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不可以帮我找三篇关于小动物的美术教案,大中小各一份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
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指导语: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看花蝴蝶飞来的时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圈一圈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螺旋线。"那金鱼游来的时候,会在后面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弯一弯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波浪线。"那螃蟹来的时候又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折一折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折线。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指导语: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帮它粘在画纸上,然后想想它们走路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用勾线笔在动物的后面画下来。提醒:手脏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赏作品,评价。
请幼儿说说:你选了哪些小动物?哪个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一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在跳舞的?
活动延伸:
1、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是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去找找。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智力、发现慧力等。
② 我家有只大狮子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画作。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www.jy135.com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二、讲解示范
1、到底是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边念顺口溜,边画)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
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
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
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
2、“你们看是什么呀?”(狮子)
3、“哦,这顺口溜真有趣,能变出一个大狮子,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4、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念顺口溜,教师再示范一遍,变换花边。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脚、尾巴)
狮子的身体像什么?(椭圆形)
三、看狮子的ppt
老师这里也有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的?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四、摆放狮子不同的姿势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准备了狮子的头、身子、脚和尾巴,请小朋友四个人合作去放一放、摆一摆狮子会有哪些姿势?)
1、幼儿摆放,教师巡回观察。
2、请小朋友来说说刚才你们摆的狮子是怎样的姿势呢?
狮子有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还有走路的,原来狮子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五、幼儿作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大狮子。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的狮子会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要画出我不同的本领哦。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展示幼儿的画
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画,说说为什么?
③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石狮子教案
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及妙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被称为四大神兽,它们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也被称为方位神;而龙、麒麟、凤凰、龟被称为四大灵兽,是祥瑞仁和的象征。很多人会奇怪了,为什么在中国传统的瑞兽中没有狮子的身影呢?而狮子又的确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传统节日的舞狮子到遍布很多建筑门前的石狮子,各种造型的狮子随处可见,它们头披卷毛,张嘴扬颈,爪子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这都反映了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它们也时刻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每次在看到这种情景时,我都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它到底有着怎样的身世?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其实体型矫健、姿态威猛的狮子老家并不在中国,它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那么,它是怎样来到中国的呢?说起来,这还是中外文化交流中一段佳话呢。当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一下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交往的通道,后来西亚的安息国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送来了一份罕见的礼品,这就是神秘的狮子。从此以后,这个外来的动物客人,带着特殊的使命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开始了它的异乡生涯。可以说,这个特殊的使者从一开始就赢得了中国人的好感,它很快就走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不仅受到种种礼遇,还被尊之为瑞兽,几乎取代了老虎兽中之王的地位。
狮子为什么能在中国交上如此好运呢?这还得益于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的经历。传说佛祖初生时,有五百只狮子从雪山上走下来,侍列门前迎接佛的诞生,后来狮子又成了文殊菩萨的坐骑。而《灯下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在降生时,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狮子一样的大吼:“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后来当佛祖在印度讲道时,大群狮子都汇聚前来听道,由于狮子拥有了这样先天的能量,这使它具备了强大的力量,因而佛教徒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
狮子拥有如此显赫的身份,又有了这样的威严,因而逐步具备了瑞兽的人文品格,首先得到了人间帝王的尊崇。早在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族坟宅前,就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不过当时仅限于摆放在帝王的陵墓坟宅前。而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它常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来震慑万物,使人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
那么,石狮子什么时候开始走入民间,并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呢?据考证,这种习俗大致开始于唐宋时期。在唐朝的时候,京城的居民大多居住于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的住宅区中,它的坊门一般制成牌楼的样式,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著一对大石块,用来防风抗震。当时工匠们在这些大石块上,分别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这样既美观又有了纳福招瑞吉祥的寓意,从这个时候开始,民间有了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习惯。
在大门前摆放石狮子,到底会发挥什么作用呢?在民间一直流传著这样几种说法:
第一,石狮子可以避邪纳吉。古人最早用它来镇守陵墓,就是认为这种灵兽能够护卫死者并避邪,而用它来护卫大门,这与在门口设立泰山石敢当有着同样的功效,同样会达到镇宅、避邪、禁压不祥和保护平安的目的。因为狮子凶猛威武,所以,用石狮子把守大门可以避凶纳吉,抵御妖魔鬼怪之类的侵害,这表现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可以说,狮子从一开始就迎合了中国先民的审美理念,而后来又把它上升为龙生九子中的一个,这就是狮子状的狻猊,从宁波三国、晋代出土的青瓷器物中,就可以见到与狮子相似的神兽,它已经具备了吉祥辟邪的含义。门口的狮子其实名叫椒图,是龙的第九子,这个椒图性敏锐好闭,所以常被人们用来看守门户。在台湾,石狮常是以“风狮爷”的身份出现的,它常被人们安置在村口或屋顶上。由于台湾人民深受风害之苦,因此就将神兽狮子请来,用它来克制邪魔、辟邪招福。这里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平常见到的石狮子,它都以须弥座为基座,上有锦铺,这有什么寓意?原来这是佛教的标志,它预示著狮子是一种有神力的灵兽。
第二,狮子与麒麟一样,它们都有着充足的灵性,在民间的传说中,它甚至有能够预卜洪涝等灾害的功能。比如在遇到洪水氾滥或者陆地沉没等自然灾害时,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出血来,这预示著灾害即将来临了,它提醒人们赶紧采取应急措施避难,这时候的石狮子就成了预言灾难的象征。
第三,石狮子也是权力和富贵的象征。在古代的宫殿、王府、官衙、豪门大宅前,往往由石狮子来守门,这既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又增加了建筑的气势。比如,在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河畔,那两对守卫皇城大门的石狮子,就是守护国门的“门卫”,它就体现了皇权至尊、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境。
第四,石狮子还是古代建筑物上一种重要的装饰品。像北京卢沟桥的一端,就用两只大石狮镇守栏杆,它们既增强了建筑的美感,也提升了建筑的层次。后来民间大量出现了狮子滚绣球的绘画和图案,其中也表现出了歌舞升平的欢乐意义,表达了人们向往太平追求祥和的美好愿望。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石狮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得到了延续。
有的朋友要问了,为什么有的石狮子爪子下面踏着一个绣球,而有的脚下却踩着一个幼狮呢?这其中又有什么讲究?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万物都是分阴阳的,作为吉祥物的石狮子当然也不例外,它也要分公母,这是维系阴阳平衡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区分雌雄呢?首先从表情上看,雄狮一般张著大嘴,而雌狮则闭着嘴;从形态上看,雄狮有很大的鬃毛,而母狮却没有那样的鬃毛;再从摆放的规矩上看,石狮子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出现的,而且根据中国男左女右的传统阴阳哲学来看,放在门口左侧的是雄狮,它的右前爪或者两前爪之间放著一个绣球;而放在门口右侧的雌狮,它的左前爪或者两前爪之间,抚摸著一个幼狮。雄狮爪下放著一个绣球,寓意着脚踏环球,拥有权力和统一,还有权定乾坤、国泰民安、有球必应的含义;而雌狮爪下踩着幼狮,则象征著母仪天下、子孙后代绵延万世,二者都是为了表达吉利和辟邪的。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石狮子目睹著每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它们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中一种不可替代的装饰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雄狮被称为“太师”,而雌狮被称为“少师”,它们都是能够驱除邪恶的吉祥动物。如果说龙与凤是中国本土理想化的动物,那么狮子却是一个地道的外来动物,它后来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呢?石狮子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还是它顺应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石者实也,狮者思也。”它说明了前人创业的艰难和后人守业的不易,也寄托了一种对先人的无尽思念。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传统舞狮活动,同样表达了人们期盼镇宅旺宅、安抚鬼神,保证合境安宁、五谷丰收的强烈愿望。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在中国的吉祥物中,除了龙、凤之外,狮子也得到了很高的排名,这就是根源所在。千百年来,狮子除了镇守官署、寺庙、墓园之外,今天它还承担著守护银行、关隘、城堡等大门的重任。
从狮子的经历来看,人们更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文化艺术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来狮子出产于西方,那里最早产生了狮子文化,像印度、埃及、希腊等国家也有十二生肖,但是里面有狮子却没有老虎,在距今5000年前的古埃及神庙入口,就有巨大的狮身人面神做守卫,而威尼斯城的守护神也是狮子。令人关注的是,本来不产狮子的中国,竟然也会出现特有的狮子文化,这分明是东、西方多种文化交融的结果,尤其是在龙凤崇拜成为风尚的中国,狮子民俗文化仍然表现得如此丰富灿烂,这就足以看出中国的狮子文化早已深植在民族和地域文化的沃土中。
可以说,中国狮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带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而这种特色的构成,又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地位与力量象征的狮子,为什么会成为最受中国人喜爱的动物之一?与中国龙不同,狮子在东西方的文化中,都代表着勇敢、自信、光明和威严,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众所周知,古代埃及人最崇拜太阳神,而所有圆形光芒四射的图案,都被视为神的符号,狮子的面孔恰好与太阳的形状相吻合,它展现了一种超自然的强大生命力。因此狮子不仅是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成为地下世界大门的保护神。而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黄道十二宫中的狮子座,更是巴比伦人的创举。此外,无论在印度还是罗马文明中,狮子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了这种浓厚的文化积淀,当狮子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所吸收,它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理想和情操,也开始承担起新的使命。故宫、卢沟桥的石狮以及闻名中外的沧州大铁狮,成为狮文化在中国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