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园艺术领域音乐教案活动评价怎么写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内材的编容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
B. 幼儿园大班艺术《人体打击乐》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活动,并能通过活动创编出不同的姿态来做小鼓。 2、懂得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小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变换节奏和身体姿势、方位敲鼓。 【活动难点】同伴合作敲鼓。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音乐《欢沁》。 经验准备:幼儿已感知过音乐及其节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提问:你们看到过鼓吗?鼓是怎么敲的。 小结(过渡):原来你们看到过这么多的鼓,今天请你们看一看,我的鼓在哪里。 二、单人鼓。 1、教师跟随音乐示范身体鼓的动作。 提问:我的鼓在哪里?(身体上) 我的鼓都敲在身体的哪些部位?怎么敲的? 小结:我的鼓在脚上、腿上和手上,我的这些部位都会活动;而且是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敲,还有一个调皮的小鼓藏起来了。 2、师生共同跟随音乐做身体鼓的动作。(坐在座位上) 语言指导:我的小鼓很听话,它在脚上敲一敲……变——拍拍拍,小鼓藏起来,骨碌骨碌啪。 重点指导:“变——拍拍拍”的节奏,变的后面要停一下,然后再拍三下手。 3、师生再次跟随音乐做身体鼓的动作。(站在空位上) 重点指导:踏步走的时候,头要(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左右摆动,面带微笑。 三、创编“变”的动作。 引导语:调皮的小鼓还会变不一样的动作来敲呢?看看我是怎么变的。 1、教师变出不一样的动作,请幼儿观察。(教师演示鼓的高度变化、方位变化) 2、幼儿创编动作。 引导语:请你们也来做做调皮的小鼓,变出不一样的动作,看谁的身体最灵活! (1)教师单一说“变”——;“变”——;“变”—— (变得有创意的幼儿,教师就去拍拍这面鼓) (2)请个别有创意的幼儿展示动作。 提问:他们的动作有创意吗?好在哪里? 小结:他们的身体真灵活,可以蹲下,可以把手举得高高的,还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向,我们也来试试看好吗? (3)再次尝试创编。 四、朋友鼓。 引导语:刚才是一个人敲鼓,我现在想要找个朋友跟我一起敲。 1、教师与一名幼儿尝试合作示范朋友鼓。 提问:我们的朋友鼓是怎么敲的? 小结:我们首先分配好鼓和鼓手的角色,面对面站好,然后鼓手去敲鼓,左右手交替拍,小鼓要变出不一样的动作。 2、个别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敲朋友鼓。 重点指导: (1)两人协商确定好鼓和鼓手的角色。 (2)在敲鼓的时候左右手交替拍。 (3)“变”——的动作要有创意。 (4)眼睛看着朋友,面带微笑。 3、邀请同伴,全体幼儿共同敲朋友鼓 教师参与其中,观察指导并与幼儿共同游戏。
C. 艺术领域歌唱活动 《音乐是好朋友》小班 教学 教案 过程
活动目标:1、让幼儿抄学习歌袭曲旋律,学唱歌曲。2、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用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活动准备:1、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2、曲谱、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律动:《我们大家做得好》、《学做解放军》
练声:《小鸟醒来了》、《扮家家》
二、导入活动。
1、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在一起是怎样互相帮助的呢?
2、如果好朋友搬不动椅子,如果好朋友不会扣纽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通过实际问题,让幼儿学会如何帮助好朋友。)
3、原来我们可以为好朋友做这么多事呢!有一首歌说的就是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歌曲的名字叫《好朋友》
三、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清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这首歌好听吗?歌曲里唱了小朋友是这么互相帮助的?
3、教师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旋律念歌词。
2、完整教唱歌曲。
3、幼儿齐唱歌曲。
4、练习对唱。
D. 艺术活动歌唱《大南瓜》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爱听童话故事,能够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儿歌. 2、愿意复述故事中的对话,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二、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四个,狼头饰一个.
2、《小兔乖乖》语言CD(盒带)、教学挂图及教师教学资源. 3、幼儿学习资源⑤第1~7页. 三、活动过程:
1、结合教学挂图讲述第一遍故事,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1) 认真观察教学挂图,引出故事题目. (2) 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运用教师教学资源,讲述第二遍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1) 当讲到“把门关得紧紧的,谁来叫门都不开”时,教师用“关门、摆手”的动作,引导幼儿参与朗诵.
(2) 当讲到大灰狼“一边敲门一边唱,”再次提问幼儿:“小兔子会开门吗?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3) 当讲到“妈妈一边敲门,一边唱……”时,教师又一次敲门的动作,引导幼儿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4) 幼儿与教师一起再次重复狼和小兔、兔妈妈和小兔的对话. 3、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故事.
(1) 请幼儿带上头饰,与教师一起用对答的方式表演故事. (2) 幼儿分组自由表演故事. 四、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⑤第1~7页.
E. 幼儿园五大领域,艺术可以讲什么课
幼儿园教育内容一般划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艺术分为美术和音乐。 美术又细分为:绘画和手工。 手工包含:折纸、剪纸、粘贴、拼贴、综合。 幼儿绘画包含:简笔画、填色、水粉画、印章画。 音乐分为:歌唱、打击乐、音乐欣赏和律动。
F. 幼儿园艺术领域音乐活动关于小动物的教案
幼儿园音乐教案:动物猜谜歌
G. 中班艺术教案音乐大舞台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读本课两个生字,学会七个生字。
2、读课文,了解在课文中童年的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又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时饱含的情感,体会童年的大舞台对冰心一生的重要影响。
4、从文中受到感染,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既注意观察,又用心思考。
5、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口语交际的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大舞台》一文与本单元的前面几篇课文不同,是作家山曼以第三人称介绍的童年的冰心在烟台东山边海军营旁边居住时的生活经历。
课文开头以简洁的语言交代出山上或海边是儿时的冰心常去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冰心常到山上去看野花、野菜,开心地跑来跑去。第三自然段写冰心常到海边看常涨常落,感受了大海的亲切与伟大。第四自然段写军营的号声给冰心带来的特殊感受。第五自然断则是写冰心从军营的水兵们那里了解到了水兵们与大海搏击的情形。第六自然段写的冰心了解道的“渔眼”等渔民捕鱼的情况。第七自然段可以说是对前面有关大海的内容的总结,强调了大海对冰心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课文的结尾借用了冰心晚年的回忆,点出了她童年生活的舞台及这个舞台给她留下的美好感受——舞台非常辽阔,生活在这个舞台上的冰心则感受到了“无限的欢畅与自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课文,了解冰心的童年生活
1、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到底指的是什么?
2、冰心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
H.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歌曲《老师,您早》
第一课 老师你好 课题:老师你好 课时:1—1 (总1课时,电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歌曲《老师你好》,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2、能学会《老师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教学重点: 能学会《老师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教学难点 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并能选择用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用具: 钢琴、打击乐器、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训练 1=C→1=F 4/3 1 1 2 3 4 |5 — |5 4 3 — 3 2 |1 — |5 4 3 2 1 — 师:同学们来唱 歌,生:lu ya lu ya 同学们来唱 歌 mi ma mi ma. 要求:轻声唱,唱得连惯。 三、新课教学 (一)听赏歌曲:《老师你好》 师: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首先就要迎接一个什么节日啊?(教师节)是啊,这是老师的节日,你们有什么话想跟老师说的吗?(让同学们自己说一说),你们说的真好,有一个同学把他的心里话唱了出来,我们一起来听听。 1、 聆听歌曲《老师您好》,思考问题,分组讨论。 (1)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深情的,中速) (2) 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 2、 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 3、 师:你能选一条节奏用打击乐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吗? (1)碰铃:X — X — 三角铁:X — — — (2)响板: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 沙锤:X X X X X X X X X X X (4)铃鼓:X X X X X X X —— (二)学唱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师:开始我们欣赏了那首唱给老师的歌,你们想不想也来唱一唱给老师的歌呢? CAI:播放歌曲范唱《老师最理解我》 1、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师生分角色领读、齐读。 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3、学生随琴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 4、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5、随琴完整地唱谱。 6、随琴完整地唱谱,并用拍手为歌曲伴奏。 7、随琴演唱歌曲。 四、参与表现 师:你觉得,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欢快的、速度是中速稍快)好的,我们就用这种情绪来唱一唱。 1、 用歌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可以分齐唱和领唱。 2、 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现歌曲。 3、 请同学上来表演唱。 五、总结。 板书设计: 老师最理解我 (1)碰铃:X — X — 三角铁:X — — — (2)响板: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 沙锤:X X X X X X X X X X X (4)铃鼓:X X X X X X X ——
I. 中班艺术教案秋天多可爱(歌唱)
这里是关于秋天的幼儿园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秋天多么美
教师:屈老师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很快,耕地越来越少,幼儿园的孩子与农田接触不多,秋收时带孩子到外面去体会秋天丰收的情景,幼儿感到很新鲜,也很兴奋,同时细心地观察到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树叶变黄了,庄稼丰收了,孩子们高兴地说:"秋天真好!"发出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抓住孩子赞美的情感,我想在艺术中会得到更好的升华。因此,回幼儿园之后,我设计了本节活动《秋天多么美》,让孩子的情感在音乐中得以渲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优美的乐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唱时要表现出喜悦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歌曲教学加深幼儿对秋天的认识。
3、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通过对优美乐曲的感受,让孩子加深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发自内心的赞美秋天的美丽。
难点是在歌曲演唱时符点音符、跳音的正确演唱,及它们在歌曲感情处理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
棉花、高梁、水稻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十分陌生,活动前搜集实物,让幼儿看到植物真实的外部特征,加深对植物的印象,同时加深对秋天的认识。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声、形、色各种感官的结合,让幼儿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体会作品的内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秋天的序曲教师同幼儿一起随《秋天多么美》的音乐进活动室。
师:棉桃宝贝们咧开你们的小嘴,跟棉桃姐姐跳起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殿堂。
二、基本部分
1、感受秋天师:看来,小宝贝们对秋天的认识可真不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歌声走进秋天去感受一下秋天的美丽,请宝贝们欣赏歌曲《秋天多么美》。
播放多媒体课件:《秋天多么美》mtv,让幼儿视听结合,感受秋天的美丽及歌曲的演唱情绪。听完后让幼儿交流对歌曲的感受。(优美抒情)
2、聆听秋天师:棉桃宝贝们这首歌这么好听,棉桃姐姐也想唱了,小宝贝们听完后要告诉棉桃姐姐,我的歌里都唱到了什么?由老师范唱,幼儿捕捉歌词里面唱到了哪些植物?(秋风、棉桃姐姐、稻花姐姐、高梁姐姐)教师与幼儿一起认识棉桃、高粱、水稻三种植物。
3、朗诵秋天师:秋风一吹,棉桃姐姐的嘴都笑咧了,你们看他笑的多开心啊,我们要使出小宝贝们的绝活--说儿歌,把开心的棉桃姐姐说出来。
(1)教师边弹旋律,边说歌词,幼儿跟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2)让幼儿发挥想象,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强弱,为儿歌伴奏。
4、轻颂秋天师:小宝贝们说得这么好了,棉桃姐姐听了更高兴了,棉桃姐姐想请你们把她开心地唱出来,看看谁唱得最好!让幼儿随音乐小声哼唱第一段,以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帮助。
5、赞美秋天(歌曲的感情处理)
(1)"秋风秋风轻轻吹,"应唱得轻柔。
(2)跳音的正确演唱及对歌曲感情处理的帮助。
(3)"秋风吹黄了庄稼,吹得人们大丰收"应唱的高兴喜悦。播放多媒体课件《收获的秋天》让幼儿欣赏。
6、舞蹈秋天师:宝贝们唱得这么高兴,下面让我们站起来放松一下,我们来跳一段丰收舞。让幼儿自己创编舞蹈,自由发挥,给幼儿创作的空间。
7、歌颂秋天师:宝贝们这么高兴,棉桃姐姐建议我们来开一个大班的专场演出,每一位宝贝都要参加,让我们齐心协力,把最好的歌,最美的舞,最棒的乐队献给今天在场的所有老师!棉花舞蹈队,稻花合唱队,高梁小乐队同台展示。
三、结束部分
美丽的秋天秋天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踩一踩、听一听,一起感受秋天的美丽吧!师幼随《秋天多么美》音乐离开活动室。(让幼儿真正走进秋天,观察秋天的变化、秋天的美丽。)四、活动延伸小宝贝小宝贝要记牢,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田里忙收获,高兴背后也有辛劳。幼儿通过背诵古诗《悯农》总结不能浪费粮食。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