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中班安全教案不玩危险物品

中班安全教案不玩危险物品

发布时间:2020-12-21 06:21:27

1. 中班安全教育《家里物品不乱动》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理解一些有害物品的特点和不安全的因素。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使幼儿明白不乱动成人物品的道理。

教学过程(以煤气灶为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煤气灶图片。

2、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煤气灶)你们家使用煤气吗?煤气灶有哪些用处?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煤气灶使用不当,会有哪些危险?

教师小结:煤气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能烧水、烧饭、烧菜。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发生火灾,给我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带来危险。

二、请幼儿翻开教材,看图提问。

1、小朋友为什么不能单独去开煤气灶(会发生煤气泄漏事故)

2、小朋友你们知道煤气泄漏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吗?(人会中毒,会爆炸,着火)

3、发现煤气泄露我们应该怎么做?(闻到煤气不能打电话、不能开灯、开窗通风、赶快跑到外面)

教师小结:煤气的用处很多,可是如果不正确的使用煤气,它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一旦发现煤气泄漏,马上关闭煤气阀门,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抽油烟机和排风扇,不能点火,也不能在室内拨打电话。要马上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打开门窗,跑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三、判断对与错:

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1、组织幼儿讨论:

(1)小朋友不停地开关煤气灶。

(2)肚子饿了,用煤气灶煮鸡蛋吃。

(3)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赶紧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4)闻到家里有煤气味,继续呆在家里玩教师小结:这些行为都不对!

2、教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赶紧跑出家门求救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有时会有危险发生,小朋友要学会解救自己的方法。

2. 中班安全教案玩耍时不伤到别人

此活动方案是为了提高中班小朋友的安全知识为中心来展开延伸,为了让小班幼儿能够快速掌握安全知识而进行的教案。教案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

让幼儿正确了解安全知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不伤害他人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

1、建立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2、懂得在游戏中防止伤害。

二、活动准备:

幼儿儿童英语故事,气球动画片光盘。

三、活动实施:

1、导入:播放幼儿儿童英语故事,气球动画片光盘。

1、老师讲解:

熙攘的街市,可可、乐乐、豆豆来到一个气球摊档前,买到了各自喜欢的气球。

刚走了不远,看到胖胖猫、咪咪鼠的射击游戏的摊档也布满了五彩缤纷的气球。

贪玩的可可、乐乐把手中的气球塞到豆豆手里,玩起射击游戏。而手中抓满气球的豆豆却被腾升的气球拽到了半空中。看来,不管玩什么游戏,首先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2、讨论:

1、豆豆碰到了什么样的危险,是谁救了她?

2、豆豆被气球拽到了半空中,要是摔下来就麻烦大了。

3、我们扔皮球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

4、我们在游戏玩耍过程,如果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各种意外。

5、我们踢球的时候,有可能摔跤吗?

6、踢球的时候,摔跤很难避免,重要的是要避免受伤。

3、教师小结:

1、在玩游戏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2、在玩游戏当中,不对自己和身边小伙伴做出危险动作。

3、遵守游戏规则,听从老师、家长的指挥。

3. 不要玩刀危险 中班教案

提供篇类似的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教案:不玩危险物品

教师:屈老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如:火、电、刀等。
2、知道不能随意触碰危险物品,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不玩危险物品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如:火、电、刀等。
活动难点:知道不能随意触碰危险物品,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图3,通过谈话引出主题活动。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阿姨的手怎么了?
教师:阿姨为什么要绑着绷带?
教师:阿姨在家,用菜刀时,不小心把手割破了。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在家不能玩菜刀,刀是很危险的东西。
2、观看课件图4,引导幼儿说说身边有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不能玩的。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危险的,如:打火机、火柴、电器的插孔、药品等,不一定小心就会让我们受伤,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小心,在家不能玩危险的物品。
3、观看课件图5-图11,让幼儿议一议图中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
4、观看课件图12,请幼儿说说哪些地方是危险的,要特别小心,不能去玩。
5、观看课件13,让幼儿认识匪警:110 火警:119 急救:120
6、初步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欣赏儿歌《火灾来》、交通安全歌》和《地震自救歌》。

五、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特别感兴趣,不管是否有危险,都会去摸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的发生幼儿划破扎伤身体等。如何让幼儿远离危险且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特进行"不玩危险的物品"的活动,让幼儿躲开危险,远离危险。
这活动我共分五方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幼儿观察、认识安全标记。了解它的特征和意义。因为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且对这些标志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秩序还是很好的。
在翻开活动用书时,幼儿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书上图片描述的是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对于这些危险物品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意识;并对它们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较了解的,大多数的幼儿一次就把所有物品的用途都说出来了,但是对于他们的共同之处幼儿的回答就不太完整,虽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个较好的词语来进行概括,从这里我发现我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词汇还是不够丰富需要加强。
幼儿对"为什么这些东西是危险物品",不太了解,有的幼儿说"本来就是这样的"有的说"因为它会个给人和事物造成伤害"……因此,在我讲了以后幼儿就有了一种恍然大捂的神情,感到很高兴,还不时和边上的同伴那进行交流。课堂的气氛一下字就活跃了起来。
在第四个环节中主要让幼儿自己分辨哪些东西是危险的物品,不能吃也不能玩的。幼儿都积极的举手发言回答,总体来说幼儿的知识经验还是较丰富的,有些我也没有马上想到,但是幼儿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还对我说了很多发生在他们自己或者周围人身上的一些有关于这些危险物品造成的伤害,从中不难看出现在的幼儿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他们都能对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进行分析,了危险物品对人的伤害
最后一个环节,幼儿积极讨论其他孩子的回答是否正确。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样的谈话方式,课堂的气氛非常热烈。当中有的幼儿说的不够准确,或语言表达不清楚的,其他幼儿还会进行指正,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对危险物品的认识和造成的严重性,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了!
最后我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小结,把幼儿的讲述的内容进行了汇总,然后让幼儿欣赏儿歌《火灾来》、交通安全歌》和《地震自救歌》,进步一步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4. 中班安全教育家里物品不乱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专
3、了解属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二、活动准备:
挂图3幅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2、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3、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四、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五、家长工作:
请家长经常提醒幼儿家中有哪些危险物品小朋友不能玩和触摸,如:剪刀、缝衣针、电器、煤气开关等等,给小朋友讲一些安全常识。

5. 中班教案:健康《危险的东西我不碰》

教育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害物品的特点和不安全因素。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使幼儿明白不乱动成人物品的道理。
活动准备:
消毒液、玻璃容器、小块红布、口红、农药瓶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
教师:小朋友们好,下面请小朋友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游戏!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放起来。)
二、激趣导入:
1、教师将一小块红布放入盛有84消毒液的容器里,让幼儿观察,并提问瓶中的红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这块布变成了白色。
2、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它变成了白色?今天,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来揭开这里的奥秘。
3、出示消毒液
教师:刚才试验中的红布就是被这瓶液体改变了颜色,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幼儿:消毒液。
4、教师:xx小朋友回答的真棒!那么你们知道消毒液的特点和作用吗?幼儿:用它可以消毒。
教师小结:消毒液是一种无色的液体,但它有一种很刺鼻的气味。人们可以用它来消灭有害的细菌。而且它的腐蚀性也很强,所以小朋友们不能随便乱摸。
三、出示口红
1、教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幼儿:老师手中拿的是口红。
2、教师:xx真聪明,你们看见过谁用过?幼儿:妈妈。
3、教师:那她把口红涂在哪里啊?幼儿:嘴上。
4、教师:那你们可以用大人的口红吗?幼儿:不可以。
教师小结:口红是一种化妆品,它含有汞等有害物质。你们的皮肤还很娇嫩,如果涂抹口红的话,会引起中毒。
四、出示农药图片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幼儿:农药
2、教师:你们知道农药的作用吗?幼儿:不知道
教师:那么就由老师来告诉大家吧!农药也是一种液体,它可以用来杀死虫对庄稼有害的虫子。如果人类接触到它的话,有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五、活动结束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些有害物品,在生活中,我们要远离这些有害物品,不去触摸。
六、活动延伸回家之后,问一问家长还有哪些物品对身体有害。我们下节课请小朋友再说一说。

6. 中班安全教育教案不吵架不打架

中班安全教袭育教案不吵架不打架需要围绕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开展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展开。具体如下: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意识。

2、让幼儿明白打架、吵架是不文明、不友好的行为,要做个乖小孩。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儿歌:《不打架不吵架》 小刚不小心, 踩了我一下。我不把他骂, 也不把他打。打骂都不好, 不是乖娃娃。

2、图片:打架情形的图片一张、打架之后受伤的图片一张

三、活动进行:

1、教师出示图片:打架情形的图片一张,并提问。

师:图片上的小朋友都在干嘛呢?为什么?

幼:在打架。

2、教师示图片:打架之后受伤的图片一张,并提问。

师:打架了身体会怎么样?

幼:受伤。

师:所以小朋友之间有什么矛盾都不能干什么呀?

幼:不能打架。

师:不小心踩到了别人要说什么?

幼:要说:对不起

师小结:打骂都是不友好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会打架的小朋友,所以小朋友们要做个乖娃娃,不打架、不吵架。

7. 中班教案:健康《危险的东西我不碰》

教育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害物品的特点和不安全因素。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使幼儿明白不乱动成人物品的道理。
活动准备:
消毒液、玻璃容器、小块红布、口红、农药瓶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
教师:小朋友们好,下面请小朋友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游戏!
(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放起来。)
二、激趣导入:
1、教师将一小块红布放入盛有84消毒液的容器里,让幼儿观察,并提问瓶中的红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这块布变成了白色。
2、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它变成了白色?今天,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来揭开这里的奥秘。
3、出示消毒液 教师:刚才试验中的红布就是被这瓶液体改变了颜色,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幼儿:消毒液。
4、教师:xx小朋友回答的真棒!那么你们知道消毒液的特点和作用吗?幼儿:用它可以消毒。
教师小结:消毒液是一种无色的液体,但它有一种很刺鼻的气味。人们可以用它来消灭有害的细菌。而且它的腐蚀性也很强,所以小朋友们不能随便乱摸。
三、出示口红
1、教师: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幼儿:老师手中拿的是口红。
2、教师:xx真聪明,你们看见过谁用过?幼儿:妈妈。
3、教师:那她把口红涂在哪里啊?幼儿:嘴上。
4、教师:那你们可以用大人的口红吗?幼儿:不可以。
教师小结:口红是一种化妆品,它含有汞等有害物质。你们的皮肤还很娇嫩,如果涂抹口红的话,会引起中毒。
四、出示农药图片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幼儿:农药
2、教师:你们知道农药的作用吗?幼儿:不知道
教师:那么就由老师来告诉大家吧!农药也是一种液体,它可以用来杀死虫对庄稼有害的虫子。如果人类接触到它的话,有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五、活动结束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些有害物品,在生活中,我们要远离这些有害物品,不去触摸。
六、活动延伸回家之后,问一问家长还有哪些物品对身体有害。我们下节课请小朋友再说一说。

阅读全文

与中班安全教案不玩危险物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