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心理健康课 试用情绪abc理论来分析小林和陈蒙产生的不同的情绪
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心情
——树立正确看待、解决问题的观念
教学目的:
1. 使中学生能正确认识各种事物、情绪(狂喜,悲伤)的发生,学会以不同的眼光(积极的)去看待它。
2. 帮助学生树立以积极、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应如何看待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绪。
树立正确的看待、解决问题的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以积极、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决问题
教学对象:处于青春期的初中,高中学生
教具:投影仪,电脑
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活动学习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给学生看两张心理学上的两歧图。提问: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发现其中的奥妙?
2.阐述课题——换个角度看问题。
3.举例说明任何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引发不同的情绪和心境。(举古人-花的例子,或半杯水的例子)
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会说:呵呵,还有半杯水啊,真好。
悲观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会说:咳,只剩下半杯水了。
4.强化主题。对刚才的例子让学生讨论,说说其产生的原因。再次引出课题,对其强化。
5.怎么换个角度看问题才是科学的?
积极的看问题 改变注意、认知的对象 注意观察、把握生活(美好的方面) 创新性
5.活动:邀请四个学生(最好是男生)上来,要求四个人不能用脚支撑身体也可以使四个人同时比较稳当的支撑在地面上。 备注:较好的方法四个人用手支撑在地上,脚放在另一个人的身上。
6.活动的思考:此看来,我们如果换一种思考的角度,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我们要常常学会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7.讨论:怎样树立树立正确的看待、解决问题的观念
一是知足常乐。人生是否快乐,关键看你是否知足。俗话说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种欲望满足了还会有更多的欲望滋生,若欲望太多太高,则永远得不到满足和快乐。在各种满足不了的欲望面前,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这样会让我们好过不少。
其次是心理换位。各执己见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与家人、朋友、同事、学生或者领导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分歧。这种矛盾和分歧会使人伤心气愤,若矛盾双方都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可能还会导致过激的言行,致使人际关系恶化,而人际关系恶化是非常有害于心理健康的。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需要心理换位:试着站到对方立场上去思考,你就会发现其实对方的观点也不无道理。
『贰』 心理健康教育c证与国家心理三级证书的区别
1、心理健康教育C证是由《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课程》系列的出版,是我省中小学心专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属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教育成果的展示,她将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运行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对推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深入和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三级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具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是健康管家职业之一,主要解决人们心理健康问题。
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三年以上,完成ACI高级心理咨询师规定培训课程。
『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A、B、C三个等级的证书区别是什么有什么用
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