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中班变魔术教案音乐

中班变魔术教案音乐

发布时间:2020-12-22 22:38:25

A. 变魔术适合什么背景音乐

rub you the right way .

没有荣誉或人性的战争。

听听吧,绝对好

B. 在幼儿园变魔术配什么音乐比较好

神奇,给幼儿园小朋友变魔术……你可以用同一首歌,外婆的澎湖湾,明天更好等……歌曲的伴奏来作为你的表演bgm

C. 变魔术时总用的音乐

柴可夫斯基 花之圆舞曲
小野丽莎 pretty world(英文)
埃尔加 爱的致意
传统的中国魔术老戏法用的是广东音回乐<步步答高>
其实你可以找一些和你魔术相配的,流行一些,你听听<雅尼>的选一选,也可找一些节奏强的,但要慢些的,这样可以随节奏表演,个人觉得魔术的音乐不要让人感觉到乱和噪就可以

D.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大全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版:教案(教学设计)权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E. 中班教案音乐《铃铛舞》的活动主题是什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韵律游戏《铃铛舞》,这是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课程《我的身体会唱歌》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铃铛舞》是一首富有特色的儿童抒情歌曲,歌词生动,旋律流畅,朗朗上口。中间插入“叮当”响的铃声,表现了丰收的日子里,苗族姑娘身挂铃铛,在木鼓、芦笙伴奏下翩翩起舞的情景。从而让幼儿感受了解三拍子的强弱弱特性,并对少数名族(苗族)音乐有兴趣,热爱民族舞蹈。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导向作用。根据3——6岁幼儿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表现欲望,根据中班幼儿艺术活动的目标,结合《指南》和《纲要》中艺术活动的目标,从而确立了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掌握三拍子的强弱弱特性。
2.技能目标:学跳《铃铛舞》。
3.情感目标:对少数名族(苗族)音乐有兴趣,并热爱民族舞蹈。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引导幼儿对少数名族(苗族)音乐产生兴趣,并喜爱少数名族音乐。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性质。
三、说教法:
根据新《纲要》提出的:“幼儿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进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主动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因此,我对幼儿作了知识和经验的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对这次音乐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针对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尝试法为主,同时在各个不同的环节中还穿插运用发现法、问题法、开放法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韵律游戏。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提示,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创编动作,创编队形,并指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用有节奏的语言和动作,帮助自己表演。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部分: 体态预备
首先,我播放音乐CD《魔术国的节奏》,幼儿随音乐跳律动热身,接着就是情境导入。嗨,我是“快乐旅行团”的导游吉米,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走进苗寨,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然后出示PPT欣赏苗寨的风土人情。
第二部分:听辨旋律
1.引导幼儿聆听音乐,初步感受歌曲《铃铛舞》活泼欢快的情绪。
2.教师引导幼儿感受了解三拍子的强弱弱特性(还可以拍肩、点指等方式来感知三拍的强弱弱性质)。

F. 给中班幼儿设计一个美术与音乐统整教案

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专识的内容,属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一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把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把握,确定需要跟学生补哪些知识漏洞,课始安排什么温习内容,新授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G. 中班韵律游戏魔术国的节奏教案

一、课题研究目标
1、喜欢参加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体验在韵律游戏中的快乐;能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以及与他人合作表演。
2、能够较自如地运用和控制自己的身体体动作;能够在合作性的韵律游戏中运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配合。
3、能够在韵律游戏中感知、理解音乐与动作的关系,能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来表演韵律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感受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表现。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韵律活动(韵律及其韵律组合)
韵律游戏包括
音乐游戏
舞蹈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感受音乐,是律动的基础。
一日生活中渗透音乐。早上来园我们选择英文歌曲《Good morning》,孩子们在愉快的表演中开始美好的一天。晨午检的时候给他们选择轻声悦耳的轻音乐,也包括名曲例如:《寂静的山林》《秋日私语》,游戏玩耍的时候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小飞机》;喝水休息选择歌曲《虫儿飞》。以聆听音乐入手,达到感知、体验的目标。
2、律动游戏,获取节奏感;音乐游戏贯穿各个领域。
用“人体乐器”来组合音响,培养幼儿对节奏反应的灵敏性和内心节奏的感受,充分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的开展一些节奏小游戏来引导幼儿,如:听音乐、看节奏卡拍手、启发幼儿想想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如拍腿、跺脚、拍脸、拍肚„„可以在《魔术国的节奏》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耸胯、摆臂和同伴对拍游戏等简单的动作,来感知音乐的鼓点节奏,并将运动觉的思想贯穿始终。
音乐游戏与生活游戏、语言游戏、情景游戏相结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自我表现能力。
3、韵律形式体现音乐性、动态性。
以韵律和身体游戏这一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出发,以音乐感受、表达为切入点,以幼儿的快乐参与、大胆创意表现为追求目标。例:《小黄鸭减肥》《墨西哥草帽舞》引导幼儿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最终达到音乐的充分体验与在线,从而促进感统协调的生理发展。

H. 中班音乐打击乐教案 影子歌

活动目标:
、 听辨不同的节奏型X—|X—|,X X|X X|,和X X|X X X|,并用拍手动作表示。
2、 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
活动重难点:
能听辨不同的节奏型会用拍手动作表示,并能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活动准备:
1、 图谱、节奏谱、小动物图片。
2、 铃鼓、碰铃、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语言导入。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四位小伙伴,他们想和小朋友们一
起来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二、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你们看,谁飞来了?”(小鸟)“它还带来了一张节奏谱呢,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演奏一下,你们愿意帮助它?”出示节奏谱“X —|X —|”“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幼儿拍打节奏)
2、“下面这位小伙伴可害羞了,不好意思出来。它想先请你们来演奏一下,你们愿意吗?”(幼儿:X X | X X |)“你们演奏得真棒,通过这个节奏,你们觉得它是谁吗?”(幼儿猜)出示小兔。
3、“看看,大嘴巴青蛙来了,可它把节奏谱丢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想一想,它表演的节奏谱是什么样的呢?我悄悄的提醒你们一下哦,它的节奏谱是叫出来的,你们猜出来了吗?”(幼儿)X X X |XX X |
4、“咦,那第四位小伙伴呢?不要急,它来了。你们看,它是谁啊?(小猪)小猪他说:‘我是一名指挥家,我的出现就表示大家一起来演奏。’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演奏吧。”
三、分组用身体动作来演奏(1—2遍)
四、配乐器演奏图谱
1、教师:“四位小伙伴,想得真周到,都为我们配上了小乐器,小鸟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小兔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小青蛙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我们也把乐器宝宝请出来吧!”教师指图谱,幼儿演奏。(2—3遍)
2、请幼儿当小指挥,教师协助。(2遍)
五、活动结束。
“下面,我们和小伙伴到教室里去交换乐器演奏吧!”

I.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这是什么乐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 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6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八只小狗抬花轿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做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初步了解我国民间婚礼习俗--坐花轿。 3,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红纱巾、红盖头、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马兰开花"的游戏。 二、导入课题: 出示纱巾盖头上提问,我成什么了?你从哪里看见新娘子是这样的?新娘子结婚要坐什么? 三、学习游戏"抬花轿"。 (一)分段练习动作。 1、抬轿子一步一蹲稳稳地走。 2、往前冲(碎步向前快走3步)、往后退(碎步向后快退3步)。 3、颠轿(走两步,扭一扭)。 4、看新娘子(快跑4步,做两个开心的动作)。 5、下轿(做邀请的动作)。 (二)、配音乐进行游戏。 1、完整听音乐。 2、随音乐做动作。 3、听音乐完整游戏。 四、分组游戏。 1、老师扮新娘子,幼儿集体抬花轿。 2、请个别幼儿扮新娘子,集体抬花轿。 五、幼儿自主游戏。 三人一组,幼儿自由组合,一人扮新娘,两人一前一后抬花轿。 7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动目标: 1、 能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较形象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2、 把积累的生活动作变做律动动作时,需要夸张。 3、 做较大动作时,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响别人。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 2、 事先玩国泡泡糖,对泡泡糖有感性的认识。 活动过程: 1、 听故事,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老师讲小老鼠的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的溜出去玩。他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赶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到受上手上了,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象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大猫冲了过来,小老鼠象个雪球似的飞快的滚回家。 (2)按故事情节做玩泡泡糖的动作2、幼儿听音乐,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教师:"现在我请你们听音乐,这段音乐就是告诉我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请你们用动作在位置上按故事情节作动作。 (2)幼儿在座位上做动作,教师用小幅度的动作提示。在b段音乐开始处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提示。 (3)玩游戏第一遍游戏:幼儿与教师一同听音乐做动作第一遍游戏: 用教师的律动动作与幼儿生活动作相比较来提示幼儿注意夸张。 第二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一同听音乐做动作。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各个不同的部位! (4)听音乐,按故事的情节完整的做小老鼠很泡泡糖的游戏。

阅读全文

与中班变魔术教案音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