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教案
课 题《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模 块:美术鉴赏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 时 :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三种——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想艺术的区别所在。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是“冷抽象”和“热抽象”。严格的“抽象艺术”是指那种完全抛弃了任何可视自然现象的表现形式。本课的内容有: 1、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发现”产生的。 2、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3、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其抽象艺术的艺术美。 4、认识美术鉴赏对于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第二课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抽象艺术,大部分学生不大喜欢抽象艺术,有的学生对抽象艺术的态度是极为反感、不感兴趣。吸引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抽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学生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但重点的把握还是不准,特别对抽象艺术的特点的理解感到困难,仍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学生有发言的欲望,但自信心不足,教师应该给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必求全。 过程·方法:1、了解抽象艺术的概念和鉴赏抽象艺术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2、能从抽象艺术的形态、语言、艺术美等方面表述自己对抽象艺术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名画赏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2.以美的角度在生活中寻找美,创造美,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教学重点:抽象艺术的特点,什么是冷抽象和热抽象。. 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抽象艺术的特点 解决方法 1、通过欣赏姐妹艺术——音乐,进一步解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形象特征。 2、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抽象艺术的元素,尝试创作抽象艺术作品;或临摹抽象艺术作品. : 教学方法:利用对比法,通过大量的抽象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艺术的理解。 活动方式 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方式 教学模式:情景引入——感受分析——语言叙述——评价交流 教学程序 对比引入新课 比较具象、意象抽象艺术作品 学生区分什么样的作品是具象、意象、抽象的引出课题(板书) 三幅作品 初步认识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被发现的 1、讲述康定斯基如何’发现’抽象艺术。教师总结看似偶然,其实它的出现是必然的。 2、了解抽象艺术产生的背景(摄影、摄像技术的发明) 3、对比欣赏蒙得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学生答:红树比较像树,灰树有些像又有些不像,而开花的苹果树则非常不像树。 4、教师归纳:具像发展到意象,最后才到抽象。所以抽象艺术的出现是必然的。 《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两种抽象艺术(深入认识抽象艺术) 一、冷抽象 1、蒙得里安和《百老汇的爵士乐》 2、什么是冷抽象 一、欣赏蒙得里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学生谈感受[学生交流内容] 学生1:我看起来就像坐在飞机上鸟瞰城市时的景象。 学生2:我觉得蒙得里安像一位预言家,作品是二十世纪40年代的画,却像我们这个时代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电子网络一样。 学生3:纵横交错的线条像美国发达的交通网,小方块像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大道上奔驰。 学生4:直线与方块的构成,画面不拘一格,就像美国人那种开朗的性格与灵活多变思维。 学生5:我觉得各式各样的方块就像夜总会和歌剧院一样遍布于百老汇街的大街小巷。 学生6:我觉得像霓红灯随着爵士乐的节奏而闪烁。鲜艳的色块象百老汇夜晚的霓红灯光闪闪烁烁、一明一暗;直线和竖线象百老汇大街小巷横平竖直;其中的大小方块象街道上跑的汽车,鸣着喇叭象萨克斯和小号的滴滴答答悠扬的声音、金属的光泽、还象音乐上的五线谱高音低音跳跃的鼓点。 二、提问;这幅画的语言元素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点、线、面方面分析) 学生;全是由直线构成,形成直角关系,并由方块构成,互相平行且垂直。 老师归纳;凡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看起来比较冷静、理性的抽象作品就是冷抽象作品。蒙德里安是冷抽象代表人。(板书) 1、《百老汇的爵士乐》 2、蒙德里安简介 二、热抽象 1、康定斯基和抽象艺术 2、什么是热抽象 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即兴之31》 提问:从即兴二字,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当时是怎样的心态? 学生:充满激情, 这幅画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是不是还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的比较冷静、理性的呢? 学生:不是,它是由曲线,比较乱的形构成,一点也不理性,相反比较随意。 老师:很好,大家分析的非常不错,康定斯基的这幅画是典型的热抽象作品,我们只要记住像这种由曲线,自由形构成,感受性较强,笔势较明显的大都是热抽象作品。康定斯基是热抽象代表人。(板书) 1、《即兴之31》 2、康定斯基简介 学生练习 辨别冷抽象和 热抽象作品 让学生辨别一些作品,哪些是冷抽象,哪些是热抽象。(通过提问,回答并说出为什么,来巩固理解两种抽象风格) 若干作品 理解抽象艺术的艺术美 抽象艺术的 艺术美: 1形式与色彩、 2构图与笔触、 3材料与肌理、 4空间与透视、 5光影与运动 刚才我们已经欣赏了各种抽象艺术,并且也学会了区分冷抽象和热抽象。那么抽象艺术到底美在何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抽象艺术的五点艺术美学生活动:由四个组分别分析前四个艺术美,最后一个由老师来补充。 A组选择作品《白上白》 冷抽象,该作品由直线,正方形构成画面感受非常严谨,冷的白和暖的白让人感到理性。 B组选择作品《作品36号》 无上无下、无前无后的满构图,笔触随意,姿势笔触绘画, C组选择综合材料《隐现3X》 银灰色的金属材料给人一种理性的感觉,流畅的曲线线条带给人自然的美感,一点红色若隐若现。 D组选择作品《红窗》 菱形所形成的方向既像里转又像外转,产生视觉错觉感,从颜色上由深红到浅红到明黄有种空间感 E老师总结 选择作品《26-4-94》 色彩上前黄后绿,产生明暗空间的视觉感受,方向一致笔触强烈,有运动感。 学生有说不到位的地方老师予以补充,学生初步有个了解即可 课堂引申 中国抽象艺术 1、 原始彩陶 2、 草书 3、 赵无极 彩陶图片、作品图片 尝试练习画抽象画 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 大师能创作抽象艺术,我们能不能创作抽象作品呢?尝试结合背景音乐进行即兴创作(可以用冷抽象也可以用热抽象的风格) 巡回播放音乐及大师的作品 展示评价-自评、点评 结束语 抽象艺术作为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它追求创新挑战经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抽象艺术用鲜明的个性及艺术符号来完成画家对艺术的生命体验。 欣赏抽象艺术,懂与不懂是相对的。而人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决定了人的审美能力,这是绝对的。 感谢抽象艺术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板书设计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 走进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 -→ 艺术美 形式与色彩 ↙ ↘ 构图与笔触 半抽象 → 纯抽象 材料与肌理 具象 → 意象→抽象 冷抽象(蒙德里安) 空间与透视 热抽象(康定斯基) 光影与运动 课后反思 这节课选取的内容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上课过程中需要调动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想像,运用通感,让学生获得立体的感受,建构起对抽象绘画的初步认识,应该说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转变美术教育观念成为了广大教师学习与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转变观念的核心内涵就是从过于强调学科体系与技能的滞后教育观转变到、提升到艺术(美术)文化课程的认识层面。因此,美术欣赏教学就应该像教学生“诗、词一样,目的不是去学习如何创作诗、词,其重点让学生感觉、体味、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或民族文化的文脉”。以此为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创作抽象绘画的画家,而是学生通过名画赏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继而能以美的角度在生活中寻找美,创造美,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② 教学设计简笔画的书籍有哪些
一、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 的“发现”产生的。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1.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说,任何艺术的终极对象都是现实。2.抽象艺术所使用的语言是非现实的,是艺术本体语言的纯粹表达,其中包括点、线、面和色彩。
面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排斥感和质疑,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贯彻新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寻找学生感兴趣且可接受的切入点。抽象艺术呈现出复杂,光怪陆离的现象,但是其色彩、点、线、面所形成的干湿浓淡、轻重徐疾、疏密纵横的节奏如同音乐中的符号,能传达一种难以言喻的内心情感,并直接的感动观众。因此音乐就成了让学生对抽象艺术感兴趣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
2、理解抽象艺术的表现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结合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的表现。
教学重点:
通过抽象艺术以及代表画家,代表作品的欣赏和了解,培养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抽象艺术之美。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如何欣赏抽象艺术。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方法:
1、教学过程适宜利用对比法,通过大量的抽象艺术作品之间、抽象绘画和音乐之间的对比欣赏,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艺术的理解。
2、活动方式:
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方式
(1)、讲述现代抽象艺术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
(2)、介绍两位抽象艺术家蒙德里安和克兰以及它们的典型作品。分析冷抽象和热抽象。
(3)、通过展示我国仰韶文化半坡陶器的图片和自然中的抽象美的图片来分析抽象艺术的形成过程。
(4)、赏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解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形象特征,尝试用画笔来表现抽象艺术。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回顾前两节教学内容,欣赏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作品的同时讲解其艺术特点。 那么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抽象艺术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我们面对一幅抽象作品时有因为看不懂而排斥,不知道怎么欣赏,因为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是否和生活毫无联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出示课题,介绍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和设疑引起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兴趣和想像
(二)讲授新课
美术史上第一幅抽象画是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创作的,他在回忆其抽象创作的契机时说:“有一天傍晚,我回到画室,突然间看到一幅闪烁着内在光辉,栩栩如生,活跃画纸上的画,令我震惊!当我走进仔细看时,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画作倒置罢了!翌日,在白昼的光线下,我把画放正,昨日的那种美感竟消失了。画面上只留下一些‘无可名之形’?此事给我莫大的启示:即当画面的形象和色彩依附于自然主题时,观赏者总会在画面上寻找他画的是什么,而忽略了形象和色彩固有的特质和功能”。
总结抽象艺术的含义: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一)两位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活动一:展示美术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分析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简介两位画家的生平,指出蒙德里安创造出了一种视觉音乐, 康定斯基注重了音乐与色彩结合.)
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
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定义及两种形态
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冷抽象、热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及观点。
冷抽象含义: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热抽象含义: 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作品赏析 《即兴31号》
结合音乐《交响曲》感受热抽象的情绪表达和对康定斯基的了解。康定斯基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奠基人。康定斯基对于色彩和声音律动的共同性的高度敏感使他最终走上了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道路。他相信通过大量不同色彩间的和谐运用以及形式的配合,艺术具有一种和音乐媲美的振人心魄的力量。他相信艺术能达到一种神谕的和宗教的境界。
康定斯基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经说过:“创作就像不同世界的猛烈碰撞,这种冲突必定创作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就是作品??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是一个创世纪,就像音乐是由不同的乐器产生出的声音,所创造出的和谐悦耳的旋律一样。”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康定斯基每创作一幅画的时候,都是凭借着强烈的感性来创作的,但也不是随意的涂抹,而是符合着一些理论。
作品赏析 《百老汇的爵士乐》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先鉴赏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然后一边听爵士乐(爵士乐:《蓝色狂想曲》),一边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教师活动:老师介绍:1、爵士音乐;2、蒙德里安生平简介;3、蒙德里安对百老汇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对爵士音乐的感受。
问题思考与探讨:
学生活动: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1.这幅作品使用的语言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块让你联想起什么?横竖交错的线条让你想起什么?
教师活动:老师补充总结, 我们在欣赏抽象画时重要的是要改变固有的成见,突破陈旧的观念。去感受画面的色彩,线条,形象给我们带来的心理感受。
能力练习: 欣赏几幅作品,判断它们是属于冷抽象还是热抽象艺术作品。
创设情景请同学们思考:具象艺术能够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而抽象艺术却完全排除现实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问题引出下一个问题:
二)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
1、欣赏原始彩陶图片,了解抽象艺术不仅在现代而且在人类的初期已经初步形成。
2、欣赏大自然中的抽象美图片感受抽象艺术与艺术中的抽象是密不可分的,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生活。
3、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25页,回答问题。抽象艺术的形成及其原因?
抽象艺术的形成的原因:
19世纪中叶照相机的发明加速人们对美术的本质思考,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概念在西方已经基本确立(书本25页内容);照相机的发明,现代的社会化大分工,西方科学理性的影响。
三)抽象艺术的特点:
通过毕加索牛的变化和蒙德里安的几张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探索,找到自己的风格,开创了一片艺术的新天地。
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
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小结:严格的“抽象艺术”是指那种完全抛弃了任何可视自然现象的表现形式.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呈现的形象具有特殊的艺术美.
阅读书本25—26说说抽象艺术的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 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包括:A形式与色彩;B构图与笔触; C材料与肌理;D空间与透视;E光影与运动。
学生能力练习:让学生自己来欣赏作品,判断作品的艺术美的表现。说出它们的注重了抽象艺术中哪方面美感的表现?
四)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感受抽象艺术
设计意图:在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欣赏,感受抽象艺术的美,逐步清晰欣赏抽象艺术的方法。
五)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
③ 中班美术我的梦想屋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欣赏抽象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梦境可以不用将具体事物画出来,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梦境。
2、让幼儿学会重彩转印画的基本步骤,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感受、欣赏和表现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法国作家奥迪隆.雷东的作品抽象画《红色的斯芬蒂克》(若没有原著,师可以自己用鲜艳的色彩画一幅重彩转印画)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块玻璃板、一个镜框、一张白纸、毛笔若干支、颜料)
3、烘干机、录音机、磁带(内有睡觉、可怕的音乐、轻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魔女。今天我将带你们去梦的世界玩,高兴吗?
2、听音乐,做动作(睡觉,做恶梦,美梦,重新睡觉)
3、师:“天亮了,该起床了。”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在梦的世界里,你们玩的真起劲,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哦,小朋友做了各种各样的梦,有可怕的梦,也有快乐的梦。
2、师(出示抽象画):有一位法国的画家也做了一个梦,而且把它画了下来。你们猜猜他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画家的梦里没有将具体的事物画出来,而是让我们来猜一猜,这种画我们把它叫做抽象画。
3、师:在这幅画里,画家要告诉我们,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梦,还是快乐的梦,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去观察,色彩较鲜艳,还是偏灰暗。)
哦,原来你们认为画家做了一个快乐的梦,因为他的画里有许多鲜艳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较少。
4、师:我刚才也做了一个梦,是个可怕的梦,该用怎样的色彩去表现呢?(引导幼儿讲出许多灰暗的色彩,当然也可用少量鲜艳的色彩来表现)
那今天,我来教你们一个新的画画方法,你们帮我选色彩,我们一起合作画一幅抽象画《我的梦》,好吗?
5、师示范步骤:
1)你们瞧,我带来了一块玻璃板,要将颜色画在玻璃板上。
2)请你们帮我选颜色,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颜色?怎么画?(可以让幼儿指导老师随意画线条或色块)
3)将玻璃板轻轻的晃动,让色彩自由渗合,流动。
4)拿一张白纸在上面压一压,轻轻地掀开。
5)为了使颜色干的快,在烘干机上烘一烘。
6)我还要给它镶上镜框,这样就更漂亮了。
6、师:《我的梦》终于画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你们先想好自己的梦是快乐的,还是可怕的,然后选用相应的色彩画在玻璃板上,拿白纸压一压,烘干后,选用自己喜欢的镜框镶上,完成作业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梦讲给好朋友听一听。
7、幼儿作业,师巡回指导。(放音乐)
三、结束部分:
1、师让幼儿将作品布置在一块板上
2、师:梦的世界好玩吗?想不想再去?我们再到那里去找一找,除了可怕的梦、快乐的梦,还会有那些梦?
④ 小班 美术教案 怎样欣赏抽象画
抽象画抄向来标榜是纯粹的艺术。它不是对自然的摹仿,而是通过形、色、线的选择,加以排列组合以表达人类的纯粹精神和感情。
第一个画出不包括任何具象形象的作品,并举办“视觉音乐”展览会的艺术家康定斯基,他强调了色彩的心理效果,明亮的黄色如号角长鸣、深暗的蓝色如教堂的管风琴。他怀着坚定的信念,以为“色彩直接影响精神”。被称为“热抽象”。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提出:绘画为什么不能像建筑那样的构筑性艺术呢?于是我们看到另一种抽象,一种以直线、矩形;红黄蓝三原色;黑白灰三非色构成的极端简化,极端单纯的造型。而被称为”冷抽象“。
后来出现了各种”符号创作“,象米罗、音乐家克利。都梦想着视觉语言的纯粹,醉心点、线、面、色彩等造型要素的”纯形式“构成。
在欣赏抽象画时,我们不仅要体会色彩色调给我们视觉心理感受,还要对形态有敏感感应,如斜三角的动感,正三角的稳定,垂线的肃穆,波浪线的起伏运动,锐角的冲力,重复线型的交错、重叠、张力、对峙、疏密、均衡等等视觉上的感应带来的心理效应。
学习交流,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