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案
中国雕刻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代先人们首先从石器的制做过程中,获得雕刻技术的训练,并孕育着雕刻艺术的才能和审美观念,又从陶器的制做中获得制做人物和动物的造型功能。 从事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工匠,在艺术表现的技法和手法上有其独到之处。他们利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创作了圆雕、浮雕、透雕和阴刻技术,运用可雕可刻的材料,制做出具有欣赏方面的各种形象。 陶塑、骨雕和石刻是具有艺术表现特殊用途的器物。以雕塑艺术手法制做的古代人面像,在古代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比较直观地再现了古代面貌,而且还反映了古代人的精神世界。许多陶塑、骨雕、石刻作品,通过古人的艺术创造,展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水平。呈现出风格多样的艺术情趣。其中一些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艺术造诣升华到超凡脱俗的程度。 原始陶塑、骨雕、石刻作品,多半带有原始宗教色彩,是古人一种社会需要。虽然至今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原始宗教行为的许多细节,只能根据现在已经知道的民俗学、民族志方面的材料,初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原始宗教曾经广泛地存在和流行的事实,已经在陶塑、骨雕、石刻作品中展现开来。有待于我们作深入和细致的探讨。 辽西地区,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红山文化女神庙、祭坛和各种有关女神的作品,一直在上古的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红山诸文化的崇拜意识,是一部神秘莫测的天书,它记述了古人对大自然奋斗的历程。 内蒙古赤峰地区出土有兴隆洼文化石雕女神像(距今八千年),赵宝沟文化陶塑女神像(距今七千年),红山文化陶塑女神像(距今五千年)。
大卫是1501年至1504年完成的
㈡ 中班美术欣赏雕塑教案
美术《葫芦》,让孩子体验画指纹画的乐趣。
㈢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猫》教案教学目的 1、 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 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只猫的故事。 3、作者对第一只猫亡的酸辛的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解释) 污涩 ( )怂恿( )婢女( ) 蜷伏( )惩戒( ) 怅然( )诅骂( )红棱 ( )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考以下问题:(目标1) 1.文章写了几只猫看重点写哪一只看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看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一只猫的故事。(目标2)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2.指名学生复述第一只猫的故事。 3.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看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看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看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看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看 指名回答后明确: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一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五、小结本课。(目标3) 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一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第一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并概括文章的主题 《猫》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第二、第三部分内容。 2、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3、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3分钟) 1.听写上节课所学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二、研读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只猫的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目标1) 2.思考以下问题: ①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看 指名回答后,明确: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2)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明确: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看大家持什么感情看 明确: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④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描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看 明确: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目标1) 1.默读第 15 16段。 思考: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看 指名回答后归纳: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思考:②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看 讨论后明确:第一、三句话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2.学生自由诵读第 17-29段。 提问: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学生讨论回答后归纳: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3.学生齐读第 30一34段。 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阅读讨论后归纳: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quot;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四、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 结合课后练习一,讨论文章的主旨。(目标2) 2.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看 明确: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3.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看 明确: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五、小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四 2.熟读全文,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3、写一篇读后感
㈣ 美术作品欣赏课教案怎么写啊
外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古文明之旅
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课在教材中的欣赏课中属于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第一课,学生对外国美术方面的知识了解太少,所以难度较大。但本又课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一节课,学生学习起来会有很大的兴趣。
课业类型:欣赏课
授 课 人:龙 江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古代文明的艺术成就。
2、 通过图片的欣赏,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3、 通过学习和对比,体会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自豪与骄傲。
教学重点: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措 施:用“旅行”的方法来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
措 施:通过系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学会用时代背景和地域风格来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学具准备:教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
I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组织听讲情绪。
II 、板书课题(多媒体):
古文明之旅
III 、板书目标(多媒体):
(略)
IV 、导入新课:
师问:大家知不知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生答:知道。
师问:那大家知不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
生答: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
师:除了“四大文明古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有非常丰富的文明成果。今天我们就到印度、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希腊古罗马去看一看外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成果。
(用多媒体展示课程大纲)
一、 古埃及、两河流域
埃及和两河流域⒁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早在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它在建筑和雕刻方面都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著名的胡福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即国王)的陵墓。胡福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高146米,故亦称大金字塔。它不仅突出地体现了古埃及无与伦比的建筑技术,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以巨大而又极其单纯的几何形体,给人以高大而又无比稳定的感觉,充分体现了统治者的权势与神圣。
与胡福金字塔相邻近的狮身人面像,高约20米,长约57米,高达6米的头部据说是法老哈夫拉的容貌。建造这尊巨像的目的,是为了护卫哈夫拉金字塔前祭殿的大门。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狮子是力量的象征。所以,狮身人面像实际上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老权力的象征。(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出于和建造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同样的目的,古埃及统治者十分重视自己雕像的制作。他们常将自己的雕像放置在自己墓室里。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通体着色,人物形象安详、庄重,公主的形象尤其生动、优美。用宝石嵌成的人的眼珠,使雕像显得更加栩栩如生。(用多媒体展示)
与埃及文明几乎同时期的两河流域文明,在美术方面也有重要的成就。公元前七世纪的著名浮雕《受伤的母狮》,十分引人注目。身中数箭的母狮,满身鲜血淋漓,身子的后半部已瘫倒在地,但它健壮的前爪仍在挣扎着想从地上站立起来。那昂头怒吼的神态,极其悲壮。像这样极其真实而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在那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中是不多见的。(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二、 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产生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从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年)到笈多王朝(公元4-5世纪)这近千年的历史中,佛教美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且对亚洲其他各国佛教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存的等身大的佛立像,是笈多王朝时期佛像雕刻的代表作。佛像的姿态肃穆慈祥,袈裟紧贴身体,衣褶清晰,线条流畅,头后有精致华丽的光环,表现了一种庄严静穆之美。(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公元1526-1858年),由阿拉伯国家传入的伊斯兰教十分流行,各地兴建了许多清真寺(21)和其它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的泰姬陵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这是莫卧儿王朝全盛时期的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早亡的爱妻泰姬·玛哈尔所建造的陵墓,由来自波斯、土耳其、法国、意大利等国杰出的工匠共同设计建造。1632年破土,1648年建成。陵墓全部用洁白如玉的大理石建成,象征泰姬的美貌和爱情的纯洁。陵墓的艺术形象既有肃穆的纪念性,又具有开朗的亲切感。各部分之间比例匀称,既讲究对比,又十分统一和谐,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建筑物。(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三、 古希腊、罗马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它们在雕刻、建筑等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奠定了西方美术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米隆⒂的《掷铁饼者》,抓住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瞬间,完美地表现了运动员健美的身体和强劲的力量,充分显示了古希腊美术家塑造人体的高度技巧。(用多媒体展示)
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著名雕刻《拉奥孔》⒃,以它精心的构思和对人体解剖的深入理解,在保持人的形体美的前提下,表现了拉奥孔及其两个儿子身遭巨蛇袭击时痛苦挣扎的情景。(用多媒体展示)
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采用古希腊建筑的典型形式——列柱围廊式,造型庄重宏伟,各部分比例匀称,风格开朗,并配以大量精美的浮雕,从而成为西方古典建筑的典范。(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古罗马的美术是古希腊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华丽的《奥古斯都像》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公元前27-后14)的肖像。奥古斯都⒄的形象像一个被神化了的英雄,赤着双脚,脚旁的小爱神丘比特,暗示出他受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的庇护。雕像的写实风格使人联想到传统的古希腊雕塑。(用多媒体展示)
按照这格式写就可以了
㈤ 百度文库有美术(鉴赏造型)的教案吗
有一些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助你,我也是学美术的,大三在读关注过这方面的案列,以下请您参考
http://wenku..com/view/62c6e8283169a4517723a398.html
http://wenku..com/view/1bd0f26727d3240c8447efa2.html
http://wenku..com/view/516b67747fd5360cba1adbd5.html
http://wenku..com/view/e9016543b307e87101f69622.html
如果觉得好请采纳,谢谢
那这个在网络上是找不到的,很多老师的教学备案学生都不让拷贝的,再说有的老师的教案都是一用好几年的,如果随便在网上能搜到,岂不显得这老师没能耐吗?所以说只能找一些资料参考。至于写教案最好自己写,这样给学生讲课才会胸有成竹,不是么?
㈥ 谁有好的初中美术课的教案
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很多
剪纸教案 2011-05-18 40 5 KB
剪纸 。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新课标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lz11561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全套教案 2011-04-16 70 45 KB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案。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资源级别:普通资源 资源版本:人美版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因为有你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教案 2011-03-22 70 178 KB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期全册教案。。第1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一、教学目标 。本课不是从传统的角度介绍各个画种,而是以材料来区别不同的画种,力求使学生明白画种的不同,是因为画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
资源级别:普通资源 资源版本:人美版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因为有你
八年级下册美术全套教案教案 2011-03-22 23 20 KB
八年级下册美术全套教案教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初二第二学期)全册 。 初二年级下学期教案 。 。 第一课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开国大典》(1课时) 。课 型: 单一课 ..
资源级别:普通资源 资源版本:未知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因为有你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我们的奥运》教案 [整理] 2011-02-26 2 10 KB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我们的奥运》教案第8课我们的奥运 [分析]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奥运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体育盛会,是人类追求和平、友谊的盛会。本课以学生策划运动会的宣传工作为线索,将奥运会相关资料..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湘教版 资源年份:2011文件类型:资源上传:reneelee
捣练图教案 2011-02-24 243 4 KB
捣练图教案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未知 资源年份:2009文件类型:资源上传:admin
八年级上册美术《触摸美丽》教案 [整理] 2010-11-21 13 10 KB
触摸美丽-教学案教学课题:触摸美丽(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教材分析: 《触摸美丽》是选取2002年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的第四课内容。整个教材的特点:它是以美术与自我、社会,美术与自然、环境两..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湘教版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reneelee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 2010-10-03 26 6 KB
手绘线条-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用手绘线条准确客观、忠实现实地描绘立体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客观分析,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未知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因为有你
让美术走进生活一堂美术手工课的启示 2010-09-09 12 97 KB
让美术走进生活一堂美术手工课的启示。 “你做的写字台真的能打开抽屉啊!”“这个矿泉水的瓶盖可以做马桶,塑料盒做浴缸”“这边放沙发,那边放电视机、空调”学生们在激烈地探讨着……。。 每个小组桌上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盒、布、卡..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新课标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lz11561
杯子的设计教案 2010-09-09 13 6 KB
优质课。 课。题。 杯子的设计。 课。型。 设计 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利用大量图片展示了各种年代、用途、造型、材质不同的杯子,并穿插对杯子局部设计意图的提问,从而让学生了解简单的设计方法,激发他们新的创造,使学生在感知、..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新课标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lz11561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教案 2010-09-05 30 33 KB
人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教案。 文艺复兴的颂歌。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3.墨与彩的韵味 &nb..
资源级别:普通资源 资源版本:人美版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因为有你
湘美版初二美术上册全套教案教案 2010-09-03 8 23 KB
湘美版初二美术上册全套教案教案。 课目 。 第1课 我喜爱的书 。 年级 。 8 年级上册 。 教学程序 。 教学活动 。 (第一课时) 。 1.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课余到学校附近书店调查一些封面设计具有特点的书。 。 学生介绍自..
资源级别:普通资源 资源版本:湘教版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因为有你
另一种选择教案 2010-08-27 17 4 KB
本课是苏少版一节美术课。单 元 欣赏 评述。课 题 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静物画赏析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 通过欣赏,使学生对19世纪末外国风景画和静物画有初步认识,了解印象派、新印象、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能力 通过欣赏、..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苏少版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筱君
心灵的关爱教案 2010-05-16 8 5 KB
心灵的关爱。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心灵的关爱》是以“设计·应用”为主的综合课。以系列贺卡的设计与制作为教学主体,《心灵的关爱》着重引导学生珍视亲情、友情,关注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情感,《心灵的关爱》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突出..
资源级别:普通资源 资源版本:未知 资源年份:2010T文件类型:资源上传:春子
心灵关爱教案 2010-05-16 20 5 KB
心 灵 的 关 爱。 —贺卡的制作。洛江区奕聪中学 施浩。 。教学目标:⒈ 让学生了解贺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⒉ 能够让学生通过对图形、文字及色彩关系的处理,掌握贺卡制作的要点。。 ⒊ 通过贺卡的制作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贺卡在传递人们情..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湘教版 资源年份:2010文件类型:资源上传:春子
初一美术全套教案(下册) 2009-11-27 49 89 KB
人教版--初一下册--美术全套教案 策划一次出游活动—在幻想中旅游 多姿多彩的袋和包 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 旅行团的旗帜和标志..
资源级别:普通资源 资源版本:人教版 资源年份:文件类型:资源上传:admin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详细教案 2009-11-10 1717 5 KB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详细教案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未知 资源年份:文件类型:资源上传:admin
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2009-08-12 219 5 KB
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资源级别:免点资源 资源版本:未知 资源年份:2009文件类型:资源上传:admin
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教案 2009-05-01 34 11 KB
七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
资源级别:普通资源 资源版本:未知 资源年份:2009文件类型:资源上传:大漠情怀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套教案 2009-04-07 86 34 KB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资源级别:普通资源 资源版本:湘教版 资源年份:2009文件类型:资源上传:zhengxiao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