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小学艺术课美术教案

小学艺术课美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0 18:32:17

Ⅰ 中小学美术教案如何写

初中美术教案范例: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第一课: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一、教学课时:1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二、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2、能力目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对生命与自然的亲近,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体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意识,感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相关知识及其间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以讨论与合作、比赛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艺术家对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通过对艺术家的作品与审美价值的了解、探究和体验,理解不同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六、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有关春天的文学作品、音像资料、图片、音乐)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在课前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等途径收集、摘录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与诗词;中外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的摄影图片及歌曲等。
七、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创设情境,揭题引趣:
师:春天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的季节,更是人们辛勤耕耘、播种希望的季节。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百草吐绿,百花争艳,百鸟欢鸣,它孕育着生机,萌生着希望。下面,让我们首先伴随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和一组表现春的摄影图片一起来感受春光,了解春天吧!(板书课题)
课件展示:散文《春》的朗诵录音和配景摄影图片
2、分组讨论,阐述春天的特点与美感:
问题(1):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的信息?春天到了,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生(1):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春意盎然、春柳叶绿、百花盛开……
生(2):春游、写生、植树……
问题(2):结合课件和自己收集中的诗歌、图片、音乐用一句话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或春天给人一种怎样的美感?
3、探究、分析春天的象征意义和表现形式:
问题(1):在一年一度传统的春节中,有哪些风俗习惯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生: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
课件展示:春节时的民俗、生活图片、民乐合奏《春节序曲》
问题(2):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时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呢?春天象征着什么呢?
生: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这些风俗习惯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人们总是把春天作为一个美好的象征,用春天来比喻新的开始和美好的青春。比如形容新生事物蓬勃萌发为“雨后春笋”……
问题(3):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春天?
生:春联、绘画、音乐、雕塑、歌曲……
(二)发展认知阶段
1、欣赏感受自然美与艺术美及其相互关系:
A、欣赏国画《春》(现代) 王成喜
课件展示:摄影《梅花》与国画《梅花》、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的书法与朗诵录音
师:“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通过对比以上两组图片,谈谈画家为什么要用梅花来表现春天,传递春的信息?是怎样把自然美和生命活动联系起来的?
师:梅花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一探春光,其它的百花也不甘示弱纷纷赶来向春姑娘报道。大自然为我们创造的春天可以说是一个百花园,生机盎然。大家现在可以一边欣赏一组花卉图片一边构思:如果让你们用这些花卉为题材表现春天,你准备怎样表现呢?
课件展示:一组表现春天花卉的摄影图片和门德尔松的钢琴曲《春之歌》
板书:自然美——客观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现象的美。
B、课件展示:摄影风景图片《漓江》与画家白雪石的国画作品《漓江春》等。
问题:同样是表现桂林山水的题材,自然美与艺术美有何不同?什么是艺术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又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板书:艺术美——艺术作品呈现的美。二者关系——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
2、造型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表现春天的不同特色和特点:
A、欣赏墨彩画《溪》和国画《初春》
课件展示:摄影图片《春柳》与国画《溪》、《初春》、童声音乐《春》
师:“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冬雪消融,小溪潺流,碧绿清澈,在微风的吹拂下漾起道道波纹,嫩柳生机萌动,这一切都传递着春的消息。湖滨春柳吐绿,鱼民在美好的春光里忙忙碌碌,鱼舟来来往往,一片繁荣景象。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呀!
B、欣赏国画《梅石溪凫图》 (宋) 马远
课件展示:Flash动画《梅石溪凫图》、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朗诵录音和解析
教学设计:Flash动画演示梅花怒放、群鸭戏水场景,点击梅花、群鸭局部放大,对比摄影梅花、鸭子进一步认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感受文学与艺术不同的特点。
课件展示:一组自然界蜂蝶、小鸟、昆虫迎春、闹春的摄影图片和音乐《鸟鸣》、女生合唱《春游》。
C、欣赏国画《春雨江南图》 (现代) 李可染
师:每逢看到春雨,农民伯伯总是说:“春雨贵如油”!我们要说,春雨美如画!而江南的雨景,无论是在画家的画中,还是在诗人的笔下,都别有一番情趣,意境深邃幽远。宛如苏轼《望江南》词意“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写照。
课件展示:一组表现春雨的摄影图片、杜甫《春夜喜雨》朗诵录音和背景音乐《春游》
D、欣赏雕塑《春风》 (现代) 张德峰
课件展示:雕塑《春风》、音乐《望春风》、艾青散文《春姑娘》的朗诵录音
师:散文中描写的“春风”与雕塑《春风》表现的春风有何不同?
生:散文是以“春风”写“春风”,雕塑《春风》则是将无形春风、春天有形化、具体化,刻画成三位青春少女,像春姑娘一样飘然而至,似乎看得见、摸得着,但也同样充满了美妙的诗意感受。
(三)课堂练习
请学生挑选自己熟悉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词,简短交流、思考后,用语言描述自己如果用绘画来表现的画面效果。例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等等。
(四)结束延趣、课堂小节阶段
课件展示:一组画家描绘的有关春天的作品背景音乐《湖上春来水沉碧》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感受了春光,畅想了春天,同时也放飞了理想与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不仅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把握青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去学习、去创造

Ⅱ 怎样写小学美术欣赏课教案

初二年级美术教案
外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古文明之旅

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课在教材中的欣赏课中属于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第一课,学生对外国美术方面的知识了解太少,所以难度较大。但本又课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一节课,学生学习起来会有很大的兴趣。

课业类型:欣赏课

授 课 人:龙 江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古代文明的艺术成就。

通过图片的欣赏,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通过学习和对比,体会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自豪与骄傲。

教学重点: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措 施:用“旅行”的方法来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

措 施:通过系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学会用时代背景和地域风格来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学具准备:教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

I、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组织听讲情绪。

II、板书课题(多媒体):

古文明之旅

III、板书目标(多媒体):

(略)

IV、导入新课:

师问:大家知不知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生答:知道。

师问:那大家知不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

生答: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

师:除了“四大文明古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有非常丰富的文明成果。今天我们就到印度、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希腊古罗马去看一看外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成果。

(用多媒体展示课程大纲)

古埃及、两河流域

埃及和两河流域⒁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早在埃及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它在建筑和雕刻方面都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著名的胡福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即国王)的陵墓。胡福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高146米,故亦称大金字塔。它不仅突出地体现了古埃及无与伦比的建筑技术,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以巨大而又极其单纯的几何形体,给人以高大而又无比稳定的感觉,充分体现了统治者的权势与神圣。

与胡福金字塔相邻近的狮身人面像,高约20米,长约57米,高达6米的头部据说是法老哈夫拉的容貌。建造这尊巨像的目的,是为了护卫哈夫拉金字塔前祭殿的大门。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狮子是力量的象征。所以,狮身人面像实际上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老权力的象征。(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出于和建造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同样的目的,古埃及统治者十分重视自己雕像的制作。他们常将自己的雕像放置在自己墓室里。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通体着色,人物形象安详、庄重,公主的形象尤其生动、优美。用宝石嵌成的人的眼珠,使雕像显得更加栩栩如生。(用多媒体展示)

与埃及文明几乎同时期的两河流域文明,在美术方面也有重要的成就。公元前七世纪的著名浮雕《受伤的母狮》,十分引人注目。身中数箭的母狮,满身鲜血淋漓,身子的后半部已瘫倒在地,但它健壮的前爪仍在挣扎着想从地上站立起来。那昂头怒吼的神态,极其悲壮。像这样极其真实而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在那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中是不多见的。(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产生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从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年)到笈多王朝(公元4-5世纪)这近千年的历史中,佛教美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且对亚洲其他各国佛教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存的等身大的佛立像,是笈多王朝时期佛像雕刻的代表作。佛像的姿态肃穆慈祥,袈裟紧贴身体,衣褶清晰,线条流畅,头后有精致华丽的光环,表现了一种庄严静穆之美。(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公元1526-1858年),由阿拉伯国家传入的伊斯兰教十分流行,各地兴建了许多清真寺(21)和其它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的泰姬陵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这是莫卧儿王朝全盛时期的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早亡的爱妻泰姬·玛哈尔所建造的陵墓,由来自波斯、土耳其、法国、意大利等国杰出的工匠共同设计建造。1632年破土,1648年建成。陵墓全部用洁白如玉的大理石建成,象征泰姬的美貌和爱情的纯洁。陵墓的艺术形象既有肃穆的纪念性,又具有开朗的亲切感。各部分之间比例匀称,既讲究对比,又十分统一和谐,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建筑物。(用多媒体展示并补充相关图片)

Ⅲ 小学美术课教案怎么写

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一、活动名称
题目格式应为:x班xxxx活动设计:xxxxxxxxx(注明年龄段、活动设计的领域和名称)
活动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果是综合活动、主题活动或半日活动,也要注明。

二、设计意图
扼要阐述活动设计主题内容选材、生成的背景,对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等。

三、活动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纲要的精神,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书写目标,可用“能”“会”“掌握”“学会”“明白”“懂得”等词语;目标不宜笼统,要具体明确,出现具体的经验,可操作,可衡量;目标数量不宜过多,重点呈现新的经验和需要重复的重要经验。以2-3条为宜;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不需要先呈现途径和方式,(如“通过……”或“在……过程中”,)还要避免直接叙事,不直接呈现经验,(如,“让幼儿做一个小小航海家”);目标的书写按照活动经验获得的相对先后顺序排列。

四、活动准备
包括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物质准备包括围绕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称,有场地布置的教学活动,需画出场地布置示意图。如需要幼儿用书,放在活动准备的最后一条。材料也不宜过多过杂,要从目标和环节的实际需要出发。
心理准备根本活动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准备就写上。

五、活动过程
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使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师幼互动。
活动环节中应说明教师干什么,引导幼儿干什么,每一个环节一定要有幼儿,教师的言行以调动幼儿学习为目的。
准备的材料应该环节中用上,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应在准备中有交代;任何自编自创的游戏、操节、纸工等,必须说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六、活动延伸 (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写这个环节)
根据具体活动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活动延伸;活动可向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及家庭中延伸;活动延伸可以包括重复强调和后续拓展两种类型;说明向哪里延伸、做什么和怎么做,可巩固什么经验或让幼儿得到什么新经验。

七、活动反思: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有效对策。

其他注意事项:
活动设计中数字序号的运用级别顺序为“一”“二”“三”——“一”“二”“三”——“1”“2”“3”——“⑴”“⑵”“⑶”——“①”“②”“③”,一般使用“一”“二”“三”——“1”“2”“3”——“①”“②”“③”三级顺序即可;阿拉伯数字后面的标点用黑圆点,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不建议用自动编号。

Ⅳ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第10课《色彩的色相》教案

·《三原色与来三间色》教源学设计
托班美术教案:三原色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并听音乐按此行动。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手卡(每人一个)。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区。
3、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美术:第一课
原色和间色
教学设计
音乐:三原色和三间色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2、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三、教具...·中班科学教案:三原色的奥妙
中班科学教案:三原色的奥妙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红、黄、蓝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这三种颜色相互调和可变化出橙、绿、紫色来。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会巧妙地运用三原色。

Ⅳ 小学美术教案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1.线造型的素描作品数幅。2.立方体和圆柱体框架模型一个;
学具:软芯铅笔、橡皮、课本、作业本。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的准备。
(2)导入新课线造型素描作品数幅和明暗素描作品数幅,
(3)给学生欣赏、鉴别、然后讲解。
设问:线造型的素描和明暗素描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4)讲授新课
二、线造型素描的特点及线的造型功能。
线造型的素描图是通过线结构的运用,直接体现和暗示物体的体积、远近、方位和对比等牲,表现出物体内外部组合关系及前后左右的空间状态。
线造型素描剔除或减弱明暗色调层次,强调物体本质的实在的形体结构,所以表现物象的效果明确、肯定、清晰和刚劲有力。
线徒刑素描是以线徒刑的方式研究自然的造化和物象的结构,线的造型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表现物象的外形轮廓,(2)勾画形体的边界。
(3)表现物象的内外结构、空间位置、透视变化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关系。
(4)表现物象的虚实关系、明暗关系及体积感。
(5)表现物象的势、力、节奏、韵律感,(6)抒写人的情趣,(7)气质。
线造型素描不但可以在美术专业方面方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以图解形式适用于理工科专业中,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徒刑技能服务于设计,在建筑、园林、工业设计等图纸绘制上,结构线的徒刑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设计手段,广泛适用到现代建设的各个产生领域中。
三、立方体与圆柱体
(1)立方体(对照立方体框架模型分析)
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础,它的结构是由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平面,按照垂直关系而构成的。
圆柱体是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旋转360。而构成。也可以说是由无数个相同的圆面叠杨(如硬钱币叠成一圆柱体)

(2)圆柱体。立方体与圆柱体结合图形是说明立方体内可以产生一个圆柱体,圆柱体在立方体内的构成是以一个正方体的二分之一边为轴,以立方体一个面的中心点为圆心,旋转306而成。圆柱体的立体感可通过顶底面的透视圆面体现。
四、作业要求
1、临摹课本立方体和圆柱体范画。
2、用2B、和5B铅笔作画,3、要求表现物象透视准确,4、结构清晰。

Ⅵ 小学美术兴趣班教案

本学期我任3-5年级美术,在新的学期里,我将在参考学校开学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培养美术尖子生。本期教学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加强内功修养: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当代教学论读本,用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自觉接受新观念,更新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2、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责任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千秋大业,民族的兴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我将认真钻研业务,学好《课程标准》吃透教材,读透学生,写好教案,上好课,耐心辅导学生,做到面对全体学生,教好书,育好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勇于探索搞科研,大胆实践出成果。教学应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不断前进,有所发展,才能给学生不断注入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培养人的科研课题。本学期力争在广阔的教学领域中去探索教育教学的奥秘,总结出新的教学经验,促进自身教学教育能力不断提高。

4、加强校本研究,初步形成我校的地方文艺教学资料集,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地方教材。

具体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二月份:

1、学好课程标准,订好计划,写好教案,接受教导处的检查。

2、加强课堂常规教育,热爱教育对象,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抓好课外活动的训练。

4、配合学校教导处的教研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四五月份:

1、日常教学工作

2、梁平竹帘兴趣组的组建及培训

六月份:

1、协作准备庆“六、一”文娱节目。

2、举办一期一度的期末作品展及竹帘作品展。

4、做好情况分析及情况反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5、写好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文章、心得体会和教育科研文章,并交1--2份给学校教导处。

6、完善各种资料、总结、并认真反思。

阅读全文

与小学艺术课美术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