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实践作业---“变废为宝”,与家长一起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完成小制作,并艺术地标明班级和姓名;
推荐你几个网站吧,上面有很多详细的教程。“肉丁网”有一栏“变废为宝”回;“海博手答工网”有一栏“废旧手工”。搜搜“废物利用手工制作”有很多的。至于“艺术地标明班级和姓名”,可以把班级和姓名做成商标的形式,就像衣服上的唛头和水洗标一样缝在物品上。
B. 综合实践变废为宝,美化校园为主题的绘画图
《积极动手 变废为宝》 倡议书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它像我们每一个小家庭一样,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垃圾。在我们丢掉的垃圾里面,有很多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每天,看到孩子们丢掉的废纸,铅笔头,橡皮,饮料瓶等,我就产生了想法,能不能把这些再生资源收集起来,把它们变废为宝呢?于是,我发动我们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把丢弃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碎布头等收集起来,让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家里,把这些再生物品,变废为宝。这些再生物品,经过同学们的小巧手,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作品,一张张美丽的图画。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
由此,我想,在我们全校同学中,发起一个这样的倡议。让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从我们的身边做起,收集再生物品,让它们变成自己亲手制作的艺术品,美化我们的班级,美化我们的校园。在此,我代表四年级四班全体同学提出如下倡议:
1、 校园内不再出现随便乱丢垃圾的现象,以此带动更多的同学、班级来共同参与。
2、 每天把用过的有用的物品收集整理起来。
3、 把可利用的废品分类整理,并动手变废为宝制作成拉圾筒,笔筒,玩具,小工艺美术品等。
4、 每班每月举行一次变废为宝作品展示
5、 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变废为宝作品大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并予以表彰奖励。
我想,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节能再利用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很多废弃物品,通过我们的双手,是可以美化我们的班级和校园的。同时,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对学生写作也很有帮助。
因此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和老师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绿色、环保、低碳、和谐的美好校园。
C. 闹钟便,变废为宝怎么做大班美术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事事都是父母包办,动手能了较差,而且浪费的习惯很严重,从小就不知道节约,为此我设计了《变废为宝》这一活动。我是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为中心,通过不同的废旧物品,启发幼儿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教材本身内容来源于生活,激发幼儿多留意、关注并观察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本活动由一次性纸杯、鸡蛋壳、牙膏盒,铅笔削等废旧物品变成艺术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改良,使孩子感受到废旧物品的用途和组合创新。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观察能力、组合创新能力相互渗透和培养。同时让孩子养成节约、不浪费资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孩子们在玩中做,在做中思,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思维想象力。
我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孩子们常见的几种物品,比如:鸡蛋壳、铅笔削;在孩子制作的程序上我也选择了简单的剪、贴、画的方法,这样孩子容易掌握,易于完成作品。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改造废旧物品。
3.使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尝试创造新奇的艺术品。
活动准备:
1. 提前让幼儿收集家中的废旧物品: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纸盒(大小不一)、一次性纸杯(用过的)、鸡蛋壳、铅笔削。
2 . 剪刀、胶水、双面胶、水彩笔、水粉颜料。
3. 一些废旧物品做的玩具、装饰画:娃娃(一次性纸杯做的)彩虹图(鸡蛋壳做的)跳舞的姑娘图(铅笔削做的),各种汽车(各种纸盒做的),高跷(易拉罐做的)、飞盘(毛线和硬纸板做的)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变废为宝的作品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作品,请幼儿细心观察,注意作品的做法和材料。
2.讨论作品
师:(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这些作品跟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
(3)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么做的?
3. 讲解制作方法
(1)一一出示作品,将步骤演示一遍,让幼儿边看边说。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不一样的作品。
(3)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说出我们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谁说得多。
4. 幼儿操作
请幼儿做一次小小设计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动手制作。比比谁的作品最别致。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废旧物品,通过画、剪、粘贴、包装等组合创新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视指导,发现有不同做法的孩子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以便孩子完成作品。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选择简单易做的材料完成作品,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做的认真,学的开心。
5.作品展示
将幼儿的作品放在展示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幼儿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习交流、分享心得。
活动延伸: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的精神,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让幼儿在生活中收集一些平凡的废旧物变成生活中有用的物品,成为一个勤学善思、心灵巧手的好孩子。
D. 广州一名美术老师制作了两幅梵高画像,生活中哪些物品也能变废为宝
废弃的白色衬衫可以用来彩绘,喝完的易拉罐瓶可以结合其他小物件用来做科技改造,快递纸箱简易修改一下可以给流浪猫居住。
E.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实施变废为宝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而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想境界,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如何培养学生这一观念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F. 如何进一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一、以提高素质教育为目的,努力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是画感觉、画感受;做感觉、做感受。如《各种各样的汽车》一课,我尽量减少范画的示范,主要运用一些汽车的喇叭声,通过听一听、讲一讲、想一想,丰富、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样画出来的画,汽车真的是各式各样,有些甚至还附带文字说明,“这是我在太空上开的汽车”,问他为什么,你会发现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的比你在画里看到的还要富于童趣,可爱极了。在教学上,都是强调学生要注意对各种玩具的外形特征和颜色的观察和感受,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性。使学生完成的作品形式多样,富于童趣,改变了过去“千人一面”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生活实际,在教学的选材上,提倡“变废为美”,“变废为宝”。做到少花钱也能上好美术课。
如《贴贴和印印》,制作材料的选择,我启发学生大胆善于将自己身边的边角材料、废料经过自己灵巧的双手,进行艺术加工、变形,成为一件精巧别致的艺术品。这样不仅熏陶和培养学生们“变废为美”的创造能力,而且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品德和情操。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美术教育如何渗透和加强这方面的政治思想教育,我认为尤为重要。
三、 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方面,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对临摹教学,过去是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学生兴趣不浓,也压抑了他们观察后的感受。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对课本中的中外名画家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接受美的熏陶,然后根据自己对范画的欣赏,选择喜用的画具去仿画。不同的学生对画家作品的构图、用色特点感受不同。对模仿画出来的作品不仅兴趣浓,而且很有个性。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美术课是一个不断吸引学生兴趣,不断创新学习内容的科目。今后,我将不断探讨,使美术教学内容更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G. 艺术创想之变废为宝创意手工制作:制作瓶中船
http://www.haibore.com/feijiu/2013/feijiu_2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