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儿园中班美术涂色教案《小奶牛》
产生兴趣 1、出示“神奇的牛”:这是谁?奶牛有什么本领? 2、这可不是普通的奶牛,它是头神奇的奶牛,它神奇在哪里呢?听完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基本部分 欣赏故事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提问:故事里有谁?牛大叔带来的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故事的名字就叫《...彩色牛奶》。请幼儿集体跟随教师完整的朗诵故事名字一遍。 2、小动物们喝了有颜色的牛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故事。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提问: ——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兔喝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黑猫给奶牛吃了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黑猫喝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花鹿给奶牛吃的是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花鹿喝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灰狐狸给奶牛吃的是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灰狐狸喝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3、小动物们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吗?怎么变? 4、小动物有了这头奶牛心里感到怎么样?为什么? 我喂奶牛吃蔬菜 1、小朋友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给奶牛吃什么蔬菜,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你喝了会变成什么颜色? 1、请幼儿自选蔬菜为奶牛,一边喂,一边说:神奇的奶牛,我给你吃什么颜色的什么。 3、请个别幼儿上前说出自己所想象的:我是一只什么,我给奶牛吃什么样的什么,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我喝了变成了什么样子?
❷ 幼儿园音乐活动小奶牛怎样叫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优美而又活泼欢快旋律和它所描绘的小奶牛那顽皮的童趣形象,能感受、辨别歌曲中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并对歌曲进行表演。 2、通过赞颂小奶牛刻苦锻炼“长大挤奶给人吃”的奉献精神,同时让大家明白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哲理:只有从小学好本领,长大才能为人民服务。 3、学习旋律重复这一知识点,初步知晓一下旋律创作的方法,并进行简单创作。 4、在歌曲学习中,复习学过的知识点“表情记号”、“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重难点: 用旋律重复的方法进行简单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小奶牛》进教室,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愉快的梦》。 集体复习一遍歌曲,然后分两组上来表演。 二、学习《小奶牛》 1、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直在听的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的) 师:谁能来说说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 你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一下呢? (请学生自己想象、自己创作拍击的不同形式) 2、刚才我们一直在听的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感觉啊?你认为用什么表情术语比较合适? (复习学过的表情术语,投影出示,让学生选择。) 3、学习歌曲《小奶牛》 ⑴揭示课题:刚才我们听的这首乐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朝鲜族儿歌《小奶牛》。 ⑵请大家把歌曲欣赏一遍。 (学生边跟着音乐摇摆边哼唱旋律。)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并演唱。 (出示反复跳跃记号,提问,帮助大家复习回忆) ⑷出示第一、二乐句,大家一起唱一唱。让学生知道这两句旋律的节奏是相同的,并要求大家找出相同的旋律。深入教学知识点“旋律重复”。 ⑸根据两句的节奏来即兴的旋律重复接龙,形式可多样。 ⑹再次演唱歌曲,要求大家唱出歌曲的优美和活泼欢快。 4、拓展:让学生自己为歌曲设计歌表演。 ⑴分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指导。(音乐不停) ⑵小组交流表演。 5、思想教育: 师:小奶牛刻苦锻炼是为了什么呀? (长大挤奶给人吃) 小奶牛都有这样的奉献精神,我们大家长大要为人民服务,只有从小怎样啊?(从小学好本领) 三、师生再见,下课。 反思 《小奶牛》是一首优美活泼的朝鲜儿童歌曲。描绘出了小奶牛刻苦锻炼身体,长大挤奶给人喝的奉献精神。歌曲三四拍的节奏优美流畅,很容易上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习音乐必须由听觉导入。音乐艺术又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所以,我就采用了先让学生听为主,在头脑中先建立起旋律的特点,再加上动作的配合,既复习了三拍子节奏的特点,又很快就将歌曲的旋律记在脑中,为歌曲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期课改要求淡化识谱教育,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我的识谱教学就结合了“旋律重复”的知识点进行了部分的学习,既没有强调也没有放弃,没有让孩子们感到识谱的压力,又从中进行了五线谱的学习。 歌曲表演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也体现二期课改的以学生自主发展,我让孩子们自己组合,自己动脑,学生们的表演体现了他们的自我创造、自我表演。也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的不少。我觉得需要改进的是教师的指导应该穿插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在讨论之前应该少一点,可能那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也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大家进行交流、表演。
❸ 小班思品教案 欣赏藏族服饰
活动目标]
l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丰富词汇:你好、好朋友。
l引导幼儿辨认小动物,并体验模仿各种小动物不同的叫声。
l教幼儿懂得与人交际要有礼貌。
[材料准备]
故事书《小鸟的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教师模仿青蛙、公鸡、牛、羊的叫声,让幼儿猜测是这是哪种动物的叫声。
二、教师拿出图书,讲述故事,在故事中插问各种动物的名称,并反复模仿动物的叫声。
三、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故事:
1)谁是小鸟的好朋友啊?小鸟的好朋友都是怎么叫的啊?
2)鸟妈妈同意小鸟去看好朋友了吗?鸟妈妈是怎么说的?
3)小鸟见到了好朋友,小鸟说什么?
4)如果你见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你会对好朋友说什么呢?
四、延伸活动:幼儿熟悉故事之后,鼓励幼儿尝试复述故事,并进行戴头饰的角色扮演游戏。
附故事:《小鸟的好朋友》(原创)
1、小鸟有好多好朋友,她决定要去看望这些好朋友。小鸟对鸟妈妈说:“妈妈,妈妈,我要去看望我的朋友们。”鸟妈妈说:“好啊,记得在天黑前回家,要说话有礼貌。”
2、小鸟飞到了池塘边,看见了小青蛙。小鸟说:“你好,小青蛙。”小青蛙说:“咕呱,咕呱,你好,小鸟。”
3、小鸟飞到了花丛中,看见了小蝴蝶。小鸟说:“你好,小蝴蝶。”蝴蝶姐姐扇动着翅膀说:“你好,小鸟。”
4、小鸟飞到了草地上,看见了小公鸡。小鸟说:“你好,小公鸡。”公鸡说:“喔喔——喔——,喔喔——喔——,你好,小鸟。”
5、小鸟飞到了农场里,看见了小奶牛。小鸟说:“你好,小奶牛。”奶牛说:“哞——哞——,你好啊,小鸟。”
6、小鸟飞到了山坡上,看见了小绵羊。小鸟说:“你好,小绵羊。”小绵羊说:“咩——咩——咩——,你好,小鸟。马上就要天黑了,你赶快回家吧。”小鸟说:“好,我马上就回家,再见,小绵羊。”
7、小鸟在天黑之前就回到家,对鸟妈妈说:“妈妈,妈妈,我回来啦,我今天和好朋友在一起很开心。”