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高中安全体育课教案

高中安全体育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6 18:01:18

『壹』 幼儿安全体验式教学教案

幼儿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现代幼儿教育呼唤体验教育,体验强调的是个体的亲身经历,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参与活动和生活积累,因为只有亲历亲为,才能形成一定的经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充分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积极的自我体验;让幼儿通过实践来认识、体验周围事物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使幼儿在体验的基础上来构建知识、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提升经验,让幼儿更多的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社会,从而养成自信、合作等良好品质,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有力推进幼儿各种潜能的发挥,最终让幼儿感悟到体验的快乐,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实施立足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兴趣是尝试体验的先导,因此教师在活动前,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知识,使他们主动地融入情境之中,并有效地将幼儿的兴趣激发出来。在生活中我们将一切视点放在幼儿身上,倾听幼儿的心声,揣摩幼儿的需要,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形成师幼互动,共同生成有价值的主题内容,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习得知识,积累经验。 (一)追随幼儿兴趣和经验,构建主题 纵观我园三个年龄段的主题内容,无不显示出浓浓的生活气息,教师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充分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幼儿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生成许多受幼儿欢迎的主题活动,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如小班主题“我的家”,以幼儿熟悉的“家”为载体,通过主题系列活动,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中班主题“我来替您捶捶背”,是以重阳节为主线展开的,借助这一主题的实施,幼儿们充分体验到了关心祖辈的快乐;又如大班主题活动“神七升空”,这是一个完全来自于幼儿兴趣的主题,实施过程中,组织幼儿和家人一起收集有关“神七升空”资料和制作“神七”的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想了解“神七”的愿望,这样不但扩展了幼儿学习的空间,更体验到“神七升空”的自豪感,这些主题都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我们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唤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提升、重组已有的经验,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发展。 (二)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生成主题 震惊全球的汶川大地震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媒体感动着世界上的人们,同时也成为幼儿关注的“热点”,大班组老师及时捕捉了到这一信息,生成了《“汶川”牵动我们的心》的主题活动,活动丰富多彩,有教师与幼儿共同剪报收集“地震图片”的;有“我说地震”的安全教育活动;有观看地震录象……通过一个个活动,幼儿对汶川的地震有了更深了解,并自发地萌生了“那里的人们需要我们帮助”的想法,于是,“我为汶川设计家园”的艺术活动便产生了,从而使生成的主题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深入,同时,注意在主题网络中留出一定的空间,让教师和幼儿根据实际的突发事件等生成相关的主题。有效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语言、社会性等方面协调、快乐地发展。 二、教学实践注重体验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专门设计的情境脉络中渗透了教师的教育意图,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帮助幼儿积累知识、提升经验,形成一个专门的体验式的教学环境。 (一)在户外自然情境中习得体验式的认知方式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自然界中富有生机的花草树木,丰富多样的虫鱼鸟兽,变化无穷的风霜雨雪,这些自然现象和动植物世界都是幼儿体验自然、感知生命的最佳素材。我们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街心花园这一自然情境,让幼儿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小班的幼儿认识花草时,可以直接带幼儿到草地上与小花草交朋友。幼儿通过直观的观察后进行讨论,从而开始关心起小草、小花的成长,他们会说:“小花为什么你是红的、小草变黄了……”,有的幼儿甚至对小草说:“小草你为什么长得没有小树高?、小草你吃什么呀?”幼儿从对小草的关心和爱护中认识、观察小草,形成了一种体验式的认知方式,更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 (二)在社会交往体验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带幼儿走出幼儿园,融入社区,与成人接触,以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这样的机会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如带大班的幼儿去逛超市时,只允许他们带10元钱,要求他们遇到什么问题不能找老师帮忙。幼儿遇到的难题当然很多,找不出自己购买的物品,买多少才不会超过10元钱,大家都想买同一物品而物品存货不多时怎么办等一些问题需要幼儿们自己解决,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时,也可能出现其他问题。幼儿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做事的能力也就不断地提高了。 (三)在集体活动体验中学习共同生活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在实践中,教师主动将幼儿的学习、发展与一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有关“自我保护”、“关爱”、“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活动内容,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更多地将之渗透于幼儿的课间、散步、用餐等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相关经验,尽情享受体验课程的乐趣。 进行探究性活动时,让幼儿相互交流、讨论、互助,共同分享经验,这样既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更发挥了群体力量,让幼儿获得分享智慧的快乐。又如:活动中幼儿会因为伙伴不遵守游戏规则而发生很多议论;活动时伙伴弄坏了玩具时,幼儿会各有各的态度,责怪的,同情的都有,这时候我们便把幼儿的情绪引导成为一种集体共同的挫折,让幼儿讨论如何解决。鼓励幼儿主动向他人表示友好,让幼儿感受集体的力量,产生了共同生活的责任感,这样他们懂得了理解他人的欢乐与痛苦,懂得了宽容,在班级里建立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小社会,在体验活动开展的每个主题中,幼儿与幼儿,包括幼儿与教师间,会产生广泛的互动和合作。如外出活动前期小组计划书的制订、活动中期大组信息收集交流后的统计、活动后期的各类游戏及创作活动,都需要幼儿通过合作完成。幼儿在交流、商讨、合作中自然地体验了同伴的友谊,体验了互助与竞争,体验了群体的力量与成功的快乐。这种社会交往意识、社会角色规范和社会合作行为,在幼儿亲身合作的过程中时时地感受着,并不断地发展着。 (四)在区域互动体验中学会思考 区域活动是集体教育的补充和调整,也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操作和探索中,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客观事物。所以,我们适时将区域活动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提出了“幼儿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互动”策略。各班级和年级组对“如何将区域活动与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进行深入研讨,并设计了“幼儿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互动”记录表。在每个主题活动开展时,教师根据主题内容创设相应区域,投放一定材料,让孩子在集体活动后有机会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既巩固已有的学习经验,又让幼儿切身体验了课程的自主性,也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最终促进每个孩子快乐、均衡地发展。 在互动中老师和幼儿成为了朋友,相互交流,思其所思,想其所想,引导幼儿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在互动中学习友好相处、合作的规则,幼儿和幼儿之间关系更融洽,他们在活动中自由分配、承担任务,他们有的选择表演,有的选择设计,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形成了热烈的幼幼互动局面,气氛活跃。 三、教学过程关注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幼儿体验成功 由于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贰』 我要高中体育课改教案

咱们是同行,我以往上课的话跑步让学生难免会厌烦,没激情,我觉得可以放音乐跳大众健美操,要是用跑步来热身的话,可以将跑布形式多样化,就像蛇形跑,成螺旋形跑,或是不要绕操场跑,改变一下跑步的路线,这样比较有新意,学生有了新鲜感就能激起他们的上体育课的兴趣
游戏的话我收集了些,你可以参考一下:
体育游戏
一 抓尾巴
1、两名学生一组,互相追逐,去抓另一个同学的尾巴。
2、被追逐的同学躲避,尽量不让同伴抓住自己的尾巴。

56人围成圈,中间一人抢断球,篮球传球,各种方式,也可假动作


体育游戏创编---简易橄榄球

橄榄球运动充满活力,激动人心,精妙而优雅,具有智力上的挑战,又要敏捷和技巧的参与,是一项富有乐趣的运动。这项运动在我国开展的不是很广泛,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橄榄球的认识,在此,结合美式橄榄球的规则创编了这则小游戏,供参考。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奔跑、灵敏素质,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游戏准备:
“橄榄球”的制法:用废报纸或废布作填充物,外周有透明胶布缠绕成一个长30厘米,纵周长78厘米,横周长65厘米,重425克的状似橄榄的椭圆形球体。游戏场地在一片篮球场内完成。实在不行就随便拿个足球或者篮球。
游戏方法:
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每组7—9人),各组成员分别站在场地中线的两侧。游戏开始,教师持球站在中圈内,将球抛掷于地上,双方队员上前抢夺,得球一方即为进攻方,另一方为防守方。进攻方可持球跑动,也可采用传、接球方式,将球推进到对方端线后取可得1分。防守方力图阻止进攻方的进攻并夺取控球权。如果一方得分或丧失控球权则攻防转换。如此反复,直到游戏结束,得分最多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
1、 游戏时间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
2、 持球队员不得持球跑出界外。
3、 橄榄球中最常用的阻止进攻的手段就是擒抱。游戏中,如果持球队员连人带球被防守队员擒抱住,进攻就宣告结束,采用擒抱时必须从持球队员的侧面开始擒抱,不得从正面或后面擒抱,否则,为犯规。
4、 进攻方在进攻中会被防守方将球抢去,防守方立即反守为攻。
5、 双方队员不得使用撞、踢、打、拌、跌、拳击、跳向对方等侵人犯规动作。
6、 不允许用脚踢球。
教学建议:
本游戏属于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游戏,很容易出现双方身体冲撞现象。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要讲清规则,严格执法,控制游戏节奏,避免冲突发生,减少伤害发生。

母鸡爱小鸡
操作过程:
甲乙两人分别为老鹰和母鸡。面对面站立,母鸡身后有一小鸡,老鹰可以用手和脚赶小鸡出窝即算抓住,母鸡努力保护。若抓住则互换角色。如图所示

规则:A球必须放在身后一米处。
B甲可以用假动作但不能推拉乙。
C甲四肢碰球并致使球移动,即获胜。
教学分析:
对《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进行改造,进一步加强了游戏的对抗性,而且不受人数限制,同时也解决队伍容易断开,中间的学生不能主动参与。新游戏可以让更多学生在游戏中祈祷主人翁作用,感受母爱的责任,体会成功失败的滋味。而且游戏简单易行,如实心球,篮球,排球都可以当作小鸡。
4.2吸收外来的,现代的体育运动项目,并加以改编。

案例二 团结一致 争取胜利
操作过程:
A制作学校简易平面图;比赛路线的确定及要求:点标明显易找,放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不要放在绿化植物中),安全第一;路线选择要少,不要交叉;点标之间角度不要小于90度。
B组织。用秒表为参赛者记时,设一醒目的大钟,给大家测试脉搏和估计时间,用不同颜色的笔涂表格(涂的次序不得颠倒);分四组,每组一张地图,同时出发;做一块带夹子的总成绩板,每组学生结束比赛后,记录下本组成绩和组长名字,并按照顺序排列。总结,颁奖。
注意事项:
小学生体力较弱,点标不宜过多,尽可能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内完成比赛;小学生好动,自我保护意识较低,因此路线的设定必须慎重考虑安全因素;涂色一定要按照顺序,注意诚信品质的培养。
教学分析: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通常在森林,公园进行。它是一项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简化运动规则,在校园的体育教学中进行定向运动,可以让枯燥的耐力体验变的自觉而生动

4.3从日常生活,劳动中挖掘游戏素材,创编出新颖,充满生活气息的体育游戏。
案例三 我们爱劳动
操作过程:
A清晨起床,去小河抬水,注意脚步平稳,保持正确的负重姿势。从低处抬至高处,距离30米左右(下肢运动)。
B两人一组协作锯柴,注意动作协调,拉送一致;劈锯好的柴(上肢,胸部运动)。
C两人一组开始打地桩,一人扶,一人击打;夯地基两人共同用力夯打(腹背运动)。
D可以呼喊劳动号子,声音整齐响亮。
器材:两人一根体操棒
教学分析:
对劳动的动作加以选择,提炼和虚化,进行模仿练习,感受父母劳动的艰辛,体验劳动的情景。使学生在模仿农村劳动生活的练习中,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思想教育,代替了传统的肢体准备活动,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4.4在体育学科中渗透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的知识,创编新游戏。
案例四 跑数字
操作过程:
A导入:师问,电子数字0—9是怎么写的,假如篮球场就是电子表,怎么样来跳动0—9这10个数字?。
B小组讨论。0—9这10个数字组成多少种数字排列?选择一种跑动路线,起点可以不同,但是怎样作到距离最短?并报出选择好的数字(路线)。
C比赛开始。跑动时必须成一路纵队,必须踩住线跑:记时从排头开始,排尾到是结束;各组边跑动边呼喊自己的数字,其他各组为裁判;以时间,队行等情况决定优胜组。
D跑完0—9这10个数字,理想距离已经达到近800米,因此要求跑动是动作放松,速度中等,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教学分析:
通过耐久跑中图形跑的改进,结合数学学科的排列组合知识,设计了跑数字游戏,让学生自由选择数字的组合与路线,主动探索数字跑的方法的要求,达到脑力与体力的双重锻炼效果。

游戏名称:两人抛球跑步
游戏目标: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素质,增强合作意识。
游戏方法:两个同时向前慢跑(一前一后),后面的同学将纸球向前上方抛去,球经前面同学的头顶落下,前面的同学立即在空中用手将球接住;后面的同学同时加速疾跑至前面同学的前面,准备接后面同学再次抛来的球,如此循环抛接。50米距离内时间最少的组获胜。
游戏规则:报纸大小不限,只要拧紧成球型;接球要准,不能落地,如落地必须由后面抛球的同学捡球,退到上次抛球点的位置重新抛接球,继续游戏。

打靶
一、游戏准备:在地上划一条投掷线,距线前8米的地方并排放三个手榴弹,相互间隔2米。小沙包(或垒球)每人一个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3个队,面对手榴弹成纵队站在投掷线后,手拿小沙包。游戏开始,各队第一人用沙包(或垒球)投掷自己前面的手榴弹,击倒者得1分,把手榴弹竖起,第二人接着投,如未击倒第二人接着投击,如此依次进行,在规定时间内,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要听口令进行投击和捡包(球)。
2.击倒别人的手榴弹的不计分。

投包互射
一、游戏准备:在地上划一条投掷线,准备沙包(不同颜色)若干。
二、游戏方法:每四人为一游戏单位,再分成甲乙两队,各队一人当投手,一人当射手。裁判发令后,投手使劲把沙包朝前方投出,紧接着各队的射手马上从起点跑出,去抢对方的包,拾起后就可以边跑边射,先射中对方队员者可得一分。接着互换角色游戏,方法同前,若干局后,得分多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投包时可以助跑,但超过投掷线为失误。
2.射手拾错包扣分。
3.射手只能投击一次,不准击头部,否则倒扣二分。
平时上课时如有空余时间应该尽量给学生们一点自由活动的时间,以免学生们觉得枯燥,乏味

『叁』 高中体育课室内教案

室内和室外只是场地的变化!教案还是一样!

『肆』 体育课教案,体育游戏游戏。关于安全教育的体育课!

录像你就找找上次“5。12”后的相关视频嘛,当然要找在关键时候好的学校是怎么做的,网上很多的。
至于说到“游戏”上,你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以竞赛的方式来进行比赛,或救火,或模拟现场等等。

『伍』 标准的体育课教案

站立式起跑教案
班级 五年级 授课教师: 怀化市正清路小学 田元青 时间:
教学
内容 1、站立式起跑 2、游戏“黄河、长江”
教学
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和各种练习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技能目标:较好地发展快速起跑的能力,提高反应速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努力拼搏的精神,激发兴趣,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重点 降低重心,身体前倾
难点 身体放松,反应迅速
课的
结构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组织、教法及要求
时间 次数







分 一、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师生问好,宣布内容,
检查服装,安全教育。
提出要求。安排见习生。

二、 慢跑

三、 1、活动颈部:4八拍一八拍前点后仰左右屈,二八拍绕环。2、绕环肩、髋关节各4八拍。3、弓步压腿4八拍,4、摆臂练习4八拍。 10
分钟 组织:
1、四列横队
2、慢跑:沿球场内的线慢跑(边线、端线、中线、三分线等)。
3、体操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
教法:1. 教师引导。2教师领做
要求:1、学生认真模仿、积极练习、听清口令、做好动作







分 一、学习站立式起跑
要点:两脚前后站立,有力脚放在后面;重心下降,前移;异侧手臂屈肘放于体前;有力腿蹬地。
1、让学生自己做站立式起跑姿势。
2、教师找学生示范、比较引出站立式起跑的技术动作要领。
3、一帮一的方式练习体会动作,教师提出要求并巡回指导。
4、用站立式起跑跑5---10米。
5、追逐跑(间隔1.5米---2米)7---10m。两队交换。

二、游戏:“黄河、长江”
方法:把学生平均分两队,一队为“黄河”一队为“长江”,面对面站在间隔距离1.5米---2米的线后,当口令是“黄河”时,“长江”转身跑,“黄河”直追“长江”拍到对方得1分,如超过了边线则不能记分。没有追到不得分。如口令是“长江”时,方法同“黄河”。最后哪组得分多为胜。
规则:在有交效范围内拍或抓到才有效,才可得分。转身跑直线。

15
分钟

10
分钟

一、
组织:
练习1、2、3:体操队形。
练习4:分组轮换如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练习5:男生一队,女生一队。一队分两组并轮换。如图

* * * * * * * * * * * 女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生
* * * * * * * * * * *

教法:
1、学生自己做站立式起跑。
2、通过学生自己做引入站立式起跑的学习,找学生示范、教师讲解站立式起跑。
3、教师讲解练习4、练习5方法。
二 、
组织:如图

球场端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球场端线
教法:教师讲解,找两名学生示范。
要求:遵守规则,注意安全,跑的时候跑直线,不要跑斜线。







分 一、恢复身心
呼吸放松
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沉肩,吸气时慢慢上抬手臂,呼气时慢慢放下手臂(吸气、呼气时要深而慢。)
二、评价与小结
1、学生自评和评价同学。
2、教师评价小结。 5
分钟 一、体操队形
教法:教师引导、领做。
二、四列横队

要求:1、 恢复身心
2、 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做出公正的评价,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器材

课后小结:

『陆』 泪求一份高中体育课的教案(详案)!!!

教材内容 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
制和支配 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
馁的优良 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场地器材 篮球41只;录音机1台;篮球场一个。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 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2’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示一: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8’ 一、配乐游戏:小渔网(4’)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等“小渔网”扩大到四人时,重新组成二个“小渔网”进行活动。以此类推,逐渐组成许多“小渔网”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规则:(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
二、熟悉球性(4’)
方法: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
一、组织:如图示二: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鱼网”要动脑筋、协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散点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30’ 一、运球:(6’)
A、高低运球,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C、左右手交替运球,D、体前变向运球,E、胯下运球,F、急停急起运球。
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原地和行进间交替进行。护球尽量眼睛注意前方。
二、抢运球(5’)
方法:在整个篮球场上进行。一半同学持球,另一半同学无球。游戏开始,持球同学在场内运球,在运球中要躲避无球同学的抢断,无球同学则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断球,一旦抢到球后互换。
规则:A、无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B、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或违例情况,按被抢断论处。
重点:对球的控制与掌握
难点:技术要准确熟练
三、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3’)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四、原地二人一球运球、传球(2’)
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
五、4 人一球,行进间运球后传球(4’)
重点:弧线运球、跑动、双手胸前传接球。
六、4人一球,一人防守,三人传接球。
要求:双手传接球,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
七、接龙传球接力比赛(6’)
方法:分两组进行,左右间隔2-3米,前后间隔4-5米,“接龙”传球20只球,以完成时间和成功率多少定胜负。
重点:传接球的快速能力和准确性。
一、组织:在篮球场内散点练习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二、组织:同上在球场内散点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要求: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练习,然后共同“抢运球”严格按照规则进行。

三、四练习的组织如图示三

教法:讲解、示范、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五、六练习的组织如图示四

七练习的组织如图示五:(略)
教法:讲解、示范,练习,比赛。
要求:先练习,后比赛。

结束部分5’ 一、整理运动:配乐伸展放松操
二、小结,收回器材。 组织:散点
教法:听音乐,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课的预计 1、练习密度:55%左右; 2、运动负荷:中上; 3、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4、最高心率:180次/分。 心率曲线(略)

阅读全文

与高中安全体育课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