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大领域教案美术大象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大象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装饰画的形式表现幼儿心目中的大象。
2.培养幼儿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大象玩偶、装扮好的大象、蜡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谜语,引出主题
教:“它的耳朵像扇子,身体像小山,鼻子长又长”。
小朋友们,猜猜它是什么?
幼:大象
2、教师出示大象玩偶,说:“我是一只大象,化妆舞会快到了,我想穿着漂亮的衣服去参加晚会,你们说我身上的衣服好看吗?”
幼:不好看
教:哎呀,那怎么办呀?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大象好吗?
幼:好
首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帮助它穿上漂亮的衣服的。
教师出示装扮好的大象,让幼儿欣赏图片,并提问:
(1)它们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2)它们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3)大象身上有什么图案?
3、教:小朋友们,假如你们是化妆师,你们想怎么帮助大象呢?
幼1:我想让大象穿上五颜六色的格子衣服。
幼2:我想让大象床上有花边的衣服。
(答案有很多)
教:你们想不想快点给大象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4、让幼儿给大象化妆,鼓励幼儿装扮出与众不同的大象。
5、展览幼儿作品,并进行点评。
请幼儿介绍自己装扮的大象,表扬装扮的漂亮的大象。
活动延伸:
通过给大象的装扮,引导幼儿给其他动物装饰打扮。
② 幼儿园五大领域,艺术可以讲什么课
幼儿园教育内容一般划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艺术分为美术和音乐。 美术又细分为:绘画和手工。 手工包含:折纸、剪纸、粘贴、拼贴、综合。 幼儿绘画包含:简笔画、填色、水粉画、印章画。 音乐分为:歌唱、打击乐、音乐欣赏和律动。
③ 中班美术《大蘑菇》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用椭圆形表现蘑菇伞,并用多种颜色装饰。
2.知道画面的排列要有大有小,使得画面丰富、布局合理。
活动准备:小兔头像、蘑菇图片,范画、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示范画,讲述故事:小白兔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玩,忽然下起了雨,他们跑呀跑,发现前面有很多漂亮的雨伞,仔细一瞧,原来是蘑菇。小白兔跑到蘑菇伞下面来避雨了。
2.小动物为什么到蘑菇下面避雨呢?
3.请幼儿观察蘑菇,看蘑菇是什么样子的?(有大大的、半圆形的顶,还有长长匠柄,能像雨伞一样挡雨点。)
二、各种各样的蘑菇。
1.教师示范画蘑菇:画个扁扁的椭圆形,下面长长的两条线就是蘑菇的柄。
2.观察示范画中大蘑菇、小蘑菇、矮矮胖胖的、高高瘦瘦的蘑菇,每个蘑菇的花纹都不一样。
3.教师请幼儿说说,总结画蘑菇的方法,创编成儿歌的形式(PPT出示):圆圆的,扁扁的,像房子,像花伞,一个个,地上长,小白兔,真喜欢。
4.幼儿跟读儿歌。
5.教师边念儿歌示范画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蘑菇:先画椭圆形或半圆形的蘑菇顶,在蘑菇顶中间底下画上蘑菇柄,然后在蘑菇顶上画上不同颜色的小圆点或者斜纹作装饰,最后给蘑菇涂上漂亮的颜色(教师示范时,强调涂色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
三、幼儿作画,老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各种蘑菇伞的形状,并用色彩和花纹装饰蘑菇。
2、提醒幼儿不能将蘑菇的柄画得太粗。
3、指导幼儿涂色,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蘑菇花纹。
四、展示幼儿作品。
(3)艺术美术领域教案扩展阅读: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第2版)》从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出发,结合艺术学科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的成长和认知特点,从学习幼儿艺术习得的发展规律,到通过欣赏达到对幼儿艺术的初步认识;再从幼儿艺术教育的大主题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具体任务、内容、特点、组织指导;最后通过专家的最新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提高理论修养,开阔眼界,并由一线教师的成功经验帮助学习者体验幼儿教师的自我实践操作。
另外,本教材为了更好地配合理论学习,安排展示了许多国内外学者、专家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真实、生动、有趣的案例,供学习者分析、思考与借鉴。
参考链接: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网络
④ 艺术领域教案中班《鱼儿的一家》
《鱼儿抄的一家》引领学袭生通过观察小鱼去体验和自行发现鱼儿的家,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意识到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教案如下:
教学反思:
课一开始,先通过观察小鱼创设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问题,并尝试怎样解决,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用什么样的方法。这样教学,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⑤ 幼儿教案《画祖国》艺术活动
活动由来: 幼儿通过过国庆节回来,互相交流外出游玩的感受和体会,孩子们都说我们的国家真大,幼儿都有强烈的认识了解祖国的欲望,为了满足幼儿的欲望和要求,于是产生了我们的祖国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问题板块主题壁报区域游戏相关内容家园合作资源利用 1、 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绪、情感及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2、 了解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国家。 3、 知道了解母亲河(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 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曾经创造过世界奇迹。 5、 知道了解四大发明。 1、 中国地图什么样,它象什么? 2、 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展,民族娃娃展。 3、 阅兵图片军仪仗队图片。 4、 布置长江、黄河的图片展。 5、 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6、 搜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布置展墙。 1、 布置了中国地图的拼图墙。 2、 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展,民族娃娃展。 3、 阅兵图片,三军仪仗队图片。 4、 布置长江、黄河的图片展。 5、 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6、 搜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布置展墙。 1、 中国地图拼图。 2、 制作绘画民族娃娃。 3、 绘画天安门。 4、 歌舞表演,我爱天安门学唱国歌画国旗。 5、 搭建长城。 6、 创编歌舞。 7、 手工制作长城。 8、 实验活动。 9、 纸的超市。 1、 向家长介绍本网络的活动内容。 2、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资料。 3、 家园共同配合带幼儿参观天安门、长城。 4、 请家长给幼儿布置相关适宜的环境。 5、 教师家长幼儿共创风格墙。 6、 让家长帮助寻找提供资料。 1、 看录相、光盘。 2、 从网上下载的照片。 3、 利用家长外出参观给幼儿提供录制的材料、照片、解说词等。 4、 活动区活动。 5、 利用周边的社区的环境和资源。 6、 参观纸箱厂,寻找各种纸。 活动网络图 主要活动: 1、认识中国地图 2、56个民族 3、母亲河长江黄河 4、天安门广场 5、长城 6、 国旗国徽国歌 7、四大发明 8、认识纸 活动一:认识中国地图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祖国地域的辽阔,地图板图形和雄鸡的特点。 2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祖国的名称。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中国地图一幅、中国地图拼图数个。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 认识中国地图,了解地图上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1 让幼儿知道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1 请幼儿观察中国地图,并提问幼儿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地图上都有什么?各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3幼儿对地图观察比较仔细,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大部分幼儿初步掌握。 1 幼儿操作拼图,找到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2 在拼图上找出祖国宝岛台湾的位置。 请幼儿操作拼图,并找到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4幼儿能很快找到北京的位置,对家乡的位置在哪个别幼儿寻找较慢。 1教师能与幼儿共同互动观察地图的形状和颜色。 2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有序的观察。 1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找到家乡的位置。 2 活动中幼儿互相合作进行语言和操作上的交流。 活动二:56个民族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了解部分民族的主要风土人情。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布置五十六民族的墙饰、照片、参观中华民族园。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 通过设计这次活动,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及风俗。 1、 谈话,请幼儿分别说说参观后的体会。 2、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 3、 谈话: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及它们的风土人情。 4、 你是哪个民族的?这个民族有什么风俗习惯,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5、 手工制作及绘画,民族娃娃。 6、 幼儿能结合此活动把外出参观后的所见所闻进行讲述。 7、 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对自己民族的了解和热爱。 8、 幼儿通过制作绘画民族娃娃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1、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同幼儿一起对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通过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师在这次活动中与幼儿互动制作民族娃娃,欠缺的是幼儿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的不够。 活动三:母亲河长江黄河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江、黄河、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活动三:母亲河长江黄河 活动目标:1认识长江、黄河、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2初步知道长江、黄河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激发幼儿对母亲河热 爱的情感。 活动形式:看录相,谈话。 活动准备:光盘(长江、黄河三峡的图片等)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知道了解中国的两条著名的河流。 知道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了解长江、黄河与民族发展的关系,说说母亲河治理后的变化。 一看录相,让幼儿初步了解长江,黄河的雄伟,壮观。 1、 幼儿观察自带图片,请幼儿进行相关的讲述。 2、通过观察图片,使幼儿知道哪个是长江、哪个是黄河、哪个是三峡发电站及壶口瀑布。 3、幼儿看录象时都非常认真仔细,并不时的互相交流。 二、分辨长江黄河的图片。 1、师生共同探讨长江、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激发幼儿热爱母亲河的情感,及治理后长江黄河给人民带来得好处。 2幼儿渴望了解更多的母亲河治理后的情况。 教师能在幼儿看录象时向幼儿进行重点的介绍说明。 幼儿对此活动有很高的兴趣,渴望了解黄河长江的更多知识。 通过师幼互动,幼儿的环保意识加强了。 幼儿通过次此活动激发了对母亲河热爱的情感。 活动四:天安门广场 活动目标 1 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2 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3 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幼儿去天安门参观、天安门的照片、图片、阅兵仪式图片录象带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请幼儿说说去天安门参观的体会,了解天安门广场的重要用途。 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让幼儿对天安门城楼的外观进行描述和绘画。 一、谈话:幼儿介绍参观后的见闻。 二、看录相,让幼儿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国旗每天从这里升起。 1、幼儿参观时对天安门广场看的比较仔细,要求教师为他们留影。 2、了解并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最大的广场,并了解相关的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 3、幼儿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渴望有更多的了解。 4、能简单说出天安门城楼外观 5、绘画天安门。 6、幼儿基本上能对天安门的外观进行描述。 幼儿通过组织活动,每周一升旗的时候幼儿都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神圣自豪感。 教
⑥ 求美术教案《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教案~~~~~急用~~·
第一课 继承和发扬中国艺术的传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与西方优秀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风格。
能力目标: 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
情感目标: 加深对美术艺术的理解,逐步形成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各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艺术独特的风格和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
中外美术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的对比,初步理解传统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的学具准备:教材,相关资料。
教师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看视频)
大家认真观察影片。提问:看看影片中都展示了哪些美术遗存? 看影片,思考,回答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答:有北京故宫、秦始皇兵马俑、云冈石窟等。
提高积极性
哪些美术遗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这些美术遗存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紧跟老师思路 导入课题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看幻灯片中的图片)将中西方的建筑作品从材料、布局、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思考、讨论
北京故宫
巴黎凡尔赛宫
中国以木结构为主,而西方是以石材为主。中国多是“四合院”形,地面平铺为主,而西方朝纵深方向发展。中国用金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木制廊柱,门窗,宽敞洁白的汉白玉台基,而西方色彩相对单一。 通过中西建筑的比较,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通过刚刚的分析,大家是否感受到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上,中国传统雕塑也有着自己的语言。
提问:谁能简单的介绍下云冈石窟或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德?
观看图片,并回想课前查阅的资料,向师生介绍云冈石窟和阿芙洛蒂德。
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感受自主学习的成就。
(观看图片)
从造型、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三方面比较中西雕塑的不同
中国雕塑注重写意,西方雕塑注重写实
中国的雕塑多强调的是一种集体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强调的是个人所展示出来的美。
西方雕塑强调直白、明晰、奔放。中国则强调委婉、内敛、保守 通过中西雕塑的对比,了解中国雕塑的特点。
以上我们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建筑、雕塑的独特之处。那美术四大家族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个,我们还没有分析,大家说是什么? 思考,回答问题。
绘画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识点。
(观看图片)
从形式、材料、比例三方面比较中西人物画的不同。 思考、回答问题。
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笔墨纸砚
对于中国画而言,造型准与不准,要依靠对意的表达
程度而定。
通过形式、材料、比例三方面比较中西人物画的不同,了解中国人物画的特点。
欣赏“米德尔哈尔尼斯的道路霍贝玛”这幅作品。体会西方风景画特点。
西方风景画重视光的运用,重视色彩的配合,重视透视的应用 简单了解西方风景画的特点。
欣赏《千里江山图》
提问:1、请同学分析中国山水画采用的技法。(透视、构图、色彩)
(2)你从中国的山水画中可以体会到哪些文化元素?
1、“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
山水画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人文理想、追求和深邃的意境;“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意境和品位。
2、以山为乐、以水为知,以空为悟、以远为觉的精神确立,体现天人合一的忧乐圆融意识,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自然理想,是中国山水画欣赏的最大乐趣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刻意蕴。
(回顾中西在建筑、雕塑和绘画上的不同。)
提问:和同学讨论,在中西美术的比较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中和 平易 深沉 含蓄 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
(观看幻灯片)
这种民族文化精神在古城方面的体现。 欣赏图片,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加深对美术艺术的理解,逐步形成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布置作业
作业要求:
题目自拟
内容: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艺术传统”为主线写一篇小论文
字数:300字左右
作业上交时间:4月2日(本周六) 记录作业要求 会用书面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