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空间美术教案

空间美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0 00:48:48

Ⅰ 如何拓展美术的绘画空间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深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美术教师更新观念,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美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由过分的偏重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和与学科为中心,逐步转向为人文素养与艺术能力的综合开发上。通过艺术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感、文化和科学及各门艺术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探索、参与、感受和创造的自主性,强化学生对艺术的悟感能力和开拓学生的视野。而学生的课外绘画,就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课外各种美术活动,完成课堂中所不能达到的艺术境界,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只是反映和传递人类的文化遗产,还必须反映现实社会未解决的课题,使学生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教学活动不只是课堂上的理解、讲解和技能、技巧的传授过程,还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获得各种切身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运用能力。因此,重视学生的课外绘画,拓展美术学科的绘画空间,是《课程》中“综合·探索”的具体深化的体现。学生的课外绘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学生的课外绘画作品,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课外绘画形式。前者是学生对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折射出来的光芒;后者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发展的问题。当前,拓展美术绘画的空间主要表现有几个方面:一、学生的校园绘画空间它是学校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阵地,也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象征。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作为校领导应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窗口的美化,鼓励学生以团体或个人的形式出好校刊、墙报、手抄报;配合班对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设计、制作会标、海报设计并融入到师生的评选活动中去,这样就开拓了校园兴趣小组的创新视野。比如,我校设有的兴趣小组特色班;低段的橡皮泥制作班,中高段的素描、色彩班。低段的橡皮泥制作班,使学生亲身的实践,感受到捏、切、削、搓、拍、揉等制作各种物体的乐趣,通过学生对物体的感受提高了学生创造、构思的能力。同时,我逐步把他们引导到陶艺制作的方面来。我校的素描班打破以往只在画室画画的传统规律,引导他们以校外写生为主,室内素描写生为基础,从而让学生更贴近了自然,贴近生活地创作了许多课堂以外的东西,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开拓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同时,随着校园电脑互联网的发展,培养学生进行电脑绘画、板报排版设计等设计,组建个人、班级网,进行参与网络的交流,这样校园绘画活动会蓬勃发展。二、学生的家庭绘画空间作为美术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交流其子女的学习成绩,并提出要求,商讨达到更高目标的方法,培养家庭对其子女艺术教育的兴趣。例如房子的装修,室内的摆设布置等。鼓励小孩去设计、去参与。作为一个家庭,父母应尽力引导孩子去旅行、参观、访问等增强孩子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三、学生参与校外辅导机构的绘画空间校外辅导中心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校外绘画活动是辅导中心不可缺少的部分,它造就了很多艺术人才。每年的寒暑假,教师、家长都应鼓励学生、小孩去参加少年宫、文化馆等部门的各种绘画、娱乐活动和社区的环境美化活动。但是,有些辅导中心和个人搞美术强化培训活动,围绕考级、高考的指挥棒转,急功近利,这是不可取的。校外辅导机构应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发展创造一定条件,让他们去共同参与、创造和开发新问题、新思路。四、学生参与的其它绘画空间学生参与的其它绘画形式,促使了他们不断的进步发展。开拓视野,锻炼了他们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就农村地区而言,艺术教育环节相对薄弱,乡、镇、村的教育发展有待进一步增加经济投入。农村教师应根据本地区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状况等引导学生利用本地资源,用种种材料、多种形式创作和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例如山区学校可搞风景山水画创作,材料工艺制作和生产劳动;文化古镇地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传统文化,把年画、剪纸等溶入到绘画工艺的创作中去。开展乡土美术教育,通过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切身体验、描摹、创作、感悟和表现,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和表现方法,进而升华到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Ⅱ 空间艺术

如果从美术史来看,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艺术就已经打破家常绘画的界限专。到了上世纪末,国外属主流艺术都已经是基本不是传统绘画艺术,纳入空间的范畴。比如装置艺术,大地艺术都是属于空间艺术。但人们都没有没有明确提出空间艺术的概念。

Ⅲ 美术中空间的含义

就一般情形而言,人们在对待美术作品时都比较注意思考和发掘其传达的语义信息。而对符号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则缺乏明显的意识。我国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他认为人们在艺术的欣赏上存在着三种感情,即材料感情、形式感情和内容感情。一般而言,材料感情最先发生,而形式感情则是艺术批评家所应具备的,一般人则具有比较强的内容感情。这就说明了一般人观看美术作品,首先注意的是内容,而不太也不善于注意形式。
任何交流,不论是语言文字的还是图像的,都包含着两种类型的信息,即语义信息和符号信息。语义信息是指传播者主观上想通过媒体的涵载所要传达的信息。而符号信息则是指不同的媒体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本身所传达的信息。比如“我们喜欢美术”这一句话,它的语义信息十分明白,表达出我们对一种活动或者一件事物的喜好的态度。但如果我们用不同高低、强弱、快慢的语气说这句话,我们就可以表达出多种不同的感觉,或真切,或平淡,而且如果我们的语气中流露出轻蔑或者玩世不恭的态度,我们甚至可以表达出完全相反的意思,即“我们不喜欢美术”。这里所提及的语气的高低、强弱、快慢就是我们所谓的符号信息。在符号学上,所谓语义信息实际上就是所指,而所谓符号信息则是能指。换句更通俗的话说,语义信息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内容的意义基本上是一致的,而符号信息则大体上与我们所理解的形式的意义相近。

Ⅳ 第八课营造美好宜人的空间--环境设计艺术教案

本课是《设计》模块中的最后一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对设计的一些知识已经有所了解,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动手能力训练的关键。所以我想通过更多的活动来引发学生对未来生存环境的思考,从而达到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及拓展知识的教学目的。由此我想把本框题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理论,通过鉴赏优秀作品、校园环境及居住区的室内外设计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知识;另一部分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讨论品评身边的环境艺术设计,学习简单的绘制并给同学们留一个较为长期的作业以“我们期待的环境”为题,做一个立体的环境设计模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综合性设计项目的活动。对学生的作品我抱有肯定的态度(多元化评价方式),抽出一定的时间(或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搞一个学生作品展,学生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掌握一些设计和品评方法,在生活中逐渐完成环境知识的建构。
二、教材的性质和特点:
通观本课教学内容,可发现有如下两个特点:
1、容量大,知识结构清晰:
本节课容量较大,主要体现在环境的构成包括了建筑外部环境景观、建筑物和建筑内部空间(即室内)三大部分。(就建筑物民居而言,不同的地域呈现多样的居住造型。)
围绕“环境艺术设计”,分成两大部分:一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范围、内容和特点,;二是设计方法的操作和实践,以居室空间为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空间设计的步骤和程序。脉络非常清晰。
2、本课内容在整个《设计》模块的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是对《设计》模块的一个的总结,是学生创造性成果的集中展示。展示中提高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初步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有关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的概念、主要内容和三维空间设计的特点。
能力目标:从环境设计的物质因素到精神需求的探究学习中,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及基本要素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能通过研究分析较好地把握环境艺术设计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心理需求。学会收集、处理资料信息,并运用一定的表现方法表达对身边环境结构的批判和对环境设计的构想。
情感目标:在实践中提高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形成关注生活环境、改造现有生活环境、创造理想生活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主要特点和基本的设计手法。从感性上认识三维空间设计的特点和形式。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和掌握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要素。
教学难点:从平面向空间的思维转化,从而树立空间尺度关系的概念。其中“跟我做”中一点透视作图方法是理解和联系的主要难点。
难点的依据:空间的思维转化专业性较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教法:

Ⅳ 空间艺术的简介

空间艺术(英文名:space arts)是以空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其种类有建筑艺术、雕塑、绘内画、容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又通称美术。空间艺术一词源于德语Raumkunst。造型是空间艺术的必要手段和必备因素,造型艺术必然存在于一定空间中,因而空间艺术的本质是对造型艺术存在方式的把握。空间意识产生于视觉、触觉及运动觉中,一般来说,绘画的空间性质依靠视觉;雕塑和建筑除视觉外,还分别依靠触觉和运动觉。
互联网的出现与数字化运用的发展昭示了创意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们对数字化文化内容的高度需求。在此背景之下,北京创意空间艺术中心即将建成开放。北京创意空间艺术中心是非赢利性文化事业机构,以促进文化艺术与科技的交融、研究数字内容的产业化可能性、推动北京乃至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目标。该中心将以开放的态度,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与国际国内各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创意产业界人士和企业开展广泛和形式灵活的合作,展示和研究那些代表当前最新技术与理念的文化艺术创意作品和成果,举办展览、研讨会、培训班、开放式工作室等各种活动,致力于建设一个专门服务于创意产业的前沿性、国际性公共平台。

Ⅵ 空间的魅力美术教案

哪里能找到江西美术出版社的美术教案

Ⅶ 关于美术空间的表现

要想表现好空来间在透视做好的基自础上你就要注意“前实后虚”这四个字了!!
前面的东西画的结实点、精细的,用的线也要清晰、硬朗,而后面的东西你就要适当的虚下去了,打个比喻,一副画,主体物你要画百分之五十,那么在画面前面的东西你则要画百分之三十,而在后面的物体你则画百分之十五,最后的就百分之五,做到有主次,有层次,空间感自然会出来了!
还有,后面的东西记得不要画太多。例如布纹,你只需简单的交代一下就行了!!还有个方法,你可以选择在后面画一个窗户上去,这样空间感会更加突出!
要画出空间感还有个前提,就是你的构图要做好!否则无论你怎样努力,空间也是出不来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O(∩_∩)O~

Ⅷ 什么是空间艺术

空间艺术,实际上是运用"空间感"的艺术效果来进行"造型",即根据透视原理,运用明暗、色彩的深浅和冷暖差别,来表现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使人在平面作品上获得立体的、深度的空间感觉。现在作画、拍照、广告都已习用此法。

阅读全文

与空间美术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