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猜猜我是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 二年级 上册
第1课 流动的颜色
第2课 变化无穷的线条
第3课 闪光的名字
第4课 有趣的彩泥
第5课 喂,你好!
第6课 花花衣
第7课 金钥匙
第8课 对印的花纹
第9课 蜻蜓飞飞
第10课 我也是艺术大师
第11课 用画来写信
第12课 有趣的瓶盖
第13课 回家的路上
第14课 今日的菜单
第15课 乘着大象
第16课 风来了
第17课 会转的玩具
第18课 电脑美术
第19课 指偶剧院
第20课 形形色色的世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 二年级 下册
第1课 纸片插接
第2课 点、线、面
第3课 重叠的形状
第4课 鲜艳的包装纸
第5课 五味瓶
第6课 得奖了
第7课 孔雀翩翩
第8课 叶子上的小“血管”
第9课 漂亮的花边
第10课 奇妙的脚印
第11课 蔬果变变
第12课 小鸟的家
第13课 故事画
第14课 我们班级的标志
第15课 变了样
第16课 我心中的老师
第17课 会爬的玩具
第18课 电脑美术
第19课 娃娃家
第20课 认识图形标志
2. 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猜猜我是谁
义务教育复课程标准实验教制科书
美术
二年级
上册
第1课
流动的颜色
第2课
变化无穷的线条
第3课
闪光的名字
第4课
有趣的彩泥
第5课
喂,你好!
第6课
花花衣
第7课
金钥匙
第8课
对印的花纹
第9课
蜻蜓飞飞
第10课
我也是艺术大师
第11课
用画来写信
第12课
有趣的瓶盖
第13课
回家的路上
第14课
今日的菜单
第15课
乘着大象
第16课
风来了
第17课
会转的玩具
第18课
电脑美术
第19课
指偶剧院
第20课
形形色色的世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
二年级
下册
第1课
纸片插接
第2课
点、线、面
第3课
重叠的形状
第4课
鲜艳的包装纸
第5课
五味瓶
第6课
得奖了
第7课
孔雀翩翩
第8课
叶子上的小“血管”
第9课
漂亮的花边
第10课
奇妙的脚印
第11课
蔬果变变
第12课
小鸟的家
第13课
故事画
第14课
我们班级的标志
第15课
变了样
第16课
我心中的老师
第17课
会爬的玩具
第18课
电脑美术
第19课
娃娃家
第20课
认识图形标志
3. 急求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目
第 2 课 苍松翠柏
年级
8 年级上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欣赏作品:《松石图》
1.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潘天寿的《松石图》。(约5分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特定造型特点及画面情境,教学中对比加入另一幅风格差异明显的松石图,宜简洁。)
教师设问:对比一下,两幅作品的画面在意境上给你什么明显不同的感受?
分析一下,为什么两幅作品会给你这种感受上较大的差异呢?
你觉得作品中的特定造型与画面的特定意境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教师及时总结归纳学生看法,引出中国传统绘画以独特的笔墨技巧表现对象,传达不同精神寓意的特点。)
对比展示两幅写意松树作品。(可以局部放大)
学生自主欣赏松树作品
2. 学生尝试自主欣赏松树作品。(约5分钟)
(展现两幅松树为主的画面,注意作品技法风格与画面意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展示两幅松树写意作品。
师生一起分析范画
3. 师生一起分析一幅松树范画的特点、临摹步骤与技法要领。(约5分钟)
(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学生分析的具体方向与角度。)
展示一幅松树范画。
学生临摹范画局部
4. 学生自己尝试练习,临摹范画的局部。(约5分钟)
(强调锻炼学生自己体会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5. 教师及时总结学生在试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法及要点。(约5分钟)
学生临摹松树范画
6. 学生正式对一幅自己较为喜爱的松树范画进行临摹练习。(约15分钟)
教师出示三张不同风格与不同技巧难度的松树临摹作品,都不宜偏难。
纸张建议选用毛边纸,四开大小。
(建议部分学生画完一张后,教师在积极肯定与提出改进意见的同时,再发一张毛边纸,鼓励学生的绘画积极性。教师及时根据班级练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辅导中的动态提示与补充。)
展示三幅松树临摹范画。
作业展示
7. 部分学生优秀作业展示与教学小结。
投影仪配合展示。
(第二课时)
试画出三棵松树的组合
1. 布置学生先用毛笔工具在八开毛边纸上试画出三棵松树的组合变化。(约5分钟)
在复习上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入新课的教学内容,及时与真实掌握学生对组合变化的已有认识水平与运用程度。
观察、归纳作品中树木组合的特点与规律
2. 教师出示两张示范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作品中树木组合的特点与规律。(约5分钟)
注意结合示意图来强化学生对树木组合基本特点的把握,同时提示学生养成良好的构图步骤习惯。
展示树木组合的示范作品。
学生分析试画作业
3. 教师出示几张树木组合变化的示意图,结合前面学生的试画作业,让学生尝试分析作业中组合变化的优劣。(约5分钟)
了解画山石的用笔、用墨与结构变化特点
4. 观察山石示范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画山石的基本用笔、用墨与结构要点,了解山石组合大小、聚散等变化特点。(约5分钟)
松、石水墨画创作
5. 学生尝试以松、石为主体,创作水墨画。(约20分钟)
纸张选用毛边纸,四开大小。
教师出示几张适于初学者直接借鉴的松石小品范画。
(建议部分学生画完一张后,教师在积极肯定与提出改进意见的同时,再发一张毛边纸,鼓励学生的绘画积极性。教师及时根据班级练习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辅导中的动态提示与补充。)
展示三幅松石临摹范画。
作业展示
6. 部分学生优秀作业展示与教学小结。教学评议可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适时举行小画展的办法,展示学生作业,激励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