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在绘画中启发儿童对造型的表现乐趣
少儿美术教育是儿童综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对儿童的有效引导,让他们用自己的视野来观察世界、表现世界,这样一方面不会扼杀儿童的童真,使他们爱涂鸦绘画,并能够正确培养他们对美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能够全面提高少儿眼、手、脑的协调能力,这样使孩子得到了综合方面的提高,也能让他们对学校的生活产生更加大的兴趣,最终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正确的辅导方式是在少儿美术教授过程中激发起孩子兴趣的关键。少儿美术辅导与成人的美术辅导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少儿美术辅导的最大特点是要注重启发、善于启发。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缺乏对身边事物细致观察和正确判断的能力,加之美术基础的扎实程度不够,因此就需要老师们有意识并不断对孩子进行有技巧的提示和有目的的启发。
英国文学家、美术批评家赫伯特・里德说过“少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的教育”。①《教育要领》中也这样规定:教师应当遵循儿童各成长期的特点,与其让孩子死板地比葫芦画瓢,不如从启发入手,从幼儿期就引导和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习惯。在对儿童绘画的指导中,重点应该在造型的表现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最终画面效果的好与坏。在孩子对事物进行细心观察,并按照内心的想法进行表现时,才需要教师引导孩子如何利用手中的工具去更好地表现画面。所以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对孩子的培训是有一定顺序的:首先,要对儿童进行启发,激发他们对造型表现的兴趣;其次,一定让儿童在画面中去表达自己的心里所想,最后才是由教师出场,对少儿进行指导,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去表现画面。
儿童在绘画中,对造型的表现总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式,甚至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造型表现中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孩子们总是凭着自己对事物最单纯的审美感受来描绘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这就是孩子自己眼中的客观世界。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生活环境所赋予他们的,虽然孩子的性格会受到父母的遗传影响,但在孩子的成长中,生活的环境以及老师和父母对儿童后天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和教师应当做一名合格的伯乐,能够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和指导,使孩子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但要正确指导孩子首先必须对孩子进行了解,了解孩子并不能凭借家长和老师的主观意识。细心的家长和教师会发现不同性格的孩子的绘画作品,有的细腻,有的粗狂,有的浪漫,有的柔美。甚至同一年龄段上的孩子作品中,有的就会成熟些,有的会稚拙些,可无论是什么风格,都有它的美感所在。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绝不肯墨守成规的,个性和风格就是艺术的灵魂。林语堂先生说:“一切艺术必须有它的个性,而所谓的个性,无非就是作品中所显露的作者的性灵,中国人称之为心胸。一件作品如若缺少了这个个性,便成了死的东西。这个缺点是不论怎样高明的技巧都不能弥补的。如果缺乏个性,美丽的本身也将成为平凡无奇了。”②临摹一幅画再完美,也只是一个画匠,而真正能称得上画家的人却寥寥无几。儿童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他们的思想不会被任何事物束缚,生活中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事物触碰到他们纯真的心灵,各种奇特的想法就会如泉水一样涌出,这些想法经过孩子的小手描绘,便形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仔细想想,儿童这种不受拘束的绘画方式和画家创作作品时那种不受羁绊、天下唯我的心境是如出一辙的。
在对儿童进行初级绘画造型训练时:首先,应当顺应孩子的天性;其次,要少定标准与技巧。殊不知临摹一幅范画对儿童来说是何等的困难,因为首先能作为一幅范画内容肯定是经过教师在思想上的反复斟酌。但也就是这样一幅好的作品在绘画教学的最开始阶段就束缚了孩子的思想,比如说课堂上老师需要教孩子画一只兔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画出兔子的样子或者是课前准备好的范画,稍加讲解就开始让儿童进行绘制的话,这样其实是间接地对孩子的思维进行了定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告诉了他们,兔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那么在孩子的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审美定式,教师的范画就是这个标准。孩子的天性就是爱模仿,都说孩子是父母、老师的一面镜子,他们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都深刻影响着孩子,更不要说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范画了。这时你也许会想,老师也没要求孩子和她画的一样啊,可是在教学一开始,老师就已经将范画都给学生看过、也讲解过了,当孩子开始画时肯定是依照着老师的范画去模仿。因为孩子有模仿的天性。可老师的范画往往是技巧娴熟,构图得当,用色协调,那么孩子能模仿得来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时孩子就只能硬着头皮开始比着葫芦画瓢了,这样只能培养出眼高手低的小画匠。
在对孩子进行美术造型训练时,作为教师首先应对孩子进行启发,启发的内容当然就是本节课所要教授的绘画内容了,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来引入教学,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儿童觉得有意思,兴趣大开,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打开儿童的创意思路,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五花八门的点子会像泉水一样涌现出来,这时教师便可以开始做范画了,例如:要画一只刺猬,教师只需要在示范中向学生讲清楚现实生活中刺猬的主要特征即可,至于孩子们想去如何表达他们心中那只独一无二的小刺猬可以去任意发挥。这时的孩子一定都有按捺不住的兴奋,心想自己该如何画出一只可爱又惹人爱的小刺猬呢!你也许会问,难道就这样教孩子么?当然不是,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与观察,哪怕是画面上的一条独特的线,教师都要细细体会孩子这样画的缘由,对于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想法不一样的创意和构思要及时给予肯定,这样会更好地鼓励孩子,让他们有更大的兴趣和信心去绘画。当孩子充满激情、兴致盎然的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时,体现在画面中的许多奇思妙想有时连老师都会惊叹。可毕竟儿童是不懂任何绘画技巧的,所以教师需要在儿童创作的过程中适当进行启发和指导,比如告诉他们颜色怎样搭配更明快,怎样构图画面效果也许会更好,等等。同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动手修改,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更快乐地画画。
儿童的绘画创作完全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不虚假、不做作。儿童画中的那种无拘无束和大师级人物追求绘画的至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有着某种相似。在品画时,我们常有一种感觉,很多很出色的大师作品是需要仔细揣摩、推敲与研究,方能读出画中的精妙与内涵。欣赏儿童绘画时,若不先走进他们纯真的童心世界,想必也是看不懂的。所以,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就不应该以成人的标准去盲目地要求孩子。教师应当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画画的地方,让他们知道画画就是为了尽情地展现自我,为了让自己更加放松和快乐。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应当注重开发儿童在美术方面的潜能。儿童对造型的表现是跟随着内心感受去表达的,很多时候在造型表现上是抽象甚至是夸张变形的,但恰恰是造型的不真实凸显了他们内心的真实,这种不真实的真实正是艺术所要追求的,因为只有遵循孩子本真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儿童在未来的教育中产生无限发展可能性。
B. 如何建设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乐趣小组从字面上来讲显然是在学生对美术有乐趣之上开展的。美术乐趣小组的开展,不单能丰硕校园的艺术文化, 更能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美术的成长,而且它在学生的个性成长方面起着十分主要的浸染。勾当的开展要有目的、有打算、有下场地进行,才能将美术乐趣小组开展得丰硕多彩、富有特色。
乐趣小组是按照学生的乐趣快乐喜爱,在前提许可的情形下,按照某一学科规模组成的小组,进行有目的、有打算、经常性的学习。它是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对培育和成长学生的乐趣快乐喜爱有着极为主要的浸染。
那么如何有用地开展初中美术乐趣小组?我找了注重以下几点:
美 术课外兴趣小组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合理化、科学化。我们开展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初衷不是培养未来的画家、美术设计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 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操及人格魅力,使他们在充实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审美教育。使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充满激情,充满无限向往和追求的动力。
在美术课外兴趣小组的招收人数和招收对象上要合理控制,不能滥竽充数,多多益善。很多人以为人越多说明学生的美术兴趣就越高,实则不然,通过多年的美术课外兴趣小组的教学,从中得出这样一条准则: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不宜太多,以20名左右学生配备一名教师为宜。因为参与人数太多,在管理、学习指导、心态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对统一教学带来很大的阻碍,使得老师有些无暇顾及、力不从心的感觉油然而生,不利于后续活动持续开展。
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兴趣小组学员各种层次的美术作品展,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是各类美术培训活动和机构用于展示自身成果之常见的形式,作为校园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各种形式美术作品展览是其培训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示学员学习成果的最佳平台。
C. 如何培养对绘画的乐趣
如果是幼儿抄,保持兴趣就好,小孩子涂鸦是天性,保持就好。
儿童,用图形表达是他们的书面表达形式,因为不会写字,但是可以简单的画。这是最好的机会,多鼓励多肯定,再加上提供解决它不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它的性质会更浓。
少年上学到四五年级的时候,他们开始对绘画的 逼真程度有要求了,这时候可以进行素描训练
这样一路下来,兴趣一定会很浓的。
D. 四年级上学期美术第15课<刻印的乐趣>应该准备什么材料
学情分析
这一课是启发同学们运用不同制版方法学以致用的一课。可以刻印的材料是非回常丰富的,泥板、纸答板、石膏板、木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不胜枚举。在本课中,教材着重介绍了比较利于中高年级学生操作的石膏、橡皮、薯类等原料。当然,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准备了萝卜、红薯、土豆等易于搜集制作的材质,进行更加多样化的创造表现。 材料比较好获得。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造型表现的方式多各多样,不仅仅限于最常用的绘画方法。可以用来刻印的材料是非常丰富的,泥板、纸板、石膏板、木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不胜枚举。刻印的方式多种多样:阴刻、阳刻、漏印、浮雕等,可以充分借鉴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制版方式。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刻印方法,运用刻印的方法设计制作贺卡,藏书票或书签。
运用学习到的刻印技法制作工艺品,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动手能力。
网上的资料,望采纳。
E. 按要求写句子:各门学科的学习,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和智慧语文课的之乎者也让我们感悟到人生的丰富美术课
缤纷多彩,绚丽多姿
F. 绘画给我带来了快乐
我的绘画之路
————————————————————————————
从小,我就对绘画有着特殊的情感。记得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妈妈问我想学点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学画画。”于是,我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绘画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好朋友似的安慰。在我开心的时候,用彩笔画下自己的喜悦;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用颜料画下自己的烦恼。绘画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绘画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无论是漫画、水粉画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漫画人物,是我一直以来酷爱的。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但我一直自己在努力,自己在尝试怎样把漫画人物画得更好。从开始画漫画到现在,我已经用掉了不知多少本素描本,现在翻出来看,别有一番风味,尽管以前画的不是很好,但每一副画都凝聚了我对绘画的热爱。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漫画水平是非常棒的,虽然我恨日本人,但他们的漫画水平,确实让我佩服。在家里有了电脑之后,我便在网上找一些日本的漫画,然后自己临摹下来,久而久之,自己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不光是漫画,其他的我也非常喜欢。在小学的时候,我一直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参加绘画班,还参加过好几次等级考试,一本本证书我一直珍藏着。
我的一个姐姐也十分喜欢绘画。在她房间里的白墙上,可以看到她的画——那是她在10多岁的时候,不顾她妈妈的反对,执意要在自己的墙上,画上最美的东西,她大胆、粗矿的线条深深让我体会到她对绘画的热爱,于是,我跟她有了共同话题。
此外,服装设计和家居装潢我也很喜欢。它们都给我以美的享受。我有一本素描本特别是设计服装的,有时候画了几副,就拿去给我姐姐看,让她给我提点意见。
我觉得,绘画是一样很高雅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现在会伴随着我走下去,我相信,以后也会,绘画会伴随着我的一生。因为,我对它有独特的感情。以前,我学过电子琴、古筝、书法等等,但都没有坚持下来,惟独绘画,我坚持了将近有10年了,这份感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很开心,无论在什么时候,绘画都能陪伴我。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放弃绘画.
G. 画画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对于热爱绘画的人来说,绘画的最大乐趣应该是绘画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可以把自专己的所属见、所闻、所感都融入绘画,绘画作品和诗歌、音乐一样,是画家释放自己情感的最好媒介,所以我认为绘画的最大乐趣就是可以画出自我。
从画家的主流绘画作品一般可以看出,画家每个阶段的思想、情感和心境,其实绘画就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诗人在快乐、悲伤、感动时都会以诗歌来表达,画家就会以绘画方式来展现。
因为人是情感的动物,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感受,画画可以让这种感受落实到纸上,这就是创作,一个情感丰富的画家,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就像诗人一样。
虽然在学习绘画过程中,非常辛苦,但每个热爱绘画的同学,都会在辛苦中找到快乐,没有苦哪有乐呢,同学们在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以后,能尽量地发挥出自己的想像,能够完美地把自己的思想展现在纸上时,那就是同学的的最大快乐。
我们不管学什么,只要能坚持下去,就会找到其中的乐趣,当你把绘画发挥到极致的时候,绘画和做画者本身就会融为一体,画就是我,我就是画。这种美妙也许只要绘画者才能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