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儿中班我愿做个好小孩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红帽》,并能有表情地背唱。
2.学习歌曲《小红帽》歌谱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式,一句一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红帽》。
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材分析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四二拍,C大调,是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六个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每个乐句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歌曲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基本相同;而第四、六乐句则完全相同。歌曲旋律以音阶式的级进与分解和弦的跳进穿插运用,使音乐形象既统一又有一定变化、既流畅又活泼,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优秀少儿歌曲。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哪位同学知道《小红帽》的故事,给同学们讲一讲?
2.欣赏《小红帽》动画,教师向学生讲解《小红帽》童话故事。
教学要求:教师随多媒体播放进程讲解故事,学生认真聆听,了解故事内容。
二、学习歌曲
1.初次聆听《小红帽》歌曲(或教师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观察老师范唱时的表情,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教师再次有情感地范唱歌曲(或播放范唱音响)
教学要求:教师范唱前要讲清楚具体要求,范唱时要声情并茂。
3.歌词学习
(1)运用节奏朗读法,学生齐读歌曲的歌词。(歌词节奏朗读)
例:
2/4
XX X|X X |X X X|X X X |
我独 自 走 在郊外 的 小 路 上
㈡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大全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版:教案(教学设计)权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㈢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这是什么乐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 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6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八只小狗抬花轿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做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初步了解我国民间婚礼习俗--坐花轿。 3,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红纱巾、红盖头、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马兰开花"的游戏。 二、导入课题: 出示纱巾盖头上提问,我成什么了?你从哪里看见新娘子是这样的?新娘子结婚要坐什么? 三、学习游戏"抬花轿"。 (一)分段练习动作。 1、抬轿子一步一蹲稳稳地走。 2、往前冲(碎步向前快走3步)、往后退(碎步向后快退3步)。 3、颠轿(走两步,扭一扭)。 4、看新娘子(快跑4步,做两个开心的动作)。 5、下轿(做邀请的动作)。 (二)、配音乐进行游戏。 1、完整听音乐。 2、随音乐做动作。 3、听音乐完整游戏。 四、分组游戏。 1、老师扮新娘子,幼儿集体抬花轿。 2、请个别幼儿扮新娘子,集体抬花轿。 五、幼儿自主游戏。 三人一组,幼儿自由组合,一人扮新娘,两人一前一后抬花轿。 7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动目标: 1、 能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较形象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2、 把积累的生活动作变做律动动作时,需要夸张。 3、 做较大动作时,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响别人。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 2、 事先玩国泡泡糖,对泡泡糖有感性的认识。 活动过程: 1、 听故事,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老师讲小老鼠的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的溜出去玩。他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赶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到受上手上了,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象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大猫冲了过来,小老鼠象个雪球似的飞快的滚回家。 (2)按故事情节做玩泡泡糖的动作2、幼儿听音乐,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教师:"现在我请你们听音乐,这段音乐就是告诉我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请你们用动作在位置上按故事情节作动作。 (2)幼儿在座位上做动作,教师用小幅度的动作提示。在b段音乐开始处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提示。 (3)玩游戏第一遍游戏:幼儿与教师一同听音乐做动作第一遍游戏: 用教师的律动动作与幼儿生活动作相比较来提示幼儿注意夸张。 第二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一同听音乐做动作。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各个不同的部位! (4)听音乐,按故事的情节完整的做小老鼠很泡泡糖的游戏。
㈣ 中班音乐教案看星详案
活动目标:1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歌曲《看星》,并能够随着音乐做相应的哑语动作内。 2 在理解容动作含义的同时掌握歌曲。 3 理解聋哑人,乐意关心并帮助残疾人。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学做哑语动作,理解动作的含义
·教师做动作,幼儿欣赏
指导语:请你们仔细看老师做的动作,猜一猜做的是什么?
·幼儿学做动作
指导语:你们想学这些动作吗?那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2 幼儿学唱歌曲
· ·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幼儿欣赏
指导语:老师刚才所表演的动作其实是一首歌曲里的,仔细听! smtxjs.com
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讲解,让幼儿了解残疾人
残疾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非常的不容易,我们可以用动作帮助聋哑人指导发生了什么事,其他的残疾人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帮助,我们全世界的人都要来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过幸福的生活。
·幼儿演唱歌曲
指导语:你们想学这首歌曲吗?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幼儿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指导语:真能干!这次我们来边唱歌边做动作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