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体现美术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近段时间以来,“有效教学”一词在教育界被广泛使用。我们认为“有效教学” 的有效性通常体现在第一要有效率,第二要有效果。假如要进一步追问:课堂教学最根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那就应该是增长人的智慧,包括获取文化知识的智慧,适应社会变迁的智慧,发展各种能力的智慧,提高生存质量的智慧。这样看来,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能充分增长学生智慧的课堂教学。 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而教学设计是对这诸多要素的系统安排与组合,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求对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规划与安排,所以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还是应该落实到的每一个环节中,只要各种环节做到有效,课堂教学也必然有效,于是我们找出了几个学习的切入点。 第一个切入点是教学设计有哪几个基本环节?因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才能使美术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我们列出的教学设计环节一共有十部分,即课题、内容、年级、教学分析、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在这十个部分里面简单直接的有课题、内容、年级、课时、教具学具、板书设计六个内容,我们就不在这里赘述,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设性、实效性、学习性、灵活性的目标会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李琴老师那个组会对这个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就不在这里阐述。 教学分析分为三方面,首先分析教材,了解这课的教学内容所承担的使命,分析它在本单元或本课中与前后课内容和活动的关系,了解编写者的意图,然后要进行学生学情的预测以及资源的利用。 我们认为可以这样进行分析: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的与本课相联系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生活经验等;分析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点。 3、资源利用: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体验,寻找在本节课中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包括纵向资源,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横向资源,即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所有知识点。) 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难点是指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教学重点、难点一定要与三维教学目标相对应,不能缺项: 教学重点:一般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确定的。 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将基本形状进行分割和组合的方法。 难点:对图形进行有创意的拼摆。 新的课程改革中,关于目标的描述是依据三个类型进行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它涉及学科本体的内容,学生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在可能的程度上加以理解和掌握。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强调学生对美术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对美术学习方法的领悟,学会在一个学习型社会中自主地获取知识,以满足社会的生存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美术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辅相成,是互相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是生成情感目标的土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起着整合、促进与升华的作用。只有认识和把握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才能领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的实质问题,才能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取得最佳的整合效果,有效指导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一言一行。
2. 小班美术教案(神奇的果树)设计意图
目标:1欣赏美丽的果园感受色彩美,尝试用涂染的方法表现圆形的果子。2在游戏的情境中,大胆创作,体验活动的快乐。准备:电教设备,果园幻灯图片(苹果、桃、樱桃、桔子),果树枝干作画纸,笔和颜料。
过程:1.参观果园(欣赏果树)
提问主线:①我们现在在什么果园里?(苹果)
②你看到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
③你看到的水果是什么颜色的?他还有什么颜色?
④这些红红的苹果在密密的绿叶中感觉怎么样?
小结:①我们刚才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是什么形状的?你还见过哪些圆形的水果?
②不同的水果它们的大小相同吗?颜色相同吗?
2.创作白果树
引导讨论: 圆圆的子果应该怎么画?你画过什圆圆的东西?你们是怎么画的?(空手练一练)
果子的颜色怎么上去?可以画一圈图上颜色。也可以从中间绕出来,越绕越大,颜色也直接画满了。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3.欣赏自己的作品
你画了什么水果?你喜欢哪棵百果树?我们画了这么好看的果树心里感觉怎样?
反思:本课题是幼儿园教研与班级主题项目活动相结合的一个设计。主要研讨:欣赏如何为幼儿的创作服务。所以在欣赏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幼儿的创作能力与经验。选择了苹果、桃、桔子、樱桃四种圆形的水果。在作画技能上提出了涂染圆果的目标。为了抓住每一次机会让幼儿体验和感受艺术的美,教师设计作画纸张,底纹,背景;颜料色彩的搭配和提供;作画工具和用笔的选择于提供,让材料和工具为隐性的教育目标服务;观念非常正确,有价值。但是本活动中,以绿色系果子;土黄、棕色为主的直树干;黑底纸的设计。实际效果为白底会更好。绘画技能的讲解示范环节,如果改变为幼儿先尝试创作,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再进行互动式的讲解和提升,应该更能符合幼儿听讲时间效果的利用,更符合幼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理念。欣赏为创作服务,教师要把握幼儿创作的重点要素,不必具体全面,控制欣赏环节的时间量,突出幼儿的创作。因此果树与绿叶之间的关系美,可以忽略(两维的事物对小班幼儿来说也不适宜)。
3. 托班美术教案说课设计意图怎么说
1.案例是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袭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4.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美术教学设计与其他学科教学设计的差异
天津教师资格高中美术考试要求:1.美术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版、美术创权作和鉴赏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美术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2.美术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方法,规范地撰写教案,准确地设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恰当地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3.美术教学实施能力。高中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准确地表述和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4.美术教学评价能力。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5. 你认为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的意义有哪些
我认为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的意义可以开发小孩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