-‖”和“×× 0 × ×× × |×× 0 × ×× ×‖”两个节奏型。
3、感受歌曲带来的旋律美,分享合作带来的乐趣,体验团结的智慧力量。
活动准备:1、幼儿认识地球仪,并知道一些国家的名称。
2、地球仪、蚂蚁纸偶、蚂蚁头饰若干。
3、活动前幼儿进行过发声练习。
活动过程: 1、听着音乐,幼儿扮演成不同的爬行动物进入活动室。
指导语:春天里,动物们都苏醒了,看看什么动物爬过来了啊!
孩子们扮演成蚂蚁、小蜗牛、螃蟹、蛇、蜈蚣等动物,随着音乐爬进了活动室。
2、以旅游为引子,让幼儿说出不同的国家名称,并用 “×××·× |×××-‖”和 “×× 0 × ×× × |×× 0 × ×× ×‖”两个节奏型来进行节奏练习。
师:如果你要去旅游,想去哪里?
师:哦,真有意思,那加上节奏说一说:逛新疆·啊|游海南-‖。
师:节奏好像有了一点变化,可以换一个节奏吗?(提出问题后,大家都在拍着手尝试,觉得有一点难度)
3、教师范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次,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的趣味。
先提出问题:小蚂蚁想去旅游,怎么办呢?
师:那小蚂蚁到底是怎么旅行的呢?你们听!
教师唱起歌曲,用歌曲来回答孩子们的疑问。
(2)出示地球仪和蚂蚁纸偶,边操作边演唱。
师:那么,小蚂蚁去了些什么地方呢?我们跟着小蚂蚁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出示地球仪和蚂蚁纸偶,再一次范唱歌曲。
4、幼儿学唱歌曲。
(1)先学唱“逛北京,游巴黎”,“墨西哥索马里,菲律宾匈牙利”这两句,把握歌曲的重点节奏型。然后,再学唱整首歌曲。
师:我们把小蚂蚁去过的地方用开始的节奏说一说吧!
(2)将幼儿分成小组,以轮唱的形式,按地名一组一组地唱。
(3)尝试带着情绪来演唱歌曲,将“逛北京,游巴黎”唱得连贯一点,而“墨西哥索马里,菲律宾匈牙利”则要唱得轻快、跳跃一点。
(4)结合体态律动边唱边跳,强化对歌曲的感受。
带着小蚂蚁的心情,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跳,通过不同的体态律动来巩固对节奏的掌握,并更进一步感受了歌曲的趣味性。
5、游戏:“小蚂蚁旅游”。
幼儿自由结伴,有的扮演小蚂蚁,有的扮演成小蚂蚁旅游路途中的山洞、拱桥和建筑,随着音乐开始了小蚂蚁的旅途,高涨的情绪表现出了旅游的愉快。
此课例获“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与学术研讨会”优秀课例评选三等奖小蚂蚁要去旅行了。小蚂蚁在小小水壶里,装上一滴露珠。小蚂蚁在小小背包里,装上一粒饼干渣。
小蚂蚁来到青草地,小蚂蚁走累了。这时,爬来一只大蜈蚣,小蚂蚁坐在蜈蚣背上。坐着“大蜈蚣火车”出发喽!
小蚂蚁来到小山坡,一阵风儿吹来了,小蚂蚁赶紧抓住一朵蒲公英,坐着“蒲公英飞行伞”飞起来啦!
小蚂蚁来到小河边,一片树叶飘过来,小蚂蚁跳上树叶船,躺在上面,晒着太阳,随着河水飘呀飘!
小蚂蚁来到小树林,“我想到最高的那颗树上看一看。”小蚂蚁说。
一只漂亮的红气球飞过来,小蚂蚁抓住了气球线。红气球升到了最高的树枝上,小蚂蚁站在高高的树枝上。看到好远好远的地方。
小蚂蚁想要回到地面了,“我该怎么下去呢?”小蚂蚁在发愁。
“我来帮你吧”。蜘蛛大婶对小蚂蚁说。蜘蛛大婶吐出长长的蜘蛛丝,系在小蚂蚁的腰上,小蚂蚁像“蹦极”一样,荡下高高的大树。
小蚂蚁的旅行多么快乐啊!
㈢ 幼儿园音乐课蚂蚁搬家活动效果分析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的好奇心是不可磨灭的,每当教师拿着剪刀的时候,他们总围在旁边好奇观看,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孩子的手指灵活性和操作能力还比较欠缺,本次活动就是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并发展其操作能力而设计的,同时也提供孩子学习使用剪刀的机会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
2、使幼儿学会欣赏歌曲《蚂蚁搬豆》。
3、要求幼儿学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1、和小朋友学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学习如何使用剪刀
活动准备
剪刀、铅画纸、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浆糊、纸制蚂蚁模板(一大一小)。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出示两个蚂蚁模板)冬天到了,蚂蚁爸爸造了一间新房子,看看是什么样的?(出示画有较大圆形的彩色纸)蚂蚁一家住在这里可舒服啦!小蚂蚁一天天长大,有一天,它对爸爸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我想一个人住一间房间。” 蚂蚁爸爸同意了
二、老师示范
1、 我们帮小蚂蚁把房子隔开来,变成了两个房间。(教师在圆内画波浪线)
2、幼儿操作用弯弯的线把小蚂蚁的家分成两个房间。
三、观察演示,幼儿操作
1、 设疑:这几天老是下雨,小蚂蚁的房子就要淹没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小蚂蚁搬家)
2、学习使用剪刀
⑴ 示范用剪刀沿线条剪,剪一点,转一转。(先剪出圆形,再沿着波浪线把圆形一分二。)
⑵ 幼儿学剪,教师观察指导:
① 指导幼儿拿剪刀的方法。
② 观察幼儿能否沿着轮廓线,剪一点,转一转。
3、学习粘贴
搬呀搬,搬到哪儿去呢?这里有一块空空的地方。(出示铅画纸)
⑴ 示范粘贴
先把小蚂蚁住的小房间搬过来。再搬爸爸妈妈住的大房间,弯弯的地方是房间的门,两间房间门对门,中间留出一条路,它们就可以走来走去,相互关心。(教师示范把弯弯的波浪线间隔一定距离粘贴。)
⑵ 幼儿粘贴,观察指导
观察幼儿能否对应地并间隔一定距离地粘贴。
四、音乐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2、 音乐欣赏《蚂蚁搬豆》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蚂蚁搬家
课前我先让学生听故事,孩子们分角色扮演小蚂蚁,教师扮演蚂蚁妈妈。通过蚂蚁的王国故事的导入和分角色的扮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环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老师和学生的参与也融合了新课标中学生主导教师为辅的精神。 的故事为题材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在这一课中通过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的典型课例。通过对昆虫外形特征的描绘,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天真的孩子会凭借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像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
其中最大的不足就是孩子在活动扮演中没有达到原先预设的团结合作的目的,而是各扮演自己的,另外一点就是在使用剪刀时,有很多孩子还没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我想这可能是我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欠缺和经验的不足,我会认真思考并改正,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㈣ 幼儿音乐教案《蚂蚁》中班重难点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欣赏、动作表演的基础上,理解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熟悉歌曲的旋律。 2、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萌发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反映歌词内容的图谱、小蚂蚁、蘑菇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集体演唱歌曲。 2、幼儿边表演边唱歌曲。 二:理解歌词,动作体验情感 1、师边演示图片,边根据歌曲内容讲故事。 (一天,一群小蚂蚁正在搬东西的时候,沙沙沙,沙沙沙,天上突然下起了雨。怎么办呢?小蚂蚁真着急呀!正在这时候,两个小蘑菇看见了,他们一起呼唤小蚂蚁:“小蚂蚁,快快到我的伞下来避一避吧。”小蚂蚁高兴地来到小蘑菇的伞下。在小蘑菇的伞下一点雨也淋不到了,小蚂蚁心里很感激。他们给小蘑菇唱歌,围着小蘑菇跳舞,他们和小蘑菇玩得可开心了。小蚂蚁和小蘑菇成了好朋友。不一会,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回去了。小蚂蚁对小蘑菇说:“谢谢你,好朋友谢谢你。”小蘑菇说:“不客气,不客气。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更美丽。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更美丽。”) 2、提问: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引导幼儿用动作体验小蘑菇热心帮助小蚂蚁以及小蚂蚁在蘑菇伞下快乐的情感: (1)小蘑菇是怎么呼唤小蚂蚁的?一起说说小蘑菇的话。 (2)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一点雨也淋不到,心里怎么样?它们是怎么做的? (3)老师做小蘑菇,小朋友做小蚂蚁。表演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快乐地跳舞唱歌。(音乐介入) (4)小蘑菇除了象老师一样张开小伞,还会怎样张开小伞让小蚂蚁来避雨呢?请幼儿在自己的位置上试着做一做,师表扬做出不同动作的小朋友。 (5)请几个幼儿做小蘑菇,其余幼儿做小蚂蚁表演。师观察指导幼儿的表演。(音乐) 4、通过语言关心别人的情感 (1)小蚂蚁在小蘑菇的伞下避雨,他们玩的非常快乐。不一会,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离去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呢?
㈤ 小班音乐教案小蚂蚁观察与分析
一、设计意图
《小小妈蚁》这首歌旋律工整、起伏不大,歌词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蚂蚁找食的过程,小班的孩子容易用模仿动作来表现。可以在提高幼儿模仿动作的同时,使幼儿体验到集体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自然流畅的旋律,学习有节奏地做“碰须须”、排队走”等动作。
2、尝试创编出不同的“碰须须”的动作及“排队走”的方式。
3、在游戏能够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获得一个跟一个走的经验。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现场,获得相关信息:蚂蚁传递消息时会碰碰触角的。蚂蚁走是一个跟一个按一定的路线走的。遇到大食物时是许多蚂蚁一起搬的。掌握蚂蚁找食物过程:发现食物一找朋友(碰碰触角)一排队出洞一搬食物。
2蚂蚁头饰若干个。
3、道具如花生、米粒等。
难点:按游戏玩法的规定边游戏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四、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小蚂蚁搬豆》
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听是什么?
幼儿倾听,熟悉旋律。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小蚂蚁的动作。
幼儿自己模仿蚂蚁走、蚁传递消息、蚂蚁排队走、蚂蚁搬食物等动作。
提出进一步的动作要求:像老师一样一拍一拍的做。
幼儿听音乐再做二次。
2、学习蚂蚁:“碰须须”、“排队走”的动作。
师:蚂蚁搬豆时好朋友见面了会做什么样的动作呢?
学习“碰须须”、“排排队”的动作。
(1)教师扮大蚂蚁,幼儿扮小蚂蚁一个跟一个在大蚂蚁后面踏步走,模拟蚂蚁“排队走”。
(2)幼儿竖起双手食指在头顶作蚂蚁触角,蚂蚁头儿随音乐与其它蚂蚁互相碰头,模拟蚂蚁“碰须须”。
(3)学习游戏玩法。
老师(或一名幼儿)当大蚂蚁,其佘当小蚂蚁,大蚂蚁在歌曲第1至4小节,模仿蚂蚁走找食物,发现食物;第5至第8小节大蚂蚁模仿蚂蚁走回洞找小蚂蚁;第9至16小节,大蚂蚁与小蚂蚁“碰须须”传递消息,被“碰须须”的小蚂蚁一个跟一个排队在大蚂蚁的后面;17小节至27小节,蚂蚁排队走来到食物前面围着食物;28至31小节,集体抬食物回洞。
3、学习创编蚂蚁“碰须须”、“排队走”的动作。
好朋友见面除了刚才我们做的动作,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如:互相碰手指,互相拥抱等,模拟蚂蚁“碰须须”,碎步走,开车走等模拟动作。
(1)让想出动作的幼儿领大家练习。
(2)让想出动作的幼儿扮演大蚂蚁领大家一起游戏,按照音乐的节拍边唱边做新想出的动作。
4、活动延伸: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队搬食物的方式。
教师出示大的食物,提出一队蚂蚁是搬不动的,怎样办?让幼儿想办法。如:两队一齐走去搬、几队从不同方向来一起搬等。根据幼儿想出的办法,按照前面的要求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表演。
五、活动结束
㈥ 游戏里好多人问“蚂蚁牙黑 蚂蚁雅虎,…”是什么歌
这是一首歌曲叫 不怕不怕 ,《不怕不怕》是由新加坡歌手郭美美演唱的一首歌曲,回由小尾作词答,Dan Balan作曲,收录于郭美美的同名专辑《不怕不怕》。2006年,该歌曲获得9+2音乐先锋榜颁奖典礼最具人气先锋金曲。
拓展资料:
《不怕不怕》的歌词源于郭美美的妈妈从小对郭美美的叮咛而产生的歌词灵感。小时候的郭美美个性比较内向、害羞,喜欢黏着妈妈,看到生人不敢打招呼只会躲在妈妈背后,而且直到小学都不敢一个人睡。郭妈妈为了提醒美美勇敢点,最常跟美美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怕”。
《不怕不怕》这首歌曲是翻唱来自摩尔多瓦的“O-zone”乐队的罗马尼亚语歌曲《dragostea din tei》。邀作词人小尾特为郭美美将其翻唱成为《不怕不怕》。
㈦ 中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小蚂蚁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通过演唱歌曲,专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属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
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歌词的记忆。
教学准备: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