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音乐《干净的小手》教案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版计)是事先设想的权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2. 小班音乐教案我有一个好爸爸
同样一首乐曲,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侧重点交给所有儿童,比如小班的孩子可以感知音乐的节奏,中班侧重声音的高低强弱,大班学习音乐的段落和情感~任何年龄段都可以教的~变换一下游戏规则就ok了~
3. 小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育儿天堂发表了一篇名为《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_泼水歌》的育儿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育儿天堂,为了大家阅读方便。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泼水歌
目的:
1、感觉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从歌曲节拍准确做游戏行动。
预备:呼啦圈、鼓
历程:
1、感觉乐曲中的4拍子节拍。
—事先在地上安排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西席先树模弄法:从第一排开端,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 2234 3234 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承边走边念口令,一向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番实验走呼啦圈,西席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举行提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幼儿园教育随笔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番跟着歌曲节拍走呼啦圈,西席仍从旁敲鼓提醒。
2、学唱歌曲〈泼水歌〉。
—西席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西席唱出完备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控制歌词及曲调。
—勉励幼儿共同歌曲,演出歌词中的情节。
3、幼儿园教案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以上就是《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_泼水歌》的全部内容,涉及到幼儿园教案库,中班美术教案,中等方面,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4. 小班音乐《圣诞歌曲》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2.透过情景表演,帮忙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圣诞帽子、圣诞树之类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圣诞节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公历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
圣诞老人(SantaClaus)别称SaintNick、KrisKringle、FatherChristmas或Santa(爱尔兰英语的Santy),一位专门在圣诞节前夜时悄悄赠送礼物给小孩子的神秘人物。
传说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个神秘人会乘驾由9只驯鹿拉的雪橇在天上飞翔,挨家挨户地从烟囱进入屋里,然后偷偷把礼物放在好孩子床头的袜子里,或者堆在壁炉旁的圣诞树下。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都是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
(二)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带着小朋友一齐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就应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3.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齐拍手。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
5.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歌曲《老师,您早》
第一课 老师你好 课题:老师你好 课时:1—1 (总1课时,电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歌曲《老师你好》,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2、能学会《老师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教学重点: 能学会《老师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教学难点 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并能选择用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用具: 钢琴、打击乐器、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训练 1=C→1=F 4/3 1 1 2 3 4 |5 — |5 4 3 — 3 2 |1 — |5 4 3 2 1 — 师:同学们来唱 歌,生:lu ya lu ya 同学们来唱 歌 mi ma mi ma. 要求:轻声唱,唱得连惯。 三、新课教学 (一)听赏歌曲:《老师你好》 师: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首先就要迎接一个什么节日啊?(教师节)是啊,这是老师的节日,你们有什么话想跟老师说的吗?(让同学们自己说一说),你们说的真好,有一个同学把他的心里话唱了出来,我们一起来听听。 1、 聆听歌曲《老师您好》,思考问题,分组讨论。 (1) 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深情的,中速) (2) 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 2、 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 3、 师:你能选一条节奏用打击乐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吗? (1)碰铃:X — X — 三角铁:X — — — (2)响板: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 沙锤:X X X X X X X X X X X (4)铃鼓:X X X X X X X —— (二)学唱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师:开始我们欣赏了那首唱给老师的歌,你们想不想也来唱一唱给老师的歌呢? CAI:播放歌曲范唱《老师最理解我》 1、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师生分角色领读、齐读。 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3、学生随琴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 4、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5、随琴完整地唱谱。 6、随琴完整地唱谱,并用拍手为歌曲伴奏。 7、随琴演唱歌曲。 四、参与表现 师:你觉得,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欢快的、速度是中速稍快)好的,我们就用这种情绪来唱一唱。 1、 用歌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可以分齐唱和领唱。 2、 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现歌曲。 3、 请同学上来表演唱。 五、总结。 板书设计: 老师最理解我 (1)碰铃:X — X — 三角铁:X — — — (2)响板: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 沙锤:X X X X X X X X X X X (4)铃鼓:X X X X X 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