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学画农民画美术教案

学画农民画美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7 17:15:16

A. 幼儿教案《画祖国》艺术活动

活动由来: 幼儿通过过国庆节回来,互相交流外出游玩的感受和体会,孩子们都说我们的国家真大,幼儿都有强烈的认识了解祖国的欲望,为了满足幼儿的欲望和要求,于是产生了我们的祖国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问题板块主题壁报区域游戏相关内容家园合作资源利用 1、 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绪、情感及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2、 了解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国家。 3、 知道了解母亲河(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 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曾经创造过世界奇迹。 5、 知道了解四大发明。 1、 中国地图什么样,它象什么? 2、 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展,民族娃娃展。 3、 阅兵图片军仪仗队图片。 4、 布置长江、黄河的图片展。 5、 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6、 搜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布置展墙。 1、 布置了中国地图的拼图墙。 2、 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展,民族娃娃展。 3、 阅兵图片,三军仪仗队图片。 4、 布置长江、黄河的图片展。 5、 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6、 搜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布置展墙。 1、 中国地图拼图。 2、 制作绘画民族娃娃。 3、 绘画天安门。 4、 歌舞表演,我爱天安门学唱国歌画国旗。 5、 搭建长城。 6、 创编歌舞。 7、 手工制作长城。 8、 实验活动。 9、 纸的超市。 1、 向家长介绍本网络的活动内容。 2、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资料。 3、 家园共同配合带幼儿参观天安门、长城。 4、 请家长给幼儿布置相关适宜的环境。 5、 教师家长幼儿共创风格墙。 6、 让家长帮助寻找提供资料。 1、 看录相、光盘。 2、 从网上下载的照片。 3、 利用家长外出参观给幼儿提供录制的材料、照片、解说词等。 4、 活动区活动。 5、 利用周边的社区的环境和资源。 6、 参观纸箱厂,寻找各种纸。 活动网络图 主要活动: 1、认识中国地图 2、56个民族 3、母亲河长江黄河 4、天安门广场 5、长城 6、 国旗国徽国歌 7、四大发明 8、认识纸 活动一:认识中国地图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祖国地域的辽阔,地图板图形和雄鸡的特点。 2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祖国的名称。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中国地图一幅、中国地图拼图数个。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 认识中国地图,了解地图上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1 让幼儿知道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1 请幼儿观察中国地图,并提问幼儿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地图上都有什么?各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3幼儿对地图观察比较仔细,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大部分幼儿初步掌握。 1 幼儿操作拼图,找到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2 在拼图上找出祖国宝岛台湾的位置。 请幼儿操作拼图,并找到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4幼儿能很快找到北京的位置,对家乡的位置在哪个别幼儿寻找较慢。 1教师能与幼儿共同互动观察地图的形状和颜色。 2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有序的观察。 1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找到家乡的位置。 2 活动中幼儿互相合作进行语言和操作上的交流。 活动二:56个民族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了解部分民族的主要风土人情。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布置五十六民族的墙饰、照片、参观中华民族园。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 通过设计这次活动,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及风俗。 1、 谈话,请幼儿分别说说参观后的体会。 2、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 3、 谈话: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及它们的风土人情。 4、 你是哪个民族的?这个民族有什么风俗习惯,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5、 手工制作及绘画,民族娃娃。 6、 幼儿能结合此活动把外出参观后的所见所闻进行讲述。 7、 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对自己民族的了解和热爱。 8、 幼儿通过制作绘画民族娃娃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1、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同幼儿一起对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通过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师在这次活动中与幼儿互动制作民族娃娃,欠缺的是幼儿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的不够。 活动三:母亲河长江黄河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江、黄河、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活动三:母亲河长江黄河 活动目标:1认识长江、黄河、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2初步知道长江、黄河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激发幼儿对母亲河热 爱的情感。 活动形式:看录相,谈话。 活动准备:光盘(长江、黄河三峡的图片等)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知道了解中国的两条著名的河流。 知道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了解长江、黄河与民族发展的关系,说说母亲河治理后的变化。 一看录相,让幼儿初步了解长江,黄河的雄伟,壮观。 1、 幼儿观察自带图片,请幼儿进行相关的讲述。 2、通过观察图片,使幼儿知道哪个是长江、哪个是黄河、哪个是三峡发电站及壶口瀑布。 3、幼儿看录象时都非常认真仔细,并不时的互相交流。 二、分辨长江黄河的图片。 1、师生共同探讨长江、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激发幼儿热爱母亲河的情感,及治理后长江黄河给人民带来得好处。 2幼儿渴望了解更多的母亲河治理后的情况。 教师能在幼儿看录象时向幼儿进行重点的介绍说明。 幼儿对此活动有很高的兴趣,渴望了解黄河长江的更多知识。 通过师幼互动,幼儿的环保意识加强了。 幼儿通过次此活动激发了对母亲河热爱的情感。 活动四:天安门广场 活动目标 1 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2 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3 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幼儿去天安门参观、天安门的照片、图片、阅兵仪式图片录象带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请幼儿说说去天安门参观的体会,了解天安门广场的重要用途。 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让幼儿对天安门城楼的外观进行描述和绘画。 一、谈话:幼儿介绍参观后的见闻。 二、看录相,让幼儿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国旗每天从这里升起。 1、幼儿参观时对天安门广场看的比较仔细,要求教师为他们留影。 2、了解并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最大的广场,并了解相关的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 3、幼儿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渴望有更多的了解。 4、能简单说出天安门城楼外观 5、绘画天安门。 6、幼儿基本上能对天安门的外观进行描述。 幼儿通过组织活动,每周一升旗的时候幼儿都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神圣自豪感。 教

B. 中班美术教案稻米

设计思路

偶尔读到《大米是怎么来的》这本图画书,书中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和画面介绍了大米的“诞生”过程,于是我把图画书推荐给了大班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对农民种大米的情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找来相关视频给幼儿看时,他们更是忍不住手舞足蹈,模仿起视频中农民欢快劳动的场面。由此,我想到设计一个舞蹈活动,让幼儿充分表现,进一步体验、感受农民种大米时的心情。
根据图画书的内容和舞蹈表现的需要,我选择了著名作曲家俞逊发创作的经典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以农民种大米过程中的心情为线索,对乐曲进行了剪辑。第一段乐曲热情欢快:表现农民播种时的快乐、期盼:第二段乐曲悠扬舒缓:表现农民劳作过程中的辛苦:第三段乐曲热情奔放:表现农民收获时的喜悦。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主要设计了回忆一欣赏一想象一表现这几个环节,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农民种大米的心情,发现舞蹈创编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回忆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大米是怎么来的”,乐意伴随着变化的乐曲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种大米的过程,体验农民的心情。
2.发现创编舞蹈的简单方法,感受用舞蹈动作表现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
(1)幼儿已经阅读过图画书《大米是怎么来的》,已通过视频等形式初步了解种大米的过程。
(2)幼儿会用动作表现心情或感受等。
2.教学材料准备:
(1)将图画书中的主要画面制作成PPT。
(2)剪辑音乐《扬鞭催马运粮忙》。
(3)幼儿装扮用的头巾、毛巾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梳理过程
1.这几天你们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大米是怎么来的?种大米的过程中农民做了哪些事情,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幼儿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回答:农民做了哪些事情?农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通过幼儿的回答,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对大米种植过程的熟悉程度,便于梳理提炼;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舞蹈表现做了情感铺垫。】
3.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用PPT回应,播放农民劳作的过程:播种一培植一收获。
4.小结:每年春天农民都会满怀希望地去播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辛苦地培植,他们要施肥、喷洒农药、拔草,到了秋天就会迎来丰收。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辛勤地劳作,有苦也有甜。
【设计意图:此环节看似只是回忆导入,但实质是培养大班幼儿的倾听、表达、梳理、提炼等能力。在幼儿回忆后教师播放PPT,呈现图画书中的主要画面,更好地帮助幼儿梳理、提炼,进一步理解大米“诞生”的过程,为后面欣赏音乐与舞蹈表现打下基础。】
二、欣赏乐曲,想象表现
1.欣赏乐曲,激发想象。
(1)第一遍欣赏:感受乐曲的变化。
①能不能用舞蹈动作把农民种大米的过程表现出来呢?跳舞需要用什么伴奏呢(音乐)?
②这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听上有什么感觉?乐曲有什么变化,在不一样的乐曲声中农民分别会做什么?
(幼儿倾听乐曲时,教师结合乐曲的节奏以肢体动作来提示和帮助幼儿发现乐曲的变化,加深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和想象。)
③小结:这段乐曲是有变化的,有快有慢,大家都觉得这段乐曲适合用来表演这个舞蹈。第一段热情欢快,适合表演农民充满期盼地播种和插秧时的愉快心情;第二段乐曲悠扬舒缓,适合表演农民辛勤劳作的场面,辛苦地施肥、喷洒农药、拔草:第三段乐曲热情奔放,适合表演农民迎接丰收的快乐心情。
【设计意图:第一遍欣赏乐曲只要求幼儿能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和旋律所表达的情绪,听出乐曲有三段,乐曲有变化,并尝试想象将乐曲与不同的劳作场面进行相应的匹配。】
(2)第二遍欣赏:借助画面帮助想象。
①(播放PPT)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每一段乐曲中农民分别会做什么?他们会是怎么样的心情?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
②要求:边听边想,可以用各种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动作创编的情况,并提示幼儿进一步倾听乐曲的变化。)
【设计意图:第二遍欣赏增加播放PPT,根据乐曲的变化,PPT播放与之相匹配的场景,让幼儿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为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搭建阶梯。】
2.分段创编,探索方法。
(1)师生共同创编第一段(互动要点:用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农民的劳作,比较舞蹈动作与平时所做的动作的区别)。
①提问: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播种、插秧吗?
②幼儿尝试听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播种、插秧,教师在一旁观察、提示。
③教师请动作舒展、优美的幼儿在集体面前演示,大家一起寻找他们的优点。
④小结:可以把生活中和想象中的动作做得舒展一点、优美一点。
(做“播种”这个动作时可以提示幼儿发现:把生活中的动作做得舒展一点、优美一点:做“插秧”这个动作时可以提示幼儿从同伴的表现中发现舞蹈动作要合着音乐才会更美。)
(2)师生共同创编第二段(互动要点:探索动作和乐曲协调一致的表现方法)。
①提问:第二段乐曲可以表现农民在干什么?他们做了哪些事?
②幼儿轮流尝试表现:施肥、喷洒农药、拔草。
(为了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三个动作用不同的方式出珊,如请个别幼儿表现,其余幼儿猜猜表现的是什么动作:全体幼儿共同表现及师生对比表现等。在做完三个动作后再引导幼儿体验农民的辛苦,用擦汗、敲背等动作来表现。)
③提问:怎么记住这么多的动作呢?记住了又怎么编进这么长的一段乐曲里呢?
④小结:编舞蹈时如果有很多动作,可以先想一想动作的顺序,如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再根据乐曲的长短决定每个动作是否要重复,这样就能顺利地合上音乐了。
【设计意图:第二段乐曲相对较长,动作也比较多,在幼儿共同编完四个动作并达成共识后,如何将动作连起来并合进音乐里是对幼儿新的挑战。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体验成功,从而自然地掌握创编舞蹈的小窍门。】
(3)师生共同创编第三段(互动要点:寻找用舞蹈表现快乐的方法)。
①提问:第三段乐曲可以表现什么?收获时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可以怎么样表现?
②小结:可以用快乐的表情、快乐的动作、快乐的舞步来表现开心、收获的喜悦心情。
③幼儿尝试运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表现。
【设计意图:在分段创编的环节中,每一段的创编都应该有侧重点,跟前两段乐曲相比,这一段乐曲只要求幼儿表现出快乐的样子,体现了教学的详略,使活动轻松、不拖沓,但在过程中对舞蹈表现的方法还是要梳理和提炼的。】
三、装扮表现,体验快乐
1.教师合着乐曲完整表演舞蹈,幼儿发现教师表演的精彩点。
(1)提问:我表演得怎么样?哪里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结:我在表演前都会想,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农民的劳作过程;一边表演一边记,即记住动作的顺序;一边表演一边听,听乐曲的变化。我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农民,体验着农民种大米时的心情,并用表情来告诉大家。
2.幼儿戴上头巾(女孩)或毛巾(男孩),合着乐曲再次表演,体验表演的快乐。
【设计意图:教师的表现是对幼儿所发现的创编方法的一个运用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进一步的提升,如表情、动作连贯等。最后再让幼儿装扮并进行完整的表演,可满足幼儿的需要,并真正意义上让幼儿体验成功与快乐。】

C. 小学美术课《谁画的鱼最大》优秀教案

、教象 级 二、教内容与目标 1、教内容:民美术版美术教材级《谁画鱼》课 2、教目标: A:初步受自界形象与艺术作品形象两者间关系知道事物比产 B:能胆作画充满画面画条鱼 C:培养画画兴趣绘画技能激发想像力热自情 三、教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本课习解鱼形状特征运用所知识画条漂亮充满画面鱼 2、难点:自界鱼与美术作品鱼区别何发挥想象力鱼画充满童趣并鱼画 四、教准备 1、教用具准备:教课件、彩笔、规格相同白纸、剪刀 2、习用具准备:彩笔、油画棒、剪刀 五、教程 ()导入新课 1、播放海浪拍岸录音提问:声音 :海浪声(课件示海图像) 师:见海知道海物 :鱼 (课件示许鱼海畅游图片) 2、教师拿金鱼缸面两条同鱼 师:比比金鱼缸鱼哪条 由引课题:节课我要比赛看谁画鱼 (板书课题:谁画鱼) (二)讲授新课 1、鱼形状: ①欣赏:形状各异鱼 ②提问:鱼哪些形状 (答师同粘贴各种形状鱼) ③师:哦原鱼种形状鱼画呢 (课件示鱼画步骤图) 2、师示范: 师教投影示范画条鱼使明白何才能突特征鱼画提问:能想别画同启发运用所见各种线条:衣服线条等装饰鱼身花纹胆发挥想像力画各种各鱼 3、鱼色彩: ①贴黑板各种形状鱼色彩面反让受色彩美 ②欣赏色彩斑斓鱼图片 4、鱼态: 请几做鱼游泳作欣赏鱼尾巴同向摆画片解画画鱼同态 5、欣赏画家作品朋友画 (三)手作画 让用同纸作业家起比赛看谁画鱼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比 教师黑板画海让画鱼用剪刀剪贴进海师起评论:谁画鱼既漂亮 家讨论:鱼画加装饰使变 (五)总结 师:同看我海美啊鱼游快啊我平要保护球态环境护自使鱼更快让世界更美丽 宣布课让收拾习用具模仿鱼游泳作游教室 反思: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使用教材进行教提供资料丰富知识引导探究习通欣赏析解鱼特征鱼画画漂亮同通各种教手段培养观察力、力能力让胆发挥想像力敢于创新培养探究能力

D. 学画农民画

农民画当然要找农民画家,北京城没人弄着玩意,你说的可能是年画吧,找老艺人

E. 我想知道农民画的画法

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其范围包括农民自印内的纸马、门画、神像容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现代农民则有在纸面上绘制乡土气息很浓的绘画作品,自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陕西户县、安塞、江苏邳县、六合,上海金山等地的农民画乡。
建议你看看这个网页,也许有帮助!
http://ke..com/view/62448.htm

F. 如何将本土农民画引入小学美术课棠教学

将民族民间绘画引进课堂,作为教师,我们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这是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思考:
一、让学生深刻认识和透彻理解农民画
农民画,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绘画形式。不一定是农民才能画农民画。我们将农民画引进课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农民画,了解农民画的绘画技法,掌握农民画创作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农民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理解。而要深刻认识和透彻理解农民画,我们首先在作品表现的元素上下功夫。欣赏农民画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作品的每一个绘画元素,分析每一个绘画元素蕴涵着的思想内涵。如作品中出现鱼,那么根据鱼的形状和生理特点,我们可以断定鱼是苗族的生殖崇拜物。苗族崇拜鱼是因为鱼的鱼鳞、鱼蛋多,可以生殖繁衍。我们都知道,苗族是一支西迁的民族,在不断西迁的路途中,苗族人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他们需不断有人充实于这支西迁的队伍。于是他们想到鱼,希望苗族人象鱼那样的生殖繁衍来增强实力。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而苗族的文字是绣在衣服上、戴在额头上、藏于裙褶中的图案和装饰物。那些在衣服上、额头上、裙褶上的图案和色彩都纪录着这个苗族团队的坚强、自信和勇敢。所以,我们欣赏农民画时必须结合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图腾崇拜、生活习性等方面去思考;其次是从作品人物造型和色彩上下功夫。农民画的人物造型不讲究严谨的造型,在色彩上也不刻意追求实物颜色。在色彩、透视、块面、结构和形体比例关系上显得随意、轻松、自然。例如蝴蝶的造型,农民画在造型上保持着蝴蝶的骨架:头、身、翼和触角。而在细部的刻画上则不按照蝴蝶的真实图案去描绘,或更繁杂或更简略。色彩处理上更是夸张,几乎没有原蝴蝶的色彩。但这个图案无论是造型抑或是色彩上却又给人的视觉效果是美丽的,与自然又是和谐的。我们不可能从学院派色彩和造型理论上去评判一幅农民画优劣,但是农民画上那些大红大绿的色块和健美朴实的造型却是那样的顺眼和贴近生活,这就是农民画的巧妙之处。农民画更加彰显了我们黔东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最后就是从作品的构图上下功夫。我们看见许多农民画的构图很满很挤,农民画素有“一屏美锦、密不透风”的说法。画面上的花朵、叶子、昆虫、走兽、飞鸟、山川、河流等都可集中于三尺见方之中展现。但它给我们的感觉却是律动的、灵性的、热闹的、规顺的。就象宇宙中的月亮、星星之间相互影响又各行其道。
欣赏农民画作品,无论是造型、构图、色彩或者是题材内容上,我们引导学生观察时,应当重点放在视觉感受上,要反复品读、品味,这样你才品味出真情,才能融会贯通。最后才能创作出真正感人的农民画作品。
二、要求教师有描绘精美农民画的功底
教师的功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无论是哪一个学科、哪一门知识,打个比方,教室是一座田径运动场,教师必须是一个超级运动员和优秀的教练员。我们要求教师首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赛场经验。这样你才能去正确指导你的队员,才能让你的队员接受你的知识和经验,在比赛中才能力挫对手,获得胜利。对于农民画教学,我们要求教师也和教练员一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例如我们布置学生作业,以牛作为主画一幅《春梦》的主题绘画,作为教师应当对牛的外形进行简单的示范,如果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不扎实,把牛画成狗或者羊、马,或者不伦不类的东西。你想,学生怎么又能够去完成《春梦》这样的主题绘画?所以教师的专业功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那么扎实的专业功底又从哪里来?我想首先是教师要比学生更勤奋。农民画是我们刚刚引进课堂的新活动、新趣事,是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虽然我们的教师在报刊上、在商业市场上、在网络上看见农民画。也知道农民画是先勾形后着色,但怎么勾形,勾画出具有“乡土”味人物形象,这对于受过学院派训练的美术专业教师来说,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们的做法是先让教师照着农民画的物像进行临摹,在反复勾勒各种物像的过程中感受其人物造型的规律,在临摹构图过程中体验图像布局的美感,在着色时不断思考画面色彩与自然界色彩之间有机结合点,在这个“点”上进行琢磨,然后大胆落笔,描绘出万物相处、和谐生辉的艺术画面。教师在这个过程的学习和体验中要比学生花的时间和精力要多得多,思考的问题也要比学生深刻得多。这样,教师才能亮出自己的好作品,以作品质量征服学生。其次是教师要多看民间艺术家现场创作。既然我们已经将农民画作为课题来进行研究,我们必须对当地的农民画家了解。可以到农民画乡去实地采风,观赏乡土艺术家现场作画,在他们一笔一画中思考农民画的造型、构图和设色,并摸索其创作的规律。同时在与当地乡土艺术家的交流中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再加上自己的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这样才能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农民画作品。
三、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民族民间绘画(农民画),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方式就是作品展示。作品展示是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它包括绘画基本功、色彩感悟能力和艺术境界、艺术思想等。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整体的两个层面,一个是传授一个是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引导、步骤明朗的示范以及对学生的表扬都会不同程度地激励学生学习。同样,作品展示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举办一次学生作品展览,将学生创作的农民画作品与全校学生见面,全校的师生都来参观,作品得到其他学生和老师赞扬,被赞扬的同学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这就是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其实就是学习的动力,它支撑着学生向更高的位置攀登,向更完美的目标迈进。
自将民族民间绘画引进课堂教学以来,我们也在学校开展的大型艺术活动中举办了以民间绘画为主题的画展,由于资金紧缺,我们没有对作品进行精致的装饰,但展出效果很好。我们布置展场就在校园的围栏上,学生课间操、放学、上学都要从围栏边经过,所以看的学生很多。有的学生还在留言簿上签字评价。一位学生在上面写道:“这里是艺术家的摇篮,未来艺术家从这里起步……”有的在意见簿上写着“艺术天才园地”……虽然这种评价似乎有些夸大,显得有点吹牛,但看到这样的评价,我想用不着多费口舌,学生会很自觉地投入到农民画学习和创作中去的。展览期间,我们把优秀的学生习作用数码相机拍下来,一方面向各家报刊杂志推荐发表,另一方面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集出版。无论是发表还是结集出版,它将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这将又是一个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在农民画的学习和创作中形成自己的个性,注重挖掘自身潜力,力争向更高、更完美、更具自我特色的平台发展。
四、通过行家示范提升学生的创作理念
学生与教师之间相处时间长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性格、爱好以及艺术创作的风格都了解之后,往往教师有些教学招数在学生眼里会感觉到很苍白。同是一个问题的解答,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与学生素不相识的人来论述,对学生来说就有不同的心里感受。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就叫做“审美疲倦”。对于农民画教学也同样如此。我们已经将民族民间绘画引进课堂,但如果说就光学校几个老师整天面对着这几十个学生,虽然教师也在不断变换教学花样:教师示范、教师作品展示、教师举办美学讲座、举办学生习作展览等。但学生听的看的都是本校教师的,这不免会让学生在视觉上、心理上感到疲劳。所以我们必须变换另一种花样——到农民画乡实地采风、与行家进行交流、看行家进行创作表演等。我们这里所说的“行家”其实就是指当地的乡土画匠。让学生亲眼目睹农民画家进行示范,看见农民画家挂在家里的艺术作品,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更亲切,创作的欲望才强烈。

阅读全文

与学画农民画美术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