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园小班美术自由自在的小鱼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设计:自由自在的鱼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鱼的基本结构,尝试画出自己看到的鱼。 2、在写生过程中,能细致观察,大胆下笔。 活动准备 1、鱼的图片及视频。 2、鱼缸每组一个(内置几条金鱼或鲫鱼)。 3、记号笔、彩色打印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欣赏有关鱼的图片和视频,初步了解鱼的外形结构。 (1)教师: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鱼都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2)教师小结:鱼由鱼头、鱼身、鱼鳍和鱼尾组成,鱼鳍长在身体的两侧。 2、幼儿观察鱼缸中的鱼,并分组写生。 (1)教师:鱼缸中的鱼的头、身体、鱼鳍和鱼尾各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分组观察,尝试写生。 教师:如果让你选择一条鱼给它画张像,你会先画什么?然后呢?试一试吧! 3、师幼共同分享经验,学习边观察边写生。 (1)教师将幼儿作品分类展示于黑板上,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你观察的是哪种鱼?你是怎么画的?在写生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困难吗? (3)师幼共同讨论、解决幼儿在写生中遇到的困难。 (4)教师小结:我们要尽可能保持安静,这样鱼就不会被吓得快快地游来游去。在写生时,一定要好好观察,看清楚了再画,看到什么就画什么。 4、幼儿更换小组,再次写生。 5、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和鼓励。 教师:今天我们写生的不是静止的物体,而是会游来游去的鱼,很了不起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B. 人教版的小学美术第一册第八课《鱼儿游游》的板书设计
一节课说完。
《鱼儿游泳》课时计划
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美术(上)第8课。
教学要求:
1.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多方面来认识美、体会美。
教学重点:
1.通过动眼、动脑、动嘴扩大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想像力,培养学生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
2.以兴趣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力争使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3.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互爱,体会集体的力量。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剪刀、胶水、水彩、图画纸。
2:教师准备:各种颜色的布和毛线、盛有金鱼的鱼缸。
3.三张画有海水和水草的大白纸。
4.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猜猜谜语,动动脑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几个小朋友很苦恼,因为有一个谜语,谁也猜不出来,我对他们说: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像一休一样聪明,一定能帮你们。大家想不想听这个谜语?(生:想!)
师:小精灵,真漂亮!有翅不能飞,没脚水中游。披鳞甲,长尾巴,吐个泡泡送人家。(打一动物)
2.学生猜出谜语后,教师表扬。
师: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鱼家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鱼。(教师贴题目)
二、边欣赏,边想像,连带动嘴说一说
(一)用实物当教具,学生兴趣更浓。
1.师: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份礼物,请四个组的组长轻轻掀开你们桌上的布,看一看。(看到鱼缸后,学生们很惊喜。)
2.引导学生说一说、摸一摸、学一学小金鱼。
(二)投影精彩的海洋世界,开阔眼界。
1.(语气轻柔、亲切)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述,幻想自己到了海底,想像海底世界是什么样。自己还能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2.教师放投影,根据自己看到的,为这些鱼取个形象而有趣的名字(如扇子鱼、刺鱼、红花鱼等),学一学这些鱼游起来什么样?
3.师:大家可以做演员了,学得很像,咱们班简直成了一个美丽的海洋世界。
(三)欣赏—总结—准备。
1.欣赏书中的海洋世界,知道海洋里的鱼数不清。欣赏学生的作品,理解自己想到的鱼是什么样,就可以做成什么。
2.师:看来小金鱼的朋友真多,它们不但漂亮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刚才咱们用眼看了,用脑想了,用嘴说了,我们也来用手做一做好不好?
三、动手做一做,变出鱼儿来
1.指导学生,其中三个组把所做的鱼贴在画有海水的大白纸上,第四组贴在鱼缸上。既可用布做,也可用毛线做,还可以用纸画。
2.各组组长商量好后,去收集需要的东西,做好准备工作。
3.各组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他们的信心和竞争意识。
4.师:老师希望大家在做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来完成作品。现在大家一边听着动听的流水声,一边为我们的小金鱼多制作几个好朋友,好吗?(播放音乐)
5.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作品,各抒己见
1.每组展出各自的作品,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适时表扬)。
2.教师鼓励学生和其他组学生互换作品,结为友谊组。
3.合唱《找朋友》。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http://www.pep.com.cn/meishu/jszx/1s/ptsp/200703/t20070324_366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