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好吃的彩豆
?一
㈡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大全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版:教案(教学设计)权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㈢ 急需一篇幼儿园优秀音乐律动教案!拜托了!
活动预备: 头饰:(猪小弟、猪妈妈、小羊、小兔)。 活动过程: 1、猜谜语。 教师请幼儿猜谜:“肥头大耳一身膘,天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猜一动物名称。 2、学唱新歌 1) 听音乐《猪小弟》,进行提问:“猪小弟去找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分别又说了什么?”幼儿进行模拟小动物们所说...的话及进行发明其动作。 2)幼儿跟着录音机唱新歌1~3段,并唱出其切分音及念出对白处-“脏死啦!走开”念出其厌恶、讨厌(与幼儿进行讨论) 2) 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师进行提问: 1、猪小弟找朋友玩时,他的心里怎样(兴奋)应该怎么来唱(稍快且跳跃) 2、猪小弟哭着回家时他的心里又是怎样(伤心)应该怎么来唱(慢且较连贯) 3) 随音乐〈洗澡歌〉做洗澡的 动作。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啊?哦是小猪在洗澡!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一做洗澡的动作。”(随音乐与幼儿做洗澡动作) 4、创编第4段歌词,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 1)音乐结束,出示干净小猪。师:“澡洗完啦!小猪变得怎么样啦?(与幼儿进行讨论)这时的小猪再去找他的朋友玩时,他的朋友会怎样来看待他呢?猪小弟变干净了,他的心情怎么样?会说些什么?” 2)教师帮助幼儿创编歌词并填入歌曲中。 5、分角色进行表演 猪小弟(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快且跳跃和慢且连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歌唱,唱出其切分音,以表示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 2、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 ,学习为歌曲创编第4段歌词。 3、学习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发明、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通过 歌曲《猪小弟》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建立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观念。 活动预备: 1、头饰:(猪小弟、猪妈妈、小羊、小兔)。 2、图片:猪小弟(正反面)。音乐〈〈洗澡歌〉〉 3、各种不同小动物的纸偶。 活动过程: 2、猜谜语。 教师请幼儿猜谜:“肥头大耳一身膘,天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猜一动物名称。 3、导入 教师出示一只脏猪,进行提问:“这是只什么?你们觉得他怎么样?这只小猪要去找朋友玩,请幼儿想想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进行讨论) 3、学唱新歌4) 听音乐《猪小弟》,进行提问:“猪小弟去找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分别又说了什么?”幼儿进行模拟小动物们所说的话及进行发明其动作。猪小弟 (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快且跳跃和慢且连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示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进一步感受和表示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2、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 ,学习为歌曲创编第4段歌词,并努力发明出与他人不同的表示亲热的动作。 3、学习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发明、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 活动预备: 请大班小朋友学会分角色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 活动过程: 1、猜谜语。 教师请幼儿猜谜:“肥头大耳一身膘,天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猜一动物名称。 2、欣赏歌表演。 (1) 教师请大班小朋友分角色(小猪、小羊、兔子、猪妈妈)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1~3段,并组织本班幼儿欣赏,知道歌曲中的人物、事件。 (2) 请幼儿再次欣赏歌表演,并要求幼儿一起随节奏念中间对白处脏死啦,走开!念时应表示出厌恶的情感。 3、学唱新歌。 (1)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新歌1~3段,并提醒幼儿在间奏和尾奏部分的等待。 (2) 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师提问: 1)猪小弟去找朋友玩的时候,他的心里怎样?(兴奋)应该怎么唱(稍快且稍跳跃) 2)猪小弟哭着回家时,他的心里又是怎样?(伤心)应该怎么唱(慢且较连贯) 4、创编第4段歌词及尾奏部分的亲密动作。 1) 师:“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现在小猪洗干净了,他的朋友会怎样看待他呢?”请幼儿一起讨论 2) 教师帮助幼儿创编第4段歌词并填入歌曲中。 3) 教师鼓励幼儿在尾奏部分发明出与他人不同的亲密动作(如拥抱、触摸等),并请幼儿中做得比较好的面对大家单独表演。 5、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1) 教师请幼儿再次欣赏大班小朋友分角色歌表演(1~4段),引导幼儿观摩时,注重观察大班小朋友的表情。 (2) 教师请幼儿自由结伴,自己分配角色模拟大班小朋友进行歌表演,并在尾奏部分尽量想出与他人不同的亲密动作,并有感情的表演出来。 猪小弟(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快且跳跃和慢且连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示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进一步感受和表示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2、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 ,学习为歌曲创编第4段歌词。 3、学习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发明、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2)幼儿跟着录音机唱新歌1~3段,并唱出其切分音及念出对白处-“脏死啦!走开”念出其厌恶、讨厌(与幼儿进行讨论) 5) 启发幼儿 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师进行提问: 1、猪小弟找朋友玩时,他的心里怎样(兴奋)应该怎么来唱(稍快且跳跃)可以做什么动作? 2、猪小弟哭着回家时他的心里又是怎样(伤心)应该怎么来唱(慢且较连贯)可以做什么动作? 6、随音乐〈洗澡歌〉做洗澡的动作。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啊?哦是小猪在洗澡!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一做洗澡的动作。”(随音乐与幼儿做洗澡动作) 7、创编第4段歌词,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 1)音乐结束,出示干净小猪。师:“澡洗完啦!小猪变得怎么样啦?(与幼儿进行讨论)这时的小猪再去找他的朋友玩时,他的朋友会怎样来看待他呢?猪小弟变干净了,他的心情怎么样?会说些什么?” 2)教师帮助幼儿创编歌词并填入歌曲中。 8、分角色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观看时,注重观察其表情。 2)分组进行表演(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纸偶做道具)。 大新中心幼儿园“三课一评”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 猪小弟 日期 2005、5 执教者 周洁、吴丽娟、曹芳 参加人员 李桂芹、李英、吴丽娟、王芳 活动情况记录李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有趣的声音能够大大吸引幼儿的注重力。可让幼儿先听声音再猜小动物。猜到了再让幼儿学一学动物走路的样子。并说一说。李桂芹:教学具的预备不够精巧,如歌谱的字有的大、有的小,没有美感,游戏时的指偶分配不科学,应该4个人一组,两个小动物,一个猪小弟,一个猪妈妈,这样就可以与音乐匹配表演。吴丽娟:《猪小弟》,这是一首表演歌曲,在幼儿初步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头饰开展情境表演,让孩子体会到小动物们不喜欢小猪的原因是小猪不讲卫生,不洗澡,后来小猪知错能改,把自己洗干净,小动物们又接收了它。王芳:虽然这则情境表演语言不多,但 幼儿能充分展开想象,用各种各样的动作表示歌词或故事情节,充分体会其情感变更,把握了歌曲内容,使后面的完整学唱变得轻松自如。通过歌曲猪小弟,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 反思:这堂课的容量太大,难度量不适合中班幼儿,上下来觉得幼儿有点不能完全的接收。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表演和创编上,会唱猪小弟这首歌应该放在预备里。幼儿在创编过程中还有所欠缺。在整堂课中,大部分幼儿对角色表演爱好很浓,能够较好的进行表演。
㈣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猫捉小鸟)
幼儿园教案:猫捉老鼠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轻松、愉快的氛围。
2、通过游戏的形式和动作模仿,记忆歌词顺序。
3、在游戏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注意避免与同伴碰撞。
活动准备:
图片:小老鼠、大猫,以及小老鼠和大猫的头饰各一个。
图片:马、鸟、虫、鱼,幼儿会念儿歌《谁会跑》。
活动过程:
一、复习问答歌《谁会跑》。
1、分别出示动物图片,采用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复习问答歌《谁会跑》。
2、仿编问答歌,引出会跑的小老鼠。
(1)师:还有什么动物会跑?根据幼儿的讲述创编第一段问答歌。
(2)出示老鼠图片: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会跑的小动物,你们看看他是谁?他跑起来是怎样的呢?
(3)教师问幼儿答,仿编老鼠跑的儿歌。
二、幼儿倾听教师有节奏地念前三段歌词。
1、师:小老鼠跑来跑去做什么呢?
2、教师扮演小老鼠,有节奏地边念前三段歌词边做动作。
3、加入音乐,教师合着音乐的节奏边说边做小老鼠的动作。
三、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有节奏地念歌词。
四、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尝试着音乐的旋律演唱歌曲的前三段。
2、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1)师:小老鼠跑呀跑,吃呀吃,现在睡觉了。这时候,又来了一只会跑的小动物,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动物是谁呢?
(2)教师随着音乐范唱歌曲的最后一段(大猫捉老鼠)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歌唱两遍,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五、游戏活动:猫捉老鼠.
1、教师与幼儿共同建立游戏规则。
(1)师:什么小老鼠什么时候跑回家呢?
(2)师幼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当唱到“来捉老鼠了”的时候,小老鼠们就跑回家。
2、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更多优秀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㈤ 谁的尾巴最好看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学唱问答式歌曲,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3、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乐,游戏音乐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1、师弹"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幼儿随音乐唱"啦"或"啊"的音2、复习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
二、欣赏歌曲感受问答式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1、 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歌里唱了哪些小动物,并学学它们尾巴的样子。
2、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歌曲特点:引导幼儿听辩出歌曲那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
评:通过完整的欣赏,让幼儿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孩子们听后思维很活跃,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动物都说上来了,也运用已有经验,表现了他们尾巴的样子。对问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 学唱歌词,表演唱歌曲1、游戏:找尾巴出示贴有猴子、兔子、小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及它们的尾巴贴绒的黑板,师引导:小动物们遇到大麻烦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幼儿操作:将相应的尾巴贴到小动物身边。
2、问答式的学歌词老师问一句,孩子答一句,如师说"谁的尾巴长"幼答"猴子尾巴长";老师三句三句问,幼儿三句三句答。
3、集体跟音乐唱歌曲师引导:小朋友把小动物还有他们尾巴的特征都记住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唱一唱歌曲《谁的尾巴最好看》吧指导幼儿演唱休止符前面的音符时要收的果断4、 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5、幼儿自选头饰及相应的尾巴戴好,随音乐"找朋友"找到自己的同伴站一起,围成圆圈来表演歌曲。表演时,唱到谁,谁就走到圈里扭扭小屁股,晃晃小尾巴。
评:幼儿看着贴绒图片和有趣的问答形式学习歌词,在随音乐演唱时,孩子们都能很熟练的大声唱歌词,表演时也很活跃,主动创编动作大方表演,收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