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音乐课里有哪些好听的歌曲
1.
外婆的澎湖湾
2.世上只有妈妈好
3.蓝精灵
4.爱我你就抱抱我
5.小兔乖乖
6.让我们荡起双浆07.打电话回
8.生日快乐
9.拔萝卜答
10.两只老虎
11.数鸭子
12.蜗牛与黄鹂鸟
13.小燕子
14.健康歌
15.小毛驴16.虫儿飞
17.三只熊
18.葫芦兄弟
表19.我上幼儿园
20.采蘑菇的小姑娘
21.白龙马
22.我爱洗澡
23.爸爸妈妈听我说
24.爷爷为我打月饼
25.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26.春天在哪里
27.红星歌28.字母歌29.小星星英文版
30.我的好妈妈
31.好爸爸坏爸爸
32.小螺号
33.小龙人
34.爸爸妈妈最爱我
35.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B. 求音乐:小提琴奏曲快乐的农夫
http://www.56.com/w21/play_album-aid-2821488_vid-MTkyOTA3NTg.html
这个是教程
C. 五年级上册音乐歌曲
人教版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五线谱) 五年级上册》回
目录在下面了
拓展资料:答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稿)编写的一套音乐教材,供各实验区五年级学生使用。
“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成果,国家音像最高奖──国家音像制品奖获奖作品。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引领贯穿, 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立体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材同步配套,学科齐全。由课程设计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及教研专家等共同设计、审定,人教社专业音像出版社历时五年精心拍摄制作。
一位教师与六位学生创设的小班课堂,呈现出完整、真实的教学过程。重点、难点精讲巧练,突出学生主体,体现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全面调动动画、实拍外景、电脑游戏等多样化的媒体形式和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引人入胜,教学环境令人耳目一新。
展示全国数十位优秀教师的风采,汇集千余堂优质示范课,百名中外学生共同参与。
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D. 快乐的农夫的教案
我只找到了《快乐的音乐会》这个教案,你可以比照这个教案稍作修改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 能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外型及演奏姿势。
2. 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 能通过自己对其它乐器的认识,大胆的为歌曲创作第四、第五段歌词。
4. 能通过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 使孩子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 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外型及演唱姿势。
教学难点:
1. 准确掌握歌中节奏:
2. 创作第四、第五段歌词。
教学准备:
课件 图片 各种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同唱问好歌
2、谈话导入
二、新授歌曲
1. 老师分别出示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图片请同学辨认,同时让孩子们表演这些小乐器的演奏姿势。
2. 告诉大家这三种小乐器要和我们一起开一个快乐的音乐会。(老师板书课题)
3. 初听歌曲:请同学们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乐器并表演出来。
师: “第一个节目由小乐器们为大家演唱!”
4. 请大家模仿出歌曲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声音,并按节奏读歌词。
师:“刚才大家听了小乐器们的演唱,谁能告诉老师它们分别是怎么唱歌的?”
A. 小胡琴
(1) 孩子模仿(可用小胡琴的图片奖励模仿的好的同学)
(2) 老师纠正:老师用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方法,来固定孩子对一字多音节奏的掌握。并且在后面的演唱过程中也将不断进行加固练习,还要不断强调对拍时只能拍一下。
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x x 0
嗞 扭 扭 嗞 扭 扭 扭 得儿 喂
(拍手) (拍腿2下)(拍手)(对拍1下) (拍腿2下) (叉腰)
(3) 老师按节奏读第一句歌词,学生按节奏读乐器的声音。同时请刚刚得到图片的同学拿着自己手里的小乐器图片边读边“演奏”。
B. 小喇叭
(1) 孩子模仿(可用小喇叭的图片奖励模仿的好的同学)
(2) 老师纠正
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x x 0
嘀 嘀 哒 哒 嘀 嘀 哒 哒 哒 哒 得儿 喂
(3) 按节奏对读歌词。同时也请刚刚得到小喇叭图片的同学,边读边“演奏”。
C. 小铜鼓
(1) 孩子模仿(可用小铜鼓的图片奖励模仿的好的同学)
(2) 老师纠正
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x x 0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得儿 喂
(3) 按节奏对读歌词 。同时也请刚刚得到小铜鼓图片的同学,边读边“演奏”。
5.“它们的歌声这么好听,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吸引了谁呢?听——”老师范唱。请同学们找出歌中的两个小动物——小狗和小猫。
6.“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歌声分别使小狗,小猫激动的怎么样了呢?”由其引出歌曲各段后半段的歌词,使学生充分熟悉歌词。
7.“小狗和小猫高兴的都不想停下了,你们听——”老师范唱结束句。让孩子与前面的一句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并读一读。
2/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0
跳 呀 蹦 呀 跳 呀 蹦 呀 得儿 喂
8.老师带学生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并提醒孩子们在每段歌曲的前后连接部分都有一个语气词连接。“咦;嗯;哎!”要求学生要用高兴,愉快的情绪来读歌词。
9.随老师边表演边演唱。(学生可以根据歌词自由的做动作)
10.请刚才表演精彩的两个小朋友上台,老师发小狗小猫的头饰给他们,请他们带大家再唱歌曲。
三、创编活动
1.“孩子们你们唱的可真好听!可是我们的音乐会上只有我们大家和三个小乐器是不是显得太冷清了呢!我们还想邀请更多的小乐器和小动物们来参加。你们大家说我们邀请谁啊?”要求学生不仅要说出小乐器和小动物的名称还要说出其是怎么“唱歌”的。
2.老师就刚才学生的发言确定音乐会的四个邀请对象。(两个乐器,两个动物)并根据孩子们自己的意愿把他们分成四个创作小组。
第一组:创作歌曲第四段的前半部分。
第二组:创作歌曲第四段的后半部分。
第三组 :创作歌曲第五段的前半部分。
第四组:创作歌曲第五段的后半部分。
3.学生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4.四大组连唱,提高大家的合作意识。
5.前两组和后两组分别进行展示,并相互评价。从评价中取长补短,提高审美能力。四、结束
1.把孩子们创作的第四、第五段歌词加入歌中,让大家完整的唱一遍。
2.下课
教学反思:
《快乐的音乐会》是有马华作词,潘振声作曲的一首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歌曲结构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引出第三句转句,一个小小的低回,噢,原来是吸引了小动物“听众”跟着高兴地蹦跳,音乐会也因此获得了成功,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但是这首歌曲有三段,二年级的孩子用一节课的时间很难掌握。并且第一段中小胡琴的声音节奏和歌曲最后结束句的节奏对孩子来说是这首歌曲的最大难点。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掌握歌曲的这两处节奏我分别采用了拍手带动法和对比演唱法进行了处理,小胡琴的声音节奏有待进一步提高
E. 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科书是什么内容
第一课 朝 夕表演《晨景》《晚风》聆听《晨景》《渔舟唱晚》
第二单元 农家回乐聆听《丰收锣鼓答》《快乐的农夫》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苹果丰收》
第三单元 足迹聆听 《红梅赞》 《红星歌》 《歌唱二小放牛郎》表演 《雨花石》 《我怎样长大》
第四课 可爱的家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天黑黑》。听《可爱的家》、《回家》。
第五单元 故乡表演:《故乡的小路》 《如今家乡山连山》聆听:《思乡曲》 《乡间的小路》 《谁不说俺家乡好》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歌曲《可喜的一天》2.管弦乐《罗马的松树》3.歌曲《雏鹰之歌》4.歌曲《叮铃铃》
第七单元 雨花唱《踩雨》;听《雨滴》;唱《雨中》。听《暴风雨》;
第八单元 冬雪表演:《堆雪人》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聆听:《乘雪橇》 《踏雪寻梅》 《打虎上山》.
F. 快乐的纯音乐。
所谓纯音乐,就是不带歌词或语言的纯粹让右半脑感受的音乐。以快乐开头的音乐不少,有流行的和不流行的,有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真的凭这两个字无法确切地知道答案。《快乐的农夫》、《……》。。。 ?
G. 五年级上册音乐书里的踏雪寻梅
第一课 朝 夕
表演《清晨》《晚风》
聆听《晨景》《渔舟唱晚》
第二单元 农家乐
聆听《丰内收锣鼓》《快乐的农夫容》
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苹果丰收》
第三单元 足迹
聆听 《红梅赞》 《红星歌》 《歌唱二小放牛郎》
表演 《雨花石》 《我怎样长大》
第四课 可爱的家
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天黑黑》。
听《可爱的家》、《回家》。
第五单元 故乡
表演:《故乡的小路》 《如今家乡山连山》
聆听:《思乡曲》 《乡间的小路》 《谁不说俺家乡好》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歌曲《可喜的一天》
2.管弦乐《罗马的松树》
3.歌曲《雏鹰之歌》
4.歌曲《叮铃铃》
第七单元 雨花
唱《踩雨》;听《雨滴》;唱《雨中》。
听《暴风雨》;
第八单元 冬雪
表演:《堆雪人》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聆听:《乘雪橇》 《踏雪寻梅》 《打虎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