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地出版社四年级下安全教育教案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手指游戏“开门”,有搭积木、折纸的经验。
物质准备:扑克牌(包括长边、短边对折的牌,用于比大小的10以内的牌)、篓子、盘子各若干,与扑克牌有关的变魔术视频,铃鼓,自制的皇冠等。
活动目标
能积极、主动表述自己的探索发现,拓展思维,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愿意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萌发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探索意识。
发现扑克牌的多种有趣玩法,探索如何让扑克牌站立,感受扑克牌短边对折和长边对折稳固性的不同。
② 四年级下册希望出版社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手套的颜色、款式和材料以及手套的作用。
2.根据一版只手套的色权彩、图案、大小找到相应的另一只手套。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手套、挂手套的绳子、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看看,摸摸、戴戴,发现它们的不同。
③ 四年级下册“绿色无烟,清新自然 ”的教案
吸烟有害健康,我们耳熟能详,就连烟盒上也印了这样的警示语。但吸烟究竟有什么样的危害?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主题班会前,同学们积极准备资料,制作幻灯片、排练情景剧等。“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3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研究表明,包括肺癌和其他癌症、肺心病及肺部疾患在内的25种危及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都与吸烟有关。”这是五(4)班李蒙尧同学在班会上的一段解说。五(3)班同学独具匠心,编排了一部情景剧,讲述的是孩子想方设法劝家长不要吸烟的故事,还表演了以禁烟为主要内容的相声。丰富的科学知识,新颖的表现形式……许多同学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在本班班会上阐释了他们对吸烟危害性的理解,令其他同学在笑声中增长了知识。
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们思考了很多。校园里宽阔的道路、绿色的草坪、新鲜的空气等,令人心旷神怡。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效率也会提升。如果置身于乌烟瘴气的环境中,相信谁也无法认真思考、静心读书。
手抄报比赛很精彩
接下来的手抄报比赛,更得到了全校同学的热情响应。
手抄报,制作方便,内容一目了然,可随处张贴,具有很好的宣传效果。用手抄报在校园内呼吁禁烟,能有效提高大家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普及科学知识,实在是个好点子。这不,同学们已经在摩拳擦掌了!
编头条、选内容、定栏目,虽然动手的是学生,但是家长们也没闲着,热心地提出各种建议。往往一张手抄报上署名的是学生,实则包含了全家人的智慧。很快,各班选送的共计400余张精美的手抄报交到了老师手上,又被广贴在校园里。每张手抄报看起来都很棒,都有许多围观者,怎样评选出更优秀的呢?别急,评委们有明确的标准:禁烟主题突出,有代表性;内容充实,可读性强;版面设计合理、新颖、美观;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规范;宣传效果好。
经评比,共有34位同学获得了一、二、三等奖。领奖台上,大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制作过程中,我对香烟更了解了,也提高了动手能力。”一位获奖同学自豪地说。“下次比赛,我还要参加,肯定能做得更好!”领奖台下,五(2)班的李响同学毫不气馁。
亲子交流显温馨
“这是做什么用的?”看着发到手里的亲子学习交流卡,同学们不禁心生疑惑。老师详细讲解后,亲子交流活动拉开了序幕。
除了学校,家也是同学们常待的地方。只在学校呼吁禁烟显然不够,同学们还要和家长共同填写亲子学习交流卡,把了解到的吸烟的危害性讲给家长听,规劝吸烟的家长戒烟。这真是件艰巨的任务啊!
不过,这难不倒同学们,大家在家里各显神通。“爸爸的‘烟龄’很长,但他在我坚持不懈的劝说下,终于接下了戒烟的任务,妈妈还给他拍了照片为证。我太高兴了!”王晨宇同学拿着爸爸的戒烟保证书,得意地展示着。王晨宇的爸爸也告诉记者:“孩子一回家就开始了‘教育’工作,虽然知道戒烟很难,但我还是答应了。孩子这么努力、懂事,也是关心我的健康,我得支持!”
通过努力,同学们从学习者变成“教育者”,向父母普及科学知识,共同努力营造无烟的生活环境。亲子交流活动的开展,让禁烟宣传更具现实意义。
实验验证危害性
如果你觉得活动到此结束,那就错了!
吸烟的危害性如果只是通过图片、资料展示,并不能让人们深刻地认识。科学课上,吕老师告诉大家可以用实验来亲手验证香烟对环境是否具有危害性。在实验室里,同学们先提取出香烟浸提液,然后在一个个培养皿中用不同浓度的香烟浸提液培育小麦种子。每天,负责的同学都要去实验室仔细观察种子萌发情况,还细心地用尺子挨个量萌发出的麦苗的高度并做记录。很快,实验结果一目了然:香烟浸提液浓度越大,小麦种子萌发数越少,香烟确实危害环境。大家由此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吸烟的危害性也有了更深切的了解。
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吸烟危害环境、危害健康,培养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老师、家长的交流。创意无极限,行动圆梦想。“绿色无烟 清新自然”的环境就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正积极行动!分享到:
④ 四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发生触电怎么办
一、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四川省地方教材,学生对于生活、生命与安全的知识完全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知识。四年级学生,虽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没有正确系统的知识教会他们去处理这些问题。学生对于新的学科,新的知识,有天然的兴趣,学习内容也似曾相识。所有孩子的学习热情很高,对于课堂上的一些活动方式也是其他学科所缺乏的。但长期以来,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形成了以语数为主其他为辅的学习心态,影响了学生对待这门课的态度。总的来说,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对于正确掌握知识的方法和学习心态还存在不足。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
1、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知道人的生命周期。积极面对困难、挫折与危机,懂得尊重善待生命。在教室、同学的评价中正确审视自我。提高在学习活动和班级活动中自主管理能力。
2、了解日出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养成对还击友善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学会初步在服务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技能。知道老大创造社会财富和美好生活,能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 3、了解营养保健、食品卫生基本知识,初步树立食品卫生意识。
4、了解容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熟悉预防与简单处理的方法。了解火灾、地震等灾害的避险和逃生常识,初步形成相应技能。 三、教学措施
1、凸显“体验性学习”,利用好教材,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丰富活动的多样性,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可以补充、修改、拓展。使用身边发生的鲜活案例,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阅历以及他们的心理发展相吻合。 3、开展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除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外,增加“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老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
教材由五个单元组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生命与安全。每周3节课,本期上课18周,教学安排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