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春节序曲音乐教案

春节序曲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17 01:49:09

⑴ 春节序曲第二段听的我流泪

春节组曲》是李焕之的代表作品。
李焕之生于香港,祖籍福建晋江,
1939年进入重庆音乐干训班学习;
1943年进入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作曲系学习,
毕业后留校任教。他的主要作品有《社会主义好》、
《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等。

《春节组曲》作于1955年—1956年,
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
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
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

《春节组曲》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序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
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
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
乐曲欢快热烈。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
其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复,
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
第二乐章“情歌”,像抒情诗,
乐曲开始由英国管演奏出一首陕北情歌,
像在月光如水的河边,年轻人散步谈心的情景。
这首情歌反复了六次,由小提琴与大提琴以
对话的形式奏出,最后回到开始的引子。

第三乐章“盘歌”是圆舞曲,
作者根据当年延安的周末舞会的情形,
将民间风格的音乐与现代交谊舞相结合写出了这首舞曲。

第四乐章“灯会”是用陕北民间唢呐曲
《大摆队》的音调创作而成,
这部分音乐表现出唢呐演奏的高超技巧。
中间部分采用了陕北民歌《摘南瓜》、
《跑旱船》的曲调,两个曲调交错出现。
结束部分以热烈的秧歌锣鼓节奏再现主题结束全曲。

《春节组曲》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
经常演奏的是组曲的第一乐章,即“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是一首明快、粗犷而热烈的乐曲,开始时的引子由乐队全奏的宏大音响揭开了民间节日歌舞的序幕,第一段是淳朴、优美的舞蹈性的音乐。中间部分是一个抒情性的对比段落,音乐素材来自陕北秧歌。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紧缩再现,音乐更为紧凑和热烈,并在万民欢腾的气氛中有力地结束

⑵ 鉴赏《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焕之先生于1956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这套作品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李焕之先生通过乐曲向大家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人们对这首气氛欢快、情绪激昂曲目的喜爱程度绝对是中国交响作品历史上空前的。1989年,《春节序曲》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1993年6月,《春节组曲》等作品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足见其魅力所在。

全曲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序曲”,是热烈欢快的大秧歌舞的概括描写,有闹秧歌的锣鼓声和歌声、秧歌队员的舞姿和灵巧的穿花场面,以及一唱百和的镜头。第二乐章“情歌”,象一首抒情诗,是春节中的一个插曲。乐曲开始由英国管奏出引子而带出陕北情歌的主题,象在月光如水的延河边,青年男女漫步谈心。第三乐章“盘歌”,回旋曲式的圆舞曲。

作者把第一主题当作人民在节日中团结与友爱的主题,另外还有两个副题,这三部分的音调都是从不同的陕北领唱秧歌调中演变出来的。它们时而象朋友的谈心,时而又象老人同青年的幽默逗趣。这里,作者根据当年延安的周末舞会的实际情况,有意用民间风格的音乐与现代交谊舞曲相结合的写法,将这首具有民族风格的圆舞曲写得颇有新意。第四乐章“灯会”,三部曲式。

主部是陕北民间队列音乐唢呐曲《大摆队》的音调,健美壮阔,句法连贯,首尾一气呵成。反映了陕北唢呐艺人连续呼吸的高度技巧。现在虽然是管弦乐化了,但仍保留这个连绵不断的特色。全部组曲的构思都带有舞蹈形象的特色,它和传统节日的风俗情调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是新的节日景象的描绘。

管弦乐《春节组曲》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经常演奏的是组曲的第一乐章,即“春节序曲”。

⑶ 春节序曲有几个乐章,分别是什么,每段是描述怎样的情景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它的旋律曲调雅俗共赏,加之其表现的主题是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盛大节日,因而从它诞生之后,逐渐演变成了附加在“春节”之上的小传统。尤其是电视春晚流行后,此曲也更加为人熟知了。
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作者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题,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春节组曲》中国作曲家李焕之1955~1956年间创作的管弦乐曲。乐曲描绘了人民在欢度春节时的民俗盛况的深刻体验与内心感受。
共4乐章:
第一乐章序曲——大秧歌,为复三部曲式。快板的主部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调组成;中间部为中板,陕北秧歌音调,由双簧管和大提琴相继奏出旋律;最后由小号主奏的乐队全奏再现主部音乐。
第二乐章情歌为如歌的行板。开头是英国管奏出的引子。随后出现陕北情歌主题。情歌反复6遍后,逐渐回到由小提琴、大提琴对答的徵调式主题,经过连接句,最终重现引子音调。
第三乐章盘歌为回旋曲式的圆舞曲。由一个象征人民在节日中欢乐聚会的主题和作为第一、二对比部的两个副题组成,音调均来自陕北领唱秧歌调素材。
第四乐章灯会为三部曲式,中板,主部音乐源自陕北民间队列音乐唢呐曲《大摆队》;中间部采用秧歌调《摘南瓜》、《跑旱船》音调交叠出现,表现秧歌中的小场场面。结束部再现主部音乐,加进热烈的秧歌锣鼓节奏结束全曲。
该曲的第一乐章后来经常以《春节序曲》为名上演。

⑷ 《春节序曲》的创作背景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回验,在答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

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作者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题,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资料拓展:

《春节组曲》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

《春节序曲》作为《春节组曲》的序曲,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将西方的一种趋势融入到中国传统音乐中是一种精妙的构思。

⑸ 请问《春节序曲》共分几个乐章,分别是什么

《春节序曲》是大型管弦乐《春节组曲》第一乐章。《春节组曲》是我国著名回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答李焕之先生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由“序曲”、“情歌”、“盘歌”、“灯会”四个乐章组成。

《春节序曲》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加上胡弦儿、琵琶、笛子、锣鼓等中国传统乐器合奏的渲染,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快热烈,曲调悠扬。聆听喜气洋洋的管弦乐曲,陶醉华丽绝美的视听盛宴,在辞旧迎新的特定环境中,人们的心绪随着乐曲无限飞扬。

《春节序曲》中间部分采用了陕北秧歌调《二月里来打过春》的曲调,鲜明的民族徵调式,用双簧管、大提琴和小提琴分别主奏,如此三番,韵味无穷。如同冰消雪融的河流缓缓流淌、如约而至的春天缓慢生长一样,温婉而悠长,怡情而温馨,是整个曲调的核心部分,预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的年份的开始。

《春节序曲》结尾由小号独奏把乐曲推到高潮,描绘了中华民族大丰收、大团圆、大狂欢的喜庆场景。

⑹ 《春节序曲》给人怎样的音乐感受

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在1955年左右创作的《春节》第一组曲的第一乐章。主题采用朴素专的秧歌音调,属体现了春节期间锣鼓喧天,人们尽情歌舞的欢腾场面以及团结友爱,相互问候的动人情景。音乐形象鲜明,深受听众喜爱,是一首成功的管弦乐作品。

⑺ 春节序曲的介绍

《春节序来曲》是《春节组曲》的第自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它的旋律曲调雅俗共赏,加之其表现的主题是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盛大节日,因而从它诞生之后,逐渐演变成了附加在“春节”之上的小传统。尤其是电视春晚流行后,此曲也更加为人熟知了。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作者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题,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⑻ 春节序曲的乐曲简介

年代:现代
作者:李焕之
类别:管弦乐 李焕之(1919-2000)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原籍福建晋江,1919年出生于香港。1936年春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萧友梅,学习和声学。1938年8月到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结业后又继续在高级班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延安到张家口,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音乐战线上,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198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李焕之自幼爱好民间音乐,热心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1935年后,即开始创作歌曲,作有《牧羊哀歌》(郭沫若词)、《黄花曲》(蒋光慈词)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与蒲风等诗人合作抗日歌曲,作有《厦门自唱》(燕风词)、《保卫祖国》(克锋词)等。
40-50年代,他共创作了300余首声乐作品。其中较突出的有《青年颂》、《民主建国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他还为电影《暴风骤雨》、《在长征的道路上》、《鲁迅生平》等配乐,为第2、第4两届全国运动会的大型团体操配乐,写作主题歌合唱曲《新长征颂》、《红旗颂》。为演出冼星海的大合唱《黄河》,他对其总谱进行过多次整理,并为《国歌》等作品编配合唱、钢琴伴奏与管弦乐总谱等。此外,他还与别人合作了一些作品。
几十年来,李焕之根据中国民间及古代音乐的丰富素材,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出表现新时代精神而又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的作品,深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其代表作有《生产忙》、《茶山谣》、《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民歌合唱;民歌合唱《苏武》与民歌合唱套曲《胡笳吟》,以及管弦乐《春节组曲》、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箜篌独奏曲《高山流水》等。他创作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如今已成为我国每年新年音乐会上必演曲目,是一部民族交响乐中经典之作。
李焕之在合唱指挥、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多次指挥大合唱《黄河》、歌剧《白毛女》的演出。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他指挥北京青年业余合唱队的演出获得金质奖章。他的音乐理论著作有:《作曲教程》、《怎样学习作曲》、《音乐创作散论》、《民族民间音乐数论》、《论作曲的艺术》等。

⑼ 《春节序曲》里面的乐器

锣鼓、唢呐、双簧管、大提琴、小号、英国管、小提琴等。

《春节组曲》集中专表现中国人过春属节的热闹景象,经常演奏的是组曲的第一乐章,即“春节序曲”。

《春节组曲》李焕之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

第一乐章"春节序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乐曲欢快热烈。

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其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复,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

"春节序曲",是按照"秧歌"的结构写成的管弦乐曲。

阅读全文

与春节序曲音乐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