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小学生课堂教案
不是有专门的社会和思想品德1类的科目吗。
2. 如何预防课堂内安全事故的发生教案
一、依法治教,规范行为。在学校,教师是学生安全的责任人,而班主任则首当其冲。因此班主任需要学习与掌握《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依法施教,自觉杜绝体罚学生、辱骂学生等侵权行为,以减少和避免安全责任事故。
一位班主任,因为班里一个宿舍出现违纪现象,去责问舍长,而舍长同时也是班长,班长起初不承认,班主任就认为班长没有尽到责任,很不像话。因此,班主任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班主任把学生叫到操场上,给了学生左胸一拳,而仅仅就是这一拳,悲剧产生了。学生砰然倒下,后因医治无效死亡,班主任被刑拘。这一事件一下子毁掉了两个家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当遇到问题时,班主任千万不要因一时冲动而做出过激的行为,一定要等自己冷静下来再去处理问题。以暴力手段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说明这个班主任缺乏教育智慧,教育水平低下。这不仅仅涉及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艺术,也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在这里我还想说,教师是一种良心职业。我们热爱孩子,教育孩子更出于一种良心。学生出现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也会带来良心的不安。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有一篇文章叫《罚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文中写了他任罚站任安妮的故事。李老师因为任安妮迟到了,所以就罚任安妮站了15分钟,两节课后任安妮感到头晕,来给李老师请假,李老师同意了。当时,李老师并不知道任安妮有病,因为任安妮的家长也像前面案例中家长一样,对李老师隐瞒了任安妮的病情。后来,任安妮因病去世,他对此感到非常的自责。从客观上讲,学生的死与他的那次罚站并没有关系,但李老师却因此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中。李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一时冲动给自己留下永久的遗憾和伤痛。
二、和谐沟通,了解生情。每年接受新的班级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生信息调查。一是通过书面形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需要老师提供怎样的帮助等。而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了解学生的身心情况。有些学生身体有疾病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的隐私,不愿“揭丑”,我就直接严肃地告诉家长隐瞒学生身体状况的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当然,可以和这些家长私下交流,了解情况。对于身体和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告诉任课老师,引起任课老师的注意,并告诉任课老师遇到学生突发疾病时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有一年,我们班有一个患了癫痫的学生小华。小华的家长带着他四处寻医,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小华品学兼优,很懂事的一个孩子,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放弃学业。而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也不能扼杀他积极上进的渴望。但他就像是班里的一个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突发疾病的可能。因此,我就把这个学生的情况告诉了所有的任课老师和小华的同位,让他们随时留意小华在课堂上的表现。当小华突发癫痫,口吐白沫,浑身颤抖时,老师们都不会慌张,而是赶紧跑去,用力抱紧学生的双臂,以防他伤害自己。同时,任课老师叫学生跑着去通知我。我得知后,一边拨打120,一边电话通知学生的家长,做到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救治。
还有一个学生事我今年教的学生,他患了心理强迫症,经常狂躁不安,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这个班的班主任在了解情况后,一是告诉全班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上尽可能地关心这个同学,二是及时告诉任课老师,课堂上,既要关注这个同学,又不能对他提过于严格的要求,做到严慈相济。这样,就会尽可能地避免意外的发生。
三、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我们对学生的保护伞不可能时时打开着,要想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如怎样防止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被人勒索、拐骗、绑架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最近有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湖北省仙桃市一名5岁女童在上学途中被一名有暴力趋向的疑似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强行带上告诉公路。湖北高速警察接警后,在视频监控中发现线索,指令3名巡逻民警前往处置。其中一名民警用摄像机拍下了处置的全过程。当民警赶到现场时,女童运用机智获得救助。女童清晰、准确地描述了被拐的整个过程,使民警能排除嫌疑人的语言干扰,迅速判明情况。同时,她还一直躲在警察身后,确保自身安全。
据说,女童的爷爷在她刚学会说话时,就试着将全家人的姓名、电话编成儿歌,让其牢记在心。4岁时,女童能就将自己就读学校的校名、校址、老师电话背下来,爷爷还教其在遇到坏人时不要慌,坏人带着她经过人多的地方时,一定要喊救命。女童所在的幼儿园也开展过类似安全教育。
可见,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有多重要,孩子具有一定的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多重要啊。
四、班里常备医药箱。在我们班,有一个常备药箱,里面有感冒药、消炎药、碘伏、棉棒、创可贴、红药水、棉棒等常用医药品。平时,学生有个小小的感冒了,或者是不小心划破手了,都可以随时从医药箱里取出所用的物品,快捷而方便给。学生通过这放置在教室的小药箱,不但能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同时对碰到不同的情况下该使用哪些不同的药物有了基本的了解,既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同伴发生一些稍微伤痛时,也能互帮互助。学生用完后,自己再补上。小小的医药箱发挥了大作用。
五、一旦学生发生意外,要及时联系家长,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与家长相互配合,把意外事故对学生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有一个学生,在体育训练做准备活动时,不小心扭着膝盖了。这个学生向班主任说,她的腿疼。而班主任认为体育准备活动,动作强度不大,伤着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也就没有当回事。所以这位班主任既没有看看学生的腿,也没有及时给家长打电话。这个学生坚持到中午,实在疼得受不了了,用公用电话给家长打了电话。家长心急火燎地赶到学校,把学生送到医院,经医生一检查,膝盖受伤处已经有积水,医生责备家长为何不带着孩子早点来。家长一边看着医生用针管给自己的孩子抽积水,一边看着孩子痛苦的表情,心痛不已。
由于班主任的疏忽,给孩子带来了更为严重的伤害,招致学生家长对班主任的埋怨,影响了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要有一颗敏锐的心,要留意学生的日常举动,关注学生的细节,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意外伤害,要及时联系家长,让学生得到及时的救治,把意外伤害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总之,学生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家长都树立起安全责任终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正确实施班级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才能真正确保学生的安全。
3. 幼儿园安全课堂喝水要小心的教案
教案就不帮写了,大概提纲步骤写下: PPT引导孩子为什么要喝水,引入上课正题 解释水的分类如热水,冷水,干净的水,脏的水等等,引导孩子正确选择要喝的水 教师师范教导孩子如何用工具接多少水,喝多少水的问题(灌 输节约理念) 幼儿实践
4. 小学趣味课堂教案
《趣味运动会》课堂教学实录及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运动会”这幅图,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除法的问题。
2.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3.能根据图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从统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冬天到了,你们有没有在冬天开过运动会?
生:没有。
师:过几天我们班就要举行一个冬季趣味运动会,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冬季运动会和秋季运动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了使我们班的运动会开得更好,同学们玩得更开心,我们先开一个准备会好吗?
生:好。
师:冬季运动会的体育项目和秋季的不同,我们既然要开趣味运动会就要有一些好玩的项目,老师通过多方查找,给大家提供一些比赛项目,看看你们喜欢哪个?还有什么更好的项目也可以提出来。
(出示表格)
生:我喜欢堆雪人。
生:我喜欢打猎。
生:我喜欢雪地钻圈。
……
(学生争着抢着说,学生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起来。)
师:同学们喜欢的项目各不相同,哪项运动最受同学喜爱呢?
生:我认为是堆雪人。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是雪地钻圈。
师:现在同学的意见不统一了,到底谁说得对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统计一下喜欢每个项目的各有多少人,人数最多的就是同学们最喜欢的。
师:这个办法行吗?
生:行!
师:好吧,就让我们一起来统计吧。
(每名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其他同学做记录,完成统计表。)
生汇报:喜欢堆雪人的9人,喜欢打猎的5人,
喜欢雪地钻圈的12人,喜欢雪地足球的10人。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统计表。)
师:同学们最喜欢哪个项目?为什么?
生:最喜欢雪地钻圈,因为喜欢雪地钻圈的有12人,人数最多。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师:老师准备购买一些体育用品,你觉得应该买些什么呢?花多少钱?请说出你的理由。
生:我打算买6个呼拉圈,每个7元,一共42元,7× 6=42(元)。因为喜欢雪地钻圈的同学最多,所以我买6个呼拉圈。
生:我打算每样体育用品都买一个,花34元,7+8+ 5+9+2+3=34(元),因为每样体育用品在比赛中都会用到,所以我每样体育用品都买一个。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不错,能从实际问题出发,并能说明自己的理由。我现在给你40元让你买3种体育用品,你准备买什么?至少要设计两种方案,请你们小组成员一起商量商量。
(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由小组长负责主持,记录员负责记录,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提高效果。)
生汇报:我们组的第一种方案是买球拍2个花了 16元(8×2=16),买足球2个花了18元(9×2=18),买毛绒玩具2个花了6元(3×2=6),正好是40元。
生:我们组第二种方案是买2个球拍花了16元(8× 2=16),买垒球2个花了10元(5×2=10),买呼啦圈2个花了14元(7×2=14),正好40元。
师:你们小组的方案完全符合老师提的要求,买了 3种体育用品而且40元正好花完,老师在下面巡视的时候发现很多小组有这样的困扰,要么就是钱花多了,要么就是剩钱了。能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生:我们组的同学开始的时候也是试着买的,也出现了钱数不正好的情况,后来我们就想如果我们买3种体育用品,每样买两个,那么这3种体育用品加起来就应该是20元,于是我们就看看哪3种体育用品的价钱加起来等于20元,发现买球拍、足球、毛绒玩具钱数加起来等于20元,就有了第一种方案;又发现买球拍、垒球、呼啦圈钱数加起来也等于20元,就有了第二种方案。
师:你们小组的发言太精彩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动脑思考,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是我们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还有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小组的方法?
生:我们小组的第一种方案是买4个垒球花20元 (5×4=20),买4个口袋花8元(2×4=8),买4个毛绒玩具花12元(3×4=12),正好是40元。
生:我们组是这样想的,要买3种体育用品用40元,我们就挑了3种最便宜的垒球、口袋、毛绒玩具,发现它们加起来是10元,那么每样买4个正好就是40元。
生:我们组的第二种方案是买4个呼啦圈花28元 (7×4=28),买一个足球花9元(9×1=9),买一个毛绒玩具花3元(3×1=3),正好40元。我们是这样想的,喜欢雪地钻圈和雪地足球的同学比较多,就买了呼啦圈和足球,剩了3元正好能买一个毛绒玩具。
师:你们小组能用到我们刚才统计出来的结果,联系实际从比赛的需要去考虑问题,非常好。
师小结:从刚才的汇报来看,我们班同学小组合作的效果真不错,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并能运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已经为大家买好了体育用品,共花了72元,猜猜看,老师都买了什么?可以结合刚才各组同学的意见想一想。
(学生马上自觉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都在积极地讨论并随时把自己讨论的数据记在本子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生汇报:我们组猜老师可能每种体育用品都会买,因为这些体育用品比赛都会用到,所以我们组设计了这样的方案:买3个呼拉圈花21元(7×3=21),买2个球拍花16元(8×2=16),买2个足球花18元(9×2=18),买2个垒球花10元(5×2=10),买2个口袋花4元(2×2=4),买1个毛绒玩具花3元(3×1=3),正好是72元。
生:我们组是根据喜欢每项比赛的人数定的,喜欢雪地钻圈的人最多,我们组就买了5个呼拉圈花了35元(7×5=35),然后球拍买了4个花了32元(8×4=32元),还剩5元就买了1个垒球,正好72元。我们组认为学校有足球,就没买。
生:我们组也是根据刚才统计同学们喜欢的比赛项目来买体育用品的,但是我们觉得比赛用一个足球就够了,所以就买了一个,设计的方案是这样的:买4个呼拉圈花28元(7×4=28),买1个球拍8元(8×1=8),买1个足球花9元(9×1=9),买垒球3个花15元(5×3=15),买 4个毛绒玩具花12元(3×4=12),正好72元。
师小结:同学们都能从实际问题出发,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合理地设计方案,说明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的方案和老师的差不多,老师买了4个呼拉圈,1个足球,2个球拍,3个毛绒玩具还有2个垒球。
三、开放练习,活跃思维
师:运动会的体育用品我们都买好了,现在又有一个难题要考考大家了。有24名同学参加了雪地钻圈比赛,应该编成几组比较合适呢?
(讨论汇报)
生1:分成4组,每组6个人。(24÷4=6)
生2:分成6组,每组4个人。(24÷6=4)
生3:分成8组,每组3个人。(24÷8=3)
生4:分成3组,每组8个人。(24÷3=8)
生5:分成2组,每组12个人。(24÷2=12)
生6:分成12组,每组2个人。(24÷12=2)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把能想到的分组方法都说出来。)
师:最后两种分法同学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我们没学过24÷2这样的除法呀?
生:我是用小棒分的。
师:遇到不会的问题能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你真是个善于动脑思考问题的孩子。
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比较合理,请说出你的理由。
生:我认为第5种和第6种分法不太合理:第5种每个组12个人太多了,第6种每个组2个人又太少了。
生:我觉得第3种每组3个人也太少了。
师:去掉刚才同学们说的,现在还剩下第1种、第2种和第4种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更好?
生:我觉得这三种方法都可以。
生:我觉得第2种每组4个人最好,人数不多也不少。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第1种每组6个人最合适。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雪地钻圈的场地示意图,请同学们看看,这回你们有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每组4个人最好,因为有4条跑道。
师:你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编组问题也顺利解决了,我们班的36名同学已经练好了一套健美操,在运动会上要进行表演,其中有18名男生,18名女生,该排个什么队形好呢?请同学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想一想吧。
(开放性问题,意在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生:展示成果,并说明理由。
师小结:同学们的设计非常富有创意,构思独特,又能合理地安排好同学,并能将自己的理由阐述清楚、明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冬季趣味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我们利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了我们身边发生的问题,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平时留心观察,看看数学知识还能帮我们做什么,今天的准备会就开到这行吗?
5. 如何预防课堂内安全事故发生的教案
小学生防止意外伤害安全教育课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意外伤害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止意外伤害的意识,明确防防止意外伤害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二、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展示,引入新课。
1、情景:同桌借铅笔时,把笔尖对着对方递过去。 问:这样做安全吗?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安全事故? 学生答完后,板题。
问:应该怎样递铅笔给同学?请同学上台展示新的正确的情景:给同学递铅笔时,笔头对着对方,笔尖对着自己。 (同时结合礼仪教育)
(二)引导研究,归纳整理。
1、教师提问:同学向你借小刀,你应该怎样递给他呢?
同桌合作演示,讨论后请几组上台演示。评出正确的方法:把小刀合起来递过去。 2、教师问:在学校、家庭里还有哪些行为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小组合作,归纳整理。 3、全班汇报。
(可能提到的有地板滑的地方要防止滑倒、有要用棍棒打逗等) (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1、判断题。(学生表演后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并说说怎样做是对的。) (1)学生拿着一次性注射器射水玩。
(可能意外扎伤。教师补充案例:高年级一学生在玩注射器时,被跳绳的人撞了一下,针扎入眼睛,把一只眼睛扎瞎。)
(2)学生叠摞凳子拿黑板上方的流动红旗。
(凳子不稳,可能摔伤。要拿高处的东西,最好请大人帮忙。) (3)见到地上有图钉,绕着走过去。
(不扎到自己,也可能扎到别人。应该把图钉捡起来,放到盒子里。) (4)在教室里互相投掷垒球玩。
(可能砸伤人,砸碎玻璃。应该到空旷的操场上玩。) (5)两个人在用力推着门,一个要进门,一个不让进。 (可能挤伤人,卡着手。不要用门窗打闹) ⑹不小心把玻璃瓶打碎,一走了之。
(容易扎伤人。应该及时把玻璃碎片打扫干净。) ⑺拿个凳子垫脚,趴在阳台上,把头探出去。 (万一摔出阳台去,后果不堪设想。) ⑻剪刀没合上,随意地放在别人的凳子上
(有可能扎伤别人,千万注意把剪刀合上,放回文具盒。 ⑼把笔尖对着别人的脸,故意喊别人。
(极易扎伤别人。千万别玩这种危险的游戏。) (四)教师总结,增强意识。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如果不小心,就极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请大家千万不要玩危险的游戏,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那么意外伤害就会远离你。
6. 大班课堂安全要注意的教案
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在家庭环境中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活动准备:
家庭环境中各处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已到家做客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小朋友家做客,你们想去吗?
二、观察图片,了解了解家庭环境中各处的安全注意点。
1、观察客厅,熟悉客厅中的摆放。
师:这是客厅,如果小朋友在客厅玩需要注意什么?哪里比较有危险?
教师总结:客厅中的茶几和电视柜的边缘有棱角,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碰到上面。
2、引导幼儿观察餐厅,知道在餐厅中的安全注意点。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它的危险在哪里?
教师总结:餐厅里有锋利的刀具,咬人的剪刀,做饭时需要的红彤彤的火,这些东西小朋友可不能随便碰触,等长大后有能力了再来帮助妈妈,分担妈妈的辛苦。
3、引导幼儿观察卧室,知道在卧室中的安全注意点。
卧室是供主人休息的地方,那里会有危险呢?
教师总结:床头柜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要碰到上面,硬硬的边角回不客气的伤害到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去做客,发现了各地方的危险,以后我们在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哦,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