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绘画教案怎么写
(原文载自Art one 创意美术课 仅供参考)
§ 创意启发:和小朋友认识大嘴鱼。
§ 知识点:点与线结合的绘画,表现动物。
§ 艺术形式:平面造型艺术
§ 材料认知:油画棒的绘画工具。
艺 术 材 料 准 备
材料准备:A4素描纸(或普通白纸)、油画棒
教 师 课 前 准 备
1、教学视频除了可以作为上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老师提前备课的课程教案,所以教师需要提前观看一遍教学视频,了解课程内容及创作方法!
2、老师按照课程预告准备好课程材料!
3、老师按照教学视频内容,把小朋友的画纸提前折叠好!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1、课程主题:
先与小朋友进行互动,告诉孩子们,今天课程的主题和课程的名字,然后打开影片,开始课程学习!
2、课程教学视频第一次暂停互动
教学视频播放到专业老师画好轮廓线时,进行第一次暂停,这时小朋友可以看到老师创作的第一步,孩子们开始跟着专业老师开始创作!教师观察并适当引导孩子的创作,不要刻意要求,给孩子自由创作的空间!当小朋友的绘画进度和视频里的专业老师同步时,继续播放教学视频。
3、课程教学视频第二次暂停互动:
教学视频播放到专业老师给鱼上色完成时,进行第二次暂停,小朋友跟着专业老师的引导方向持续创作!教师观察并适当引导孩子的创作,不要刻意要求,给孩子自由创作的空间!当小朋友的绘画进度和视频里的专业老师同步时,继续播放教学视频。
4、课程教学视频第三次暂停互动:
教学视频播放到专业老师把鱼张开嘴的状态上色完成时,进行第三次暂停,小朋友跟着专业老师的引导方向持续创作!教师观察并适当引导孩子的创作,不要刻意要求,给孩子自由创作的空间!当小朋友的绘画进度和视频里的专业老师同步时,继续播放教学视频。
5、课程教学视频第四次暂停互动:
教学视频播放到专业老师把作品全部完成时,进行第四次暂停,小朋友跟着专业老师的引导方向持续创作!教师观察并适当引导孩子的创作,不要刻意要求,给孩子自由创作的空间!当小朋友的绘画进度和视频里的专业老师同步时,继续播放教学视频。
6、课程结束,老师总结,小朋友分享作品:
所有孩子完成作品创作后,老师进行总结表扬鼓励小朋友创作的都很好,然后邀请3个小朋友上台将自己的创作作品和大家进行分享!
注意事项:
1、孩子创作时,老师的引导互动,要鼓励并且尊重孩子的自由创作和发挥,不可以要求孩子按照视频里专业老师的样式完成!
2、视频里专业老师的科学示范只是代表主题的表达方式,对孩子是创意启发的引导和表达方式的引导,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和老师画的一模一样!
3、对于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的与众不同,老师要及时的进行表扬,并给大家展示,鼓励小朋友画出属于自己的创作!
2. 幼儿小班美术活动教案《画章鱼》评价
绘画意图:抄
章鱼也叫八爪鱼。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美术课我们一起来学画章鱼简笔画吧。现在我们拿出纸和笔。画法很简单,小朋友要细心学,仔细画。
绘画目的:
发展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绘画动物简介:
章鱼
全世界章鱼的种类约有650种,它们的大小相差极大。章鱼为温带性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下,适应水温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最为适宜,低盐度的环境会死亡。
绘画年龄:
托班幼儿。
绘画步骤图:
1、先画出章鱼像吸盘一样的嘴巴。如上图
2、画出章鱼圆圆的脑袋。如上图
3、画出章鱼的爪子。如上图
4、最后画出章鱼爪子上的小吸盘、眼睛和嘴巴。如上图
简单的章鱼简笔画就完成了。
小朋友是不是非常简单!
你们学会了吗?
分组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启发能力强的幼儿。
评价展示:
展示作品,幼儿互评。
活动延伸:
将作品贴在教师展示区墙面。
网站温馨提示:
美术教育要为儿童的实现创造开放、自由、宽松、民主的时空条件。
3. 小班手工《鱼骨头》教案
(一)教材分来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自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4. 儿童画教案怎么写
儿童画教案,要写出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
5. 小班绘画《小章鱼跳舞》教案
活动来目标:
1、了解曲折源线、波浪线、弹簧线等几种常见线条的名称及绘画技巧。
2、激发幼儿大胆创作,积极参与活动。
3、感受色彩的美丽,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油画棒人手一盒。
2、各色颜料、毛笔。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1) 出示作品让幼儿自由欣赏。
(2) 提问:“作品上面都画了些什么?”
“你认识哪些线条宝宝?”
(3)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逐一示范不同线条的画法。
(4) 幼儿跟教师徒手练习画不同的线条宝宝。
2、教师示范完整作画。
(1) 用自己喜欢的蜡笔画不同颜色的线条宝宝
(2) 强调使用颜料的时候先让刷子先生喝点水,舔舔毛,从一头刷向另一头。
3、幼儿作画,家长适当参与。
4、评价作品
(1)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 教师评价幼儿的作品。
6. 幼儿园美术教案中毕加索的画有哪些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作品《镜前少女》,感受画面中色彩的鲜艳,体验画家的立体主义作画风格。
2.大胆讲述自己对画的感受。
3.喜欢参与欣赏活动。
活动准备:
1.毕加索作品欣赏图《镜前少女》。
2.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出示大范例中的名画欣赏《镜前少女》,请幼儿观察并尝试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1)“在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画上都有什么颜色?”
2)“你喜欢哪样东西的颜色?为什么?”
3)“画面上都有哪些形状呢?这些形状像什么?”
2.教师简单介绍作者:毕加索是20世纪的西班牙画家,他很小就开始画画,一生创作了近8万幅作品。他在92岁生命结束前一刻,平均每天创作2-3幅作品。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画家!
3.教师带领幼儿有目的的观察画面,并和幼儿一起总结。
1)小朋友,你看出来了吗?这幅画里画了一个金色头发的少女站在镜子前。大家一定觉得金色的头发很好看吧,许多外国人都是金色的头发。我们在画外国小朋友时,就可以把头发画成金色的。
2)这张画既画了少女正面的脸,又画了她侧面的脸。毕加索尝试把同一个事物各个角度的形象巧妙地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去,这就是有名的“立体派”画法。
3)大家来看一下,这幅画中都用了哪些颜色呢?它们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白色、黑色,这么多丰富的色彩!由于有了黑色的存在,画面更加稳定和神秘。我们在画画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用颜色的方法。
4)在这幅画中,画家运用了好多不同的线:直线、弯曲的线、交叉的线,并排的线,有粗的也有细的。让我们一起仔细观察不同的线以及这些线的不同颜色。这么多的线巧妙地搭配在一起真漂亮。
5)整体观察画面:大家仔细看看这幅画,画中的人在干什么呀?(照镜子)小朋友们平时照镜子吗?照镜子干什么呢?(洗完脸照镜子,搓油油,梳梳头等)请幼儿学学自己照镜子时的形态、动作。
5.带领幼儿去盥洗室,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和小朋友在镜子里是什么模样。
6.请幼儿在图画纸上,尝试画出自己或者小伙伴照镜子的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