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构想及目标
创设一个模拟录制《开门大吉》节目的情境,共设五扇门。每一扇门之后都是本节课的知识,同时每一扇门又是相互联系的,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开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寓教于乐。
知识与技能:1)掌握亚洲地形特点。
2)掌握亚洲河流流向特点。
3)能够运用地图分析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亚洲地形图,能够总结出亚洲地形、河流流向特点。
2)掌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河流流向特点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对亚洲的了解,激发学生身为亚洲人的自
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第二节,内容包括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和复杂的气候两个部分。课程的内在要求是通过学习亚洲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特点,学生能够迁移到其他大洲。学生对地形图有一定了解,但了解不深,运用不自如。因而专门设置了学生对地形图判读的指导,以期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本课的学习对于其他大洲地形的分析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本节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真正接触地理有一个学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但不能完全领会。很多学生在看书的过程还是会出现只看文字不看图的现象。综合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还在养成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引导他们去读图、识图,使他们发现很多问题通过他们自己的读图都可以解决,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信心以及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选取的《自然环境》这样的主题和内容,符合此年龄阶段学生的心里特征和知识结构的需要。
本节课的教学,试图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为夯实基础知识,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阅读亚洲地形图,得出亚洲地形地势特点
2.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对地形图的判读,得出亚洲地形地势特点
❷ 小学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案怎么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喜欢)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
1、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
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唱本首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
二、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 宜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
(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