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空山鸟语是一首什么音乐
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曲,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全曲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慢速带装饰音的八度、五度、四度的大音程跳进,恰似空谷回声,刻划出一种幽渺、静穆的意境,令人神往。第一、二段的音乐清新活泼,气氛活跃。第三、四、五段运用各种拟声的表现技巧,生动形象,展现出一幅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喧闹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丽大自然的热情赞颂。尾声部分再现一段旋律,末句采用分解的大三和弦的上行旋律,明亮有力,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空山鸟语是一首标题音乐。这首曲子是刘天华先生十大名曲里技巧最难的一首。刘天华先生把古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改为“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刘天华先生的故乡江阴有一座山叫黄山,满山都是竹林,鸟语花香,非常美,这首曲子就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景创作而成。它虽然在刘先生的十大名曲中排在第七,发表于1928年,但实际上它应该是刘先生的早期作品,应该排第三名。
❷ 音乐名作《空山鸟语》的创作者刘天华有哪些背景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著名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五四时期著名文内学家、语言容学家刘半农之弟。
刘天华中学时曾参加过学校的军乐队,吹奏长笛与小号。中学辍学后以音乐为职业,曾学过小提琴、钢琴以及多种西洋铜管乐器。1922年开始,先后担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北京女子高师和国立艺专音乐科的二胡、琵琶、小提琴教授。教学之余,从外籍音乐家学习小提琴与西洋作曲理论,并寻师学习戏曲音乐,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搜集整理。筹组了“国乐改进社”,编辑、出版了《音乐杂志》,创作了七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一首丝竹合奏曲。《空山鸟语》这首二胡独奏曲于1918年完成初稿,1928年定稿出版。这首乐曲巧妙地运用了二胡许多独特的演奏技巧,生动地描绘了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❸ 秦时明月空山鸟语第3集背景音乐 大概是在5分45秒的时候
《秦时明月》第五季特别篇《空山鸟语》大结局3集中白凤救弄玉时背景音乐插曲是相声瓦舍的《西楚霸王》也叫《秦时明月—夜尽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