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美术教案课型

美术教案课型

发布时间:2020-12-16 07:07:59

『壹』 高中美术鉴赏三种课型模式有哪些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这就是说。跨入新世纪,社会发展对未来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年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作为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课的能力,如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爱上美术课,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方面来谈谈笔者的见解与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与观念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前提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被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可以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我对每个要点都尽可能的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例如在《原始人的创造》一课中,当我问到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劳动,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游戏,有人说原始美术起源于巫术,你倾向于那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时?有的同学说:“游戏”也有的同学说:“巫术”还有同学说:“劳动”。突然我听到有个同学轻声到:“也许三个可能都有”。是呀,为什么不可能是三个都有呢?他们是相辅相成,共同催近的呢?这位同学看似不太守纪律的话到提醒了我,这样的问题他们提的多好呀?于是我马上微着鼓励那个提问题的同学把刚才的问题再说一遍,请其他同学也回答一下,结果一些同学都认同他的观点,因为游戏也存在于劳动中,劳动的丰收又和巫术紧密相连,巫术又是可能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等他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与他们一起来分析原因。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的下一代。
二、结合实际,教学形式多变以吸引学生是上好美术课的重要保证
在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的持久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笔者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其一、教师授课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地域地貌、人文景观、历史等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再配上当地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 其二、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光唱独角戏,做好师生互动。
在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能从头讲到尾,即便教师运用动听的语调,做到声情并茂,学生还是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效果。
其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强化美术作品相关故事情节的讲述,以此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
在美术欣赏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引入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利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拓宽知识面。例如《美术家眼中的自己》一课的教学活动是“尝试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并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从相册中挑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特点的一张或几张照片,谈谈自己喜爱的理由”,按旧的标准来说,这样的课根本没有“知识点”。我认为它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每一个人个性化的审美观。又如《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求学生以毕加索《格尔尼卡》为参照,以南京大屠杀为题创作一副作品。学生通过作品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表达出如何才能让惨剧不在重演,让和平永驻人间的美好情感,绘画的训练要求为这种情感提供了表现和宣泄的载体。再如《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这一课的标题就很能说明编者的意图,每个学生的眼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寄托的情感就很不一般,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个性审美和想象的肯定与自信。
三、以点代面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是上好美术课的最终目的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教无定法乃至法”。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活动;在欣赏教学中必须采取合适的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一定的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中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要教会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去学习对美术品的欣赏,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评价,最后教会学生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欣赏,以此达到提高审美的教学目的。

『贰』 小学美术课的课型有哪些

美学新授、动手制作、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叁』 热心的小象点画美术教案设计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回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答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安排
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肆』 美术课的课型有哪些

素描:静物素描、人物素描
色彩:色彩静物、色彩人像、色彩风景
速写:创意速写、人物速写

『伍』 美术课型有哪些

讲授课、练习课、实验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等

『陆』 美术课型有哪几种

高中美术为速写,素描,色彩
大学课程大体分为美术学。美术教育,美术研究内

大学比容较多。专业课程有油画,水彩,粉画,国画。版画,雕塑。漆画等。 (看个人选修专业而定)
理论课程基本上有,艺用人体解剖。构图学。透视学。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美术鉴赏,等

『柒』 美术课的课型除了欣赏课、绘画课、设计课、综合课 还有哪些

?现在是4个领域: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
如果按艺术门类分,是可以分成欣赏课、绘画课、设计课、综合课、泥塑课、版画课等

『捌』 幼儿园中班美术涂色教案《小奶牛》

产生兴趣 1、出示“神奇的牛”:这是谁?奶牛有什么本领? 2、这可不是普通的奶牛,它是头神奇的奶牛,它神奇在哪里呢?听完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基本部分 欣赏故事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提问:故事里有谁?牛大叔带来的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故事的名字就叫《...彩色牛奶》。请幼儿集体跟随教师完整的朗诵故事名字一遍。 2、小动物们喝了有颜色的牛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故事。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提问: ——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兔喝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黑猫给奶牛吃了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黑猫喝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花鹿给奶牛吃的是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花鹿喝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灰狐狸给奶牛吃的是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灰狐狸喝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3、小动物们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吗?怎么变? 4、小动物有了这头奶牛心里感到怎么样?为什么? 我喂奶牛吃蔬菜 1、小朋友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给奶牛吃什么蔬菜,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你喝了会变成什么颜色? 1、请幼儿自选蔬菜为奶牛,一边喂,一边说:神奇的奶牛,我给你吃什么颜色的什么。 3、请个别幼儿上前说出自己所想象的:我是一只什么,我给奶牛吃什么样的什么,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我喝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玖』 小学美术课型分为哪些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指的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及其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进行思考与解读。美术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设计,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特点,按美术学习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
①“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一切与视觉造型有关的美术活动,如所有的绘画种类、雕塑形式、工艺中的部分手工活动、民间美术中的劳作活动等。其中涵盖美术的基本造型要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肌理、质感、色彩、构图等)。

②“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现代设计基础、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基础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电脑美术设计等。传统工艺美术主要包括基础图案、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结工艺、纤维工艺、纸工艺、泥塑和陶艺以及各种民间美术工艺制作等。

③“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欣赏、鉴别和评述(美术评论\美术批评)。

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它的内容包括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分三个层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层次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
按着表现形式来看,包括绘画、书法、摄影、雕塑、泥塑、摄像、剪纸、设计、篆刻等。
按着作品的来源来看,分为经典美术和大众美术。
总之,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有较高审美素养的国民。

阅读全文

与美术教案课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