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班美劳活动拨浪鼓教学反思
动物是小朋友们喜爱的生物,我以“熊宝宝出生,没有玩具”作为切入点,充分地激发版幼儿活动的兴趣权。在活动中,先引导幼儿观察相关拨浪鼓的图片,然后再引导幼儿用进过处理的牛奶盒来做一做、穿一穿,最后通过粘、贴等步骤,制作成小熊的拨浪鼓,不仅培养了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而且还引导幼儿养成废物利用的理念。
Ⅱ 小班美劳:《小小拨浪鼓》
抄小朋友.你见过拔浪鼓,袭玩过拨浪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拔浪鼓、玩拔浪鼓吧。
材料:一个空鞋油盒,一根与铅笔差不多粗细的小木棍.两颗小螺母,一根比较结实的细线,一张白色图画纸。
工具:稍粗一点的铁钉一枚,榔头一个,剪刀一把,水彩笔一盒,胶水一瓶。
制作:1.打开鞋油盖.用铁钉在鞋油盒的对边各砸一个小眼(大小以能穿过准备好的线为好),再在两个小眼中穿过一条线,并在线的两端分别系上一颗螺母(如图1)。2.按照图2的位置,用铁钉在鞋油盒的下方(即刚砸好的两个小眼的下方中间)再砸一个小眼(大小只要能穿进准备好的小木棍就行了),并把小木棍固定在眼上。3.用白色的图画纸,按照鞋油盒面的大小剪下两张圆形纸,再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像,并用胶水贴在鞋油盒的两面。一个好玩又有趣的拨浪鼓就做好了(如图3)。
注意:用钉子砸眼时,千万要小心,别砸在手上;如果你自己砸眼有困难,就请爸爸妈妈来帮忙。
Ⅲ 幼儿园中班手工拨浪鼓半日开放教案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活动目标: 1、 知道拨浪鼓的构造和制作方法。 2、尝试用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拨浪鼓。 3、体验亲子手工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卡纸2张,彩色串珠2个,彩绳1根(30厘米),一次性筷子(圆)1根,A4纸2张,油画棒,胶棒,剪刀,马克笔,盘子等。 活动过程: 一、学说儿歌,了解拨浪鼓外形特征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这首儿歌能让我们想起小时候玩的一件东西。我来说给大家听。拨浪鼓,脸蛋儿圆,好像是胖妞妞戴耳环,左一个,右一个,摇起头来唱得欢,摇起头来唱得欢。 教师朗诵,幼儿倾听。 师:儿歌说的是什么玩具?(拨浪鼓)那就和我一起来说一说这首拨浪鼓吧。 幼儿和教师一起拍手说儿歌。 师:你小时候玩过拨浪鼓吗?你还记不记得你玩过的拨浪鼓是什么样子吗?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幼儿自由谈论,说出波浪鼓的外形特征。 二、观察范例,猜测拨浪鼓制作方法 教师站在放着材料的桌子前,手拿自制的波浪鼓:看,这是我用桌上的这些材料自己做的拨浪鼓,多可爱呀!你们想不想也自己动手做一个拨浪鼓?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材料。 师幼一起说出材料名称。 师:谁来说说看我们怎样用这些材料做成拨浪鼓? 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观看示范,说出拨浪鼓制作步骤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我是怎么做的?仔细看,等一下请你来说一说。 教师运用材料示范制作,幼儿观看。 师:谁来说说我是怎么做的? 请个别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教师制作的步骤及方法。(利用这段时间,请几位家长把今天所用的材料分发到每张桌子上。) 四、分步操作,掌握拨浪鼓制作方法 (一)拓画圆形,制作轮廓 师:请大家用盘子做模具,在两张彩色卡纸和白纸上,分别拓画出圆形轮廓,并剪下来备用。将剪下来的边角料整理一下,放到旁边。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画剪头像,做出亮点 师:我们的鼓面要贴上可爱的卡通形象,并涂上颜色,请大家在白色圆形的轮廓里,画出你喜欢的卡通形象,并涂上合适的颜色,剪下来备用。两张纸上可以画一样的也可以画不同的头像。这是我画的teddy熊。准备的其他卡通形象,大家可以参照画一下。 (三)各部组合,作品成型 1、 穿好彩珠 师:请将两个彩珠穿到绳上,两端打结,系在筷子的顶端。 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操作。 2、 贴好头像 师:请将剪好的头像分别粘到两个圆形中间。 幼儿操作。 3、 组合粘贴 师:先将筷子放在两张圆形卡纸中间,再将彩珠抻出来放平,最后用胶棒将两张圆形卡纸粘起来。 幼儿操作,请家长用订书器帮助完成作品的幼儿在筷子两端进行固定。 五、展玩作品,表达亲与子愉悦心情 师:大家做的真好,今天我们自己亲手做了一个拨浪鼓。看着自己做好的作品,大家感觉怎么样?现在大家可以玩一玩,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换。再次变成小宝宝吧! 亲子一起玩拨浪鼓。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