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奥尔夫音乐乐器演奏教案

奥尔夫音乐乐器演奏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4 18:04:49

㈠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快起床教案设计意图

活动目的
1、倾听音乐,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2、能比较清楚地用相应乐器表现音乐中闹钟行走的声音和闹铃铃声。
3、在呼唤宝宝起床的游戏中感受音乐歌曲带来的积极情绪。
重难点
重点: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并感受音乐歌曲带来的积极情绪。
难点:能用相应乐器表现音乐中闹钟行走的声音和闹铃的声音。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队形:幼儿成半圆形坐在老师周围。
乐器:将所用乐器摆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动准备
道具:DVD机、音乐光碟(《1、两只老虎》《2、滴答滴答》《3、咕咕钟和闹钟》《4、快快起床》《5、咕咕钟和闹钟、快快起床》音乐)、闹钟图片、图片(小兔、小熊、小猫)、大黑板、粉笔。
乐器:串铃、响板。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播放(《1两只老虎》伴奏)
来,孩子们伸出你的手,(到老师这来),我们跟着音乐跳支快乐的舞吧。
二、出示闹钟图片,引导幼儿模仿闹钟走
1、出示闹钟图片,引出活动
嗯,给你们看样东西,这是什么?(小闹钟),小闹钟走路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动作模仿闹钟走
谁能用身体的动作来模仿一下?(嘀答嘀答)
3、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闹钟走,播放(《2嘀答嘀答》)
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试试看,站起来吧。(多种走的方式)。
三、听辩“闹铃”、“闹钟”声,播放《3咕咕钟和闹钟》音乐第一遍,听音乐,举手。
1、引导幼儿说出小闹铃铃铃铃的声音
小闹钟除了会嘀答嘀答地走,它还能帮助我们干什么?
2、听音乐,举手(铃铃铃的声音)
我这里也有铃铃铃的声音,待会你听到铃铃铃的声音就把小手举起来,好吗?
四、进行节奏练习
1、播放《3咕咕钟和闹钟》,老师画节奏。
2、看图谱,幼儿找出闹铃声
提问:我有没有把叮铃铃铃的声音画下来?找一找哪里是叮铃铃铃的声音?这个像什么?那么这个小圆圈代表什么呀?小闹钟在干什么?(滴答滴答小闹钟在走)小闹钟走了几下小闹铃就出来了?(三下)

㈡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什么来演奏的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教育体系之内一。由德容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原本性音乐--Eric Lebeau,它通过奥尔夫乐器的演奏,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形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感受音乐,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表演等能力。在接触音乐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孩子认识、记忆、协调、美术、反应速度、心理、注意力、创造性思维、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训练过程,促进孩子的情商、智商发展。要求10-20个孩子 ,以下是一位接受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母亲所感所思,比较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教育的特点,会对家长了解奥尔夫音乐有一定的参考。

㈢ 打击乐器奥尔夫音乐,节目串词,跪求

可以从打击的内容开展串词或者打击的形式。串词主要是关联上下节目。

㈣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除乐器演奏外的其他培养节奏感的方法有哪些

节奏训练作为音乐教育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已逐渐高度重视起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因为它不仅在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培养人格素质方面也存在一定价值。什么是节奏感?如何培养?本文以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展开,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细心观察,以熟悉的环境与事物着手,加以诱导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探索各种方法,循序渐进,以奥尔夫“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理,与孩子们一起“玩转节奏”。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 幼儿 节奏感 培养

“节奏”一词,或许大家听到它,都会情不自禁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实,广义的节奏可以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切具有规则以及各类变异形态的节奏[1]。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日落日出、呼吸、脉搏、钟表等。在音乐中,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符(或休止符),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称为“节奏”[2]。它是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形容为音乐的骨架。一首音乐,若是没有了节奏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变得散乱无章。
那“节奏感”又是指什么?从字面上理解:人对于节奏的感觉。通过对节奏掌握的精准度,表现于外在的行为和能力。比如:欢快的节奏让人产生愉悦、兴奋的情绪;柔和、缓慢的节奏使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等;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乐器演奏都离不开节奏感。在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可以培养幼儿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强音乐记忆力、发展音乐表演技能的基础等。在人格素质培养方面:可以促进身心平衡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及自控把握能力、反应能力等。
每个人都有节奏感,但每个人的节奏感又不尽相同,不过根据练习与感觉,节奏感是可以训练提升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在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孩子年龄段的认知与身心发展特点,不可按部就班硬教,要善于创新,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
一、善于引导、发现生活中的节奏。
1、感知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
节奏无处不在。节奏存在于大自然:月亮盈缺、潮汐涨落、雨点落下、鸟儿鸣叫等。节奏存在于生活中:火车的行驶、奔驰的马蹄声等,甚至于人走路的声音……只要我们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加以诱导教育,便能进而为音乐所用。
2、语言入手,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节奏。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与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最基础的。利用语言作为培养节奏感的起步,无需经过专门的训练与技能技巧的准备,从而使孩子们感到非常熟悉、亲切;自然在学习中就减少了心理障碍,学起来轻松自如。跟人打招呼、朗诵姓名、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动物名、食物名、交通工具等,各种熟悉的词、短句都可以进行节奏练习。如:
| | 或 | | ||
早上 好! (姓 名), 早上 好!
回应者根据打招呼者的语言节奏进行回应。节奏可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灵活改变,亦可:| | 或 | | ||。无论哪种节奏型,拍子都要稳定且准确。简单的节奏型幼儿容易掌握;稍微长点或难点的节奏型幼儿较难掌握怎么办?可在念语言节奏时加入拍手或拍膝等其他身体部位,跟着边拍边念(拍手时,建议左手固定位置,右手拍,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稳定节奏)。节奏型选择的难易程度要视孩子掌握情况而定。也可以用唱歌的方式,用一个八度内的音阶即兴创造出简单易哼的旋律打招呼,如:
A:| 1 2 3 4 | 5 — ||
×× ×你 好 !
B:| 6 5 6 5 | 5 4 3 2 | 1 — ||
你好,你好! × × × 你 好 !
或: A:5 ⅰ| 5 5 3 |
早 安 X X X!
B:| 5 ⅰ | 5 5 3 ||
早 安 X X X!
前面以打招呼为例,还有生活中常见的,如:
| |、 | |、| |
小 狗 、 薯条 可乐 木棉 花
这些由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拼成的最小节奏单元称为“节奏基石”。而节奏短句也可由字词的几种小节奏型加以各种组合[3],如:
| | ||、 | | ||
小 鸟 飞走 了 。 游 乐园 真好 玩。
| | ||
小鸭 子 嘎嘎嘎嘎 嘎 !
要注意所创编的短句要念得顺口,句子结尾要有结束感。语言节奏练习的词、句的长短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进行适当调整,适度的简化和增加难度是允许的。
3、随机发现,“即兴”创作。
“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吸引、最具魅力的地方。在日常中培养节奏感的优势是:没有过多的局限性,只要善于观察发现,可以随机进行。充分发挥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中的即兴(创造)性。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大都可以去挖掘、创作、发挥想像力。杯、碗、筷子、报纸等都能代替音乐进行节奏训练或演奏。如:准备若干碗、筷子。一只碗表示(四分音符,念法:ta);两支筷子表示(八分音符,念法:titi);没有表示休止。摆放一个四拍节奏型(常用)。例:
1) | :||
念法: 碗 碗 碗 碗
2) | :||
碗 筷子 碗 筷子
3) | :||
筷子 筷子(休止) 碗
除用语言节奏外,还可让孩子用拍手等肢体动作表现节奏。要注意的是:在节奏练习中,“休止部分”孩子较难掌握,要让其知道节奏型中空白或有休止符的地方表示休息(停止),不能发出声音,可以用握拳、点头等无声动作替代。教师在摆放节奏型时尽量不要把休止部分放在开头第一个,幼儿会较难控制拍子的稳定性。
上面例子中是指定一种物品代表一种时值。如都是同一物品,最好有记号、标志将其区分不同时值或进行摆放区分。在节奏型摆放中,通常先摆放时值,逐步加入、常用的四分休止符、甚至是(十六分音符,念法:tiri-tiri或tivi-tivi)时值,从易到难,视情况作调整变化。
以上方法可变化出各种节奏型(也称基石)。无论哪种基石都应反复多次,基本找到感觉再进行下一项。在练习中,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节奏感,稳定的拍率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丰富节奏教学形式,玩转节奏。
形式单一的节奏训练枯燥乏味,无法在教学上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不利于节奏感培养。怎样让节奏训练“活”起来呢?
1、“生动”的言语,“活跃”了节奏。语言进入教学可以说是奥尔夫主张的“适于开端”的教育观念的体现[4]。在教学活动中,语言中的语调、语气在某种程度上跟音乐要素中的音长、音色、音量等都是相通的,甚至可以用这些要素进行创造音乐作品。比如前面提到的语言节奏,在朗诵时可以适当变换音色、音量、速度等,如:模仿老爷爷的声音、妈妈的声音、小弟弟的声音念出等。甚至还可以演变成两个或三个声部进行朗诵,丰富的形式会增加幼儿参与的兴趣。

㈤ 奥尔夫乐器的奥尔夫音乐教学

是将节奏,律动,舞蹈,语言,乐器演奏,歌唱,绘画,戏剧表演等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教版学。奥尔夫音乐教育权的核心是“元素性”音乐教育,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综合教学的音乐教育,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

㈥ 奥尔夫音乐乐器照片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的回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认主题音乐,感受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
3.尝试多种乐器合奏,感知多种乐器的音效。
活动准备:
农夫、小鸟、小鱼流水、雷电图片;响棒、手摇铃、沙锤、铃鼓、三角铁;配套音乐CD和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春天来了,所有的小动物都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回旋曲曲式
1.初步感受音乐
师:春天的到来大家都很开心,连森林里都想起来春天的声音……(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
师:刚才有哪些小动物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了?
2.随故事情景感受音乐曲式
(1)肢体动作创编
师:小动物们看到春天来了都做了点什么漂亮的动作?你们来做一下试试……
(2)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讲故事,伴随肢体动作。
3.角色扮演——辨别主题、感受情境
(1)教师和幼儿合作扮演
农夫:学农夫耕田和播种
小鸟:学小鸟捉虫、戏水、梳理羽毛、飞翔、玩耍
小鱼流水:学流水中的小鱼戏水
打雷闪电:用手抱住头或两人相拥
(2)幼儿自主扮演
三、乐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乐器音响效果
师:今天哪些乐器宝宝来了?
(教师分别演奏各种乐器,让幼儿感受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了解乐器音响之间的区别)
师:你们来听一听,今天来的乐器宝宝像什么声音?
(教师一一演奏乐器,请幼儿猜想乐器和动物形象的配对)
2.教师示范乐器操作
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变化操作各种乐器。注重乐器的正确操作姿势。
3.幼儿分组操作
四、导出活动
——律动结束

㈦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幸福的花朵

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2、并用演奏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3、喜欢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1、 歌曲《幸福拍手歌》。
2、 乐器:沙锤、圆舞板若干。
3、 手偶:小熊、小马、小兔。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
老师:"小朋友们,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让我们听听歌曲中是怎么做的。"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谙幼儿欣赏。
2、 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练习应答部分的声势节奏|××|。
(1)"今天我给大家还请来了三个好朋友.让我们来问问他们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老师分别拿出小熊、小马、小兔。)出示歌曲内容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指导幼儿发音要清晰准确、有节奏感。
幼儿:"(小熊、小马、小兔)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做什么?"老师以动物的口吻用歌唱的方法回答。
小熊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手,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拍拍手。"小马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跺跺脚,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跺跺脚。"小兔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肩,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拍拍肩。
(2) 引导幼儿回忆小动物们表现幸福的形式"拍手、跺脚、拍肩",并把这些声势动作加入到歌曲中。
老师:小朋友刚才小熊、小马、小兔幸福的时候它做了什么动作?(拍手、跺脚、拍肩。)播放歌曲和幼儿一起做声势动作|××|,并自愿跟唱歌曲。
3、根据已有经验创编歌词。
老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当你幸福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如:哈哈笑、耸耸肩、拍拍退、点点头……把幼儿创遍的歌词加入歌曲当中,进行表演。
4、用演奏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1)每位幼儿自己选择一种乐器,并接乐器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沙锤:按照节拍为唱歌词的部分伴奏;一组圆舞板:按照节奏|××|为应答部分伴奏;进行合作表演。
(2)两组幼儿交换乐器,进行合作表演。
老师提醒幼儿看指挥。
活动建议活动延伸: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快乐的笑脸。
区角活动:可在音乐角投放多种乐器,供幼儿自由选择为歌曲伴奏。

㈧ 奥尔夫音乐课基本都用什么乐器

上次带我家孩子去体验了下,一节课有用到,鼓棒,纱巾,执嚓,还有的忘记了。感觉很不错啊 。

㈨ 奥尔夫音乐游戏《快乐跳舞草》教案

学前教育:一、本课教学目的:

1、能用肢体模仿出划船的律动,尝试用肢体感应复拍子。

2、学习用乐器演奏。

3、通过游戏增进幼儿的团队合作精力,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筹备:

水袖、铃鼓、圆舞板若干;一面小旗子和大鼓;故事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

(出示图片)师:太阳听到了小老鼠的呼唤,努力冲出乌云,又露出金色光芒了!竞赛可以继续了,可以继续划船了。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我以配上图谱讲故事的情势引出,讲述一只小老鼠呼唤太阳经过。在图谱的辅助下,孩子们非常自动地与我一同讲述故事;给下个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 、用肢体感应复拍子。

师:老师的身体真灵活,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身体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身体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第一遍音乐,老师用肢体有节奏的做动作小朋友欣赏。

第二遍音乐,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肢体的动作。

1、 肢体划船

第一段:双手左右划船状。

第二段:双膝左右摇晃。

第三段:双手左右划船状。

第四段:肩膀左右举起轮动。

【教学反思】:通过让孩子们在欣赏、了解划船的音乐旋律、节奏的基础上,懂得划船的动作,幼儿基础上都能做出划船的动作。老师激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师: 老师要考考小朋友,刚才我们是一个人的小身体在跳舞,如果变成两个人的小身体一起跳舞,应当怎样跳呢?请幼儿自由讨论摸索动作,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进行小结,并模仿教师分辨随音乐做动作。

2、 第二遍音乐,双人划船律动。

第一段:牵手左右摇晃。

第二段:手掌掌心互贴,前后互推。

第三段:双脚打开,左右摇晃走步。

第四段:坐下背靠背,前后动摇。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我以考考幼儿为引线,激励幼儿勇敢地进行尝试。发现孩子们不能很好控制时,我又进行引导。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把双人划船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很自然、很轻松地就控制了。

(三)、体验龙舟竞赛。

师:老龙舟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龙舟竞赛,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龙舟,怎么办呢?教师提醒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筹备的道具进行游戏。

1、 水袖划船,屁股坐在水袖上。

单人:手抓住水袖或加持一对鼓棒……等道具,辅助作划龙船状。

多人:成一直排,双手抱前者的腰,齐力划动。师:我们的龙舟造好了,竞赛现在开始了。【教学反思】:这个环节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有点困难,幼儿在玩游戏时因为没有力量,游戏在中途中止。

2、夺标竞赛幼儿分组夺标竞赛,老师摇红旗呐喊,增长竞赛气氛。

(四)、乐器分组演奏。

老师介绍乐器,示范操作方式,提出注意事项

师:老师请小朋友一起用乐器宝宝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

第一段:铃鼓/拍点点、拍点点方式演奏六拍。

第二段:铃鼓/拍摇~、拍摇~方式演奏两拍。

第三段:圆舞板/拍点点、拍点点方式演奏六拍。

第四段:圆舞板、左拍~右拍~方式演奏两拍。

【教学反思】:对于孩子们来说,图谱和故事情节以及游戏的互动,已经使他们控制了节奏及旋律,所以,在演奏律动也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㈩ 奥尔夫早教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听辩声音(乐器)
2、认识三角铁,手铃,沙锤,双响筒。
3、熟悉音乐《马儿来了》。
4、会拍手打简单的节奏。
二、活动准备:
地垫、乐器、马的叫声、马儿来了的歌曲、马的教具。
三、活动过程:
☆ 玩乐器:
1、小朋友们,家长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奥尔夫音乐课教室,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
2、奥尔夫简单的介绍。
奥尔夫音乐是利用孩子的天性,而设置的一门学科,让我们宝宝在玩中学,在玩中达到培养宝宝各种能力的目的。今天是第一堂课宝宝有不跟着老师一起做的,也有自己玩自己的,家长也不要着急先做引导,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让他跟着老师一起来,实在不愿意的,家长不要强求,等宝宝这段新鲜感过了,习惯啦,宝宝自然就会跟着老师一起来了。
我们的宝宝对我们的新课特别感兴趣,都已经有点按耐不住了,我们就开始上课吧,关于奥尔夫音乐的详细介绍我们安排了家长会来和家长作解释,请各位家长准时参加我们周五晚上6:30 的家长会。
3、好了,各位小朋友,你们看,我带了好多好多的小乐器,你们想不想玩啊?(····)好,现在呢,蔡老师就请各位小朋友慢慢的走过来排队拿乐器,乐器拿到手的小朋友赶紧坐到爸爸妈妈的身边,我们乐器啊,能不能在地垫上敲啊(···)更不能放到嘴巴里去对不对啊?(...)蔡老师没说发出声音的时候,小朋友能不能发出声音啊?(·····)看到蔡老师这样的动作的时候小朋友的声音就没有啦,课不可以做到?(····)好,真棒,你们都知道了这些纪律,要遵守的哦,不然啊,蔡老师就生气啦。
4、要跟着老师一起玩哦,不能自己玩自己的。好,现在小朋友慢慢的过来排队拿乐器吧。
5、听辩乐器声音,复习以前认识过的乐器,玩一玩乐器,注意分左右手。
6、沙锤玩过下大雨下小雨后再玩变变变,再伴奏《头发肩膀膝盖脚》。
7、乐器回家了。
☆ 新课《马儿来了(1)》熟悉歌曲、认识乐器

阅读全文

与奥尔夫音乐乐器演奏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