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艺复兴美术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人文主义,让人从上帝中解放出来,以人为本。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为了发展而借助的形式,它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萌芽。
② 文艺复兴在美术方面的表现(高中美术)
答题点:结合文艺复兴的“以人为本”观念谈谈以艺术三杰为中心,结合画作和画家从画作的表达上出发,谈谈个人看法
例子:《蒙娜丽莎的微笑》打破了神教神学的古板从她那柔美的微笑中现了人性的光辉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文艺复兴的代表文艺复兴的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出现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或主人,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期虽然有很多画家也效仿达芬奇,但是依然脱离不了神学的古板,也就是所谓神的威严,并未体现人的情感。
但达芬奇的画中却能让人猜出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和蔼可亲的温婉的微笑?是多愁善感的感伤的微笑?是内在的快乐的标志?是处女的童贞的表现?
之所以达芬奇伟大就是因为他把文艺复兴的主题:人文主义,在他的画中表现得淋漓精致。
③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特点与风格
1:文艺复兴时期简介
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它是继古希腊、罗马后的欧洲文化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与文学的复兴。其变化的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是在14世纪通过一系列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重新对古代文艺的发掘而得以建立的。当时的人们从古文献中发现了对自然和人体价值的重视,使他们对人和自然作出了新的评价。实际上,文艺复兴作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其含义还要宽广的多。人文主义的出现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或主人,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
在15世纪前四分之三左右的岁月中,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美术家,摆脱着中世纪的规范,借助理性和科学的知识,力图在美术创作上开拓出新局面,使生动的形象和场景反映在美术作品中,让它成为一种再现性的美术。在绘画领域中,他们进行探索,尽力让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并使人物活动立体化,从而实现古希腊人追求过的那种错觉性效果,让人们把美术品当成真实生活的写照,当成可感、可融、可知的事物。这种实践,从佛罗伦萨开始,渐渐在意大利各地展开。体现着新的精神,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为盛期文艺复兴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1) 佛罗伦萨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通过以下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可以看到佛罗伦萨早期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
A:吉贝尔蒂
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1378--1455),是一位体现了从哥特式美术向文艺复兴美术过渡的人物。他具有较为广泛的才能,创作活动涉及不同领域,但最大的成就,还是在雕塑领域。 代表作品有《天堂之门》(1424--1452)是为佛罗伦萨洗礼堂大门完成的青铜浮雕。借鉴绘画手法,利用高低不同的凸起,细腻地塑造着一个个人物的形体和面目;利用透视手段来再现人物的位置、空间环境的深度。在人物动作和衣纹的处理上,仍然保留了一些国际哥特式的优美风格。
B:布鲁涅列斯齐
布鲁涅列斯齐(Fil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在开创新道路、新风格方面,做出了更大贡献。他是位多才多艺的人物,最初他从事雕塑和金银工艺制品的创作,是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伟大代表之一。他创造性地把古罗马建筑形式与哥特式结构融汇在一起。架在鼓形座上的教堂窜窿清晰地突出在空中,庄重、轻快、优美,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布鲁涅列斯齐希望使建筑设计建立在数学这门科学的基础上,把比例和谐视为古典建筑的本质。他利用古典建筑语汇获得了明快、单纯、优美、和谐的效果,使建筑具有一种理性的美。他对绘画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在线透视方面的研究成果,给新的绘画创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借助线透视制造真实空间的错觉,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的重大抱负和杰出成就。
C:多纳泰罗
多纳泰罗(Donatello,1386--1466)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第一代美术家,也是15世纪最杰出的雕塑家,对古典美术的推崇和借鉴,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家的共同特点。多纳泰罗在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生气盎然、庄重从容的雕塑作品。 代表作品: 《大卫》(约1430--1432)是第一件复兴了古代裸体雕像传统的作品。多纳泰罗运用古希腊人创立的对应构图方式,向人们展现一位形体比例和结构都十分准确的少年形象。这位圣经人物不再是概念性的象征,而是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圣乔治像》(1415--1417) 《加塔梅拉达骑马像》(1445-1450)
D: 马萨乔
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在文艺复兴绘画发展历程中却是一位影响重大的关键人物。在他的创作中,彻底摆脱了晚期哥特式绘画的优雅风格和装饰意味,把塑造真实形象和真实空间摆在了首位。
代表作品:《纳税金》(1425--1428)是一幅描绘宗教主题的大型壁画(当时壁画在意大利是十分流行的绘画样式)。不同人物、不同场景,都显得十分真实,富于体积感。人物各自的神态和动作都是从表现他们之间的不同关系和心理状态出发来刻画的。在那些合乎线透视法则的建筑和自然环境中,人物位于各自的位置上,就像生活的真实场面一样。这儿丝毫没有那种强调画面装饰性的安排、追求优美的线条和色彩的国际哥特式绘画的影子,饱满的人物形体也许有点儿笨拙,但却非常实在,直线性的造型节律,加强着壁画的纪念性。真实而有气势,正是马萨乔艺术的特色。
E:阿尔伯蒂
著名的人文主义者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学识渊博,是个典型的全才,他非常重视数学这门科学对美术的作用。关心理论问题,不把美术视为纯粹的技艺,而是把它当成智慧的体现,这种态度是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家的普遍态度,他写下了有关绘画、雕塑、建筑的著作,发表于1485年的《建筑十书》对文艺复兴建筑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对方与圆等几何形的偏爱,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和他本人艺术的特点。
(2) 意大利其它地区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佛罗伦萨在新的美术发展中发挥着无可否认的重要作用,但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另一些城市中,也涌现出一些杰出的美术家,他们也在扩大新美术的成就和影响方面做出了不小贡献。
A:弗兰切斯卡
弗兰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1416?--1492),是在意大利中部城市从事创作活动的最著名人物。这位富于探究精神的画家也非常重视透视,把它看成是绘画的基础,曾撰写《论绘画中的透视》(1482)。在他一系列的宗教画上,几何形式的人物静静地呆在严格合乎透视法则的建筑和自然环境中,明丽的色彩创造出一种光的氛围,具有庄严静穆的感觉。
代表作品:壁画《真十字架的传说》(1452--1464)和《鞭打基督》(约1456--57)。
B:乔凡尼·贝利尼
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约1429--1516)是威尼斯15世纪最杰出的画家。在美术史上享有盛名的威尼斯画派,可以说是由他开始的。与强调用线造型和注重构图经营的佛罗伦萨画家不同,也与曼特尼亚不同,乔凡尼·贝利尼是位擅长运用色彩的画家。
代表作品:《心醉神迷的圣芳济各》(约1485)风景占据了绝大部分画面,一切都沫浴在阳光中,美妙的色彩似乎闪动着光泽。借助自然景色来渣染气氛,这种作法后来成为威尼斯画家的基本特色之一。
C:梅西纳
梅西纳(AntoneUo da Messina,约1430--1479)。在肖像画上有着不小的贡献,早期文艺复兴肖像画往往被处理成全侧面的,而他则把表现对象改成侧四分之三的样子,使画中的人物注视着观众,这种更自然、更亲切的方式,成为后来最流行的肖像画模式。梅西纳的作品,笔法柔和,色彩明快,情调宁静。
代表作品:《圣赛巴斯蒂安的殉难》(约1475--1477)。
3: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美术
16世纪头25年的意大利,是一个政局紧张、战事几乎连绵不断的时期。正是在这极其动乱的阶段里,盛期文艺复兴艺术形成了。这是一种明朗而又高尚观念的、伟大而又有克制力的艺术,总而言之,就是古典式平衡的艺术。文艺复兴三杰--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1452--1519年),米开朗琪罗(1475--1564年)和拉斐尔(1483--1520年)出现了,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达到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他们每一位都是突出的个人主义者,尽管互相之间产生灵感碰撞的火花,却从未形成一个团体。他们三位都达到了超凡的技巧造诣和完美的心灵、眼与手的配合。不太费力地解决了早期艺术家们为难的问题。他们作品的艺术形式总是美妙地昭示出理智性的内容。 在文艺复兴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家,迸一步完善了15世纪意大利人的探索,使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美术品中获得了完美统一,使形与空间的关系获得了高度和谐,从而为再现性的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给后世提供了效法的最佳范例。在以后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中,无时不感到它的强大影响力。推崇也好,否定也好,都是因为意识到它的存在。通过这些美术家的介绍和作品,您可以看到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状况。
(l):达·芬奇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出生在芬奇镇,或许人类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达·芬奇这样全面发展的人。他涉猎的领域之广、取得的成就之大,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美术只不过是他渴求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并没有占据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但他在这一领域内却获得了惊人成就。把自然科学知识引人美术,是15世纪意大利人的重大贡献,达·芬奇继承了这种传统并大大完善了它。
代表作品:著名的《最后的晚餐》(约1495--1498) 完美的构图、和谐的形与空间、丰富的心理刻划、深刻的人性,昭示着古典美。《蒙娜·丽莎》(约1503--1506) 达·芬奇历时数年绘制的这幅半身像,他把这位商人妻子处理成两手自然交搭,身躯和头部不同程度侧转的方式,既克服了单调又显得从容。蒙娜·丽莎富于实体感的血肉之躯及神秘的微笑,与宛如中国山水一般的淡远背景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使后人可以进行不同的阐释。这种像现实生活一样复杂丰富、让人一言难尽的感觉,恰是最伟大的文艺作品特有的品质,为后人确立了一种半身肖像画模式。
(2):米开朗琪罗
西方最伟大的雕刻家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在致力于领悟古人成就时,也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这使他成为量充分发挥人体.表现力的美术家之一。不同于充满深遂智慧之美的达·芬奇的艺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或许,他是一位最接近贝多芬境界的美术家。在他的雕塑上,在他的绘画中,一个个巨人般的宏伟形象挺立起来,就连他塑造的女性形象,也都具有刚勇的气概,仿佛是神话中的阿玛宗女子。
代表作品:雕像《大卫》(1501--1504),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也是最鲜明展示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特点的作品。在用一块久被弃置的名贵石材雕刻大卫形象时,他真正实现了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
(3):拉斐尔
拉斐尔(Raphael Sanzio,1483--1520),作品一直被人们视为古典美术精神最完美的体现。安格尔称他是绘画之神。拉斐尔是西方美术史上最擅长塑造圣母形象的大师。他那一系列圣母像,把感性美与精神美和谐无间地统一起来,从而传达出人类的美好愿望和永恒感情。平易近人、亲切自然是拉斐尔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他笔下,深刻的知识和精心的推敲全溶在用流利线条构成的轻松自如的艺术世界中,一切都仿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一派天籁之声。纯真优美、庄重自然、明快清晰、和谐简洁,这些古典美术最推重的品质,在拉斐尔身上获得了最鲜明的体现。因而,那些推崇古典风尚的美术家,都把他当成理想的楷模,恰如雷诺兹说的:他本人成为所有后代画家的样板。
代表作品:《美丽的女园丁》(约1606),拉斐尔以圆润流畅的线条把圣母、耶稣和圣约翰的优美形象和谐地组合起来,创造出充满人间气息的、亲切的神的世界。这一世界远离了中世纪的精神,它那纯洁、明朗、单纯、自然的情韵更接近希腊的精神。
(4) :提香和威尼斯画派的杰出代表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中,佛罗伦萨、罗马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部分15世纪的美术家,都是在这两座城市中活动的。其他城市如威尼斯这座意大利北方的城市,曾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它的共和政体,它的商业气氛,使它的社会生活中洋溢着浓重的世俗色彩和欢乐情调。在这种独特的形势下,威尼斯美术也呈现出与佛罗伦萨、罗马不同的独特面貌。它的绘画,大大发挥了富于感官魅力的色彩的表现力,与重视线条和素描的佛罗伦萨、罗马绘画颇有差异。
A:提香
提香(Titian,1488/90--1576)以其漫长一生的丰富创作,成为威尼斯画坛的泰斗。他在实践中创造出了洋溢着欢乐气息、生机盎然、富丽堂皇的风格。成为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一起象征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光辉成就的主要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戴荆棘冠的基督》(约1570) ,威尼斯画派画家素以擅长用色著称,构成他作品魅力的主要因素,就是色彩。这是佛罗伦萨美术家与威尼斯美术家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使后代油画家能更直接地从提香等威尼斯画家作品中获得技法上的启示。油画这种能发挥光色表现力的形式,在意大利,是由提香等人完善起来的。在提香晚年的作品中,油画语言的特点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创作时,他运用阔大奔放的笔触涂抹着不同的色彩,用它们来塑造形体、渲染气势。在这儿已没有了清晰的形与线,也没有了以往他作品中的明朗欢快气息。浑厚凝重的色彩配置,成为表现强烈悲剧情调的有力武器。在这件展示提香炉火纯青的油画技法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精神和语言方面的发展变化。
(5)其它地区的美术家
A:萨托
萨托(Andrea del Sarto,1486--1530)真实姓名安德烈亚·达格诺罗·狄·弗兰切斯柯。文艺复兴三杰离开佛罗伦萨后,萨托就成为当地最著名的画家。萨托是位精于造型和用光的画家,他的精湛技巧为他赢得了完美画家的称号。
代表作品,是祭坛画《哈匹圣母》(1517)。那庄严的古典式构图和那典雅的形象,均具有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特征,然而在光线处理上却有一种不尽相同的意味。
4:样式主义美术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创作的一大批光辉灿烂的美术品,确立了一种完美的典范。在人们眼中,它们是最理想最完善的化身,后来的美术家面对它们不禁有面对沧海之感。意大利一些年轻美术家,受到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创作的鼓舞,不顾他们作品的内在精神,希图仿效和发展他们的风格;另一些更有才能和抱负的人,则致力于形式语言上有所变化、有所创新,注重在作品中显示他们自己的特点。总的看来,他们的创作背离了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理想和基本原则,抛掉了它那种自然、和谐、单纯的艺术风貌。他们追求一种视觉效果独特的、形式感很强的风格。出自他们手中的作品,往往带有刻意雕琢、冷漠疏远的味道,颇具主观与幻想的色彩。但对那些口味别致的人来说,它们倒是相当有魅力的东西。这一美术现象,流行于盛期文艺复兴之后,巴洛克时代之前,史家称之为样式主义美术。国人也有据西文译成风格主义或矫饰主义美术的。佛罗伦萨是样式主义美术的发源地和最重要的中心。在萨托门下,出现了样式主义早期代表庞多尔莫和罗素。
(1)庞多尔莫
庞多尔莫(Pontormo,1494--1557)本名雅各布·卡鲁西,具有鲜明个人风格,他的作品显示出更多新因素。
代表作品 《基督下十字架》(约1526--1528),塞满画面的人物几乎全平贴在前景上,这些色彩轻淡、线条流利的人物仿佛像云朵一样飘在没有真实空间感的虚空中。他们缺乏体积感和重量感,就像单薄的剪纸一样。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一种非现实的意味。
(2)罗素
罗素(Giovanni Battista Rosso Fiorentino,1495--1540)是位颇有才气、风格独特的画家。罗素曾应热爱意大利美术的法国国王法朗梭瓦一世邀请在法国工作,从而把样式主义留在了枫丹白露,影响着法国美术的面貌。
代表作品 《基督下十字架》(1521),虽与庞多尔莫上述名作题材相同,但却有自身的特色。几何形十字架、梯子和有棱有角的生硬人物形象组成了一个停滞凝固的绘画世界。画面上所有人物都仿佛中了妖法一样僵立在那儿,造成一种奇特的、惊恐不安的感觉,从而强化了作品的悲剧意味。
(3)布隆基诺
佛罗伦萨画家布隆基诺(Agnolo Bronzino,1503--1572),是样式主义全盛期的代表人物。他在庞多尔莫教导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素以笔法精致、感情冷漠、色彩刺目著称。
代表作品: 《托莱多的埃莱诺拉及其子乔凡尼·德·美第奇》(约1550),就是鲜明体现他画风的完美例证。暗蓝色背景衬托着衣饰华丽的静止人物,刻画得十分精细的贵妇人神态冷漠,就像瓷人一样,具有冷冰冰的高雅气派。
5:意大利以外地区的文艺复兴美术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在其影响之下,西欧各国也都先后萌发了文艺复兴。由于地理、历史、民俗传统等诸因素的差异,这些国家的美术受中世纪哥特式艺术传统的熏陶,宗教气息十分浓厚。文艺复兴精神在这里更多地体现为对世俗风情的描绘。与同一时期的意大利相比,它们的美术作品虽然缺少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所特有的那种磅礴的气势,但尼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部为欧洲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1)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
尼德兰一词意为低凹的土地,它所指的地区,大体包括现今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 尼德兰的美术活动最初与法国有着密切的联系。14世纪时有许多尼德兰美术家受雇于法国宫廷,他们除了将尼德兰的美术风格带到法兰西外,同时也接受流行于法国的意大利美术风格的影响。百年战争(1337--1453)之后,勃良第首府迁入佛兰德斯境内,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开始在改造和发展晚期哥特式艺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佛兰德斯是14世纪尼德兰美术家主要的活动区域。在那里他们曾用绘画、雕刻来装饰教堂、宫廷和市政建筑,但这些作品大多遭到破坏,遗存极少。14世纪末,尼德兰出现了著名的雕刻家斯吕特(Claus Sluter,约135/1360--1405)。有关他的生平和早期的美术活动已无从考查,然而他为第戎修道院所作的精美雕刻《摩西井》,以出色的写实技巧一直为后世所称道。《摩西井》作于1395--1403年间,原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的基座,呈六边形,每边装饰有比真人还大的先知雕像。其中有手执诫律的摩西,魁伟庄严的大卫以及秃顶的以赛亚等人。这些人物雕像个性鲜明,艺术手法简洁写实。饱满健壮的形体,流畅飘逸的线条,使其成为尼德兰雕刻艺术中的上乘之作,并给绘画艺术以有力的影响。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最初的奠基人是凡·埃克兄弟。他们绘制的《根特祭坛画》(1415--1433)是尼德兰早期文艺复兴美术中著名的杰作。
(2)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发端于15世纪,滞后于同时期的意大利与尼德兰美术。这主要是因为德国当时依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微弱的王权不能给这些极分散的城市以有力的保护,哥特式美术依然占居主要地位。1420年至1540年间,德国出现了文艺复兴,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成为诸地方美术流派的中心。 德国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与雕刻受晚期哥特式美术中某些因素的影响,宗教祭坛画较为发达。画在木板上的单幅或多联的祭坛画被安置在肃穆的教堂中,以增加庄严的气氛。15世纪中叶开始,德国美术家表现出对人的生活环境的关注,喜欢描绘自然环境,人物造型则强调真实感。画家维茨(KonradWitz,约1414--1446)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他的《基督踏海》(又名《捕鱼的奇迹》)描绘了博登湖的真实景色,虽为传统的宗教题材,画面却十分生动自然。这时期有名的美术家还有施恩告尔(Martin Schongauer,1445/1450--1491)等,他们可称为德国文艺复兴美术的先驱者。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应该说以版画成就最为突出,对整个欧洲的美术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早期名画家中,施恩告尔的铜版画居于领导潮流的地位。他的后继者,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则使铜版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德国文艺复兴第二代最杰出的画家是小荷尔拜因(HansHolbein the Younger,约1497--1543)。他早年随父学艺,与人文主义学者有着广泛的交往。荷尔拜因的艺术风格以冷静、客观著称,他大量的肖像画,准确地记录了16世纪各种人物的外貌及心理特征。现藏罗浮宫的《伊拉斯漠像》(约1523)是他的肖像画精品。作者精心处理画面的明暗关系,着力描绘画中人物的面部、双手与文稿,一位容智的人文主义学者的风采显露无遗。荷尔拜因的素描作品也极为出色,线条简约完美,虽然几乎不涂明暗,但却能充分表现体积和质感。1532年以后画家定居伦敦,成为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宫廷画家,为英国绘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法国文艺复兴美术
百年战争以后,法国收复了被英国占据的领土,形成了统一的局面,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卢瓦尔河谷地是法国宫廷建筑的诞生地。法王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和法朗索瓦一世等都曾在那里兴建了大量的贵族府邸、猎场。其中著名的有舍农索府、尚博尔宫等。这些豪华建筑是新的风格和古老的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自从16世纪30年代开始,意大利艺术家来到法国参加枫丹白露的建筑工程,使得法国文艺复兴建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530年,意大利样式主义画家罗素来到枫丹白露从事装饰工作。罗索为了适应法国宫廷趣味,画风有所变化,人体除了仍被拉长外,画面显得格外精致优美。当地的雕刻家和画家在他及其它意大利样式主义画家的领导下进行枫丹白露宫的装饰,逐渐形成了枫丹白露派。这个流派创造了灰泥高浮雕与绘画相结合的新的装饰效果,追求优雅、抚媚。以著名的法朗索瓦一世长廊为例,绘画周围的高浮雕人物仿佛要从墙壁上跳出来。另外,缠绕在画框边上的如皮革般卷曲折叠的装饰母题也是由他们始创的,后来在整个欧洲都十分流行。 法国文艺复兴绘画及雕刻则起步较晚。15世纪驰名法国的大画家是富凯(Jean Fouquet,约1420--1477),他是法国早期绘画的骄傲,后来的法国艺术的发展颇具影响。富凯在艺术上是一位多面手,他留下的作品有油画、细密面、珐琅制品和一些素描。墨伦双联面中的《圣母子》(约1450)是他的重要作品。 16世纪的法国肖像画占有突出的地位,有名的画家是克卢埃父子。让·克卢埃(Jean Clouet,约1485/90--约1540/41)是法朗索瓦一世的宫廷画师和侍臣,他描绘了不少当时的显贵名流。《法朗索瓦一世像》(约1525--30)是他的成功之作。他的儿子法朗索瓦·克卢埃(Frangois CloueL约1510--1572)也是一位颇受宫廷欢迎的肖像画家,《奥地利的伊莉沙白像》(1571)是他最优秀的一件作品。从克卢埃父子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娴熟的绘画技法和善于捕捉人物神态、善于表现个性的能力,这也是法国肖像画家的长处。 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古戎和皮隆(GermainPilon,约1525--1590)。古戎的杰作足他为巴黎贞洁泉所作的六块浮雕《山林水泽女神》(1549)。作品取材干古希腊神话故事,古戎以精湛的技巧刻划了女神们的轻盈的姿态。人物造型充满活力,虽然构图的空间狭小,但无任何局促之感。雕刻家对衣纹的处理十分自然流畅,将女性的韵味展现得无比完美,整个浮雕洋溢着清新的古典气息。
(4)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
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最早出现在加泰罗尼亚和巴伦西亚。15世纪,这两个地区资本主义萌芽较早出现,在艺术上与意大利、尼德兰交流密切。但真正代表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最高峰的是16世纪下半叶著名画家埃尔·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有名的如《圣家族》、《基督诞生》等。 格列何是一位有争议的画家,他以色彩和光线为主要表现手段,拉长的人物体态带有神经质的不安情绪,反映了没落贵族的忧郁的心灵。他的伟大之处还在于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以哲学家一般犀利眼光洞察到了西班牙的危机。格列柯的艺术很长时期以来未被美术史家们肯定,直到本世纪初,人们又重新开始研究这位大师,日益发现他那独特画风的动人魅力,把他视为样式主义的最伟大代表。
④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风格
1、主要是是反映希腊和罗马时期的人文思潮,由於之前在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教廷奴役著整个西欧,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等艺术的对象多是描写宗教人物和时间,但不同於之前的呆板冷酷,文艺复习时期的艺术题材中人的思想尤为突出,作者更加倾向於突出人类的活跃思想。
2、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由于这时期倡导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同时,改革了油画材料和技法,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使西方绘画描绘客观对象的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生了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乔尔乔涅、提香、扬·凡·埃克、勃鲁盖尔、丢勒、荷尔拜因等一批成绩卓著的画家。本书选印的作品虽然只是其中一些画家的少数代表作,但从中也能比较清楚地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特色。
波提切利(1445—1510)的蛋彩画《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重要的代表作。它通过罗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被描绘成鼓着腮帮子的代表春风的西风神从画面右端飘然而入,他的双手触及了大地的仙女,仙女的口中溢出了鲜艳的花朵,这些花朵纷飞飘洒,不知不觉地沾在了前面花神的身上,形成了一件美丽的花衣,它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因此引来了画面中央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在她的头顶有飞翔的小爱神,前方有正在对舞的三美神和众神的传信使者墨丘里。所有这些人物从右至左呈横列地排列着,他们所在的带金色的小树林里一派盎然的春意。显然,诸神们是为春天的到来而欢歌。美的追求和爱的觉醒是这一作品的主题。它是一首讴歌维纳斯爱的胜利的赞歌,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肯定和赞美。平面的装饰性的构图和生动细腻的人物描写,体现了波提切利独特的艺术风格。
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它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耶稣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出卖而牺牲的传说。画家选择了耶稣告诉弟子有人出卖他的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瞬间,着重刻画包括犹大在内的十二个门徒听到耶稣突然宣布这一惊人的消息而表现出的各自的内心世界,表达了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对人物的微妙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全画的构图也很完美。门徒们三人一组,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画面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透视法应用得非常熟练。从而使它与达·芬奇的另一名作《蒙娜丽莎》成为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
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人物多达300多人,分成中央和左右两侧三个部分。中央部分又以原来的屋顶装饰为界,分成9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之间用健美的青年人体分隔。中央两侧各画了6个高约4米的先知,此外还画了基督教的其他宗教故事。全画题材虽取自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传说,人物多是宗教人物,但他们不是基督教所宣扬的逆来顺受的奴仆和罪人,而是身强力壮的英雄般的人物。这是米开朗琪罗以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宗教题材的结果,体现了画家对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颂。所以,与其说它是表现虚幻的上帝创造世界的传说,倒不如说是体现了米开朗琪罗对宗教传说的再创造。
以画基督教圣母著称的拉斐尔,有多幅圣母像传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椅中圣母》。一位善良质朴、和蔼可亲的人间母亲的形象,取代了传统的神圣、庄严的偶像,圣母成了拉斐尔表现理想的女性美的化身。画中由圣母、小耶稣和小约翰三人组成的和谐的圆形构图,体现了拉斐尔娴熟的构图技巧。
欧洲油画的革新者、尼德兰著名画家扬·凡·埃克的油画《阿尔诺非尼夫妇像》是一件极富创造性的杰作。画中的男主人公是位荷兰皮毛商人,是扬·凡·埃克的好朋友。所以这是幅肖像画。但像这样的男女组合的全身双人肖像则是史无前例的。肖像的背景是非常具体真实的室内景,而且还是画的阿尔诺非尼夫妇举行婚礼的场面。所以,这幅作品又具有风俗画的性质。画中小圆镜上方的画家的亲笔签名,说明了画家亲自参加了他的朋友的婚礼,从而使这一作品兼有结婚证书的价值。更有兴味的是那面小圆镜,它既是室内的重要装饰,又借镜中映照出的画面内外的人与景,扩大了画面的空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⑤ 什么是文艺复兴美术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始于意大利进而遍及欧洲各国的一场文化变革运动。文艺复兴的艺术以古希腊、古罗马古典艺术为楷模,它提倡写实主义,以人文主义为宗旨,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注重写实,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绘画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绘画的摇篮。从14世纪至15世纪前半叶,佛罗伦萨画派始终是绘画的主要流派。乔托是佛罗伦萨画派早期的大师。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倾向,作品虽多属宗教题材,却开始真实表现世俗生活情景,注意空间远近关系与人物的主体表现。乔托之后,佛罗伦萨画派人才辈出,产生了马萨乔、乌切洛、波提切利、吉兰达约等一大批杰出画家。他们的画风或雄伟或秀丽,但都注重空间的透视表现和人物的坚实造型,并以善于用线为他们的共有特色。15世纪末到16世纪,文艺复兴的绘画进入鼎盛时期,继佛罗伦萨画派之后,涌现了翁布利亚画派、威尼斯画派、米兰画派、罗马画派。
文艺复兴盛期绘画的杰出代表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前两位都是佛罗伦萨艺术家,拉斐尔虽师从翁布利亚画派,也主要在佛罗伦萨完成学业,但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们的活动都不限于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主要活动于罗马。达·芬奇前期在米兰,后期远走法国。他们的艺术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成就。
达·芬奇的绘画熔艺术与科学于一炉,他的作品在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和掌握写实主义手法上较之前人有了极大提高,杰出的如《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被誉为世界名画之一。米开朗基罗则在雕塑、绘画和建筑方面都留下了最能够代表盛期文艺复兴水平的典范创作。他的绘画以气势宏伟著称,他的人物形象雄健壮实,气魄伟岸,显示了艺术家在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拉斐尔的绘画以秀美典雅著称,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被誉为美和善的化身,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
在文艺复兴盛期绘画中,成就卓著的另一流派是威尼斯画派。在16世纪,这一画派先后出现了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和韦罗内塞4位大家。尤以提香长达70年的创作活动,为威尼斯画派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威尼斯画派诸家皆以色彩处理取胜,但个人风格又有所长。例如,乔尔乔内作品富于诗意,提香画中人物的健美丰硕,丁托列托构图的宏大灵动,韦罗内塞风格的富丽豪华,都从不同方面丰富了文艺复兴绘画的成就。由于威尼斯画派油画技法的卓越,它对日后西方近代绘画的影响,甚至比佛罗伦萨画派更大。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尼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地区均产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尼德兰文艺复兴绘画虽然接受了意大利的影响,但主要是从本土的哥特艺术蜕变而来,其早期代表画家有凡·爱克兄弟。他们的绘画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后期最有成就的画家是有“农夫”之称的勃鲁盖尔,他不仅善于描绘民间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情态,而且是一位伟大的风景画家。德国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绘画大师,其中最著名的有丢勒、克拉纳赫、荷尔拜因等,虽然他们的风格特色各有不同,却都以写实主义的成就显示了新艺术的巨大生命力。法国的文艺复兴绘画吸收了意大利和尼德兰的营养,代表画家是富凯。西班牙文艺复兴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出生于希腊的格列柯。
⑥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
文艺复兴美术
欧洲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的美
术。首先在意大利发生并达到盛期,以后传播到尼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席卷全欧洲。
概 念
词源和定义 文艺复兴一词,源出意大利语rinas-
cita,意为再生或复兴。14世纪时,新兴资产阶级视中
世纪文化为黑暗倒退,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
达的典范,力图复兴古典文化,遂产生“文艺复兴”一
词,作为新文化的美称。这种提法在诗人F.彼特拉克和
小说家G.薄伽丘的作品中已经出现,15~16世纪流行。
1550年,G.瓦萨里在其《艺苑名人传》中,正式使用它
作为新文化的名称。此词经法语转写为renaissace,17
世纪后为欧洲各国通用。19世纪,西方史学界进一步把
它作为14~16世纪西欧文化的总称。它标志着欧洲近代
历史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
成就和意义 文艺复兴虽以学习古典为特点,却绝
非单纯的复古,实质上是通过学习古典的途径创造新文
化。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由于中世纪的长期破坏,已
经相当残缺,虽极力恢复,所得仍属有限。然而文艺复
兴时代的人们学习古典,并不是简单仿效,而是取其精神。
古典艺术的具体形式固然予人以启发,但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现实主义的方法和古典社会的民主思想。中世纪被教会控制的美术基本上是非现实主义的,宗教神学笼罩一切;反封建的文艺复兴新美术主要以贯彻现实主义和体现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而古典美术也正是在这两方面成了新美术的良师益友。因此,文艺复兴美术之学习古典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复古、仿古倾向;也不同于中世纪美术中偶尔可见的习用古典形式的个别现象。与此相关的是,从具有现实主义这个本质特征看,某些西欧的早期文艺复兴美术(如尼德兰美术),虽然学习古典这方面尚无多大发展,却同样应被认为是新美术的一个杰出代表。
文艺复兴美术的现实主义方法和人文主义思想,在
创作实践上是密切结合的。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崇高与身
心的全面完美,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神学权威和
封建特权。新美术创作的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
富的现实情景,就最能体现这种思想,产生最为广泛和
强烈的反应。加以在当时具体条件下,新美术创作是较
易为广大群众和新兴资产阶级接受的文化形态,因此美
术变成文艺复兴文化最受欢迎的代表,成果也最为丰富。
文艺复兴美术作为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一个新的高峰,在风格和技法上它和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之前的艺术有本质区别。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在社会身份和专业教育方面,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也经历了从中世纪转向近代的演变。14~15世纪,艺术家犹组织在行会里,等同工艺匠师,学艺亦在作坊中采取师徒传授形式。
16世纪起渐有改变,艺术家成为类似近代的知识阶层的一员,行会变为学会或艺术学院,艺术家的个性、个人才能与风格特色得到承认。有关艺术家的传记、评述以及艺术史的研究也从此时开始涌现。
分期 文艺复兴美术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欧洲封建
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城市工商业的繁
荣及其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或自治。在中世纪的最后阶段,西欧地区出现上述情况比较明显的有两处:南为意大利,特别是其中的佛罗伦萨;北为尼德兰,包括今荷兰及比利时。16世纪,法国、英国和西班牙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王权,城市经济也有发展,王权和市民阶级为反对封建割据有一定的联合,文艺复兴美术遂传播到那里。根据各国各地具体情况,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分期各有不同:在意大利(以佛罗伦萨为主要代表)可分为3期:初始期(14世纪)、早期(15世纪)和盛期(16世纪);在尼德兰则为 2期:15世纪和16世纪;在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主要为16世纪1期,一般不再细分。17世纪时,西欧各地续接文艺复兴美术的是巴洛克美术。由于巴洛克美术有不少继承文艺复兴传统之处,过去有人也把它归入文艺复兴美术的范畴,认为整个西方艺术直至19世纪皆属文艺复兴阶段。目前则普遍认为17~18世纪各有新创,皆可自成一体而与文艺复兴有别。
发 展 概 况
意大利 早在13世纪后半期,意大利中部以佛罗伦
萨为中心出现了新的美术动向,意味着以中世纪美术向
文艺复兴美术的过渡。
这一时期的代表有画家是奇马布埃和雕刻家N.皮萨
诺。后者于1260年完成的比萨洗礼堂讲经台,被认为是
最早一件仿效古典风格的文艺复兴作品,浮雕人物体形
壮伟,具有古罗马风度,虽有幼稚之处,却透露出新时
代的曙光。
N.皮萨诺:比萨洗礼堂讲经台
初始期 自奇马布埃以后,佛罗伦萨画派成为新美
术最主要的流派,14世纪时产生了伟大艺术家乔托。乔
托的艺术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他的作品虽属宗教
题材,却开始真实表现世俗生活情景,注重空间深远关
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杰出地体现了现实主义与人文主
义相结合这个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乔托之后,佛
罗伦萨画派人员众多,并影响于整个托斯卡纳地区。在
雕刻方面,皮萨诺之后有其子G.皮萨诺以及佛罗伦萨的
雕刻家和建筑家阿诺尔福·迪坎比奥(1232~1302),在
G.皮萨诺主持下开始了佛罗伦萨城内的两大建筑工程:
市政厅大厦和大教堂,前者1299~1311年建成,后者自
1296年动工后,至15世纪中叶才完工。
乔托:《犹大之吻》
早期 从15世纪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进入蓬
勃发展阶段,佛罗伦萨仍然是最大中心,但其他地区也
出现了重要流派。15世纪初年,佛罗伦萨艺术首先从建
筑和雕刻方面掀起高潮,建筑家F.布鲁内莱斯基首倡实
地考察古典遗迹,运用古典风格与柱式,在完成佛罗伦
萨大教堂圆顶之后,又建育婴堂(1419)和圣克罗切教堂
的帕齐礼拜堂(1430~1440)等,空间开阔,比例和谐,开
创了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他还发明透视画法,引起造型
艺术的革命。与布鲁内莱斯基一起赴罗马实地考察的雕
刻家多纳太罗则竭力追慕古典艺术的写实手法,潜心研
究人体实物,开始创作完美的裸体形象,如《大卫》。另
一位佛罗伦萨雕刻家L.吉贝尔蒂穷毕生之力制作了佛罗
伦萨洗礼堂的两座青铜门,技艺精美绝伦。其中一座被
誉为天堂之门,并在浮雕艺术中首次使用透视。佛罗伦
萨画家马萨乔将上述诸人成果用之于绘画,第1次以科学
手法构图着色,人物形象坚实雄伟,富于人文主义精神。继他之后,佛罗伦萨人才辈出,产生不少一流大师,如F.安杰利科、P.乌切洛、F.利皮、A.del卡斯塔尼奥、A.波拉尤奥洛、S.博蒂切利、D.吉兰达约等。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发扬了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统,风格雄伟秀丽各有所重,呈现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的局面,注重空间透视表现和人物坚实造型,以及善用线条则是他们作为佛罗伦萨画派代表人物共有的特色。在佛罗伦萨美术界具有特殊地位的还有艺术理论家兼建筑师L.B.阿尔贝蒂,他的《绘画论》(1435)、《建筑论》(1452)等书是新美术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安杰利科:《哀悼基督》
博蒂切利:《诽谤》
在佛罗伦萨影响下,意大利中部先后出现了几位大
艺术家:画家弗朗切斯卡、雕刻家 J.della奎尔恰,以
及前者的门徒L.西尼奥雷利和梅洛佐·达福尔利。奎尔
恰的雕刻粗朴壮伟,别具一格;梅洛佐·达福尔利的绘画
则在其师严谨风格的基础上更秀逸精致,以情真意切取
胜。与佛罗伦萨邻近的地区还形成了另外画派:锡耶纳
画派和翁布里亚画派。锡耶纳画派14世纪最为繁盛,其创
始者杜乔·迪博宁塞纳取得了可和乔托相比的名声,只
是写实方面略为保守,15世纪的代表则有萨塞塔等。翁
布里亚画派的主要代表是拉斐尔的老师佩鲁吉诺,风格
静雅秀美;另一代表则是平托里乔,用色鲜艳华丽,他
的艺术在罗马甚受欢迎。
意大利北部15世纪也开展了新美术运动。早期的大
师是彼桑奈罗,他擅长写生,风格优雅,并善于雕刻徽
章。后期大师则是A.曼泰尼亚,他精于透视,并以钻研
古典文物著名。经他们带动,加以佛罗伦萨的影响,北
部也出现了两个画派:弗拉拉画派和威尼斯画派。弗拉
拉画派主要代表有C.图拉和F.科萨,他们服务于弗拉拉
公爵宫廷,以装饰性的华美取胜。威尼斯画派,15世纪
的代表是贝利尼父子三人。威尼斯画派虽属晚起,前途
却未可限量,在乔凡尼·贝利尼努力下,威尼斯画派到
15世纪末已充分发展了自已善用色彩的特点,并在意大
利各画派中首先掌握油画技法,已有超越各个地方流派
而与佛罗伦萨争雄的实力与气势。
盛期 意大利美术在16世纪达到了繁荣的顶点。在
此以前,15世纪的文艺复兴美术已基本完成了掌握现实
主义表现方法的任务,透视法则与人体结构的科学知识
已相当丰富,在此基础上,16世纪的艺术家们遂可集中
全力于艺术典型的创造。更有甚者,此时的艺术大师虽
在艺术修养与技艺上达到更高水平,时代环境却日益动
荡不安,意大利经济停滞,城市共和政治难以维持,外
国武力入侵频繁,面对危机四伏的现实,艺术家思想上
不免矛盾重重,而伟大的艺术创作要求作者对现实中的
逆流展开顽强的斗争。因此,16世纪为盛期文艺复兴大
师们准备了优异条件,也提出了严峻要求,正是这种复
杂情况产生了辉映千古的艺术繁荣。
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 3位主要代表是L.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前两位都是佛罗伦萨艺术家,拉
斐尔虽师从安布里亚画派,也主要在佛罗伦萨完成学业,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但他们 3人的活动都不限于佛罗伦萨,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主要活动于罗马,达·芬奇前期在米兰,后期远走法国,他们的艺术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代表了意大利的民族成就。达·芬奇的特点是熔艺术与科学于一炉,他既是大艺术家又是大科学家,艺术典型的加工与科学研究的深邃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因此他的作品在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和掌握现实主义手法上较之前人有了极大提高,杰作如《最后晚餐》、《莫娜丽萨》等皆被誉为世界名画之首。米开朗琪罗则在雕刻、绘画和建筑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盛期文艺复兴水平的典范创作。他的人物形象雄伟壮健,气魄浑宏,意志强烈而力量无穷,显示了艺术家在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拉斐尔则以秀美、典雅的风格著名,构图和谐,情态自然,尤以圣母形象的塑造最为成功。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被誉为美和完善的化身,最充分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除了造型艺术外,他们 3人都曾从事于建筑设计构思和实践,达·芬奇景慕中心型的圆顶厅堂结构,拉斐尔崇向严谨和谐的古典风格,米开朗琪罗晚年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工程时设计的大教堂圆顶,更成为日后欧美各国所有圆顶建筑的样板。
米开朗琪罗:《大卫》
除了上述3位主要代表外,盛期文艺复兴在建筑、绘
画、雕刻方面还有不少名家,他们的创作共同构成了近
代西方艺术传统中的典范风格,几百年间盛行不衰。建
筑方面的代表是D.布拉曼特和A.帕拉迪奥,他们在细部
形式和整体风格上都比15世纪更为彻底地仿效希腊罗马
的古典建筑,但又非泥古不化,而是善于以人文主义思
想活用古典形式,以比例和谐风度高雅取胜。布拉曼特
和达·芬奇一样倾心于研究中心型建筑的理想结构,认
为它最适于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他在动工兴建圣彼得大
教堂之际就决定抛弃传统的十字型而采用中心型圆顶厅
堂,可是这项大工程刚破土砌墙他就去世,它的完工成
为以后两世纪间意大利建筑的中心任务(米开朗琪罗完
成的大圆顶也是其中一部分)。布拉曼特建筑理想的实
际体现则是罗马蒙多里奥圣彼得教堂中的小庙(1502~
1514),圆形的古典柱廊上置以圆顶,规模虽小却气象浩
阔,成为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帕拉迪奥则在
建筑实践和理论著述上都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影
响至为深远。他的杰作圆厅别墅(1550),布局讲究对称
之美,在房屋四面各置一古典柱廊,内部正中构成圆顶
大厅。远睹近观皆不失和谐高雅之趣,对日后的西方建
筑界极有启发。在绘画方面,古典风格的代表还有佛罗
伦萨画家F.巴尔托洛梅奥和A.de萨尔托。前者虽身为教
士,吸收新风格却不遗余力,他深得达·芬奇平衡构图
和轻柔用色之妙,作品气势安详、布局精微而光照均匀,他的《圣卡塞琳的婚礼》(1512)被认为是集佛罗伦萨画派大成之作;后者则有无瑕画家之称,被同时代人认为在构图和造型上皆达无可指摘的完善程度,代表作《哈皮的圣母像》以清纯崇高著称,被奉为古典风格的一件样板。与他们同时的P.di科西莫则富于闲情逸趣,喜欢画神话题材的幽默作品,在佛罗伦萨画派中另辟蹊径,自成一体。此外,达·芬奇在米兰的长期工作也推动了当地新美术的发展,形成了米兰画派。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在罗马的活动则促成了罗马画派。
在盛期文艺复兴美术中成果最丰富的另一流派则是
威尼斯画派。它在16世纪先后出现了乔尔乔涅、提香、
丁托列托和P.韦罗内塞四大家,尤以提香长达70年的创
作活动,为威尼斯画派赢得了雄视全欧的声誉。威尼斯
画派诸家皆以色彩取胜,但个人风格各有所长。例如乔
尔乔涅的富于诗意,提香的健美丰盛,丁托列托的浩大
灵活,韦罗内塞的富丽豪华等,都从不同角度奏出了新
的最强音。由于威尼斯画派油画技法的卓绝,它对日后
西方近代艺术的影响甚至较佛罗伦萨画派尤为直接。
韦罗内塞:《迦南结婚仪式》
在意大利16世纪艺术中异军突起的一大流派是样式
主义。它的艺术家都崇奉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盛期文
艺复兴大师,但他们只追求风格形式而失其精神实质,且
由于专务新奇而走向程式化,偏离了文艺复兴美术的现
实主义方向。样式主义最早于1515~1520年间在佛罗伦
萨萌发,16世纪中期及后期甚为流行,代表者有“J.da
蓬托尔莫、F.罗索、Il布龙齐诺和G.瓦萨里等。因此当
其流行之际,意大利除威尼斯画派外,文艺复兴美术已
告衰微。样式主义的出现,反映了意大利16世纪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危机,其服务对象也不是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而是有回潮之势的贵族宫廷。但是样式主义的保守倾向并不能代表新美术发展的主流,文艺复兴美术的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仍有巨大潜力,从而在17世纪的新形势下促成了巴洛克美术的兴起。
尼德兰 14~15世纪,西欧北部工商业最发达地区
是尼德兰。它有繁荣的城市,其中尤以布鲁日的纺织业
和安特卫普的国际贸易业最为昌盛,安特卫普从1460年
起建立了欧洲第1个股票市场。在政治上,尼德兰在15世
纪初期和中期一直是法国伯艮第公爵的领土,与伯艮第
的首府第戎联系密切;15世纪末尼德兰转归哈布斯堡王
朝,而该朝拥有德国皇帝和西班牙王位,因此尼德兰在
16世纪与德国-西班牙来往频繁,虽然政治归属复杂,尼
德兰城市仍获得一定自治权利,新文化也比较发达。
15世纪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兴起是在14世纪末
15世纪初,它接受了一些意大利的影响,但主要是从本
地的后期哥特式艺术转变而来。最初的代表有雕刻家C.
斯吕特尔、画家M.布罗耶德拉姆和P.de林堡。他们虽成
长于尼德兰,却主要工作于法国。斯吕特尔在第戎的占
甫莫尔修道院雕刻的大门井栏(1395~1406)开始摆脱中
世纪的程式而面向生活,人物逼真生动、雄强有力,可
和意大利的大师相比。布罗耶德拉姆也开始在画幅中注
意空间的深远和实物写生,这些新发展到林堡手中更有
重大突破,在他为法国伯里公爵的《时辰书》作的细致
画插图(1413~1416)中,对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象和生活
风俗作了前所未有的精采描绘,雪景麦田皆如实刻画,而
且第1次表现了真实的阴影。在他们之后,尼德兰美术就
产生了几位极有成就的现实主义大师:R.康平、凡·爱
克兄弟以及 R.van der韦登。他们在掌握透视画法和人
体结构方面虽不及意大利艺术家,但写实的精确细微却
有过之;他们在西方绘画史的另一重大贡献则是首先使
用了油画技法,然后传入意大利。
到15世纪后期,尼德兰绘画已蜚声西欧各国,并开
始吸收意大利的新成果。尼德兰全境形成了几个地区性
的艺术流派:南部尼德兰有布鲁日的P.克里斯特斯和H.
梅姆灵;在根特有H.van der胡斯;在鲁汶有D.包茨。北
部尼德兰则有圣扬斯的海特亨(圣扬斯的)和15世纪末
最著名的大师H.博斯。这种百花竞放的盛况只有意大利
美术可以和它相比。尼德兰大师的传真绝技也受到普遍
的称赞。
16世纪 16世纪是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第 2个发
展阶段,此时的特点是意大利的影响加强,不少尼德兰
画家着意追摹罗马画派和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因此有罗
马主义或罗马派之称。他们热衷于透视画法和人体特别
是裸体表现,尼德兰美术固有的写实精神却有所削弱。
罗马派的著名代表是J.van斯科列里和J.戈沙尔特,尽管
风格较杂,他们却在传播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方面起了
巨大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尼德兰画家仍续有新创,如
J.帕廷尼尔之精于风景,P.阿尔申之善画风俗民情,A.
摩尔之肖像写生等。但16世纪最有成就的尼德兰艺术大
师却是有农夫之称的P.勃鲁盖尔。他不仅善于描绘民间
的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情态,而且是西方一位伟大的风景
画家,不愧为尼德兰美术集大成者。他虽有丰富的人文
主义学识,却不机械地仿效意大利的古典风格,作画意境
高远,幽默之中隐含讥讽。杰作如《绞刑架下的舞蹈》
(又名《绞架上之鹊》),从空中鸟瞰角度展视林野风
光,近景的舞蹈情节所含的诙谐与远景山水的幽静完美
相反相成,富于诗意,在西方风景画中独树一帜。
法国 法国文艺复兴美术在15世纪后期受意大利及
尼德兰的影响开始萌发,代表大师有画家J.富凯等人;其
蓬勃发展则在16世纪。当时法国军队几度入侵意大利,并
长期占领米兰等地,朝野上下皆和意大利接触密切,达·
芬奇等艺术大师也被邀赴法工作,从而促成了法国文艺
复兴运动的高涨。
达·芬奇赴法已在晚年,他居留法国期间没有进行
什么创作,但他的到来以及最后在法国去世就已有很大
的象征意义。以后来法的有罗索、B.切利尼等人,他们
以枫丹白露为据点,对法国美术影响巨大。罗索等虽属
样式主义流派,但法国先进人士重视的仍是他们所带来
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成果。与此同时,不少法国艺
术大师也成长起来,在建筑方面有R.de罗姆和勒斯科,雕
刻有J.古戎,绘画则有F.克卢埃等。作为法国文艺复兴
美术的一个最重要纪念物则有卢佛尔宫(1546动工),勒
斯科主建筑,古戎主雕刻,堪称珠联璧合。他俩的成果
是今卢佛尔宫方形庭院西翼南侧楼房,在法国传统形式
上运用了古典柱式装饰,风格优美,它不仅为日后卢佛
尔宫的整个建筑定了基调,也为法国的古典风格建筑定
了基调。
德国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以产生了不少第 1流绘画
大师而自豪。德国皇帝在文艺复兴时代仍一直是意大利
名义上的君主,16世纪且数次率军队进入意大利,两国
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也相当密切,许多德国艺术家以
游学意大利作为主要的艺术学业。16世纪也是德国尤其
南部一带城市工商业兴旺发达之时,市民阶级和农民群
众都有强烈的反封建要求,终于促成了宗教改革运动和
伟大的农民战争。这些社会背景都是产生杰出艺术大师
的时代条件,使德国画坛顿时群星灿烂,蔚为壮观。他
们中最著名的有A.丢勒、M.格吕内瓦尔德、L.克拉纳赫、H.荷尔拜因和A.阿尔特多费尔,虽然他们的风格特色各有不同,却都以现实主义的成就显示了新美术的巨大进展。德国还是西方印刷术的摇篮和最大中心,使它的艺术家也注意甚至集中主要精力于版画的创作,丢勒、荷尔拜因等都是西方版画史上最负盛名的大师。在建筑与雕刻方面,德国的艺术家侧重于使哥特式传统和意大利风格互相融合,带有民族色彩。代表作如海得尔堡的选侯宫(1556~1559),门面遍体装饰以古典柱式和雕像,但整体比例仍属传统形制,它的富丽豪华风格也和后期哥特式建筑的精巧细致取得协调。
英国 英国文艺复兴美术从16世纪开始发展。由于
此时是都铎王朝,因此新建筑获得都铎风格之名,它主要
表现在贵族府邸建筑上。代表作如朗格里特府邸(1567~
1579),明窗洞开,布局和谐整齐,细部虽杂以古典柱式
装饰,整体上却保持了英国建筑传统的朴实开朗特色。
英国的文艺复兴绘画受德国艺术家荷尔拜因影响甚大,
他作为欧洲最负盛名的肖像画家两次来英工作直至去世
(1526~1528,1532~1543),他为王室及宫廷显贵作画甚
多,也受到各界人士广泛欢迎。荷尔拜因精于写真传神
的技艺和他的冷静洒脱的风格启发了英国一代画师,其
中最著名的就是肖像画家N.希利亚德。他的作品小巧玲
珑,色彩艳丽,在工细笔调中传出倜傥风流的贵族情态,甚得伊丽莎白朝野上下的喜爱。
西班牙 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由于其国势突然强盛
而获得巨大推动。16世纪的西班牙因哥伦布的发现而占
有美洲新大陆广大地区,它的王室因属哈布斯堡王朝而
和德国关系密切,并拥有尼德兰,占据南部意大利,成
为欧洲最大势力。这些情况使经济较落后的西班牙一变
而为欧洲舞台上的要角。西班牙文艺复兴绘画的主要代
表是出生于希腊的El.格列柯。在建筑方面的主要建筑物
则是埃斯科里亚尔宫(1563~1584),它是一组庞大的包
括王宫、教堂与修道院的建筑群,以整齐划一、浩大严谨
取胜,主持其事的是西班牙建筑师J.de赫雷拉。虽然最
初设计出自他人,赫雷拉却是其整体规划的完成者,它
的规整的古典风格反映了西班牙宫廷文化的特色。
参考书目
朱龙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1960。
布克哈特著,朱龙华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
化》,商务印书馆,北京,1979。
⑦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特点
在绘画方面,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原则首先明确地体现在佛罗伦萨画家马萨乔的作品里。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出色地解决了乔托所提出的绘画上的一些重大课题,他以科学的探究精神,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于绘画。
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家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创造出了许多歌颂生活、歌颂英雄的画幅和雕像。他们借神话题材来表现人间的现实生活,对人的无穷创造力进行赞美,表现人对生活充满乐观与信心。这时期的艺术家把技法研究和科学实验结合起来,不仅对艺用解剖学、透视学有较深入地研究,对明暗关系和色调关系也有了准确的把握。
(7)文艺复兴美术教案扩展阅读:
文艺复兴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重要贡献
普遍认为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后期起,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鼎盛。1550年,瓦萨里在其《艺苑名人传》中,正式使用它作为新文化的名称。
此词经法语转写为Renaissance,17世纪后为欧洲各国通用。19世纪,西方史学界进一步把它作为14至16世纪西欧文化的总称。西方史学界曾认为它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