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考美术题用钥匙表示韵律怎么画
要画好美术高考色彩静物画,初学者须先从素描学习入手,经过一阶段素描训练后再画色彩写生,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条件:一.简明扼要的色彩知识;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三.易掌握、收效快的表现技法;四.水粉写生画容易产生的弊病;五。应考须知。分述于后:
一.简要的色彩知识
(1)没有光就没有色。光是一种电磁波,物体呈现出的丰富色彩是由于不同质的物体对光波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作用而形成,光波本身没有颜色,人类产生色彩感觉是光波通过我们的眼睛才得于感知的。因此,我们认识色彩首先要树立没有光就没有色;健全的眼睛才能正确感知色彩;物体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颜色的观念。
(2)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空间色相互间的影响与作用是色彩变化的重要依据,一般规律是:亮面受光源色的影响较明显;中间面接近固有色;暗面受环境色的影响明显;空间色是指物体距离不同,色彩也发生变化,一般愈远色彩就灰、冷、弱趋向统一。
(3)冷暖是色彩的灵魂。色彩关系主要是指的物体的冷暖关系,一般把红、黄类色彩称暖色;蓝、绿类色称冷色。而在同类色、相似色中又有冷暖之别,这都是在相互比较下而鉴别的,灰色和白色各自相互比较又有冷暖倾向之分,决不可孤立的、机械的认识与对待。写生色彩的冷暖规律是:同一色相受光面冷,背光面亦偏暖,中间面及明暗交接面最接近物体本色;暖色为进色,冷色为退色,同一色彩近暖远冷,近鲜远灰;而物体投影的冷暖倾向应根据光源色、邻近色及着影物的色彩诸方面的不同关系而定,或深或灰都应有冷暖倾向。
(4)补色对比,如果两种颜色混合后形成灰黑色,这两种颜色就为互补色(在色环上直径两端正对的一对颜色)。补色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冷暖对比关系,在色彩语言中最具奥秘,最有趣味,最有力量的东西正是这种或显著直接或微妙含蓄的补色关系。色彩的感觉是人的精神、生理、心理学上的真实,它同色彩物理学上的真实是有区别的,这里我们应了解色光三原色及补色与颜料三原色与补色的区别与联系。色光的原色与补色是一种物理真实,而在绘画中,最终表现我们对色彩感觉的实体是颜料,而颜料混合后的视觉效果及补色关系的确立,恰好符合人的视觉生理、心理的感知实际,因此熟知与掌握颜料的使用、调配及冷暖排列有序的色环,进而确定无数对补色在实践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牢记这一段话:“当人眼看到一色时,同时就产生了潜在的需要有相应的补色来平衡,如果没有这种颜色,视觉就会自动的将它产生出来。”当画面上各种色块同时并列时,当物体受光、背光面较为明显时,当各种灰色与邻近色彩并列,不易辨别微妙的色彩倾向时,想想这段话,就能使你敏锐的发现色彩的微差。当然,在写生中正确的运用补色原理,并不是专指“加强”,从另一方面讲“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和谐”拯救了色彩。为使画面产生协调的美感,还要有分寸的制约补色关系,如互补色组成的色调要注意面积、鲜灰、明度的搭配,从对比中找出协调的因素,从光源、环境、空间、固有色的相互影响中,或根据突出主题的需要.适当加强和削弱补色的对比效果,决不可公式化,概念化的运用这一色彩原理。
(5)色彩画要准确体现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讲色相,就是要敏锐、准确的辨别常用的几十种颜色相貌的差异,尤其是同类色、类似色的冷暖差别,这样,在调色时就能得心应手的调出所要的色彩,有效的避免灰、脏、粉、生等弊病;讲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或称素描关系。明度有二个含义:一是物体因受光角度不同产生的明暗层次;二是色彩本身就有深浅,在这里尤其重要的是避免明度的雷同,一般的说,一幅画的最深最亮处往往只有少数几处,一幅好的色彩画如果拍成黑白照,也应是一幅好的素描。须知,一张画的明暗对比关系,往往决定这张画的整体效果,色彩画也是如此,决不可忽视;讲纯度,就是注意色块的鲜灰配置。水粉画中不适当的运用白色、黑色或冷暖色相调配时比例不恰当就会造成灰、粉、脏的弊病,相反,过多的使用纯色又会是画面出现生、花、缺乏空间与色调等弊病,应记住:在写生中,要使画面鲜明、生动、有力,用纯色不可过多, 因一切都在空间中。
(6)色彩的魅力在于调子,调子也称色调。是指一幅画大的色彩倾向和深浅类别,从明度上分有深调子、浅调子、灰调子等,从色性上分有冷调子、暖调子,中间色调子等,从色相上分有红调子、绿调子等,结合起来讲,又有以对比为主的调子,以协调为主的调子等。总之,组织色调是画面处理的关键课题,静物写生的色调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统一的光源影响;组成静物画的主要色块的深浅、冷暖不同的固有色及面积的大小等。在以对比色调为主的画中要特别注意对比双方的面积对比及纯度、明度对比,也可在其间采用中性色加以点缀间隔于不同色相之间,也可寻求一些共同色素等;而以协调为主的静物又要注意色块的冷暖倾向与纯度的对比,借以加强画面的色彩感;以灰调为主的画面则要注意不同灰色的微差等。总之,静物写生的总体色调(大调子)是由各部分色调的合理配合的结果,而局部色调的价值在于微差,没有总体调性的画面将是杂乱无章的颜料的堆砌。
二.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思考方式,观察就是发现,就是如何“看”。首先,要改变常人的两种视觉习惯:一是眼睛睁得很大,力求看清楚所有的东西;二是着眼点主要在细节上。要学会整体观察,加强整体观念,其主要含义:学会概括取舍,突出调子的表现;处理好虚实关系。具体的观察方法应掌握以下几点:(1)同时看到描绘对象全部;(2)联系着看(看光源、看基本色、看环境、看前后空间层次等);(3)对比着看(比色相、比明度、比纯度、比冷暖、虚实等);(4)眯着眼看,轻视看细节的清晰度,使色彩与形体概括、整块;(5)重视第一印象,通过第一感觉,迅速确认总体调子的倾向、黑白灰色块的分布构成(尤其最深、最亮点在何处)、较鲜明的色在何处、白色与灰色的冷暖倾向、受光与背光的冷暖关系等。“一眼看全,联系的看”是整体观察的基本原则;“对比地看,眯着眼看”是整体观察的最佳途径;“第一印象”是整体观察的精灵所在,活力的闪光。反之,局部的、个体的看就会谨毛失貌,主次不分,无从下手。
三.易掌握,收效快的表现技法
会看是会画的前提,看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记着,并且好好地记着,一件真正完美的作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加重要的。”
1.水粉作画过程的几个先后:(1)先深后浅一一一般作画先从主体物的暗面或深色画起,进而画灰面、亮面,这样色彩容易比较;(2)先薄后厚一一铺大色调,用色宜薄,类似水彩画法,这样,可画得快些,既是不准,也容易修改,深色画薄些,容易表现空间;(3)先简单后丰富一一开始铺大色调,主要抓基本色相,调色种类不可多,要概括,然后通过多层的深入刻画,使色调逐渐丰富微妙;(4)先大后小一一先画对色调影响大的色块或主体物的色调,也可先画色感鲜明之物,把握大的色块,以此为准,通过比较画准其它部分色彩;(5)先色后形一一开始不要因形的制约而谨小慎微,应大胆的凭第一印象,迅速铺出大的色彩印象,随着作画的深入形色兼顾,主次分明。
2.一般的作画步骤:(1)构图起稿一一构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张画的成败,决不可草率从事,首先要讲究构图的形式美,如:主次分明、均衡照应、疏密聚散、节奏韵律等。变化统一是构图的基本原则,色彩画的构图还要重点从形与色的整体结合上精心设计,如:突出主调色,注意冷暖色块的交插呼应;写生的视点一般应高于静物,使画面下方留出一定空间,使布局有纵深感;主体物不能摆在正中应在画面中心偏左或偏右的位置上;组成画面的各物体、色块要有聚有散;物体不可画的过大或过小,避免堵塞与空白过多等,起稿时,初学者先用铅笔后用重色肯定,熟练后,可直接用深色起稿。(Z)铺大色调一一要有激情,胆大而不失形,不要谨小慎微,重视第一印象,从主体画起,全面铺开,笔笔相扣,一气呵成。用大笔,可画得快些,珍惜感觉最好的时间段。(3)深入塑造一一要多看少画,强调一个“准”字。深入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主次分明,区别对待,有虚有实,有鲜有灰,在趣味中心上多下功夫,以少量的细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阶段要始终注意保持第一印象,不要轻易否定已铺好的大色调。(4)统一整理一一把画放远些来看,从埋头塑造阶段跳出来,使感觉回到最初的印象。整体调整的着眼点,首先是空间层次的表现,加强虚实、鲜灰对比,把画碎、画花了的地方统一起来,借以突出主体;其次用加深、提亮的办法,加强物体的体积感、重量感,纠正“灰”与“粉”的弊病。经过调整,画面就会为之一振,呈现出好的效果。
3。调色与用笔技巧:(1)只有了解与掌握颜料中各种色相的独特面貌及相似色别间的微妙差别及混合效果,才能以较少的颜料品种,调出你所需要的色彩来,建议学画色彩前,先画画调色表。(2)不同色相混合时,要有主有次,不可调得太匀。(3)“灰”色微差的调试,显示着画家的分寸感,微妙雅致的色彩,是通过灰色传达的。调有倾向的灰色,如用互补色相调时,要注意不能等量。(4)水粉画中,白色作为调色媒体,常常用得较多,但一定要合理使用。一般来说,深色的暗面不加白或少加白,画较亮的颜色时,将白与其它色相相混合可避免“粉”气。(5)大胆用笔用色,只有将颜色画到它的色彩环境里,颜色才能成为“色彩”。灵活运用多种调色、用笔手法,一般先在调色盒内稍加调合,再往纸上画;也可蘸上颜色后直接在画面上与别的色相调混;还可用点彩的手法,使不同色并置,远看产生色彩空间混合的效果;有时也可用薄色相罩的技法等,根据表现的需要,可吸收油画和水彩的某些技法,灵活掌握。(6)慎用易“泛”的颜色。如:玫瑰红、紫红、黑色等,尤其在画浅灰色调时,更要预想到干后的效果。(7)用笔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描绘过程中,笔触隙间自然形成的空白、飞白,如与周围色彩产生微妙关系,就应保留“空白”,这样可出现生动之感。
4.水粉色的干湿变化与“泛”色问题:水粉色在湿时深而鲜明,将干未干时色更深,干后又变淡,认识这一变化。在画时可适当的画深些即“宁深勿浅”;水粉色中像玫瑰红、紫色、黑色易泛色,在其上覆盖时,一时看不出来,干后又泛上来。初学者不易把握,要正确把握这一性能应注意以下几点:(1)第一层色宜薄;(2)覆盖时宜厚;(3)底色已画厚可洗掉或待干后再修改;(4)慎用玫瑰红等色。
四.水粉写生画容易产生的弊病
1.灰——产生的原因:一是黑白灰对比不够;二是不注意色彩的纯度的对比。纠正的办法:加强素描关系;通过纯度对比,对鲜明的颜色适当强调。
2.粉——产生的原因:不能合理使用白色,暗面或深色加白有些多;在画较亮色时,过多使用纯白,而没调合其它色相;在画白色物体时,固有色观念强也是画粉的原因。纠正的办法:合理用白色, 暗面不加白或少加白色。如果大面积的色块画“粉”了,快捷省事的纠正办法是用不加白的颜色在粉底上薄罩一遍,就可改观。
3.脏——产生的原因:看不准色彩倾向,调色种类过多,没有主次;尤其在深入刻画时不能保持最处的印象,反复修改,越画越脏。纠正的办法:看准色彩倾向,用较厚的颜色覆盖画脏之处,不可重复过多。
4.生——产生的原因:是固有色观念太强,忘记了条件色与空间的影响。纠正的办法:加强调配灰色的能力。
5.画面塑造“力度”不够——产生的原因:一是形体的块面观念不强,色阶过细,画得过“园”;二是色感不强,缺乏色彩的冲击力,用笔犹豫不定,磨磨蹭蹭也导致以上毛病。纠正的办法:下笔肯定、果断,用色造型要宁方勿园,敢于用漂亮的色彩。
6.“碎”、“花”、处处清楚——产生的原因:观察方法不当。局部刻画,只注意细节而忽视整体。纠正的方法:加强整体观念,重视统一整理;学会概括取舍,注意虚实处理,增强空间观念。
7.焦躁、腻——产生的原因:用笔用色缺少变化或画得过厚,难于深入。纠正的办法:注意用笔干湿薄厚变化。
五、应考须知
1.快速作画的要点:在掌握上述写生步骤的基础上,考前训练中要穿插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快速作画的能力,以适应考试的要求。一般画慢的原因是:①谨小慎微,不敢大胆下笔。②用色过厚,修改时用笔不当,“泛”色问题难解决。③局部观察,面面俱到,费时费力。④四平八稳,用画长期作业的办法应考等。针对以上弊病,要牢记快画的五个要点:①第一遍色宜薄,这样便于修改,“泛”色也不严重。②深色一遍基本画够,以减少多次重复占用时间。③不要局部深入,尤其在色层画厚的情况下,湿时不易修改,可先放下,等于后再画,省时省力。④用大笔铺色块易整体。⑤深入有重点,有虚有实,不要面面俱到。
2.考场作画过程中的心理调节,心理紧张,往往影响考生正常的临场发挥,而作画过程的节奏有序有张有弛的心理调节,可对紧张的情绪产生缓解作用,规律如下:构图起稿时不慌不躁,情绪镇定,周到布局;铺大色调时,放手大胆,激情满怀,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深入刻画时,暂缓口气,纵观整体,通过理性思考,准确用笔,重点塑造,强调一个“稳”字,最后统一整理阶段,又要从深入塑造中解脱,极目全局,恢复第一印象,加以画龙点睛般的调整,大功告成,如释重担。
3.几点提醒:①不照抄对象,如考场光线散乱,可适当加强主光,削弱反光;如角度对构图不利,可适当挪动位置,如移动没有余地,从构图着眼,可适当改变个别静物的位置。②如遇阴天,光线过暗时,应保证画面与调色盒在朝光的一方;如晴天所处光线过强,应把画面朝向中等光线处,这样利于看准色彩,避免错觉。③从容应战,增强自信,不要左顾右盼来模仿邻座。“邯郸学步”往往弄巧成拙。最后预祝考生金榜提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❷ 美术活动欣赏京剧脸谱韵律音乐有哪些
首先写教复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❸ 一切艺术皆韵律 是什么意思
你好,朋复友,这是从大道和天道,制也就是所谓的哲学层面去理解艺术,因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这里面就是韵律所在。比如朗诵需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唱歌有节奏快慢、声音强弱;美术有明暗对比,整体局部之分;表演有收放自如、剧情跌宕起伏。总之一切都要顺天道,皆有规律。希望能帮到你。
❹ 请问美学形式中的‘韵律’是什么意思
那不能单叫美学吧!美学是美术的!你是学音乐的吧!那个韵律并不是单单的旋律!讲究的是音的美感,动听,和谐,赋有单独的个性,相结和起来产生的效果!
❺ 麻烦将其翻译成英文:古彩线描 艺术美 气韵生动 韵律
古彩线描 ancient color in line drawing
艺术美 artistic beauty
气韵生动 vivid charm
韵律 rhythm
❻ 室内艺术设计节奏与韵律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形式美法则,是人抄类在创造美的形袭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节奏是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形式。
节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音乐靠节拍体现节奏,绘画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体现节奏。节奏往往呈现一种秩序美。
韵律更多地呈现一种灵活的流动美。
韵律并不只存于音乐中,也存在于其它的艺术媒介中,如舞蹈、美术、建筑、摄影、艺术体操和一些体育项目等等。韵律是构成系统的诸元素形成系统重复的一种属性,也是使一系列大体上并不相连贯的感受获得规律化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❼ 结合具体几个作品,简述新格律诗的艺术主张和艺术特色
新格律诗派又称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最能体现前期新月派特征的诗人就是闻一多和徐志摩。闻一多的《死水》就是前期新月派的代表作。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死水》一诗是诗歌“三美”说的最佳代表。
首先是音乐美。《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试验”的作品。全诗每一行均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三字尺在诗行中处于一个颤动的过程,即由第一句的第三个音尺到第二、三、四行的第二个音尺;隔行压韵,最后都以双音节词收尾,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富于音乐感。
其次是建筑美。
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都是九个字。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每个字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体。这样每一行就形成了一个长方体;而四和长方体又构成了一个大的长方体;而全诗是五个大长方体,这就是构成了一个更大长方体。从整体外形上看,结构工整、章法整饰,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这样的外形,与中国传统的律诗非常相象。
再说绘画美。诗中“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词汇,错彩镂金,色彩斑斓,让人产生一种眩目的视觉效果。而且作者还不满足于此,他充分运用了诗歌的语言特性,不但写了翡翠等静止的意象,而且写了青蛙的叫声这样的动的意象,动静结合使意象相互反衬,产生张力,画面更加活泼起来。这样的“三美”手法的运用使《死水》形成了总体的整齐凝重的风格,作者的那种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更是跃然纸上。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后期的代表人物是徐志摩。
写于1928年的《再别康桥》无疑是后期新月派的嚆失。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
形式整齐和辞藻华丽是该诗作的最大特色。
《再别康桥》每节的字数基本是相等的,这和前期新月派的“三美”主张是一致的。而其辞藻华丽的这一点也是。
后期新月派与前期最不同的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主张。前面举的《死水》还和我国当时的现实有点关系,但徐的这首《再别康桥》已经完全是讲自己个人的情感世界了。这种“纯诗”主张是前后期的重要区别。把诗歌与政治脱离是后期的主要特征。
❽ 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中韵律的作用是什么
舞蹈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音乐在舞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中动回作的节奏常常是以音乐旋律答的节奏为基础的。可以说,舞蹈节奏运动的进行是表现音乐内在灵魂的形象,舞蹈动作的延续、重复、变化始终伴随着节奏。在舞蹈作品中,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没有成功的音乐就没有完美的舞蹈,而节奏正是它们结合的纽带。富有韵律美的舞蹈动作,建立在节奏的基础之上;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所以说,正是节奏将舞蹈音乐与舞蹈动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舞蹈作品。显然,对于音乐、舞蹈这两种表情艺术来讲,节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言艺术
❾ 绘画中的韵律 节奏 到底是什么 如何表达
去看明白三大构成
然后多看看名画或者读一些画评自己慢慢品味吧。
其实就是点线面的构成,黑白灰的配比,和色彩的明暗、色相、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