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音乐家舒伯特是哪国人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_德语:Republik _sterreich,英语:The Republic of Austria),简称奥地利(Austria),是一个位于内欧洲中部的议容会制共和制制国家,下含九个联邦州,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与多国接壤,东邻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邻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邻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邻德国和捷克,国土面积83855km_。首都维也纳,人口超过170万,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主体民族为奥地利人,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总人口的0.5%。官方语言德语。 奥地利从中世纪开始到一战结束前曾是欧洲强国之一,更是统治中欧650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自1278年开始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1699年获得匈牙利统治权,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以奥地利帝国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邦联解散。1867年与匈牙利王国联合为奥匈帝国,一战后帝国瓦解,1918年11月成立共和国,1938年被德国吞并,1945年被盟军占领,1955年重新获得独立,同年10月26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
㈡ 他们都是享誉盛名的音乐家,在后世都被誉称为什么莫扎特,贝多芬,海顿,舒伯特,肖邦,李斯特。
乐圣 贝多芬 德国
音乐之父、十二平均律之父 巴赫 德国
清唱剧大师 亨德尔专 德国
音乐诗属人 舒曼 德国
乐剧巨匠 瓦格纳 德国
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 奥地利
指挥界帝王 卡拉扬 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海顿 奥地利
音乐神童 莫扎特 奥地利
歌剧之王 威尔第 意大利
男高音歌王 卡鲁索 意大利
高音之王 帕瓦洛蒂 意大利
钢琴诗人 肖邦 波兰
小提琴之王 帕格尼尼 意大利
歌剧界女王 卡拉斯 美国
钢琴之王 李斯特 匈牙利
标题音乐之父、现代管弦乐之父 柏辽兹 法国
印象派大师 德彪西 法国
法国音乐之父 保尔-莫里亚 法国
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 俄国
神弓 海菲兹 俄国
音乐绘画大师 穆索尔斯基 俄国
捷克音乐之父 德沃夏克 捷克
新捷克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 捷克
民族乐派奠基者、芬兰第一公民 西贝柳斯 芬兰
民族乐派大师 格里格 挪威
当代钢琴泰斗 鲁宾斯坦 波兰
㈢ 音乐家舒伯特的灵感来自哪里
1826年7月的一天下午,抄音乐家舒伯袭特与友人在维也纳郊外散步。归途中在一家餐馆用餐。在等待饭菜的时间中随手翻阅友人的一本诗集。突然,他被一首诗深深吸引,乐兴在胸中涌起,像大海的怒涛不能自己,可当时找不到乐纸,情急之下便将旋律写在菜单背面,那就是世界名曲《听哪,云雀!》舒伯特的名曲《魔王》也是这样谱成的。一个去拜访舒伯特的朋友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当舒伯特正在朗读歌德的叙事诗《魔王》时,他边读边在屋里徘徊,当读了两三遍后,他突然抓起笔飞快地在纸上谱写旋律,这就是著名的《魔王》。艺术家创作的实践证实了灵感是不期而遇突然产生的。正如明代的汤显祖所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
㈣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音乐家的代表作各1个
海顿:清唱剧《创世纪》
莫扎特:歌剧《魔笛》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
舒伯内特:声乐容套曲《冬之旅》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理查·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
㈤ 德国音乐家、诗人舒伯特宣称,在美国,十三扇“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着”。它作
(1)美国独立以前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没有经历过数千年的封建社会。 (2)英属北美的内十三块容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法国等国的国际支援。 (4)正义事业必胜;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
㈥ 世界各大音乐家都是怎么死的
世界大音乐家很多很多,这里本人只选取一部分音乐家来回答你: 1、贝多芬与舒伯特之死: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肝脏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贝多芬的葬礼非常隆重,有两万多人自动跟随灵柩出殡,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而一年之后,即1827年,舒伯特去世按照其遗愿葬于贝多芬墓旁,终生未婚。 2、舒伯特之死 自从1822年起,舒伯特就在和梅毒作斗争. 尽管有人提出其它的病因,最终的病症很可能是伤寒症;他晚期的病状与汞中毒的病状相似,而汞恰恰是19世纪早期被用来治疗梅毒的药物;无论如何,没有足够 的证据来作出确定的诊断。他于1828年11月19日死于维也纳,哥哥费迪南德的公寓里,卒年31岁。根据他的要求,死后被葬在其崇拜了一生的偶像贝多芬 的墓边。 1888年,舒伯特以及贝多芬的坟墓被迁到了维也纳中央公墓,与小约翰·施特劳斯以及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墓为邻。 3、肖邦之死 肖邦1848年在巴黎举办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此后他访问了英格兰和苏格兰,本打算11月在伦敦在举行几场音乐会和沙龙演出,但由于肺结核病情严重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返回巴黎。1849年他的病情加重,已无法继续授课和演出,最终于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时年39岁。 4、老约翰·施特劳斯之死1849年9月25日,老施特劳斯患猩红热,最终被猩红热夺去了生命。5、小约翰·施特劳斯之死 1899年6月3日下午4点15分,因双叶肺炎发高烧致死。6、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之死: 勃拉姆斯1897年4月3日死于维也纳,死后被葬在维也纳中央公墓。7、李斯特之死 1886年,李斯特到拜罗伊特去看望女儿、瓦格纳的遗孀科西玛,在演奏瓦格纳作品的音乐节期间逝世,终年76岁8、莫扎特之死: 1791年12月4日深夜,5日凌晨1点,莫扎特因病去世。出殡那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气候迫使几位送葬的亲友都中途返回,只剩下一个掘墓老人赶着灵车踽踽独行......。这是一个埋葬罪犯、流浪汉与贫民的坟场,下葬的墓穴里已有两口他人的棺材。康斯坦采当时重病卧床,没能到场。当她数日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了,身后留下尚未还清的1682弗罗林的债务9、门德尔松之死 1848年,因健康原因,急病交加而去世。享年38岁9个月1天。10、柴可夫斯基之死: 柴可夫斯基死于1893年的11月6日,正好是第六交响曲首演后九天。大部分当时的学者都认为他死于霍乱,起因是因为喝下受到污染的自来水。但是近几十年来,另外几种理论逐渐流行起来,一般都相信他自杀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法学院校友会对同性恋的抵制运动导致。 音乐史学家亚莉珊卓欧洛娃在他未出版的「柴可夫斯基点滴」一书手稿中,口头证词做为证据来支持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的推论。他认为柴可夫斯基服用砒霜自杀,所以死亡日期和尸体处理才会遮遮掩掩,产生前后不一的说词。然而,欧洛娃的论点缺乏书面上的证据,因此受到多方质疑,至今柴可夫斯基的真正死因还是个未解的谜。 11、舒曼之死: 1856年因患精神病逝世。 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12、巴赫之死: 1750年7月28日逝于德国莱比锡,终年65岁。13、弗朗茨·约瑟夫·海顿之死: 1802年,海顿感觉到一种多年困扰他的疾病开始恶化,以至于他身体上已经不能继续作曲创作。这对海顿来讲无疑是一次重创:正如他自己所说,有如此多的新鲜的音乐创意,如潮水般源源涌来,等着他去完成。尽管海顿在最后的几年里被仆人精心照顾,经常有人登门造访,并得到了许多荣誉,但这绝不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在生病期间,他经常靠弹奏奥地利国王颂来寻找精神安慰。这首曲子是他1797年以一个爱国者的热情创作的。 海顿在拿破伦攻陷维也纳后不久去世。他最后的遗言,竟是在邻居遭到炮轰后他安慰仆人们不要害怕。海顿被葬在Hundsturmer墓地(现在的海顿公园,维也纳Meidling)。而Esterhazy家族对此竟然不闻不问。直到后来vonCambridge公爵和NikolausII.大公说起,才华横溢的海顿曾在他家做过多年的乐长,他在1820年决定把海顿的坟迁到Eisenstadt的海顿教堂。当海顿的棺材被打开时,人们发现头颅不见了。后来调查发现,Esterhazy大公的秘书,是当时头骨学者FranzJosephGall的崇拜者。他买通了监狱管理人和其他两个公务员,在海顿下葬八天后,把棺材打开,偷走了头颅。因为当时找不到被盗的头骨,人们只能将无头的遗体运到Eisenstadt下葬。后来监狱管理人交给警察一个所谓的海顿头骨,但真的头骨在秘书那里。他让好友Peter将头骨转交音乐学院。但直到Peter死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Peter的遗孀还是没有做到。头骨后来经过多人的手,直到1895年被维也纳音乐家之友协会收藏在它的博物馆里直到1953年。又几经周折,终于在1954年头骨从维也纳被运到Eisenstadt与身体合为一体,经历了145年,海顿总算是有了全尸。 14、亨德尔之死: 1759年春,74岁的大师照例指挥了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几天以后,这位乐坛上的巨星陨落了。 亨德尔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里有一座亨德尔纪念像耸立至今。
㈦ 舒伯特音乐家简介20字
弗朗茨·舒伯特 ,日耳曼人,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㈧ 音乐家舒伯特的简介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一七九七年一月三十一日生于维也纳,一八二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死于维也纳。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另有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