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美术月下中秋教案

美术月下中秋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1 14:03:51

⑴ 急需一篇以“月下中秋”的作文(500字)!!!!!!

月下中秋
今夜乃是中秋,每家每户都如今夜之月般团团圆圆,人们坐在月下赏月光,吃月饼。这不,我们一家也准备开始了。 我第一个冲出门,看到那明月就想到“月到中秋分外美”这句话。是啊,中秋的月亮真是美丽,金灿灿的,犹如一大块挂在夜空中的圆金块,让人爱不释“眼”。 虽然是晚上但因为是满月,明亮的月光使我可以看清邻居们团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小孩子们还在月下拿着块月饼边吃边玩。 看到他们就让我想到我小时候的中秋,和他们一样,我也和一些差不多大的孩子们一起玩耍。还唱着歌谣,还有爷爷给我讲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在听的同时也融入了进去,似乎他们就近在眼前。我看到了嫦娥吃下仙药时的无奈表情,看到了她在飘出房子是不舍的挥着手,看到了她在月亮上思念丈夫,有孤独无依的神情。 联想被一阵香味打断,回头一看,妈妈正准备分月饼。我最喜欢吃甜食,这等美味怎么能够错过呢?我如饿狼扑食般跑了上去,一把抓住一个月饼就狼吞虎咽起来。奶奶在一旁说道:“慢慢吃,别噎着了,都多大了还是小时候一样。”“小时候!”我边吃边回想起小时候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时候,都是自己做月饼,邻居如果先做好就会拿来一两个,反之我们也如此。吃着邻居已做完的月饼,我催促奶奶道:“我们的月饼到什么时候才好,我快馋死了!”奶奶就会哄着说:“好好,我马上去做。”虽然那时的月饼没现在买来的样式多,味道好,但那时的月饼有买不来的爱的味道。 想着想着手里的月饼就没了,但那些美好的回忆依然在玩脑海中永远保存着,永远,永远······抬头仰望,觉得今夜月更圆。

⑵ 中秋月下会苏轼(作文、300字)

开头可以先设置复一个时间背景制(如8月15,月圆之夜);
用符合该背景的诗词来引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之后必须结合你所设置的背景和苏轼所处的时代来展开合理的想想(一定要符合历史)但要注意在此过程一定要大量引用苏轼的词,这样才会使文章显得充实;
最后以自己现在的感想或感悟等收尾(如所设背景就可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来收笔),这样即可做到“浅入深出”结尾也可达到突出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不过要注意前面要适当的设下一些伏笔,以为下文的点睛之笔来做铺垫。

⑶ 作文:中秋月下漫步,550字

时逢农历十五中秋节,我一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家乡赏月,正如张九龄说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于是我们在渐浓的秋意中,驱车返回故乡——潮州。
家乡这儿风景秀美,是赏月的好地方。第二天晚上,我一家乘着微风,拥着满怀的好心情到寺庙赏月。
我抬头看,起初的月亮周围云缭雾绕,显得有些朦朦胧胧,仿佛笼罩在仙境之中。渐渐的,夜空中风儿开始顽皮地嬉戏,仿佛不经意间拨开屏障,露出了正对我们嫣然而笑的月儿。月亮好似一支轻盈的画笔,在浮云间细腻而精致地勾勒出一阵阵美妙动人的光晕。
这时,月亮上忽然隐约地现出两个小黑点,飘忽不定。看着他们悠闲自在的模样,我不禁浮想联翩:啊!嫦娥与玉兔一定正在月亮上散步呢!
月亮很慷慨,将月光毫不吝惜地四处挥洒,馈赠给世间每一个人、滋润世间的每一寸泥土。寺庙前烧起香来,不一会儿便烟火葱茏。月光像一双细腻的少女的手,仔细擦拭着每一丝烟,还让上面住满了会发光的小精灵,它门微微闪烁着,一定是在向人们招手吧!
啊!不仅人们被这貌若天仙的月亮迷住了,连庙门前的高贵俏丽红花都忍不住随风摇曳着自己的裙裾,仿佛是向风光无限的月亮投去羡慕的一瞥。
我在月光轻柔的抚摸下、在其乐融融之中愉悦地赏了一次月。月亮大概受不惯那么多人对它投去的目光,便让风把屏障合上。我们便在浓浓的秋意中,与风儿手牵手,走回家了。

⑷ 八月中秋征佳期。月下弹琴诵古诗。谁知道整首诗

八月中秋会佳期
期下弹琴诵古诗
诗内不闻钟鼓便
便深方知星斗移
移少神佛归古庙
庙中宰相识心机
机时到得桃源洞
洞与仙人下三棋

⑸ 中秋月下桃花源800字作文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这天云雾稀少,月亮格外得圆,人们欢聚一堂,喜滋滋地吃着团圆饭。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临了,这天不仅是中秋节,也是舅舅家新楼建成的日子,真是双喜临门啊!舅舅准备晚上来一起吃一顿中秋团圆饭。
夜空中镶嵌着一轮圆圆的明月,好似一个大玉盘,月光皎洁明亮,多美丽的月亮啊!看着看着,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仿佛看到了嫦娥正怀抱一只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里向我们招手……突然,我的耳边回荡起一首歌——《水调歌头》,歌声悠扬婉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来是到酒店了。
酒店内,正放着这首优美的歌曲,使得中秋节的气氛更浓了。只见舅舅舅妈正在招待客人,忙得不可开交,原本要上班的表姐也从公司里赶回来了,外公外婆正和别人愉快地交谈着,乐得是合不拢嘴,整个场面让人感觉温馨极了。他们一见我们来了,都招呼我们坐下。我和有些哥哥姐姐们是一年都难得见到几次,这次见面让我们可开心了!“好久不见啊,最近怎么样,有没有想我啊……”表姐一问起问题来便没完没了。这边,外公又问我了:“学习好不好,有没有拿第一啊?以后放假了要来玩啊!”亲人们亲切的话语让我倍感温暖,“有亲情真好!”我在心里想。过了一会儿,客人们大都到齐了,便开始上菜了,一盘盘佳肴陆续端上来了,菜式各式各样、琳琅满目,有时,妈妈会帮我夹菜,有时,表姐会帮我倒饮料,外婆会……从这些美味佳肴里,我吃出来的是亲情的温暖。这时,舅舅和表哥端着一杯酒走了过来,非要和会喝酒的人干一杯,姨父端着满满一杯酒站了起来,说了句祝福的话,把酒一饮而空,大家都夸他酒量可真好,轮到爸爸喝酒了,爸爸对喝酒可是一点也不在行,起初怎么也不肯喝,最后还是被逼喝了酒,可不,刚喝完没一会,脸就变得通红了,活像一只猴子,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团圆饭吃完了,走出酒店,仰望夜空,明月依旧,我想:不知此时此刻,天下的游子们是否也跟亲人们团聚在一起?祝愿他们能够早日跟家人团圆,分享亲情的温暖。

⑹ 月下的中秋节怎么写

月下中秋人常在,桂花更胜去年红。

⑺ 哪句诗句体现了中秋节月下赏桂花的情景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内,应是嫦娥容掷与人。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⑻ 中秋节晚上,()我们全家欢聚月下,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中秋节晚上,(月朗星稀)我们全家欢聚月下,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真是其乐融融,阖家幸福。

⑼ 描写中秋节月下风景的句子

适逢抄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⑽ 李白的《月下独酌》 属于中秋节的诗吗

不是的。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_网络汉语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回影成三人。答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节的普及,顶多追溯到唐玄宗后期。之前虽有中秋节,但只是皇家的节日,民间还没有大范围开展。而唐朝也只是在唐玄宗以后,逐步开始在民间过中秋节,并且中秋节影响范围并不大。而李白和唐玄宗是同时期的人,两人虽然不是同一年出生,却是同一年去世。在去世前是长达7年的安史之乱,各地哪里还有过中秋节的心思?
因此,不是李白不想写中秋节的月亮,而是当时李白真的不过中秋节啊!

阅读全文

与美术月下中秋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