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音乐老师教案范文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实验小学 冯琳
年级:二年级1班
课题:《阿细跳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民族是我们所熟悉的,从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2、从视觉上使学生了解彝族这一民族的风格特征。
3、从听觉上使学生深入了解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乐型,掌握五拍节奏的特点及我国特色民族乐器的认识。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掌握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所带来的旋律,介绍乐曲是由哪些民族乐器所演奏的。
教学难点:5/8节拍的掌握及民族乐器的分辨。
学生分析:
创造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大于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发扬我国传统民间
乐器的知识与文化,是小学音乐课程重要的因素之一,让学生查阅和搜集有关我国五十六民族的文化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自我展示。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教学准备:“哈利·波特” 的魔杖、音乐课件、演奏的乐器、彝族服饰
教学设计:
1、由“哈利·波特”的魔杖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设计用有趣的魔杖给予学生神秘的暗示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请根据魔杖的提示寻找哈利·波特想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知识的线索,看看同学们谁的运气最好,在准备的民族知识中和哈利想得是一致的。”
2、教师提前藏在学生教室里一些提示,让学生赶快找到并揭开谜底,学生找到一些提示卡片,如:“乐器、音乐、舞蹈、服饰、民族”等,找到教师提早准备的彝族素材。并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民族知识。
3、通过音乐使学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旋律,并进行详细的段落分析,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 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4、通过乐器使学生了解这首旋律活泼跳荡的《阿细跳月》,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教师准备一样实物乐器,其余的乐器可用课件代替,准备的乐器可以让学生轻轻地用手尝试,使学生体验拿到实物的乐趣。
5、通过服饰使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并延续“哈利·波特”的魔杖使学生在教室找到关于彝族的服饰及装物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舞蹈使学生掌握5拍节奏型,先可以用简单的手来表示,123拍不动,45拍拍手;然后加上脚,123用脚来表示,1左2右3左45拍手;逐步较强难度。
7、结束,同学们安静的等待和倾听彝族舞曲的旋律“火把节之夜”,教师用“哈利·波特”的魔杖变出篝火放在教室中间,请同学们听着《阿细跳月》的旋律,穿着彝族服饰,跳着彝族特有的舞蹈步伐,请一位同学代表“哈利·波特”也和大家跳起来,融入到我们团结的大家庭里。
8、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㈡ 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学科的教学设计模板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1问:音乐学科专业知识
考查音乐学科专业知识,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分析解答。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2问:关于教学目标设计
作答模板: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聆听歌曲,了解我国西方优秀音乐文化的传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拓宽同学们的音乐视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聆听学唱,感受、体验作品音乐情绪风格特征的表达。(低年段)
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等活动,能够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理解、想象乐曲的表现内容,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中年段)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聆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XX(某一乐器)多变的音乐色彩。
(2)在学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XX(如十六分音符、切分、附点等节奏型)处理的准确到位,且不拖拍子抢拍子。
(3)在学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自信的演唱XXX。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3问: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直观导入为例:为学生们呈现视频、音频、图片
模板:同学们,又来到了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请你们闭上自己的小眼睛,听!(一段音频,如海浪、海风的声音等,之后询问)大家刚才都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XXX。
【设计理由】:
贴近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程成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授
1.初听作品,感受旋律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
2.复听作品,体会内容
在教师的引导下,请学生结合歌词谱例聆听作品,感受、思考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3.再听作品,学唱歌曲
教师示范,学生哼唱,一起处理谱中的重难点,分组练习,展示,教师点评。
三、巩固提升拓展
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唱作品的旋律编配新的节奏型。
(或要求学生表演作品中的故事情节)
四、小结作业
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回顾本节课重难点,并歌唱作品。最后布置相关作业。
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学科的教学设计模板大家务必要记清楚,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更新。
㈢ 高中音乐面试试讲教案设计模本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内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容,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㈣ 两只老虎舞蹈教案范文
目标:1.初步学会舞蹈,激发幼儿对跳舞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基本动作"踵趾步".
准备:1.布置环境:小树林
2.老虎头饰两个.,音乐《两只老虎》。
活动指导:
一.幼儿学小鸟飞律动入室.
二.练声曲:<<师生问好>>,要求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三.复习歌曲:<<小兔与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胆表演.
四.幼儿学习舞蹈<<两只老虎>>
1.欣赏音乐,学唱歌曲.
师:我们大家来听一首歌,看看你们有没有听过.(播放歌曲)
第一遍:幼儿听后,提问:这首歌里面唱到了谁?这首歌曲叫
什么名字?
第二遍:幼儿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两只老虎在树林里跳舞"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树林) 听说,这个树林
里住着两只可爱的小老虎,我们来看看它们正在做什么?
(1)播放音乐,"两只老虎"在跳舞.(由两名教师表演)
(2)幼儿欣赏后,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两只老虎在干什么
呀?(它们在跳舞)它们是怎样跳的?(幼儿自由模仿动作)
3.教师有表情地示范舞蹈.
师:老师也来学一学小老虎跳舞,小朋友们先坐着看看伍老
师学得像不像,好吗?
4.引导幼儿学习舞蹈.
师:小朋友,老师跳得像不像啊?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那
你们要先学会一脚的本领,先看老师做一遍.
(1)教师示范基本动作--踵趾步.
(2)幼儿练习,重点指导幼儿左脚脚跟点地,右脚膝盖弯曲,
上身挺直.
(3)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跟跳舞蹈动作.
(4)幼儿听音乐,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请幼儿表演舞蹈.
(6)让幼儿邀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随音乐舞蹈.
五.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律动出室.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开火车把老虎送回家吧!
㈤ 如何写音乐课教学案例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确立,并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了以下这些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此,一个好的情境设计,能使学生记忆深刻,能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整堂课都在这个美丽的情境中学习。精彩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如在上《小动物唱歌》这课时,我用充满神秘的语调做好开场白,同学们:“大象伯伯给老师打电话要邀请同学们参加动物联欢会,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可是,大象伯伯说:“想参加的同学,最少要会学一种动物的叫声”,同学们开始模仿起小动物的叫声。这样的环境,激发了同学们的需要,刺激了同学们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寓教于“玩”,挖掘潜能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主动的“玩”,充分体验了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了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经验:
1、角色表演
对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等肢体进行自我表演,边唱边舞。在《保护小羊》中,同学们的表演,让我感到了小羊们的温顺;狼的凶残;狗熊、小刺猬、大象、小猎狗的友爱;在表演过程中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角色,进行即兴表演,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非常深刻的体验。
2、自由创编。
音乐的教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音乐创造,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对于低中年级学生,鼓励他们进行口头创作、自编歌词,在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时,引导学生通过节奏、强弱、歌词的变化使这段话读起来更有情趣、更加丰富。
总之,“长城非一日之功,实效非片刻使然”,只要我们努力改变观念,褪去课堂华丽的外衣。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让课堂回归本真。让“实效”向音乐本质更深处漫溯……
㈥ 初中音乐课标准教案模板怎么写
建议你 网络文库 看看你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