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一分钱音乐教案

一分钱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8 04:11:47

① 求小学所有学的音乐的歌名

五星红旗
快乐的节日
让我们荡起双桨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大海,我的故乡专
春天在哪里
歌声与微笑
小小属少年
采蘑菇的小姑娘
水晶的心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小燕子
我亲爱的小马车
我是一个粉刷匠
春天在哪里
蓝精灵之歌
咪咪流浪记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螺号
乡间小路
劳动最光荣
一休哥
黑猫警长
葫芦兄弟
勇敢的鄂伦春
一剪梅
京华春梦
血疑
再向虎山行
雪山飞狐
忍者神龟
恐龙特级克赛号
希曼希瑞
花仙子
陈真
霍元甲
我的中国心
爸爸的草鞋
少年先锋队之歌
东邪西毒
婉君
昨夜星辰
华山论剑
万水千山总是情
啊 朋友再见
邋遢大王历险记
葬花吟
情义无价
燃烧,攻击
济公
铁血丹心
变形金刚
心中的太阳
牧羊曲
铁臂阿童木
在水一方
少年壮志不言愁
上海滩
星星知我心
一个美丽的传说
童年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小呀嘛小儿郎
粉红色的回忆
妈妈的吻
社会主义好
捉泥鳅
采磨菇的小姑娘
小放牛
小城故事多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两只老虎
小蜜蜂
摇篮曲
台湾岛
折纸鹤
荡秋千
红太阳
小花猫
好爸爸坏爸爸
啦啦歌
樱桃小丸子
哈巴狗
种太阳
三只小熊
字母歌
亲亲我
拍拍手
小燕子
小青蛙
一闪一闪亮晶晶
白龙马
茉莉花
小铁匠
太多了。。。。。。

② 一分钱是大班的还是小班的

大班儿歌《一分钱》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们经常捡到别人的铅笔、橡皮等物品,有的幼儿交给老师,有的幼儿据为己有,针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一分钱》音乐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

活动目标

1.会唱《一分钱》

2.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大胆表演。

3.幼儿拥有拾金不昧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曲调,唱准歌词。

难点: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一分钱纸币若干

2.警帽一顶

3.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

1.律动《数鸭子》。

2.师生问好:

3.出示“捡钱交给警察叔叔”的图片。

提问:

(1)图片上都有什么?

(2)什么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描述图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4.认识一分钱,开始新课教学

二、新歌教学

1.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

2.小朋友们,以前是不是听过这首歌,听谁唱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歌。

3.随我朗读歌词。

4.随我逐句学唱。

5.分组学唱。其他小朋友打拍子。

6.试着随我完整地唱。(三遍)

7.歌词接龙唱。(我唱前句你唱后句)

8.再完整地唱一遍。

三、表演歌曲

1.提问:歌曲里唱了两个人物,捡钱的小孩和警察叔叔。进行分角色表演。

2.首先请小朋友自己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3.老师也创编了一套动作,请跟我做一做。(请一个小朋友扮演捡钱的人,提示我们把捡到东西不揣进自己兜里,归还失主或交给警察的人叫拾金不昧的人。)

4.分角色表演:男孩——警察叔叔;女孩——拾金不昧的人。

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四、小结:教育幼儿从小要发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做个好孩子。

③ 幼儿舞蹈教育 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发挥幼儿主

培养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幼儿,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舞蹈是幼儿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少学校的幼儿舞蹈教学却是简单地把现成作品教给幼儿,很少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认为,以新观念、新理念对待幼儿舞蹈教学,发挥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掌握幼儿舞蹈教育的内涵,对做好舞蹈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恰当的舞蹈教育内容有助于幼儿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幼儿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的艺术。
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及每个幼儿具体情况来选定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选择教材时,要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的教材。 如我选择的歌曲《一分钱》就富有一定的生活故事情节。在教学时,先选择两个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知道这个故事表演的内容。从而理解歌词,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并让幼儿进行表演。因为这首歌曲内容生动,所以幼儿喜爱这个表演。通过表演还能让幼儿受到启发,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样的教材童趣足,并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性,艺术性,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通过幼儿舞蹈教育的特点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幼儿舞蹈教育是舞蹈艺术中一支鲜嫩的花朵,具有舞蹈艺术自身的个性与特点。幼儿舞蹈突出表现在活泼、天真、夸张、有趣。幼儿舞蹈不仅贴近儿童的生活,而且处处闪耀着幼儿的心理特征,散发着充满真、善、美的童心体验和审美追求。 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要根据幼儿好幻想、好奇心强、好提问等心理特征,设计趣味浓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舞蹈的本领,在玩乐中享受舞蹈的美感,在愉快的心境与环境中与舞蹈建立密切联系,并用舞蹈美化自己的童年生活。
我在教幼儿舞蹈时,就先把舞蹈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内容,促使幼儿跳起舞蹈来能创造性地表达各种舞蹈形象,让幼儿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角色。如在创编《唐老鸭》这个舞蹈时,孩子们站成一排,学习小鸭子走路时左右摇摆的样子,在音乐拍点处做出停顿。然后,再加上一些前挺肚子、后撅屁股的可爱动作。最后,在跳舞的时候撅起小嘴巴。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非常喜欢跳这个舞,而且还表演得淋漓尽致,形象逼真可爱。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适度地提供舞蹈刺激,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使幼儿的舞蹈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从而主动参与活动。如在区域活动中,在班中设立“表演区”,其中放置不同的头饰、彩带和幼儿喜欢的舞蹈服饰等,通过播放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自由创作,培养了幼儿舞蹈的活动能力和对舞蹈的兴趣。
三、适当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美学家施东昌说过:“美感是富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怡情养性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动人,通过“美—成—理”的过程,使人产生情绪体验,焕发高尚情感的激荡,思维的起伏,逐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们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和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开心时都会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促进孩子们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它不仅符合幼儿的情趣,而且会使幼儿的听觉和视觉同时感受到艺术的陶冶,这是培养艺术素质的起点。同时,这也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种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幼儿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 首先,教师自己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课时教师要精神饱满、态度积极。幼儿好胜心强,正确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说,这方面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时的幼儿在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个别差异,在上舞蹈课时,有的幼儿胆怯,就连小小的动作都不敢放开来做。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平时就以鼓励表扬为主,对幼儿表现的动作总要多看一眼,或满意的一笑,或说一句鼓励话。这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可以逐渐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另外还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教其他小朋友学习动作,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鼓励了其他幼儿,使他们相互学习、相互激励,从而提高了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也间接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性。
其次,教师应有丰富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感情对于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人们常说我们一些幼儿园老师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是嘻嘻哈哈似乎不懂得什么叫烦恼和忧愁。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这种兴趣传播给每个孩子,所以在每节舞蹈课上,我们总是充满激情地和幼儿在一起唱歌跳舞,用优美的动作渲染幼儿,把舞蹈课的气氛调动得热闹、积极、活跃。如在“小猫”这个音乐律动游戏的教学中,我通过模仿小猫走路的可爱样子,表现小猫调皮、机灵的性格,用形象化的手段和对音乐的兴趣带动全体幼儿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中,教学效果也就十分突出。
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幼儿的心灵。我们要仔细洞察孩子们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舞蹈才能被孩子喜欢和接受。同时创造性地开展舞蹈教学,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幼儿舞蹈教学。

④ 什么是少儿舞蹈教学法

少儿舞蹈是由少儿表演或表现少儿生活的舞蹈。少儿舞蹈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劳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 少儿舞蹈培训的特点是边歌边舞,形象直观,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少儿舞蹈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幼儿园开展舞蹈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一种理想方式。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使孩子们不仅能发展身体,得到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而且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在意志、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得以全面培养和拓展。



(4)一分钱音乐教案扩展阅读:

少儿舞蹈分为少儿国际舞蹈与形体舞蹈两种,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系统,以科学系统的形体芭蕾训练为基础,学习世界各国代表性舞蹈、了解世界各国的艺术,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和艺术视野。

国际舞蹈通过启蒙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对舞蹈、声乐的热爱。同时启迪幼儿的艺术天赋,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少儿形体美与艺术气质的目的,这也是当下最适合少儿也是受家长们欢迎的少儿舞蹈形式。

少儿舞蹈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培育孩子们良好的姿态以及高贵的气质,增强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培育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给孩子美和艺术的熏陶,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同时,培养和增强儿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提升儿童的学习效果,实现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⑤ 沈阳音乐学院桃仙区舞蹈附中教学质量怎么了

个人觉得相比沈阳其他学校要好很多,属于中上吧,但是学费有点贵,一分钱一分货,物有所值吧,看你怎么选了

⑥ 小学音乐春天在哪里教案

小学《春天在哪里》教案
教师:屈老师
年级:三年级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略)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习难点:歌曲的第五、六句(第二乐段的一、二句)。
学习准备:钢琴、彩色大歌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学生情况:
歌曲《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在校园广播、校园艺术节、以及一些VCD光盘上经常能欣赏到这首歌曲。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哼唱这首歌曲,但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完全唱对,出错最多的地方是歌曲的第五、六句,所以教师把歌曲的第五、六句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来设计。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游戏
二、综合训练
(一)、解决难点: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请看:屏幕显示风景,两只小黄鹂飞入,向学生问好并作自我介绍。
2、师:小黄鹂不仅有礼貌,它还会唱歌呢,你听:(屏幕显示两只小黄鹂唱歌,并随唱在小黄鹂的一侧出现节奏和歌词。即歌曲的第五句和第六句。)
3、教师引导学生学唱这两句。要求声音轻巧、有弹性,咬字吐字清晰,两句在力度上形成对比。
(二)、发声练习:
用歌曲的五、六句做发声练习。
三、学习歌曲
师:小黄鹂教会了大家唱歌,它还有问题要问大家呢?你听:(屏幕显示:小黄鹂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发现的?”)
1、欣赏范唱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小草变绿了,花儿开了,说明春天来到了。春天还有哪些景色呢?春天还在哪里呢?请认真看看,仔细听。(多媒体展示歌曲《春天在哪里》的MTV)
2、演唱第一段
师: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映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刚才我们在欣赏范唱的时候,老师就发现一些同学忍不住唱了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教师出示大歌片)。
3、提出要求,进一步巩固。
师:歌曲的速度是怎么的?歌曲的情绪呢?那么应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呢?对,应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就像小黄鹂的歌声一样。师范唱后,学生演唱。(设计说明:在第一遍演唱的时候,依然有几个学生把前十六分音符唱成了后十六分音符。所以在这里教师再进一步的范唱提示,同时也通过此句范唱来引导学生如何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4、揭示歌名
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你能为它起个名字吗?
学生讨论:(在这里教师应尽量的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我们经常在一些光盘和磁带上看到如:《嘀哩哩》《嘀里嘀哩》《春天在哪里》这样的歌名,它们都是指的同一首歌曲,还有刚才同学们起的一些很好听的名字都可以作为这首歌曲的名字,我们课本上把这首歌的名字定为《春天在哪里》。(教师把“花形”的歌名贴在大歌片上)
5、学习歌谱
师:这首歌曲的歌谱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不太一样,区别在哪里?对,高音谱号后面多了一个降记号,这首歌曲的调号就成了F大调,do在第一间,请同学们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其他的各音。(学生找出F大调各音的位置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并唱一唱。)
师:请同学们自己在心里默唱前四句歌谱,同时找出哪两句是完全一样的呀?
学生分小组自己学唱前四句歌谱。
师:老师来唱后面这一部分,请你找出哪一句刚才我们已经唱过了?学生找出后,分组学唱后半部分歌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谱。
6、完整演唱歌曲
请同学打开课本第25页,自读第二、三段歌词,找找哪些地方和第一段不同。教师提问后,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背过这几句歌词。
完整演唱歌曲。老师提两个小小的要求:①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②用什么样的表情?
四、教学延伸:创编歌词
1、师:春天在……,下面让我们走进春天,找一找还有哪些景色是歌曲里没有描绘到的?(多媒体演示春天的配乐风光片)
2、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或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色,编成歌词唱一唱。下面我们分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创编的歌词最动听。
3、分组表演,展示成果。
请部分同学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4、学生讨论,选出三组比较好的歌词,用他们创编的歌词替换下原来的三段歌词。请三个同学分别来演唱创编的部分,其它部分由同学们齐唱。
五、教师小结
春天里处处有美景,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你会在春天里发现更多更多更美好的东西。下面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到校园、到田野、到大自然去寻找更美的景色吧!随音乐出教室。

⑦ 钢琴课一分钱教案

一分钱没搞错吧😂

⑧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1分有多长说课稿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是本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目标: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拍一拍、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写一写、等活动,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教学难点:估计一分钟有多长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时分的知识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区分时针、分针和秒针;能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半点;但是整点刚过和接近整点学生区分还有困难。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活经验少,但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在教学时,尽可能创设生动的数学活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切身需要,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通过操作交流去探索创新。
二、教法学法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联系生活实际,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放手让学生大量开展多种形式有趣的实践活动,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使学生较好的认识一分并且对于一分能干什么也会有深刻的认识。
三、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在这节课中,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习数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一分钟能干什么》这一课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数心跳、听音乐、读书、踢球等,体验时间的长短,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根据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于是我利用2008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场面,共同感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体验一分钟的长短,这种安排的意图是用学生比较有兴趣的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新知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分钟能干什么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说说,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发挥自己的个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对时间的有关认识的记忆。
(二)实践感知
1.一分钟有多长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数心跳”这一活动,再次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强化学生的感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听一遍会忘记,只有自己做一遍才能永远的记住。在课堂中通过拍一拍、读一读、写一写、数一数、做一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对于一分钟的长短有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估计打下了基础。
2.分与秒的关系
在我们体验完1分钟脉搏的跳动之后,让我们静静地看钟面,一起来认识1分。观察钟面,上面有两个我们的老朋友,最短走地最慢的是时针,这根长一点的走得比时针快的是分针,钟面上还有一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它可记录比一分还短的时间,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请同学们观察钟面,动脑筋思考,一秒有多长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学生说出不同的办法,同时选择拍手的方法边观察钟面边体验1秒,5秒,10秒,60秒的长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分针与秒针的走动情况,学生发现了分与秒的关系。强调学生一定要把分与秒的关系记好,1分=60秒
我从“1秒钟是多长”这里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拍手做,分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变化,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总结能力的培养。在认识秒针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钟面,区分时针、分针、秒针,然后总结出分与秒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总结,比老师的讲解更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总结、推断的过程中体验了观察——思考——推断——总结——归纳——运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活动体验
1.钟能干什么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做计算题,读三字经,画太阳,拍球),学生分小组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集体计时,汇报结果。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事情,很骄傲。同时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学生通过四种活动对比谈感受, 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并不失时宜的进行热爱学习的思想教育。简单的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时间的机会,增进了同学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一分钟有多长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听着音乐在一分钟之内做自己喜欢的活动,这是对学生估测能力的训练,有了活动已做基础,先叫同学交流估计的办法,然后跟随一段欢快的音乐跳起来,估计一分到了就回到座位。
这个环节为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机会实践一分钟的体验。新课标中倡导从孩子们身边的生活中撷趣素材,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将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我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一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估计一分钟长短
4.几分钟的长短
在这一环节请学生选一首歌,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几分钟,再全班一起唱唱,看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新课标中倡导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一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估计一分钟以及几分钟的长短。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在学生有了一定时间的基础上马上让学生进行估算练习,促进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
(四)拓展思维,课堂回顾
1.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检查学生掌握程度,我又设计了下面三个活动,把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①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台春节晚会上,有我们熟悉的好朋友红果果、绿泡泡,他们俩看到同学们对分和秒掌握的这么好,想考考大家,你想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挑战第一关: 是时,分,秒关系的换算。
1时=___分 1时30分=___分
1分=___秒 1分20秒=____秒
70分=___时___分 90秒=___分___秒
挑战第二关: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会使用时,分,秒这几个单位。
小华每天睡9( ) 跳绳10下用了7( )
小亮吃饭用了20( ) 小明跑50米用了12( )
挑战第三关:测试学生的计算速度。
你能在一分钟内完成吗?
3×4= 5×6= 3×9=
5×8= 24÷3= 12÷6
②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
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激光大约可以走1800万千米。
根据所给的数据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一分钟能干些什么
1分钟我能穿好自己的衣服。
我1分钟能吃一根香蕉
1分钟能擦干净我的桌子。
通过让学生知道一分钟虽然很短暂,但这一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促进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这个环节体现了在新课标强调的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充分利用了生活这一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2.课堂回顾
在这一环节让谈谈学生的收获和体验,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课堂表现,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同时根据情境,出示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激励学生。
学生的自我评价很真实,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同时,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⑨ 如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

【利用单元整体抄教学法的方法】单元袭整体教学法是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目标,强调突出每种课型(讲读课、阅读课、独立阅读课和基础训练)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把在讲读课中获得的读写知识,运用带阅读课和独立阅读课中去,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以切实提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着眼与以下四个方面:
1、视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教学之前,应从全册教学总目标出发,通览全组课文,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2、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类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结构。
3、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一个单元各类课文的教学,如果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括,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则是零散的。这不利于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因此,应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以“读写例话”的内容为线索,复习该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加深印象,提高运用的能力。
4、知识迁移,课外延伸,促进能力的全面提高。除在课内抓好各单元的读写说练外,还可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和写作素材。

⑩ 在宁国学钢琴,就经济和教学水平上权衡下,在那家琴行或者私人那学比较好

如果你只是当作业余爱好的话 还是建议你找个搞这行的同学朋友问问 让他们给你内介绍介绍 我认为你容要是找老师学的话估计有点困难、也没必要 因为你之前没有钢琴基础 一方面老师带起来不容易 一方面你也没必要花那代价去找个专业老师 到是很多地方有那种成人钢琴培训的培训中心 你可以去问问 这样也可以学习娱乐两不误
你如果想现在再搞专业性的话 可能有点晚了 这个讲究功底 没有毅力 几年之内不会有什么好的成就的 建议你当作业余爱好吧!加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与一分钱音乐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