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求中小学音乐欣赏曲目,小学是民族类的,中学是世界名曲。谢谢!
二胡,赛马,光明抄行,二泉映袭月;编钟曲,蟾宫珠帘;民乐合奏,喜洋洋;木琴曲,我是人民小奇兵;手风琴曲,杜鹃圆舞曲;管弦乐,义勇军进行曲;笛子曲,荫中鸟;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琵琶曲,彝族舞曲,阳春白雪;扬琴曲,将军令;民间合奏,茉莉花;名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笙独奏,草原巡逻兵;古筝曲,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唢呐曲,百鸟朝凤;琵琶曲,十面埋伏,大浪淘沙。
以上这些是民族乐。
管弦乐,蓝色多瑙河;萨克斯曲,回家;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月光奏鸣曲;管线合奏,卡门序曲;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贝多芬,英雄交响曲;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第一乐章;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后面的是世界名曲。
❷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实验小学 冯琳
年级:二年级1班
课题:《阿细跳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民族是我们所熟悉的,从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2、从视觉上使学生了解彝族这一民族的风格特征。
3、从听觉上使学生深入了解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乐型,掌握五拍节奏的特点及我国特色民族乐器的认识。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掌握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所带来的旋律,介绍乐曲是由哪些民族乐器所演奏的。
教学难点:5/8节拍的掌握及民族乐器的分辨。
学生分析:
创造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大于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发扬我国传统民间
乐器的知识与文化,是小学音乐课程重要的因素之一,让学生查阅和搜集有关我国五十六民族的文化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自我展示。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教学准备:“哈利·波特” 的魔杖、音乐课件、演奏的乐器、彝族服饰
教学设计:
1、由“哈利·波特”的魔杖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设计用有趣的魔杖给予学生神秘的暗示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请根据魔杖的提示寻找哈利·波特想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知识的线索,看看同学们谁的运气最好,在准备的民族知识中和哈利想得是一致的。”
2、教师提前藏在学生教室里一些提示,让学生赶快找到并揭开谜底,学生找到一些提示卡片,如:“乐器、音乐、舞蹈、服饰、民族”等,找到教师提早准备的彝族素材。并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民族知识。
3、通过音乐使学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旋律,并进行详细的段落分析,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 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4、通过乐器使学生了解这首旋律活泼跳荡的《阿细跳月》,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教师准备一样实物乐器,其余的乐器可用课件代替,准备的乐器可以让学生轻轻地用手尝试,使学生体验拿到实物的乐趣。
5、通过服饰使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并延续“哈利·波特”的魔杖使学生在教室找到关于彝族的服饰及装物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舞蹈使学生掌握5拍节奏型,先可以用简单的手来表示,123拍不动,45拍拍手;然后加上脚,123用脚来表示,1左2右3左45拍手;逐步较强难度。
7、结束,同学们安静的等待和倾听彝族舞曲的旋律“火把节之夜”,教师用“哈利·波特”的魔杖变出篝火放在教室中间,请同学们听着《阿细跳月》的旋律,穿着彝族服饰,跳着彝族特有的舞蹈步伐,请一位同学代表“哈利·波特”也和大家跳起来,融入到我们团结的大家庭里。
8、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❸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
当音乐还抄在空气中萦绕,突然我的眼袭神凝聚在一个学生的眼睛里闪烁着的泪花上,它是那么晶莹剔透,透过泪花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在歌曲《承诺》的歌声的感召下,我们不抛弃、不放弃,一起奋力挪开那一块块因地震而塌下的砖头.....。
❹ 如何提高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民族音乐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拥有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而要完成这一目的就不能脱离民族音乐教育。从事音乐教育以来,总是在探索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孩子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不大,而听到流行音乐则会眉飞色舞;中老年对流行音乐不太感兴趣,对民歌则能朗朗上口,回味无穷。长此以往,没有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发扬光大,民族音乐将会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注重加强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提高学生的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措施。那么如何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认真选材,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落实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认真选教材,结合唱歌教学,扩大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在选教民族歌曲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歌曲所包含的内涵,使学生充分理解词和曲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唱过程中自始至终接受着民族音乐的情感教育和知识技能训练。在视唱教学中,选一些民族音乐歌曲的乐句、乐段、利用齐唱、对唱、合唱等多种行式,进行视唱教学。同时,在视唱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乐句内容,体会乐曲所表达的音乐风格和主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音乐教育。
通过加强课堂民族音乐教学,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改变学生偏重唱流行歌曲的倾向.
音乐欣赏课,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注重选一些能够代表我国特色的古乐名曲和现代优秀民歌。如《黄河大合唱》、《满江红》等。采取听、唱、议的方法,先让学生初步欣赏,再指导学生分析欣赏歌曲中的主题及表达主题的艺术特点,然后再让学生听,最后让学生讨论、认识。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需要童趣化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让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了解与民族音乐相关的文字、音响、图像等多种信息,帮助学生形象、准确地感受和认识。通过欣赏各种音乐资料,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反复聆听与体味,加深对作品资料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进行调查研究,使其近距离、真实地接触民族音乐,而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则可让大家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此,我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更好地学习民族音乐。
三、让学生自主整理收集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民俗民歌、趣人轶事,向长辈朋友学习民族歌舞,并在全班展示。在进行民歌音乐欣赏课时,有的同学介绍了如:南方民歌《扬州调》、《采茶调》、云南的《绣荷包》、湖北的《龙船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同学们在愉快的谈论和表演中,不仅了解到了课堂以外不同地区、不同特色、不同体裁、形式的民歌,又了解到了民族音乐是与人民生活、工作、习俗息息相关的。这些民歌曾经伴随着我们先辈春种秋收,伴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通过搜集整理民歌才发现我国的民歌遗产丰厚,博大精深,蕴藏着无穷的艺术智慧,是我国的宝贵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民族音乐。
四、创设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氛围。
学校可利用广播、报刊得便感各种宣传手段宣传民族音乐,传播民族音乐的知识,组织民族音乐知识讲座,民乐学习兴趣小组,组织民族乐队,举办民歌、民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广泛收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兴趣、传授音乐知识,提高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能力,真正实现民族音乐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
弘扬民族音乐是我们音乐教师的历史责任,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它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感情,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民族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让他们的心灵在跳动的音符中自由放飞,激发他们参与民族音乐学习的积极动机,这样才能提高、促进小学民族音乐课堂的教学实效。
❺ 求: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的少数民族歌曲,要比较熟悉的。
我是一个五年级小学生,我们学过的有:彝族的“赶圩归来阿哩哩”朝鲜的“苹果丰收”侗族的“迷人的火塘”
❻ 小学音乐:《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教学设计
·孩子考学的过程中涉及乐器演奏 孩子考学的过程中涉及乐器演奏 了解了学琴市场上不同类型的老师,袁来爸爸再详细介绍一下学琴的不同授课方式。不管是钢琴、小提琴,还是其他乐器,授课方式基本相同,无外乎大课、小课及小班课(即小班教学)。因为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每个地方学琴的费用也不尽相同,这里只...·幼儿打击乐器演奏能力的发展 幼儿打击乐器演奏能力的发展 打击乐器是人类最早掌握的乐器之一,演奏时主要使用大肌肉动作,因此是幼儿较为容易掌握的。幼儿打击乐器演奏能力的发展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人们为3岁的.....·演奏乐器能加强儿童双手的协调能力 演奏乐器能加强儿童双手的协调能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指出,不要因此强迫每个孩子都去学习一种乐器,因为孩子有其自身的潜能特点和独特的兴趣爱好,如果强迫他们去学习一些潜能并不突出的才艺,容易使他们产生厌烦、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刻骨铭心的失败体验...·演奏乐器与即兴曲 学习用乐器演奏动物走及笑声的节奏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动物走及笑声的节奏。 2、通过探索,认识动物走路声音特征与乐器声音性质的关系,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 3、能较专注地倾听老师的指令演奏乐器。
❼ 如何上好小学民族音乐欣赏课
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内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容涌现,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音乐教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的对象和知识的承载体,尽可能地向他们灌输课内知识,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成了主...
❽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建立音乐文化观念,加强学校音乐教育的音乐文化教育,是当前学校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比如挖掘歌(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品内涵,通过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生活经历,激发学生对作品本身的好奇心,将点点滴滴的音乐文化知识渗透到学生心中,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在教学中渗透音乐文化教育可以有以下做法:
一、挖掘教材,了解民乐,拓展音乐文化。
音乐教材中有很多与音乐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当我们欣赏或学唱一个音乐作品时,我们不单单是为了唱好一首歌曲或听完一首乐曲而教学,我们还要了解作品的风格、体裁、作者和创作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音乐文化信息。首先,讲解民乐,让学生建立起学习民族音乐的自豪感, 明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音乐是国乐,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根。然后,配合PPT 图片 视频资料,使学生在视觉上对民乐有更多的感知,老师还可以带上实物乐器现场示范来激发学生主动走近民乐的兴趣。
二、充分发挥教师人格艺术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出自于好奇心,即探究新事物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就会产生对有关事物的兴趣(如学习兴趣)。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沉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或歌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三、精心设计教案改变教学方式,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中,不光强调歌唱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要留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去想、去说、去听、去演、去感觉和体验。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如歌曲《青春舞曲》有着浓郁的新疆舞曲特点,节奏感强,充满着欢乐气氛。在教学中,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会闻歌起舞。在学习这首歌前,我先给学生放映有关新疆风情的影音图片,介绍新疆舞蹈的特点,并演示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学生兴致很高积极跟着学做动作,之后按歌词内容编排各种动作,让同学们自由表达舞曲中欢乐的情景。
四、用激励的评价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激励性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最有威望的人之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学习上,受到表扬他们就很高兴,能产生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批评则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评价应体现激励性原则,以正面鼓励学生为主,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课堂中的成功喜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尊、自信中快乐成长!在一次歌唱教学集体齐唱的时候,我在前面指挥,学生们在下面激情饱满的演唱。期间我发现有个平常比较调皮的同学并没有认真演唱,而是在模仿我的指挥动作,虽然动作不是那么规范,但是样子非常投入,节拍也比较准确,当歌曲结束的时候,我及时对他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纠正了他的动作,当然也点出他在课堂上的不足给了批评。之后发现他没有像已往违反纪律时遭到批评后显示出垂头丧气,而是高兴地望着我不断的点头。在以后的课堂上发现他比以前表现的更好了,课余遇见还会向我请教有关音乐的方面知识。
此外,歌唱教学的小组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歌曲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竞赛前,我要求学生要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演唱,并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担任评委相互评议。然后引导他们从歌曲的情感、音准、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还评出一位最佳评论员。这样,学生在欢乐激烈的气氛中,不仅提高了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知道了自己的优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对学生音乐成绩的评定,大多数的老师都以一首歌或一个曲子来评定学生的音乐成绩,而这也必定要挫伤一些学生的积极性。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每上完两单元内容后,我都会举行一次小小的音乐会,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按教材内容选用唱、奏、跳等方式来进行表演,学生自己选出代表组成评委,分组进行比赛,在分组比赛后进行个人才艺表演,平常良好的表现可以给学期末成绩加分。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考核过程中同学十分投入,课堂既轻松活泼又井然有序,不仅培养了合作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编排能力。
五、拓展音乐教育视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学校音乐教育,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纳入自己的视野,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让学生真正领悟音乐的美,创造美的音乐,民族音乐是必上的一课。然而,对于现今中学生,似乎流行音乐或者具体说是流行歌曲离他们更近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并熟悉他们喜欢的音乐,哪怕是那些不良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进而更准更快地替他们去除糟粕,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例如,在欣赏歌舞音乐时,我先放起了《好日子》伴奏带,因为熟悉,很快学生就唱了起来,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将其中秧歌的音乐介绍给了学生,让学生明白流行音乐的创作也会以民族音乐作为素材。
最后,在《好日子》的旋律中集体扭起了秧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欣赏民歌时,我将腾格尔、彝人制造、阿里郎组合等一些少数民族歌手的音乐引进课堂,同他们的民族——蒙古、彝族、朝鲜族的民歌放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并启发他们从中找出不同民族民歌的特点。讲到民族乐器时,我举例《赛马》,利用其中二胡的音乐来介绍二胡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还有,在引导学生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时,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节课的内容,我放了一首《感恩的心》。这首歌很多同学都会唱,但都不了解它真正的内涵。我深情地把这首歌的歌词及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给同学们听,重点描述了亲情的伟大。再听这首歌曲时,教室里静极了。一种浓浓的温情在教室里悄然荡漾着,歌曲把师生彼此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完成教材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会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们推荐一些学生们喜欢听的,如《同一首歌》中优秀的民族歌曲和优秀的外国歌曲进行欣赏,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❾ 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悦的情感,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
重难点 1、能唱好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处
2、渗透传统民族音乐。
教学准备 电子琴,幻灯片,多媒体、电子琴、洞箫、竹笛。
教学过程 复备
一、组织教学
1、教师弹琴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张老师你好!
2、教师弹奏音乐
发声练习
lu.-lu.lu-la.la.la-wu.lu.-lu.wu.lu-.lu.wu.-lu.-lu-
3、复习敲打乐曲《小星星》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用酒瓶琴学打的《小星星》,谁来敲打?
生:学生敲打
二、问答式导入、师生问答互动
1、说说自己认识的民族乐器
师:好!同学们敲打的很好!这是我们自己做的乐曲‘酒瓶琴’。我来问同学们,咱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谁能给我们讲一下你了解认识几件乐器?生1:有笛子,生2:葫芦丝,生3:二胡
师: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除了刚才同学们讲到的,像古筝、琵琶、唢呐、箫等等,好多好多的。今天呀我带来了一件乐器,
2、辨别“箫”和“笛子”【教师出示民族吹管乐器箫实物】
师:谁知道这是件什么乐器?生1:笛子,生2:箫
师:好!箫、回答对了。
师:有的学生说是箫,有的学生说是笛子、不好辨认,【教师出示笛、箫实物】
师:笛是横着吹、箫是竖着吹。
三、渗透民族传统音乐
1、教师现场演奏箫
师:我来吹一下你们听一听、它的音色是什么样的、【教师用箫示范吹奏古曲《春江花月夜》片段】怎么样?生:好听!
师:它的音色是什么样的?生:是低沉的。
2、教师现场演奏笛子
师:好!下面同学们再听笛子【教师用笛子示范吹奏民乐曲《喜洋洋》】生:真好听!
师:笛子的音色是怎样的?生:明亮、快捷
师:好!明亮快捷,回答的很好!
3、出示课题,学生试吹
师:今天呀、我们就以箫做主题展开。教师播放课件“箫”图片
师:下面请哪位同学来试吹一下,生:学生试吹笛、箫。
师:好!有问题,刚才前面几位同学没吹响、而后面的一个同学吹响了、为什么?谁来告诉我?生:方法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