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上好小班的公开课小蝌蚪找妈妈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
活动重、难点:
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带、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提问: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
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播放故事录音,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
2、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3、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4、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
三、整体欣赏故事情节。
四、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看图片1,遇到鸭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鸭妈妈说了些什么?用图表示。
3、看图片2、3、4,遇到鱼妈妈、螃蟹妈妈、乌龟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小蝌蚪又说了些什么?
4、用连贯的语言说一说故事情节。
五、熟悉掌握故事
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六、活动延伸:
欣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课件。
1、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她是长得怎么样的?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2、再次完整看图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过几天先会长出两条后腿来,接着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等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变成了青蛙。
㈡ 有没有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
34、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2、 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六个字。
3、 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倡导学生养成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倡导学生养成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猜谜语,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猜谜语,谜面是: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请你标画出文中的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3、听故事录音,边听边标画出自然段序号。
4、自由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们?
三、再读课文,了解蝌蚪变为青蛙的过程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思考:小蝌蚪什么样子?
(2)“快活的游来游去”是什么样子呢?请你想一想,做这个动作。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这自然段,这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
(2)分组进行讨论。
(3)画出小蝌蚪和鲤鱼的对话,想象他们谈话时的语气,试着读一度。再分角色进行表演。
(4)学生练读,表演。
(5)汇报后评价。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长后腿
3、仿照以上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四、五自然段。
(1)小蝌蚪有向水指教呢?
板书:乌龟 青蛙
(2)自选学习内容
思考: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4、学生自学后汇报。
5、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小蝌蚪找到乌龟,乌龟告诉它。它的妈妈头顶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小蝌蚪看见大青蛙,找到了妈妈。
6、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青蛙的变化过程。
7、用自己的话说说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8、分角色朗读课文。
9、戴头饰表演。
10、教师小结:小蝌蚪为了寻找妈妈。不断的探索,靠着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发现,不断的去探究,才能取得成功。
四、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学生猜谜语。
自由读课文,请你标画出文中的生字。
听故事录音,边听边标画出自然段序号。
自由朗读课文
做这个动作
分组进行讨论。
画出小蝌蚪和鲤鱼的对话,想象他们谈话时的语气,试着读一度。再分角色进行表演。
学生练读,表演。
汇报后评价。
仿照以上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四、五自然段。
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学生自学后汇报。
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青蛙的变化过程。
分角色朗读课文。
戴头饰表演。
猜谜语,激发兴趣
出示生字卡片
放录音
教师提示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长后腿
板书:乌龟 青蛙
教师评价
教师小结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检查复习:
(一)出示词语自由认读,忘记了可请教同学。
(二)指名读词并给带点的字交个朋友组成新词语。
二、教授新课:
(一)学习生字“有”
(1) 教写“有”
(2) 读准音。
(3)观察“有”在田字格的位置。
(4)老师范写。
(5)学习书空练习,并在书上描红。
(6)总结学习方法:读—看—描
(二)用同样的方法学写“在”“什”“么”“变”“条”。
二、做作业
教师与学生一起写《新课堂同步训练》
再检查几个同学。
学生读生字。
学生认真观察
读。
观察笔画的位置。
看老师范写。
书空并在书上描红。
学生自由学习。
学生自己做。
教师检查复习。
教写“有”
老师范写
总结学习方法:读—看—描
教师与学生一起写作业。
拓展思维 课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查找小青蛙吃害虫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蝌蚪 青蛙
两条后腿
两条前腿
㈢ 小蝌蚪找妈妈的详细教案和简笔画
这里分享给你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简笔画吧
jianbihuatupian.yipinhome.com/?ctl=photos&aid=1034
教案还没弄好 你可以根据你那回的具体情况自己修答改。
故事和简笔画相结合的形式 是很受欢迎的。
㈣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2、能够用完专整连贯的语言属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
活动重、难点:
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带、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提问: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
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播放故事录音,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
2、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3、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4、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
三、整体欣赏故事情节。
四、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㈤ 小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万能工匠
目标:
1、让幼儿看看、讲讲说出大小、颜色不一样,巩固对红、黄、蓝颜色的匹版配。
2、乐意和大家权一起愉快游戏。
准备:大小、颜色不同的蝴蝶、录音机、猫妈妈图片、
情景布置:猫妈妈商店
过程:一、情景感受猫妈妈的商店
1、猫妈妈商店里卖什么?
2、有什么颜色的蝴蝶?
3、小结:蝴蝶有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
二、观察蝴蝶的不同
1、这些蝴蝶一样吗?
2、什么地方不一样?
3、小结:猫妈妈商店里有许多蝴蝶,有红蝴蝶、黄蝴蝶、蓝蝴蝶,有大蝴蝶、有小蝴蝶。
三、买蝴蝶比较
1、要告诉猫妈妈你要买什么样的蝴蝶?
2、和小朋友比一比你们的蝴蝶一样吗?
3、请个别小朋友进行比较。
四、蝴蝶找家匹配
1、听音乐跳蝴蝶飞飞。
2、听音乐找和蝴蝶一样颜色的家。
3、找对了吗?找对赶快回家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