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认识自闭症(孤独症)
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孤独症?挑战孤独症就好比马拉松长跑,首先要做的是起跑,迈出第一步,才有到达终点的可能。
孤独症不是心理疾病
不了解孤独症的人很容易联想到性格孤僻或内向,即把孤独症与心理障碍联系起来,认为孤独症儿童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孤僻性格的。专业上说,孤独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而非为单纯心理方面的障碍。
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并非全部低下
阿斯伯格综合征(A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
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属于一种高功能的孤独症,他们的认知能力往往会超前且超出同龄孩子。
其实,孤独症儿童不仅跟一般儿童一样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最终融入社会,教育是是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和回归社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孤独症儿童不善表达不说话而非真正不会说话
孤独症是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包括了从完全没有语言能力到具有相当复杂的语言能力。阿斯伯格症的儿童不仅语言发育没有滞后,有些还可以使用超过他们年龄阶段的学究式语言。
阿斯伯格综合征患儿是少数,一般来说大多自闭症患儿都会出现语少或长期不说话的状态,而非真正不会说话。
有很多少语或常年未开口说话的儿童,在经过干预训练后,重拾语言能力。即使有些孩子经过干预后仍然语言滞后,他们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如手语、图片交流系统、对话板等功能性沟通方式来掌握沟通技巧。
冷漠也是一种感情,孤独症儿童不是没有感受。
孤独症儿童和一般儿童一样都有情感,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情绪以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不恰当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真正缺乏感情。
他们的问题不是缺乏感情,而是他们分不清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不知道怎样用适当地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自己的感情。
挑战孤独症就像挑战马拉松,起跑前,首先要调整好状态和心态,而不是想着立即结束。
就拿癌症举例,通过外科手术摘除肿瘤后,事实是肿瘤消除了,患者同样也实现康复,但手术医生永远不会给患者一个令其安心的肯定答案。
虽然没有肯定的答案,事实上,只要护理得当,他们的生活和寿命就和未生病前的发展轨迹一样,以彻底康复的姿态生活到生命的结束,但在彻底康复的现实过程中,始终不会有个肯定的答案。
这不是数学题,有固定且唯一的答案,别人家孩子实现不了的,未必你家孩子也一样。治疗、医生、家长、环境、孩子的状态……在这过程中,有太多改变结果的变数。
很多家长希望速战速决短时间彻底地治愈孩子的孤独症。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常现实。
对于孤独症的孩子,家长需要的首先是了解和接受孩子,根据孩子的特长找出一些方法积极地加以引导,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爱的环境。
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孤独症?这并非是要你放弃给孩子治疗的努力,而是让你正确地看待孤独症。跑向终点的这条路,少不了父母的陪伴与鼓励。
⑵ 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可以买哪些书来在家给宝宝进行训练
一、《感知觉统合的理论与实践》
书名:《感知觉统合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谢明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定价:32.00元
内容简介:本书从神经学和心理学以及儿童发展的角度,揭示了感知觉统合的一般性规律,同时通过对具体的案例的分析,揭示了感知觉统合的一般性方法,并且对感知觉统合训练场和训练器材的功能和使用作了介绍,本书是国内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感知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的教材。
二、《自闭症儿童康复辅助教材》这套教材包括《生活技能》、《语言训练》、《艺术康复》、《音乐康复》
书名:《音乐康复》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价:26.00元
内容简介:本教材主要通过使用简单的奥尔夫乐器,通过节奏训练、歌唱表演、律动等音乐手段,调动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最大限度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使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以及情绪、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得到充分的训练与提高,根据学生在社会交往、语言训练、行为、情绪、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我们把教材分为6大板块,每一课均设歌曲内容、训练提示、家长提示三大板块,教材着重强调与家庭结合使用,使孩子的学习内容生活化,通过亲子活动使自闭症孩子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做起,促进其社会交往等多项能力的提高!
书名:《语言训练》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价:32.00元
内容简介:本教材主要以有一定语言能力但又存在着明显的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为教学对象。本教材共48课,以对话的方式,有词、词组、句子和课文等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工具、食物、水果、职业、数字、时间、社会场所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在教材中,多创设情景激发自闭症儿童开口说话,多提高机会让他们大胆开口说话,…………让自闭症儿童经常接受语言刺激,更好地提高他们语言沟通技能。
书名:《艺术康复》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价:22.00元
内容简介:在艺术康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遵循在评估的基础上分类,本教材内容主要涉及涂鸦、剪纸、绘画、手工、综合活动五大板块,共29课,每课包含4个主要环节:课前准备部分、准备活动(通过师生问候和主体单元教学相关的热身活动来舒缓学生的情绪)、具体内容实施以及作品展示。每课都有对学生分做的简单提示,教材使用者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变化。
书名:《生活技能》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价:18.00元
内容简介:本教材的架构建立在奥苏伯尔提出的“课程组织应遵循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的基础上,从自闭症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着手,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围绕着儿童的生活、学习、劳动三大板块,设计了7个章节,共26课的内容,从简单的认知到技能的运用,涵盖个人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劳动技能、道德品质以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力求最大限度的补偿自闭症儿童身心缺陷,挖掘其潜能,帮助他们体悟亲情、发展生活技能,成为能够融入主流社会生活的人。
三、《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
书名:《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
作者:谢明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定价:30.00元
内容简介:目前国内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主流思想,一是以行为心里为主导的教育康复方法;另一种是以儿童认知发展心理为主导的教育康复方法。本书从儿童认知发展心理研究入手,着力于“读懂”孤独症儿童,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阐述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基本方法,为孤独症教育康复提供了新的思路。本书既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同时也适合广大家长、特殊学校教师和康复指导人员阅读。
四、《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
书名《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
出版社:中国妇女
作者:甄岳来
定价:35.00元
内容简介:立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目标,探寻社会性教育的基本规律,构建社会性教育的操作方法,三位一体,是本书的一大特点;立足家庭生活环境,创设实际问题情景,在解决问题中促进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本书的又一大特点。不是为了讲述一个孩子成长的故事,而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获得康复。孤独症康复教育是一个浩大的课题,我们的实践只是求解这个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孤独症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个孩子各具特色,我们的研究还只能针对这个群体中的某些类型。但是,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精髓、核心与最终目标,无论对于何种程度、何种类型的孤独症患者的康复教育,都是如此。区别在于,孩子的程度不同,社会性教育的起点可以不同,实施方式可以不同。形之万变却不离神之根本,只要抓住了社会性教育这条主线,只要尊重教育科学,只要持之以恒,孤独症儿童都可以在自已的水平上获得显著的康复。
五、《孤独症儿童情绪调整与人际交往训练指南》
出版社:中国妇女
作者:王梅
定价:30.00元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的“自主交往训练法”是一套本土化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在帮助孤独症儿童稳定情绪、关注和解读他人心理、适应现实生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成效显著,能够帮助孤独症儿童家长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帮助孩子“体验亲情、享受人生、走出孤独”。
六、《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融合》
出版社:中国妇女
作者:甄岳来
定价:40.00元
内容简介:甄岳来和李忠忱的女儿1985年出生,患孤独症。他们运用社会性教育的方法,对女儿进行了长达20年的家庭教育训练,使女儿获得了成功的康复,女儿2008年大学毕业后就业,基本实现了社会生活自立。这一成功个案成为鼓舞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巨大力量和学习榜样。
20多年里,甄岳来一直坚持为全国各地的家长提供孤独症教育训练指导,帮助过成百上千个家庭。他们的孤独症康复教育理念、康复教育方法、康复教育效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们主讲的“孤独症社会性教育培训班”,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高度认可,《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被家长、教师誉为“指明之书”。
他们依据20年的孤独症康复教育理论研究和康复教育实践经验,探索出的中国化的“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之路,将造福于中国的孤独症儿童。
七、《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课程》
出版社:华夏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了应用行为分析(ABA)的基本原理和程序。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总结应用行为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训练课程与教学案例。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适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是家长、教师、训练师及特殊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必备的参考读物。
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集中讨论了密集行为治疗(intens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的方法,第三章讨论了强化问题,第四章至第七章运用强化原理,分析了孤独症儿童的破坏性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的成因及解决方法,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分别讨论了如何运用强化原理培养孤独症儿童在睡眠、大小便、饮食、游戏和社交方面的适应性行为。 本书既适用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也适用于其他发展性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既适用于正式的结构化行为训练,也适用于较为生活化的行为训练;既可为孤独症康复训练的专业人士所采用,也可为一般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和教师所采用。
八、《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
出版社:华夏
作者:王梅
定价:26.00元
内容简介:本书结合目前国内孤独症发展的现状和需求,紧密结合国内多年的研究成果汇编而成的。全书全面地介绍了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训练的理念、训练方法以及必备的专业知识,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孤独症康复相关理论理念、孤独症儿童康复案例以及关系着孤独症人士终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家庭与社区康复。
九、《孤独症儿的疗育》
出版社:郑州大学
作者:务学正
定价:18.00元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孤独症的定义、病因、患病率、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早期干预的概念,重点介绍了特殊教育和训练,语言、行为交往能力的训练,药物治疗、个案的病程等。这是一本家庭训练的课本,集知识、教材、教法为一体,结合日常生活诸多游戏进行教育训练,寓教于乐,从而提高生存技能,促其早日康复。
本书适用于病儿的家长及基层儿科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康复科医生,训练医师和儿童特殊教育工作者参考应用。
十、《让孤独症儿童走出孤独》
出版社:中国妇女
定价:20.00元
内容简介:假如您不懂孤独症,就无法带领您的孩子走出孤独。特殊教育训练会让孩子改变现状,提高能力,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本书不仅从不同的方面介绍儿童孤独症及相关问题,儿童的表现和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行为活动中的特征,使广大读者对这类儿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还着重介绍了不同的行为矫正方法、认知训练、语言训练、感知觉训练、社交及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方法。本书的作者都是从事多年医学、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士,有比较丰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及实践经验,因此本书的出版对广大家长来说是个福音,对教育、医学、社会学方面的专业人士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⑶ 适合家庭训练孤独症儿童的书
一、《感知觉统合的理论与实践》 书名:《感知觉统合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谢明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定价:32.00元 内容简介:本书从神经学和心理学以及儿童发展的角度,揭示了感知觉统合的一般性规律,同时通过对具体的案例的分析,揭示了感知觉统合的一般性方法,并且对感知觉统合训练场和训练器材的功能和使用作了介绍,本书是国内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感知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的教材。 二、《自闭症儿童康复辅助教材》这套教材包括《生活技能》、《语言训练》、《艺术康复》、《音乐康复》 书名:《音乐康复》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价:26.00元 内容简介:本教材主要通过使用简单的奥尔夫乐器,通过节奏训练、歌唱表演、律动等音乐手段,调动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最大限度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使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以及情绪、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得到充分的训练与提高,根据学生在社会交往、语言训练、行为、情绪、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我们把教材分为6大板块,每一课均设歌曲内容、训练提示、家长提示三大板块,教材着重强调与家庭结合使用,使孩子的学习内容生活化,通过亲子活动使自闭症孩子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做起,促进其社会交往等多项能力的提高! 书名:《语言训练》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价:32.00元 内容简介:本教材主要以有一定语言能力但又存在着明显的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为教学对象。本教材共48课,以对话的方式,有词、词组、句子和课文等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工具、食物、水果、职业、数字、时间、社会场所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在教材中,多创设情景激发自闭症儿童开口说话,多提高机会让他们大胆开口说话,…………让自闭症儿童经常接受语言刺激,更好地提高他们语言沟通技能。 书名:《艺术康复》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价:22.00元 内容简介:在艺术康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遵循在评估的基础上分类,本教材内容主要涉及涂鸦、剪纸、绘画、手工、综合活动五大板块,共29课,每课包含4个主要环节:课前准备部分、准备活动(通过师生问候和主体单元教学相关的热身活动来舒缓学生的情绪)、具体内容实施以及作品展示。每课都有对学生分做的简单提示,教材使用者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变化。 书名:《生活技能》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价:18.00元 内容简介:本教材的架构建立在奥苏伯尔提出的“课程组织应遵循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的基础上,从自闭症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着手,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围绕着儿童的生活、学习、劳动三大板块,设计了7个章节,共26课的内容,从简单的认知到技能的运用,涵盖个人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劳动技能、道德品质以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力求最大限度的补偿自闭症儿童身心缺陷,挖掘其潜能,帮助他们体悟亲情、发展生活技能,成为能够融入主流社会生活的人。 三、《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 书名:《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 作者:谢明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定价:30.00元 内容简介:目前国内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主流思想,一是以行为心里为主导的教育康复方法;另一种是以儿童认知发展心理为主导的教育康复方法。本书从儿童认知发展心理研究入手,着力于“读懂”孤独症儿童,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阐述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基本方法,为孤独症教育康复提供了新的思路。本书既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同时也适合广大家长、特殊学校教师和康复指导人员阅读。 四、《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 书名《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 出版社:中国妇女 作者:甄岳来 定价:35.00元 内容简介:立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目标,探寻社会性教育的基本规律,构建社会性教育的操作方法,三位一体,是本书的一大特点;立足家庭生活环境,创设实际问题情景,在解决问题中促进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本书的又一大特点。不是为了讲述一个孩子成长的故事,而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获得康复。孤独症康复教育是一个浩大的课题,我们的实践只是求解这个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孤独症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个孩子各具特色,我们的研究还只能针对这个群体中的某些类型。但是,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精髓、核心与最终目标,无论对于何种程度、何种类型的孤独症患者的康复教育,都是如此。区别在于,孩子的程度不同,社会性教育的起点可以不同,实施方式可以不同。形之万变却不离神之根本,只要抓住了社会性教育这条主线,只要尊重教育科学,只要持之以恒,孤独症儿童都可以在自已的水平上获得显著的康复。 五、《孤独症儿童情绪调整与人际交往训练指南》 出版社:中国妇女 作者:王梅 定价:30.00元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的“自主交往训练法”是一套本土化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在帮助孤独症儿童稳定情绪、关注和解读他人心理、适应现实生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成效显著,能够帮助孤独症儿童家长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帮助孩子“体验亲情、享受人生、走出孤独”。 六、《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融合》 出版社:中国妇女 作者:甄岳来 定价:40.00元 内容简介:甄岳来和李忠忱的女儿1985年出生,患孤独症。他们运用社会性教育的方法,对女儿进行了长达20年的家庭教育训练,使女儿获得了成功的康复,女儿2008年大学毕业后就业,基本实现了社会生活自立。这一成功个案成为鼓舞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巨大力量和学习榜样。 20多年里,甄岳来一直坚持为全国各地的家长提供孤独症教育训练指导,帮助过成百上千个家庭。他们的孤独症康复教育理念、康复教育方法、康复教育效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们主讲的“孤独症社会性教育培训班”,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高度认可,《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被家长、教师誉为“指明之书”。 他们依据20年的孤独症康复教育理论研究和康复教育实践经验,探索出的中国化的“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之路,将造福于中国的孤独症儿童。 七、《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课程》 出版社:华夏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了应用行为分析(ABA)的基本原理和程序。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总结应用行为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训练课程与教学案例。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适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是家长、教师、训练师及特殊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必备的参考读物。 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集中讨论了密集行为治疗(intens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的方法,第三章讨论了强化问题,第四章至第七章运用强化原理,分析了孤独症儿童的破坏性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的成因及解决方法,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分别讨论了如何运用强化原理培养孤独症儿童在睡眠、大小便、饮食、游戏和社交方面的适应性行为。 本书既适用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也适用于其他发展性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既适用于正式的结构化行为训练,也适用于较为生活化的行为训练;既可为孤独症康复训练的专业人士所采用,也可为一般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和教师所采用。 八、《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 出版社:华夏 作者:王梅 定价:26.00元 内容简介:本书结合目前国内孤独症发展的现状和需求,紧密结合国内多年的研究成果汇编而成的。全书全面地介绍了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训练的理念、训练方法以及必备的专业知识,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孤独症康复相关理论理念、孤独症儿童康复案例以及关
⑷ 如何给自闭症儿童上好一节音乐课
给这样的孩子上音乐课,一定要准备多种乐器.
因为他们自闭,所以不可能象正常孩子那样,能坐在那里听你讲课,也不可能把你讲的话听进去听懂.
既然他们的注意力是分散的,那就在顺着这样的特点上课.
先准备很多乐器,比如手铃,鼓,小木琴,,,反正是手摇着会响的类型,敲击来打节奏的最好,次好的是弦乐器,可以用手拨弄响的,小吉他就不错.然后才是管乐器,当然我不是很喜欢管乐器,因为有个卫生问题.
如果孩子自闭程度严重,有可能他连坐都坐不下来,所以就不要指望他能听你讲哪怕一句话,你只要顺着他的兴趣,他找什么,你就指导他玩什么就行了.比如他一进门,看都不看你,直奔鼓去了,好,那你就教他,看鼓是这样敲的,让他学着你敲;反正是你跟着他而不是他跟着你就行了.对这类孩子,你的教导目标是,稳定他们的情绪,减少他们当场发作的可能性.最好能在情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让他们开心.
如果孩子能在家长陪伴下坐下来,但不能长时间坐着,好,那你就教他,"注意听我讲话,我说可以拿鼓你才可以拿,不然我不会让你玩."但只能让他注意听你讲一句话;如果程度又稍好一点的,可以教他多听几句.对这类孩子,你的教导目标是,让他们能集中瞬间注意力,就注意一下子.慢慢地把瞬间注意养成习惯.
对于程度更好的孩子,你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他们注意力的集中,尽量发现什么东西能达到这个目标,比如他们是喜欢唱歌还是喜欢乐器,什么乐器,然后用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去保持他们对外界的关注.
最后,上课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孩子家长都受不了.
⑸ 问下孤独症儿童音乐教育疗法每天主要是做什么一直给孩子上课吗工作压力大不大要求很专业吗高悬赏
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疗法达到治疗的目标,包括重建,维持及促进心里和生理的健康,音乐治疗师针对个人的特殊情况设计音乐治疗计划,利用各类音乐活动如歌咏、乐器弹奏、节奏训练、音乐游戏、音乐聆听及即兴弹奏等,配合心理学的运用帮助有需要的患者。 音乐疗法的主要技术特征课概括为八个方面。第 一,音乐疗法的是诉诸人的情感活动,通过感情中枢的活动引起人的身心变化;第 二,音乐活动能引起人的自我陶醉、愉悦、欣赏、满足等感情,减轻人的内心压力,起到康复作用;第 三,音乐活动能促使人追求美,创造没。在精神分析学上,把这种感情的提炼称为“升华”。第 四,音乐疗法具有净化的作用;第 五,音乐疗法中的音乐能在无意识中又发身体运动;第 六,音乐治疗是一种交流,这种交流史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对自闭症和一般的慢性精神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第 七,音乐具有节拍,音调等构造规则,需要人在欣赏时具有统合的精神机能第 八,音乐 2/9 活动具有多样性、丰富性,适用于各种情景。 三、音乐治疗自闭症的手段 (一)接受式音乐治疗 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与辅导对象此时情绪状态相似或者相反的曲目,反复播放,使他们在音乐的长期熏陶下性情得以陶冶,又叫聆听法。 接受式音乐治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听觉统合训练,由法国耳鼻喉科医生布拉德所创。他通过聆听一组经过滤和调制的音乐,校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的失调现象,并刺激大脑皮层,从而改善行为紊乱和情绪失调。治疗中,针对儿童自闭症症状,聆听随机删除了低频和高频的音乐,音量不超过85分贝。当音色、旋律、节奏变幻融为一体的时候,孩子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被激活。有序和随机的交替刺激信号起到了唤醒、催进激励、安宁抚慰、宣泄等生理和心理作用,从而获得药物和人际交流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主动表演法 主动表演法就是利用特定的音响变化与特定的感情变化的复杂对应关系,让参与心理辅导的人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即用一定的高度、长度、力度、旋律、节奏、节拍等表现手段,经过演奏,演唱等创作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如唱歌、跳舞、乐器演奏等,使他们投身于创作表演的过程,体验艺术的感染力,通过联想、想象等一定的情感意向,是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表演或创作中被音乐所同化、感染,达到心理共鸣,更好的抒发自身情感,引发自身情感的宣泄。 3/9 (三)培养音乐技能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有音乐治疗师发现,培养音乐技能,如唱歌、乐器演奏,能够转移注意力,大大淡化自闭症儿童异常玩耍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的出现,减少自言自语的说话方式,促进对外界生活的兴趣,塑造正确行为。音乐治疗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音乐来获取音乐之外的东西,即在音乐体验过程中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产生改变,使患者有更强的适应性,得到身心成长。但音乐技能和智能的训练与发展是贯穿音乐治疗始终的不可忽略的重要手段。譬如自闭症人群普遍对音乐敏感,个别甚至天赋异禀,音乐知识及鞥的积累极有可能为患儿的将来提供发展的机遇,忽略、无视音乐技术的训练很可能过早扼杀孩子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康复还应该考虑发觉他们的潜能,并加以培养,使之或许在专业道路上可以有所发展。 四、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的方法 (一)即兴法,指通过让被治疗者参与即兴乐器演奏、心理音乐短剧表演、音乐创作等方法,直接表达出其真实的心理活动及感受,便于治疗师准确把握被治疗者的真实情况,引导治疗。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其特点是将唱、动、奏三种音乐表现融为一体,形成一种音乐游戏的模式。在自闭症等儿童的音乐教育中,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主要强调手段的丰富性、灵活性、生动性,淡化技巧的深度训练,其中让儿童在音乐伴奏下即兴表演的启发式教学十分适合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自闭症等儿童共同体验音乐。 五、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促进作用 4/9 由于音乐治疗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对人的情绪进行双向调节,音乐能使人放松,消退紧张,能使人精神焕发,消退低落的情绪。因此,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康复作用有着积极地作用。 1、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有许多自闭症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方面都有不正常的状态,有的反应过于敏感,有的反应过于迟钝。而治疗师通过针对自闭症儿童特点和个性需要而设计的音乐舞蹈节奏系列训练,为儿童提供听觉、触觉、视觉、运动觉等多重感官经验,刺激感官的开发与接收,满足感官的需求,这样就可以使自闭症儿童在视、听、动、想一连串的感官的开发与接收,满足感官刺激,增加感知信息,扩大感知容量,对大脑活动的技能起到不断的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促进了他们感知能力的发展。 2、促进儿童认知学习和语言能力发展。认知能力低下是自闭症儿童存在的普遍现象。认知能力低下严重影响着自闭症儿童学习和生活。音乐治疗活动中合理应用歌咏和念童谣、表演等等都能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很多听觉训练和节奏训练的机会,这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具有良好的听觉分辨能力和节奏感,还能很自然的培养儿童在说话时较好的控制节奏,改变其说话语音无轻重之分、语调无抑扬顿挫等言语现象。 3、改善儿童动作技能。许多自闭症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肢体不协调,动作能力都会经常表现出来。 4、促进儿童的情绪、情感表达。情绪障碍是制约自闭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